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绵口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1007发布日期:2019-12-24 13:5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绵口罩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绵口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追求也随之提高,但由于生活环境中的车辆废气、灰尘颗粒增多,人们逐渐趋向于穿戴口罩出行,以减少吸入灰尘颗粒及废气。

而目前市面上的口罩类型和材质多样,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的防护效果较差,且耳带部分与遮挡部分的连接回弹性较小,使得耳带部分与遮挡部分容易断裂,同时质感粗糙,柔软性较差,穿戴后对面部皮肤造成摩擦,使用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绵口罩,该泡绵口罩采用亲水性聚氨酯材料,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使制得的泡绵口罩质量稳定,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与人体贴合稳定,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绵口罩的另一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使制得的泡绵口罩质量稳定,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与人体贴合稳定,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泡绵口罩,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所述第一贴面件的内端和第二贴面件的内端压合连接,并形成压合连接缝,所述第一贴面件的外端开设有第一挂耳孔,所述第二贴面件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挂耳孔;所述第一贴面件、第二贴面件均由亲水性聚氨酯材料热压成型。

本发明的泡绵口罩通过采用亲水性聚氨酯材料,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且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的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质量稳定,与人体贴合稳定。其中,设置的第一挂耳孔和第二挂耳孔用于人体耳朵穿挂,进而实现泡绵口罩的穿戴。

优选的,所述第一贴面件的压合端上部设置有第一透气部,第一贴面件的压合端下部设置有第二透气部;所述第二贴面件的压合端上部设置有第三透气部,第二贴面件的压合端下部设置有第四透气部。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透气部、第二透气部、第三透气部和第四透气部,能使得人体戴上口罩后,能通过上述透气部进行口罩内外的空气对流交换,提高泡绵口罩的透气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的厚度均为1.8-2.2mm,所述第一透气部、第二透气部、第三透气部和第四透气部的厚度均为0.1-0.2mm。

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的厚度,能使得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与人体贴合稳定,若厚度过大,则容易造成闷热感,且透气性降低,降低了穿戴该口罩的舒适感;若厚度过小,则容易出现磨损、撕裂等现象,且阻隔外界灰尘颗粒的性能降低,并降低了口罩的使用寿命。而通过严格控制第一透气部、第二透气部、第三透气部和第四透气部的厚度,能使得空气通过上述透气部实现口罩内外的气流对流交换,提高泡绵口罩的透气性;若厚度过大,则降低了空气的对流交换性能,透气性较低;若厚度较小,则降低了对外界的灰尘颗粒阻隔性能。

优选的,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0-70:30-40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0-35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65-70份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种类的物料制备亲水性聚氨酯材料,并严格控制预聚物a和预聚物b的混合比例,能使制得的亲水性聚氨酯柔软、亲肤、舒适,进而使制得的泡绵口罩具有较佳的柔软性、亲肤性、穿戴舒适性,透气性高,对人体无害,且与人体贴合稳定,并使得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的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质量稳定。

其中,预聚物b中采用的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为现有已存在的物质,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亦为现有已存在的物质,上述两者为体系中提供nco端基,与预聚物a中的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生成的氨基甲酸很快分解成胺和二氧化碳,而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则起到发泡的作用,使得聚氨酯材料产生均匀细腻的气泡,进而生成发泡体。更为优选的,所述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主要为陶氏化学(广州)有限公司的hypoltmjt6000预聚物,所述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主要为陶氏化学(广州)有限公司的hypoltm4000预聚物。优选的,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是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消泡剂以重量比为3-5:2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种类的物料制备亲水性聚氨酯材料,能使制得的亲水性聚氨酯柔软、亲肤、舒适,进而使制得的泡绵口罩具有较佳的柔软性、亲肤性、穿戴舒适性,透气性高,对人体无害,且与人体贴合稳定,并使得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的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质量稳定。

其中,采用的硅灰石作为填料,能提高预聚物a的各物料分散性,并对预聚物a填充,提高其稳定性;而采用的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能提高预聚物a及泡绵口罩的抗菌性,降低并避免细菌的滋生和繁殖;采用的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乳化蜡能提高预聚物a中各物料的润湿作用,并降低预聚物a的表面能,提高其与预聚物b的混合相容性;而采用的消泡剂能降低并抑制物料混合制备预聚物a及泡绵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采用的色浆能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选择,使制得的泡绵口罩具有颜色多样化。更为优选的,所述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采用广州伟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编号为3467951的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种类的物料制备亲水性聚氨酯材料,能使制得的亲水性聚氨酯柔软、亲肤、舒适,进而使制得的泡绵口罩具有较佳的柔软性、亲肤性、穿戴舒适性,透气性高,对人体无害,且与人体贴合稳定,并使得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的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质量稳定。

