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9711发布日期:2019-12-31 14: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



背景技术:

伞作为最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遮风、避雨、防晒等功能。其中,折叠伞因其体积小、收藏方便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是早期的雨伞需要用手将伞骨架往上推至一定位置方能将雨伞撑开,一旦骤雨急下时往往来不及将雨伞撑开便已淋湿。因此,有人设计出一种雨伞,在握柄处设有已按钮,按下该按钮即可自动将雨伞打开,但是不具有自动收伞的功能,在欲乘车时仍需要两手并用将雨伞收折回来才能进入车内,在这短暂时间内让会被雨水淋湿。此外,三折伞一般都具有三折的中棒,但是撑开后中棒会产生摇晃不稳,且收合时,中棒的体积较大,这样会影响到伞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包括伞骨架、中棒、伞头、开收伞控制机构,所述中棒包括外管、内管,所述外管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巢,所述外管上滑动设有下巢,所述伞骨架与上巢、下巢配合连接,所述内管的顶部连接有内管塞子,所述内管的底部与伞头连接,所述上巢内设有上巢滑轮座,所述下巢内设有下巢滑块,所述下巢滑块上固定设有下巢滑轮座,所述下巢滑块的上方设有下巢滑块弹簧,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底端与下巢滑块连接,所述下巢滑块弹簧的顶端与下巢连接,所述开收伞控制机构包括推送装置、拉动装置、驱动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于内管内的丝杆、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与丝杆螺母连接的螺母连接钢丝,所述螺母连接钢丝的顶端与上巢滑轮座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拉动装置包括拉绳、上巢滑轮、下巢滑轮,所述上巢滑轮的中间贯穿有上巢滑轮轴,所述上巢滑轮轴的两端与上巢滑轮座转动连接,所述下巢滑轮的中间贯穿有下巢滑轮轴,所述下巢滑轮轴的两端与下巢滑轮座转动连接,所述上巢滑轮为定滑轮,所述下巢滑轮为动滑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下巢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下巢滑轮、上巢滑轮,穿入外管与内管塞子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于伞头内,所述驱动装置为正反向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螺母连接钢丝呈门字型,所述上巢滑轮座上设有凹槽,所述螺母连接钢丝的顶端置于凹槽内,实现了螺母连接钢丝在凹槽内不可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外管通过上巢钉与上巢转动连接,所述上巢钉设于凹槽上,加固外管与上巢的连接,进一步限制了在凹槽内的螺母连接钢丝做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伞头包括伞头主体、伞头上盖、伞头下盖,所述伞头上盖螺纹连接于伞头主体的顶端,所述伞头下盖卡接于伞头主体的底端,将伞头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可以随时对伞头内的驱动装置进行维护、维修等,防止驱动装置坏掉而导致整把雨伞不能用,造成浪费。

优选的,所述伞头内设有内管连接套,所述内管连接套的下端设有凸台,所述伞头的上端设有与凸台相匹配的凹孔,所述内管连接套通过凸台插入凹孔与伞头连接,所述内管的底端穿过伞头上盖通过t型定位销与内管连接套连接,使得内管与伞头紧固连接,避免摇晃,增加雨伞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路板、电池、按钮,所述电机、电池、按钮均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伞头内设有电机丝杆连接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丝杆连接件与丝杆连接,所述伞头上设有充电端口、放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放电端口均与电池电连接,所述充电端口可以用于给电池充电,所述放电端口可以用于给手机或者其他需要充电的用电器充电,所述按钮为防水硅胶按钮,所述按钮包括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所述正转按钮用于驱动电机正转,从而驱动丝杆正转,所述反转按钮用于驱动电机反转,从而驱动丝杆反转,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蓝牙芯片,用于连接手机上的软件,防止丢失。

