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8940发布日期:2019-10-29 20:29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臭鞋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发明了毛皮鞋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鞋子已经发展出各种样式和功能。鞋底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鞋子的鞋底在干燥的天气里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不仅给人体造成危害,在一些易燃易爆的场合还容易引发重大事故;且现有鞋子由于透气性较差,脚部产生的汗水和湿气无法及时排出,导致鞋内臭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鞋子的鞋底易产生静电,对人体有一定危害,脚部产生的汗水和湿气无法及时排出,导致鞋内臭味较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底主体和鞋垫,鞋垫、鞋底主体由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前金属薄片、后金属薄片、金属线、静电消除灯和导电橡胶,前金属薄片水平设置在鞋底主体上表面的前部,后金属薄片水平设置在鞋底主体上表面的后部,前金属薄片通过金属线与后金属薄片连接,前金属薄片与静电消除灯的正极连接;鞋底主体的侧边设有若干个侧气孔,鞋底主体上表面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第一主气孔,鞋垫上表面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第二主气孔,第一主气孔与第二主气孔一一对应重合,每个第一主气孔与相对应的一个侧气孔连通,静电消除灯的负极与位于鞋底主体后部的导电橡胶连接,导电橡胶的下端穿过鞋底主体与地面接触。

进一步的,前金属薄片和后金属薄片均是圆形金属薄片,且前金属薄片和后金属薄片厚度均为0.5mm;金属线的直径为0.5mm。

进一步的,侧气孔、第一主气孔、第二主气孔的直径均为1.5mm。

进一步的,侧气孔与鞋底主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进一步的,鞋底主体上表面的前部设有第一凹槽,鞋底主体上表面的后部设有第二凹槽,前金属薄片嵌装在第一凹槽内,后金属薄片嵌装在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深度均为0.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薄片将鞋底主体中静电传输给静电消除灯的正极和负极,静电消除灯将静电转换成光能消耗掉,避免静电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消除在易燃易爆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侧气孔、第一主气孔、第二主气孔连通组成一个气流通道,有效提高鞋子内的透气效果,使鞋子内时刻保持通风状态,防止汗水和湿气长期挤压在鞋内,消除鞋内臭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除鞋垫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鞋垫的俯视图;

图4是鞋底主体的侧视图;

图5是图2中A处剖视放大图;

图6是图2中B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它包括鞋底主体1和鞋垫2,鞋垫2、鞋底主体1由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前金属薄片3、后金属薄片4、金属线5、静电消除灯6和导电橡胶7,前金属薄片3水平设置在鞋底主体1上表面的前部,后金属薄片4水平设置在鞋底主体1上表面的后部,前金属薄片3通过金属线5与后金属薄片4连接,前金属薄片3 与静电消除灯6的正极61连接;鞋底主体1的侧边设有若干个侧气孔11,鞋底主体1上表面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第一主气孔12,鞋垫2上表面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第二主气孔21,第一主气孔12与第二主气孔21一一对应重合,每个第一主气孔12与相对应的一个侧气孔11连通,静电消除灯6的负极62与位于鞋底主体1后部的导电橡胶7连接,导电橡胶 7的下端穿过鞋底主体1与地面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的前金属薄片3和后金属薄片4均是圆形金属薄片,且前金属薄片3 和后金属薄片4厚度均为0.5mm;金属线5的直径为0.5mm。

如此设置,前金属薄片3和后金属薄片4的厚度过大会增加鞋子的重量,给人体脚部带来负担,前金属薄片3和后金属薄片4的厚度过小,会容易撕裂损坏。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的侧气孔11、第一主气孔12、第二主气孔21的直径均为1.5mm。

如此设置,侧气孔11、第一主气孔12、第二主气孔21直径小于1.5mm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且排气也不顺畅,侧气孔11、第一主气孔12、第二主气孔21直径大于1.5mm,会导致鞋底主体1容易发生断裂。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的侧气孔11与鞋底主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L为10mm。

如此设置,侧气孔11与鞋底主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人体行走过程中地面的积水容易进入鞋子内。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的鞋底主体1上表面的前部设有第一凹槽13,鞋底主体1上表面的后部设有第二凹槽14,前金属薄片3嵌装在第一凹槽13内,后金属薄片4嵌装在第二凹槽 14内。

如此设置,使前金属薄片3和后金属薄片4在鞋底主体1的表面不会随意移动。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具有消除静电功能的防臭鞋底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的深度H均为0.25mm。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工作原理

前部金属薄片3、后部金属薄片4、金属线5将鞋底主体1中静电传输给静电消除灯 6,静电消除灯6将静电转换成光能消耗掉;人体行走过程中,当鞋底主体1与地面接触时,人体脚部对鞋底主体1产生压力,此时,人体脚底面与鞋垫2之间的空气通过第二主气孔21、第一主气孔12、侧气孔11排出,完成鞋子内的排气过程;当鞋底主体1与地面分离,鞋子外部的空气经由侧气孔11、第一主气孔12、第二主气孔21进入鞋子内,完成鞋子内进气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