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及用其制造衬衫门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22031发布日期:2019-08-03 10:34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及用其制造衬衫门襟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及用其制造衬衫门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一般在正式的场合人们都会穿衬衫,衬衫比较挺括,给人沉稳、专业的印象,而衬衫的门襟位于衬衫的正前方,是衬衫中比较核心的部位,其门襟的挺括度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件衬衫质量的好坏,现有技术中的衬衫门襟种类繁多,其中以折叠式门襟及卡接式门襟应用最为普遍,所谓折叠式门襟就是将衬衫前片的边缘折叠后再缝纫以形成门襟,该种门襟因为与前片一体成型,因此穿在身上后无法显示出门襟的立体感,美观度稍差,卡接式门襟包括内门襟、外门襟及设置于内门襟与外门襟之间的衬垫,前片的边缘卡接在内门襟与外门襟之间,因此其立体感更好,挺括度更高,现有技术中的卡接式门襟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是这样生产的,首先将衬垫压在外门襟上(业界一般称为压衬),接着对外门襟的两侧边进行包烫,然后对内门襟的两侧边进行包烫,接着将外门襟的外侧边与内门襟的外侧边进行缝纫机缝合,最后再将衬衫的前片卡在外门襟的内侧边与内门襟的内侧边之间进行缝纫机缝合,每道工序均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做,因此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衬衫门襟拉筒件及用其制造衬衫门襟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衬衫门襟拉筒件及用其制造衬衫门襟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外门襟拉筒及内门襟拉筒,所述外门襟拉筒与内门襟拉筒之间呈40°~50°设置,所述外门襟拉筒包括第一主体部及自第一主体部延伸的外门襟输送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由两块金属板由上向下折叠而成从而使两块金属板之间形成外门襟收容槽,所述第一主体部上开设有与外门襟收容槽相通的第一操作槽,所述内门襟拉筒包括第二主体部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尾部的蛇形卡件,所述第二主体部由两块金属板由下向上折叠而成从而使两块金属板之间形成内门襟收容槽,第二主体部上开设有与内门襟收容槽相通的第二操作槽,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之间形成衬垫输送通道。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门襟输送部的边缘均设有翻边。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门襟拉筒的第一主体部与外门襟输送部的交界处设有橡胶滚轮。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弯折延伸的折弯部。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门襟拉筒的第一主体部焊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底座的折弯部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门襟拉筒的第二主体部焊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底座的基部上。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通过固定件安装于缝纫机的工作台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使用衬衫门襟拉筒件制造衬衫门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具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缝纫针;b:剪裁,对外门襟布料、内门襟布料、衬垫布料及前片布料进行剪裁,使得剪裁后的外门襟、内门襟及衬垫均呈长条状并满足设计尺寸要求;c:安装,将衬衫门襟拉筒件固定于缝纫机的工作台上,将外门襟从外门襟拉筒的外门襟输送部放入,并通过镊子伸入第一操作槽内将外门襟收容槽内的外门襟向缝纫机压脚方向拉,当外门襟从外门襟拉筒内拉出时,外门襟的两侧边完成向下包边,接着将内门襟从内门襟拉筒的蛇形卡件放入,并通过镊子伸入第二操作槽内将内门襟收容槽内的内门襟向缝纫机压脚方向拉,当内门襟从内门襟拉筒内拉出时,内门襟的两侧边完成向上包边,然后将衬垫从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之间的衬垫输送通道放入,安装结束后内门襟、外门襟、衬垫均压在缝纫机的压脚下,接着将衬衫的前片从压脚的一侧放入压脚内并使前片位于外门襟与内门襟之间;d:缝纫,两个缝纫针同时工作,其中一个缝纫针用于将外门襟的外侧边、衬垫的外侧边及内门襟的外侧边缝制在一起,另一个缝纫针用于将外门襟的内侧边、衬垫的内侧边、内门襟的内侧边及前片的边缘缝制在一起,缝制结束后衬垫位于外门襟及内门襟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本发明中的衬衫门襟拉筒件安装于缝纫机上,可以使内门襟、外门襟、衬垫及前片在缝纫机上一次缝纫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压衬、包烫等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衬衫门襟拉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衬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衬衫门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1、底座,10、基部,11、折弯部,2、外门襟拉筒,20、第一主体部,21、外门襟输送部,210、翻边,22、滚轮,23、第一连接件,24、第一操作槽,3、内门襟拉筒,30、第二主体部,31、蛇形卡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二操作槽,4、缝纫机,40、工作台,5、衬垫输送通道,6、衬衫门襟,60、外门襟,61、内门襟,62、衬垫,63、外侧边,64、内侧边,7、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衬衫门襟拉筒件,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的外门襟拉筒2及内门襟拉筒3,所述外门襟拉筒2与内门襟拉筒3之间呈40°~50°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门襟拉筒2与内门襟拉筒3之间呈45°设置,所述内门襟拉筒3支撑于缝纫机4的工作台40上,所述底座1包括基部10及自基部10弯折延伸的折弯部11,所述基部10通过螺栓安装于缝纫机4的工作台40上,所述折弯部11与基部10呈垂直设置。