优选的,所述伞骨架具有收伞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按压伞头上按钮的正转按钮,驱动电机正转,带动丝杆正转,丝杆螺母沿着丝杆上移,带动螺母连接钢丝上升,上巢上升,由于外管与上巢固定连接,因此外管也随着上升,中棒变长。中棒变长,在拉绳的作用下,下巢上移,伞骨架打开,当下巢的上端与上巢的下端触碰时,下巢停止上移,在拉绳的作用下,下巢滑块开始向上压缩下巢滑块弹簧,从而下巢滑块上移,因为下巢滑轮是动滑轮,所以中棒以双倍的长度继续变长,当下巢滑块上移碰到下巢时,中棒停止变长。反之,按压伞头上按钮的反转按钮,驱动电机反转,带动丝杆反转,丝杆螺母沿着丝杆下移,带动螺母连接钢丝、上巢、外管一起下降,中棒变短。中棒变短,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下巢下移,伞骨架收拢,实现收伞。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三折电动伞的中棒设置成两折,通过在下巢内设置下巢滑块、下巢滑块弹簧,下巢滑块弹簧的底端与下巢滑块连接,下巢滑块弹簧的顶端与下巢连接,下巢滑块上固定设置有下巢滑轮座,下巢滑轮座内安装有下巢滑轮,这样使得下巢滑轮变成动滑轮,即使在下巢无法上移的情况下,在拉动装置的作用下,下巢滑块可以压缩下巢滑块弹簧,从而上移至触碰下巢,这样中棒可以继续变长,使得伞打开时,两折中棒的长度也能够达到三折中棒的长度,实现了用两折的中棒来代替三折的中棒,这样使得伞的结构更加稳定,增加伞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伞收合时的伞骨的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伞头内设置有正反向的驱动装置,驱动丝杆的正反转,带动丝杆螺母沿着丝杆升降,从而带动螺母连接钢丝、上巢、外管升降,同时拉动装置启动正反拉动,带动下巢上下移动,实现伞的自动展开与收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便于携带,实用性强,打开时,伞骨强度大,收合时,伞骨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连接钢丝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时拉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拉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伞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内管与伞头的连接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伞骨架;11、收伞弹簧;2、中棒;21、外管;22、内管;221、内管塞子;3、伞头;31、伞头主体;32、伞头上盖;33、伞头底盖;34、内管连接套;35、凸台;36、凹孔;37、t型定位销;38、电机丝杆连接件;4、上巢;41、上巢滑轮座;42、凹槽;43、上巢钉;5、下巢;51、下巢滑块;52、下巢滑轮座;53、下巢滑块弹簧;6、推送装置;61、丝杆;62、丝杆螺母;63、螺母连接钢丝;7、拉动装置;71、拉绳;72、上巢滑轮;721、上巢滑轮轴;73、下巢滑轮;731、下巢滑轮轴;8、驱动装置;81、电机;82、电路板;83、电池;84、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4、6-7所示,一种两折中棒的三折电动伞,包括伞骨架1、中棒2、伞头3、开收伞控制机构,所述中棒2包括外管21、内管22,所述外管21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巢4,所述外管21上滑动设有下巢5,所述伞骨架1与上巢4、下巢5配合连接,所述内管22的顶部连接有内管塞子221,所述内管22的底部与伞头3连接,所述上巢4内设有上巢滑轮座41,所述下巢5内设有下巢滑块51,所述下巢滑块51上固定设有下巢滑轮座52,所述下巢滑块51的上方设有下巢滑块弹簧53,所述下巢滑块弹簧53的底端与下巢滑块51连接,所述下巢滑块弹簧53的顶端与下巢5连接,所述开收伞控制机构包括推送装置6、拉动装置7、驱动装置8,所述推送装置6包括设于内管22内的丝杆61、与丝杆61相配合的丝杆螺母62、与丝杆螺母62连接的螺母连接钢丝63,所述螺母连接钢丝63的顶端与上巢滑轮座41连接,所述丝杆61的底端与驱动装置8连接,所述拉动装置7包括拉绳71、上巢滑轮72、下巢滑轮73,所述上巢滑轮72的中间贯穿有上巢滑轮轴721,所述上巢滑轮轴721的两端与上巢滑轮座41转动连接,所述下巢滑轮73的中间贯穿有下巢滑轮轴731,所述下巢滑轮轴731的两端与下巢滑轮座52转动连接,所述上巢滑轮72为定滑轮,所述下巢滑轮73为动滑轮,所述拉绳71的一端与下巢5固定连接,所述拉绳7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下巢滑轮73、上巢滑轮72,穿入外管21与内管塞子22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8设于伞头3内,所述驱动装置8为正反向驱动装置。

如图5所示,所述螺母连接钢丝63呈门字型,所述上巢滑轮座41上设有凹槽42,所述螺母连接钢丝63的顶端置于凹槽42内,实现了螺母连接钢丝63在凹槽42内不可上下移动。

所述外管21通过上巢钉43与上巢4转动连接,所述上巢钉43设于凹槽42上,加固外管21与上巢4的连接,进一步限制了在凹槽42内的螺母连接钢丝63做上下运动。

如图8所示,所述伞头3包括伞头主体31、伞头上盖32、伞头下盖33,所述伞头上盖32螺纹连接于伞头主体31的顶端,所述伞头下盖33卡接于伞头主体31的底端,将伞头3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可以随时对伞头3内的驱动装置8进行维护、维修等,防止驱动装置8坏掉而导致整把雨伞不能用,造成浪费。

如图9所示,所述伞头3内设有内管连接套34,所述内管连接套34的下端设有凸台35,所述伞头3的上端设有与凸台35相匹配的凹孔36,所述内管连接套34通过凸台35插入凹孔36与伞头3连接,所述内管22的底端穿过伞头上盖32通过t型定位销37与内管连接套34连接,使得内管22与伞头3紧固连接,避免摇晃,增加雨伞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如图10所示,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电机81、电路板82、电池83、按钮84,所述电机81、电池83、按钮84均与电路板82电连接,所述伞头3内设有电机丝杆连接件38,所述电机81通过电机丝杆连接件38与丝杆61连接,所述伞头3上设有充电端口、放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放电端口均与电池83电连接,所述充电端口可以用于给电池83充电,所述放电端口可以用于给手机或者其他需要充电的用电器充电,所述按钮84为防水硅胶按钮,所述按钮84包括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所述正转按钮用于驱动电机81正转,从而驱动丝杆61正转,所述反转按钮用于驱动电机81反转,从而驱动丝杆61反转,所述电路板82上设有蓝牙芯片,用于连接手机上的软件,防止丢失。

所述伞骨架11具有收伞弹簧1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按压伞头3上按钮84的正转按钮,驱动电机81正转,带动丝杆61正转,丝杆螺母62沿着丝杆61上移,带动螺母连接钢丝63上升,上巢4上升,由于外管21与上巢4固定连接,因此外管21也随着上升,中棒2变长。中棒2变长,在拉绳71的作用下,下巢5上移,伞骨架1打开,当下巢5的上端与上巢4的下端触碰时,下巢5停止上移,在拉绳71的作用下,下巢滑块51开始向上压缩下巢滑块弹簧53,从而下巢滑块51上移,因为下巢滑轮73是动滑轮,所以中棒2以双倍的长度继续变长,当下巢滑块51上移碰到下巢5时,中棒2停止变长。反之,按压伞头3上按钮84的反转按钮,驱动电机81反转,带动丝杆61反转,丝杆螺母62沿着丝杆61下移,带动螺母连接钢丝63、上巢4、外管21一起下降,中棒2变短。中棒2变短,在收伞弹簧11的作用下,下巢5下移,伞骨架1收拢,实现收伞。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