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6828发布日期:2020-05-12 17:49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提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提手。



背景技术:

手提袋是一种简易的袋子,用于盛放物品,具有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制作材料有纸张、塑料、无纺布工业纸板等。但是由于手提袋上用于手提的部分通常比较细,当袋子中物品重量较大时,手指上容易勒出勒痕,从而产生痛感,长时间提拿手提袋容易造成手指血液不循环,进而影响人们的手部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提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挂钩长度可以调整,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手,包括持握部、连接杆以及至少一个挂钩,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持握部和所述挂钩,所述挂钩可伸缩或可折叠。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持握部的中部连接,所述挂钩的自由端朝靠近持握部的方向向上折起。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持握部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手指穿过的通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持握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挂钩的自由端朝向持握部的另一端向上折起,所述提手还包括锁止杆,所述锁止杆铰接于所述持握部,所述锁止杆与所述挂钩的自由端配合以形成封闭的挂物环。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杆的中部铰接于持握部,所述锁止杆的一端为拨动端,另一端为锁止端,锁止端与挂钩的自由端配合用于形成封闭的挂物环,所述拨动端高出于所述持握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杆的锁止端设有圆球,所述挂钩的自由端设有与圆球相配合的圆弧凹槽,所述圆球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弧凹槽的直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持握部和挂钩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持握部表面设有橡胶防滑纹,所述持握部的下侧设有与手指吻合的凹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持握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挂钩的材质相同或不同,为木材、金属、树脂或塑料。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持握部为环状或长条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手,包括持握部、连接杆以及挂钩,将手提袋挂设在挂钩上,手握持握部来提物品,通过持握部增大物品与手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从而减轻手的痛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挂钩通过伸缩或折叠改变挂钩的长度,可以根据手提袋的数量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持握部;2、连接杆;3、挂钩;4、通孔;5、锁止杆;11、凹槽;31、圆弧凹槽;51、拨动部;52、圆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手,包括持握部1、连接杆2以及至少一个挂钩3,所述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持握部1和所述挂钩3,所述挂钩3可伸缩或可折叠。使用时,将手提袋挂设在挂钩3上,手握持握部1来提物品,通过持握部1增大物品与手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从而减轻手的痛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挂钩3通过伸缩或折叠改变挂钩3的长度,可以根据手提袋的数量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

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持握部1的中部连接,所述挂钩3的自由端朝靠近持握部1的方向向上折起。请参考图1所示,挂钩3的自由端沿持握部1的端部方向向上折起,占用的立体空间较小,方便携带。请参考图2所示,挂钩3的自由端沿持握部1的一侧向上折起,使用时,将挂钩3朝外,远离人体,不会发生勾住衣服等情况。

请参考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持握部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手指穿过的通孔4,手指穿过通孔4可以进一步固定持握部1,防止提手掉落。

请参考图4所示,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持握部1的一端连接,所述挂钩3的自由端朝向持握部1的另一端向上折起,所述提手还包括锁止杆5,所述锁止杆5铰接于所述持握部1,所述锁止杆5与所述挂钩3的自由端配合以形成封闭的挂物环,可以防止挂在挂钩3上的手提袋掉落

所述锁止杆5的中部铰接于持握部1,所述锁止杆5的一端为拨动端,另一端为锁止端,锁止端与挂钩3的自由端配合用于形成封闭的挂物环,所述拨动端高出于所述持握部1。锁止杆5的中部不是锁止杆5的正中间,而是锁止杆5两端之间的任意部位。用手拨动锁止杆5就可以控制挂钩3的开口打开或封闭,方便单手操作。

所述锁止杆5的锁止端设有圆球52,所述挂钩3的自由端设有与圆球52相配合的圆弧凹槽31,所述圆球5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弧凹槽31的直径,通过所述圆球52与所述凹槽相配合将所述锁止杆5和所述挂钩3卡接。挂钩3的一端卡在圆球52上,当挂钩3上挂有较重的物品时,通过圆球52限位,可以增加提手的受重能力,且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防止提起时手提袋滑偏掉落。

所述连接杆2的两端与所述持握部1和挂钩3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可以折叠,方便携带。

所述持握部1表面设有橡胶防滑纹,所述持握部1的下侧设有与手指吻合的凹槽11。橡胶防滑纹可以增大持握部1与手的摩擦力,防止发生打滑。与手指吻合的凹槽11使得提手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

所述持握部1、所述连接杆2和所述挂钩3的材质相同或不同,为木材、金属、树脂或塑料,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求进行生产制造。

所述持握部1为环状或长条状。当持握部1为环状时,手指从环状持握部1穿过,提手不易从手上掉落。当持握部1为长条状时,持握部1的体积相对环状持握部1更小,更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持握部、连接杆以及至少一个挂钩,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持握部和所述挂钩,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持握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挂钩的自由端朝向持握部的另一端向上折起,所述提手还包括锁止杆,所述锁止杆铰接于所述持握部,所述锁止杆与所述挂钩的自由端配合以形成封闭的挂物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的中部铰接于持握部,所述锁止杆的一端为拨动端,另一端为锁止端,锁止端与挂钩的自由端配合用于形成封闭的挂物环,所述拨动端高出于所述持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的锁止端设有圆球,所述挂钩的自由端设有与圆球相配合的圆弧凹槽,所述圆球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圆弧凹槽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持握部和挂钩的连接方式均为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部表面设有橡胶防滑纹,所述持握部的下侧设有与手指吻合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挂钩的材质相同或不同,为木材、金属、树脂或塑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部为环状或长条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手,包括持握部、连接杆以及至少一个挂钩,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持握部和所述挂钩,所述挂钩可伸缩或可折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挂钩长度可以调整,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赵鸿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鸿博
技术研发日:2019.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