其中,采用的羧甲基纤维素能提高预聚物a及泡绵口罩的吸湿性,使制得的口罩能有效吸收外界空气的水分,使其适用于湿度较高的空气环境,起到对湿空气的隔绝作用;采用的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能提高预聚物a中各物料的润湿作用,并降低预聚物a的表面能,提高其与预聚物b的混合相容性;而采用的柠檬酸能提高预聚物a及泡绵口罩的抑菌抗菌性能。具体地,所述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采用广州伟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编号为3467951的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份,将硅灰石、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乳化蜡、消泡剂和色浆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30-60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b: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30-60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b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3-5:2混合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控制温度为15-20,静置3-10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d:将步骤c制得的发泡体进行切片,切片厚度控制在2.5-2.8mm;若切片厚度较薄,则经过烘烤干燥后,泡绵口罩的厚度会较薄,降低了对外界灰尘颗粒的阻隔性,且容易受损,降低使用寿命;

步骤e:将切片后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的第一贴面件和带有第二挂耳孔的第二贴面件;采用微波的烘烤干燥方式,能使发泡体内的水分子由热运动促使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分的蒸发效率和蒸发的均匀性;而若采用传统的烘箱等热风干燥方式,容易使得产品的表面干燥较快,而产品的内部干燥较慢,造成干燥不均匀,使得发泡体含水量难以控制。而若烘烤干燥后再进行切片,则很大程度地增加了干燥的能耗,且刚生成的发泡体内部难以干燥均匀。

步骤f:将步骤e制得的第一贴面件远离第一挂耳孔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远离第二挂耳孔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热压合连接后,第一贴面件与第二贴面件的热压合连接处牢固稳定,不易开裂,同时对热压合连接处进行修剪毛边。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5-83℃,时间为30-45min;所述步骤f中,热压合压力为800-1500n,热压合温度为180-220℃,热压合时间为8-12s。

本发明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通过严格控制制备工艺中的条件参数,能使制得的泡绵口罩质量稳定,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与人体贴合稳定,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重量份,将羧甲基纤维素、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柠檬酸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30-60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s2: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30-60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s3:将步骤s1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s2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3-5:2混合均匀,然后浇注于离型纸上,并控制浇注的厚度为2.5-2.8mm,控制温度为13-18℃,静置3-10min,制得发泡体;若浇注的厚度较薄,则经过烘烤干燥后,泡绵口罩的厚度会较薄,降低了对外界灰尘颗粒的阻隔性,且容易受损,降低使用寿命;

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的第一贴面件和带有第二挂耳孔的第二贴面件;采用微波的烘烤干燥方式,能使发泡体内的水分子由热运动促使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分的蒸发效率和蒸发的均匀性;而若采用传统的烘箱等热风干燥方式,容易使得产品的表面干燥较快,而产品的内部干燥较慢,造成干燥不均匀,使得发泡体含水量难以控制。而若烘烤干燥后再进行切片,则很大程度地增加了干燥的能耗,且刚生成的发泡体内部难以干燥均匀。

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第一贴面件远离第一挂耳孔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远离第二挂耳孔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热压合连接后,第一贴面件与第二贴面件的热压合连接处牢固稳定,不易开裂,同时对热压合连接处进行修剪毛边。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3-78℃,时间为30-40min;所述步骤s5中,热压合压力为800-1200n,热压合温度为150-200℃,热压合时间为5-10s。

本发明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通过严格控制制备工艺中的条件参数,能使制得的泡绵口罩质量稳定,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与人体贴合稳定,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泡绵口罩采用亲水性聚氨酯材料,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