所述外门襟拉筒2包括第一主体部20及自第一主体部20延伸的外门襟输送部21,所述第一主体部20由两块金属板折叠而成从而使两块金属板之间形成用于收容外门襟60的外门襟收容槽。所述外门襟输送部21的边缘均设有翻边210,从而可防止操作者被锋利的边缘划伤,所述外门襟拉筒2的第一主体部20与外门襟输送部21的交界处设有橡胶滚轮22,从而使得外门襟在输送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交界处的棱角对其面料表面造成磨损,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所述外门襟拉筒2的第一主体部20焊接有第一连接件23,所述第一连接件23与底座1的折弯部1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外门襟拉筒2的第一主体部20上开设有与外门襟收容槽相通的第一操作槽24。

所述内门襟拉筒3包括第二主体部30及设置于第二主体部30尾部的蛇形卡件31,所述第二主体部30由两块金属板折叠而成从而使两块金属板之间形成用于收容内门襟61的内门襟收容槽,所述第一主体部20与第二主体部30之间形成衬垫输送通道5。所述内门襟拉筒3的第二主体部30焊接有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二连接件32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底座1的基部10上。所述内门襟拉筒3的第二主体部30上开设有与内门襟收容槽相通的第二操作槽33。

一种使用衬衫门襟拉筒件制造衬衫门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缝纫机4,所述缝纫机4具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缝纫针;b:剪裁,对外门襟布料、内门襟布料、衬垫布料及前片布料进行剪裁,使得剪裁后的外门襟60、内门襟61及衬垫62均呈长条状并满足设计尺寸要求;c:安装,将衬衫门襟拉筒件固定于缝纫机4的工作台40上,将外门襟60从外门襟拉筒2的外门襟输送部21放入,并通过镊子伸入第一操作槽24内将外门襟收容槽内的外门襟60向缝纫机4压脚方向拉,当外门襟60从外门襟拉筒2内拉出时,外门襟60的两侧边完成向下包边,接着将内门襟61从内门襟拉筒3的蛇形卡件31放入,并通过镊子伸入第二操作槽33内将内门襟收容槽内的内门襟61向缝纫机4压脚方向拉,当内门襟61从内门襟拉筒3内拉出时,内门襟61的两侧边完成向上包边,然后将衬垫62从第一主体部20与第二主体部30之间的衬垫输送通道5放入,安装结束后内门襟61、外门襟60、衬垫62均压在缝纫机4的压脚下,接着将衬衫的前片7从压脚的一侧放入压脚内并使前片7位于外门襟60与内门襟61之间;d:缝纫,两个缝纫针同时工作,其中一个缝纫针用于将外门襟60的外侧边、衬垫62的外侧边及内门襟61的外侧边缝制在一起,另一个缝纫针用于将外门襟60的内侧边、衬垫62的内侧边、内门襟61的内侧边及前片7的边缘缝制在一起,缝制结束后衬垫62位于外门襟60及内门襟61之间

综上所述,通过将本发明中的衬衫门襟拉筒件安装于缝纫机上,可以使内门襟、外门襟、衬垫及前片在缝纫机上一次缝纫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压衬、包烫等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