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制品和其他足部容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5987发布日期:2020-05-26 17: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鞋类制品的鞋面,其包括:

限定内腔和系带接合区域的鞋面外壳,其中所述鞋面外壳包括足底支撑表面以及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外周向上延伸的侧壁;以及

容纳在所述内腔中的靴部件,其中:

(a)所述靴部件的底部通过所述靴部件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底部连接件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固定地接合,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底部连接件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

(b)所述靴部件的顶部在位于所述系带接合区域的前边缘附近的固定区域处与所述鞋面外壳的顶部前足区域固定地接合,其中所述固定区域包括位于所述靴部件与所述鞋面外壳的所述顶部前足区域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固定顶部连接件,并且其中所述固定区域具有:(a)在所述鞋面的内侧到外侧方向上的小于5cm的宽度尺寸以及在所述鞋面的足跟到足趾方向上的小于2cm的第一长度尺寸,和/或(b)小于10cm2的固定面积,

(c)所述靴部件的所述顶部在位于所述固定区域前方的非固定区域处不与所述鞋面外壳的所述顶部前足区域固定地接合,其中所述非固定区域具有:(a)在所述鞋面的足跟到足趾方向上的至少2cm的第二长度尺寸,和/或(b)至少10cm2的非固定面积,

(d)所述靴部件不与所述鞋面外壳的内侧固定地接合,并且

(e)所述靴部件不与所述鞋面外壳的外侧固定地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鞋面的所述系带接合区域包括内侧边缘、外侧边缘和前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和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纵向长度l、宽度w和厚度t,其中:

t≥1mm、w≥3t,并且l≥10w。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和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纵向长度l、宽度w和厚度t,其中:

t≥1mm、w≥3t,并且l≥10w。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二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1、2、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二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交叉。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二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三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五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六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六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四内侧带区段交叉。

13.根据权利要求1、2、11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二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三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五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六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六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四外侧带区段交叉。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二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三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五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六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六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四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四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四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七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七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四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八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八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七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交叉,其中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四内侧带区段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第七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六内侧带区段交叉。

17.根据权利要求1、2、15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二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三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五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六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六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四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四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四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七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七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四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八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八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七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交叉,其中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四外侧带区段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第七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六外侧带区段交叉。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二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三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五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三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六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六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四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四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四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七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七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四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八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八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七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五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五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五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九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九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五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十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十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九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交叉,其中所述第五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四内侧带区段交叉,其中所述第七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六内侧带区段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第九内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八内侧带区段交叉。

21.根据权利要求1、2、19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二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三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二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四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四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三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五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三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六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六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第四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四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四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七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七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四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八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八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七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

第五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五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五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九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九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五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十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十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九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三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交叉,其中所述第五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四外侧带区段交叉,其中所述第七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六外侧带区段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第九外侧带区段与所述第八外侧带区段交叉。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最后部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向后延伸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向后延伸内侧带区段与所述靴部件的后足跟区域接合,以及(c)从所述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另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另一内侧带区段向所述向后延伸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最后部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向后延伸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向后延伸外侧带区段与所述靴部件的后足跟区域接合,以及(c)从所述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另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另一外侧带区段向所述向后延伸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多个内侧足部包裹带,其中所述多个内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两个具有第一内侧带结构,所述第一内侧带结构包括:(a)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内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三个具有所述第一内侧带结构。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内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四个具有所述第一内侧带结构。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内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五个具有所述第一内侧带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1、2或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多个外侧足部包裹带,其中所述多个外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两个具有第一外侧带结构,所述第一外侧带结构包括:(a)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以及(c)从所述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外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三个具有所述第一外侧带结构。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外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四个具有所述第一外侧带结构。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外侧足部包裹带中的至少五个具有所述第一外侧带结构。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内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与所述靴部件的后足跟区域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内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内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内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内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3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

第一外侧足部包裹带,其包括:(a)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b)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与所述靴部件的后足跟区域接合,以及(c)从所述第一外侧系带接合元件延伸并且在所述鞋面外壳与所述靴部件之间延伸的第二外侧带区段,其中所述第二外侧带区段向所述第一外侧带区段的前方延伸,并且在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的所述外周向内地间隔开的固定底部连接件处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接合。

3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鞋面外壳包括围绕所述鞋面的后足跟区域延伸的足跟稳定器。

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还包括在所述鞋面外壳的前足区域处与所述鞋面外壳接合的内侧足趾防护罩。

3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鞋面外壳的至少一部分由纺织材料制成。

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靴部件包括被配置成完全容纳穿着者足部的内部隔室,并且其中所述鞋面还包括:

被容纳在所述靴部件的所述内部隔室中的内部中底,其中所述内部中底包括足底支撑表面并且由聚合物泡沫材料制成。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内部中底限定从最后部足跟位置延伸到最前部足趾位置的纵向方向,其中沿所述纵向方向,所述内部中底沿所述纵向方向的最厚尺寸位于所述内部中底的足弓支撑区域中。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内部中底被可移除地容纳在所述内部隔室中。

41.一种鞋类制品,其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以及

与所述鞋面接合的鞋底结构。


技术总结
鞋类(100)或其他足部容纳装置包括各种贴合、稳定性和/或“锁定”感觉特征。用于此类鞋类制品(或其他足部容纳装置)的鞋面(102)包括:(a)限定内腔(110C)的鞋面外壳(110),其中所述鞋面外壳(110)包括足底支撑表面(110S)以及从所述足底支撑表面(110S)的外周(110P)延伸的侧壁(110L、110M);和(b)容纳在所述内腔(110C)中的靴部件(120)(例如,形成为袜子或类袜子服装)。鞋面可包括:(c)一个或多个足部包裹带(200、250、252、254、256、258、260、270、272、274、276、278、280);和/或(d)位于所述靴部件(120)内的内部中底(140)。所述靴部件(120)在鞋面外壳(110)的足底支撑表面(110S)的外周(110P)内的位置处固定到鞋面外壳(110)。所述足部包裹带(200、250、252、254、256、258、260、270、272、274、276、278、280)可以在所述鞋面外壳(110)的所述足底支撑表面(110S)的外周(110P)内的位置处固定到所述鞋面外壳(110)。

技术研发人员:艾伦·库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