本发明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通过严格控制制备工艺中的条件参数,能使制得的泡绵口罩质量稳定,热压合连接处不易开裂,与人体贴合稳定,且柔软、亲肤、舒适,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第一贴面件和第二贴面件对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穿戴效果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贴面件、11—第一挂耳孔、12—第一透气部、13—第二透气部、2—第二贴面件、21—第二挂耳孔、22—第三透气部、23—第四透气部、3—压合连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见图1-2,一种泡绵口罩,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贴面件1和第二贴面件2,所述第一贴面件1和第二贴面件2的内端压合连接,并形成压合连接缝3,所述第一贴面件1的外端开设有第一挂耳孔11,所述第二贴面件2的外端开设有第二挂耳孔21;所述第一贴面件1、第二贴面件2均由亲水性聚氨酯材料热压成型。

所述第一贴面件1的压合端上部设置有第一透气部12,第一贴面件1的压合端下部设置有第二透气部13;所述第二贴面件2的压合端上部设置有第三透气部22,第二贴面件2的压合端下部设置有第四透气部23。

所述第一贴面件1和第二贴面件2的厚度均为1.8-2.2mm,所述第一透气部12、第二透气部13、第三透气部22和第四透气部23的厚度均为0.1-0.2mm。

具体地,所述第一贴面件1和第二贴面件2的厚度均为1.8mm、1.9mm、2.0mm、2.1mm或2.2mm;所述第一透气部12、第二透气部13、第三透气部22和第四透气部23的厚度均为0.1mm、0.12mm、0.15mm、0.18mm或0.2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0-70:30-40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0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70份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消泡剂是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消泡剂以重量比为3:2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份,将硅灰石、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乳化蜡、消泡剂和色浆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30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b: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30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b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3:2混合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控制温度为15℃,静置3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d:将步骤c制得的发泡体进行切片,切片厚度控制在2.5mm;

步骤e:将切片后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烘烤温度为73℃,烘烤时间为40min,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f:将步骤e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e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5℃,烘烤时间为45min;所述步骤f中,热压合压力为800n,热压合温度为220℃,热压合时间为8s。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0:40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2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68份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消泡剂是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消泡剂以重量比为4:2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份,将硅灰石、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乳化蜡、消泡剂和色浆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b: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b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4:2混合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控制温度为18℃,静置5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d:将步骤c制得的发泡体进行切片,切片厚度控制在2.6mm;

步骤e:将切片后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烘烤温度为73-78℃,烘烤时间为30-40min,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3%,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f:将步骤e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e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8℃,烘烤时间为38min;所述步骤f中,热压合压力为1200n,热压合温度为200℃,热压合时间为10s。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6.7:33.3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3.3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66.7份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消泡剂是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消泡剂以重量比为5:2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份,将硅灰石、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乳化蜡、消泡剂和色浆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60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b: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60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b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5:2混合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控制温度为20℃,静置10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d:将步骤c制得的发泡体进行切片,切片厚度控制在2.8mm;

步骤e:将切片后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f:将步骤e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e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83℃,烘烤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f中,热压合压力为1500n,热压合温度为180℃,热压合时间为12s。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70:30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0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70份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重量份,将羧甲基纤维素、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柠檬酸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30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s2: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30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s3:将步骤s1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s2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3:2混合均匀,然后浇注于离型纸上,并控制浇注的厚度为2.5mm,控制温度为13℃,静置3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s4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3℃,时间为40min;所述步骤s5中,热压合压力为800n,热压合温度为200℃,热压合时间为10s。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6.7:33.3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3.3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66.7份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重量份,将羧甲基纤维素、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柠檬酸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s2: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s3:将步骤s1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s2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4:2混合均匀,然后浇注于离型纸上,并控制浇注的厚度为2.6mm,控制温度为15℃,静置5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s4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5℃,时间为35min;所述步骤s5中,热压合压力为1000n,热压合温度为180℃,热压合时间为8s。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0-70:30-40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5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65份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所述预聚物a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重量份,将羧甲基纤维素、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柠檬酸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60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s2: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混合,混合搅拌60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s3:将步骤s1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s2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5:2混合均匀,然后浇注于离型纸上,并控制浇注的厚度为2.8mm,控制温度为18℃,静置10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s4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8℃,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s5中,热压合压力为1200n,热压合温度为150℃,热压合时间为5s。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0:40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2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68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份,将硅灰石、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乳化蜡、消泡剂和色浆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b: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c:将步骤a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b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4:2混合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控制温度为18℃,静置5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d:将步骤c制得的发泡体进行切片,切片厚度控制在2.6mm;

步骤e:将切片后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烘烤温度为73-78℃,烘烤时间为30-40min,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3%,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f:将步骤e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e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8℃,烘烤时间为38min;所述步骤f中,热压合压力为1200n,热压合温度为200℃,热压合时间为10s。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上述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6.7:33.3组成的混合物;每份所述预聚物b包括33.3份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66.7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重量份,将羧甲基纤维素、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柠檬酸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s2:按照重量份,将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b;

步骤s3:将步骤s1制得的预聚物a和步骤s2制得的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4:2混合均匀,然后浇注于离型纸上,并控制浇注的厚度为2.6mm,控制温度为15℃,静置5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s5:将步骤s4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s4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5℃,时间为35min;所述步骤s5中,热压合压力为1000n,热压合温度为180℃,热压合时间为8s。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0:40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预聚物b为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份,将硅灰石、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乳化蜡、消泡剂和色浆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b:按照重量份,将步骤b和步骤a制得的预聚物a以重量比为2:4混合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控制温度为18℃,静置5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c:将步骤b制得的发泡体进行切片,切片厚度控制在2.6mm;

步骤d:将切片后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烘烤温度为73-78℃,烘烤时间为30-40min,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3%,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e:将步骤e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d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8℃,烘烤时间为38min;所述步骤f中,热压合压力为1200n,热压合温度为200℃,热压合时间为10s。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上述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

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材料是由预聚物a和预聚物b以重量比为66.7:33.3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预聚物b为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一种如上所述的泡绵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按照重量份,将羧甲基纤维素、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柠檬酸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45min,制得预聚物a;

步骤s2:按照重量份,将预聚物b和步骤s1制得的预聚物a以重量比为2:4混合均匀,然后浇注于离型纸上,并控制浇注的厚度为2.6mm,控制温度为15℃,静置5min,制得发泡体;

步骤s3:将步骤s2制得的发泡体置于微波设备中进行烘烤干燥,控制发泡体含水量小于4%,然后进行裁切成型,制得带有第一挂耳孔11的第一贴面件1和带有第二挂耳孔21的第二贴面件2;

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第一贴面件1远离第一挂耳孔11的一端与第二贴面件2远离第二挂耳孔21的一端热压合连接,制得泡绵口罩;最后对泡绵口罩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包装。

所述步骤s3中,烘烤干燥的温度为75℃,时间为35min;所述步骤s5中,热压合压力为1000n,热压合温度为180℃,热压合时间为8s。

分别对上述实施例2-4和对比例1、3制得的产品测定其透气性、抗撕裂性、回弹性和压缩形变性,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另外,分别对上述实施例5-7和对比例2、4制得的产品测定其透气性、抗撕裂性、回弹性和压缩形变性,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所述透气性测试采用《qb/t2411-1998硬质泡沫塑料水蒸气透过性能的测定》标准进行测定泡绵口罩的水蒸汽透过率,其中,测试的试验环境为(23±1)℃,0-85%(±2%)的相对湿度梯度,测试样的两表面间水蒸汽压力差为△p=2.39kpa。

所述抗撕裂性能测试采用《gb10808-1989软质泡沫塑料撕裂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定泡绵口罩的撕裂强度。所述回弹性测试采用《gb/t6670-1997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回弹性能的测定》标准进行测定。

所述压缩变形性测试采用《gb/t6669-1986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标准测定泡绵口罩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其中,测试的试验环境为(27±2)℃,相对湿度65%±5%。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看出,对比例3和对比例4相对于本发明而言,预聚物b中采用等量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替代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制得的泡绵口罩产品的透气性、抗撕裂性、回弹性和压缩形变性均降低;而对比例5和对比例6相对于本发明而言,预聚物b中采用等量的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替代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即预聚物b为单一物料的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制得的泡绵口罩产品的透气性、抗撕裂性、回弹性和压缩形变性均降低。上述对比例3-6的性能比较,说明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二异氰酸甲苯基酯与三甲醇基丙烷和聚乙二醇的聚合物+α-氢-ω-羟基聚(氧-1,2-亚乙基)与1,3-二异氰酸根合甲苯的聚合物,两者复配作为预聚物b,与预聚物a的水混合反应,进行发泡,制得的泡绵口罩柔软、亲肤、舒适,发泡孔径均匀细腻,透气性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