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363发布日期:2019-11-15 21:04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鞋楦。



背景技术:

鞋楦是用于放置在鞋子中,防止鞋子存放时出现变形。

目前,公告号为cn244035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鞋楦,其包括前掌、后跟、连接在前掌和后跟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直杆、杆套,直杆一端固定在前掌中,直杆另一端处于杆套内,杆套内设有弹簧,弹簧对直杆有支撑作用,后跟与杆套远离直杆的一端铰接。直杆和杆套间有弹簧,当鞋楦放置在不同型号的鞋子内,可以通过弹簧伸缩进行调节;另外后跟转动,可适应鞋子后端的弧度。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鞋楦很容易被拉扯,连接在杆套与直杆间的弹簧会过度形变而失去弹性,导致整个鞋楦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楦,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代替弹簧连接,鞋楦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鞋楦,包括前撑件、后撑件、连接在前撑件和后撑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后撑件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直杆、杆套,所述直杆与前撑件连接,所述杆套铰接在后撑件的第一凹槽中,所述直杆与杆套连接,所述直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杆套内侧壁上设有相应的内螺纹,所述直杆与杆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直杆可全部旋入杆套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支撑的鞋子的长度,通过控制直杆旋入杆套的长度,调节连接件的整体长度,从而使整个鞋楦的长度适用于需放置的鞋子;为保证鞋楦对鞋子有足够的支撑作用,鞋楦整体长度应略大于鞋子的长度,即连接件的长度可略长,杆套与后撑件铰接,可使在放置鞋楦时,后撑件通过转动改变整体鞋楦长度,待前撑件放入到鞋子内时,再将后撑件复位,使后撑件嵌入鞋子的后跟内,对不同型号的鞋子均能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且相对于弹簧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前撑件朝向直杆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直杆远离杆套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凹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鞋楦放置在鞋子的过程中,前撑件会最先进入鞋子,连接件的长度较长时,可通过转动前撑件,使前撑件能顺利进入鞋子前端,降低因强行挤压鞋子而造成鞋子损伤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直杆铰接在第二凹槽中的端部为扁平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直杆扁平状的端部方便铰接工作,节省加工时间。

优选的,所述后撑件用于与鞋跟接触的端部为光滑的圆弧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后撑件经转动后嵌入到鞋跟内的过程中与鞋跟的摩擦,降低后撑件对鞋跟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后撑件的第一凹槽所在面上设有供手指嵌入的嵌孔,所述嵌孔位于后撑件远离圆弧状端部的另一端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个鞋楦在放入鞋子后,鞋楦两端都会支持鞋子,直接拉取容易对鞋子造成损伤,而通过从嵌孔转动后撑件,解除鞋楦对鞋子的挤压,方便取出鞋楦且降低对鞋子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前撑件用于接触鞋底内侧面的面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第二凹槽相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鞋底内侧面与外界连通,保持鞋底内侧面的干燥,降低鞋子内发霉发潮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前撑件包括前撑本体、附加部,所述前撑本体与附加部之间设有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鞋子的鞋面的大小,自动调节前撑件的体积,增加与鞋面的接触面积,增强对鞋面的支撑力,使支撑鞋子的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附加部朝向前撑本体的侧面上设有通孔,所述前撑件还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在前撑本体朝向附加部的面上,支撑杆另一端延伸到附加部的通孔内,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小于通孔的深度,所述支撑杆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弹簧套在支撑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引导弹簧伸缩的方向,并且能限制弹簧向侧边偏转的距离,降低整体前撑件出现不必要变形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前撑本体上设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分别位于支撑杆的两侧且均与支撑杆平行,所述导向杆的形状与支撑杆相同,所述附加部上的通孔有三个,其中两个通孔分别供两个导向杆插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进一步加强对附加部与前撑本体之间移动方向的引导,同时减轻支撑杆受承受的压力,提高前撑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直杆与杆套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状态稳定,可调节出适用于多种型号鞋子的长度,且提高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2.前撑件中采用弹簧来控制前撑件的体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鞋面,对鞋子的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前撑件;11、前撑本体;111、第二凹槽;112、弧形槽;113、支撑杆;114、导向杆;12、附加部;121、通孔;13、弹簧;2、后撑件;21、第一凹槽;22、嵌孔;3、连接件;31、直杆;32、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鞋楦,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支撑鞋面的前撑件1、用于支撑鞋跟的后撑件2、连接件3,连接件3连接在前撑件1和后撑件2之间。

参见图2、图3,前撑件1与鞋子鞋面相适配,前撑件1朝向鞋底的侧面上设有弧形槽112,前撑件1包括前撑本体11、附加部12、弹簧13,弹簧13连接在前撑本体11与附加部12之间,前撑本体11朝向附加部12的侧面上设有支撑杆113、两个导向杆114,支撑杆113与两个导向杆114的形状相同,支撑杆113位于两个导向杆114之间,弹簧13套在支撑杆113上,附加部12朝向前撑本体11的侧面上设有三个通孔121,三个通孔121分别供支撑杆113与两个导向杆114插入。参见图2,前撑本体11朝向后撑件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111,第二凹槽111与弧形槽112连通。

参见图1、图2,后撑件2的两个端部一大一小且均为圆弧状,后撑件2较大的端部用于支撑鞋跟,后撑件2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21、嵌孔22,第一凹槽21位于该侧面的中部,嵌孔22靠近后撑件2较小的端部。

参见图1、图2,连接件3包括直杆31、杆套32,直杆31一端为扁平状且该端部铰接在前撑本体11的第二凹槽111中,直杆31上设有遍布杆体的外螺纹,杆套32的内壁上设有相应的内螺纹,直杆31远离第二凹槽111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杆套32内,杆套32远离直杆31的一端铰接在后撑件2的第一凹槽21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在待支撑的鞋子外调节直杆31与杆套32之间的旋接长度,使整个鞋楦的长度略长于待支撑的鞋子长度,再将前撑件1放置在鞋子内,利用连接件3分别与前撑件1、后撑件2铰接的结构,使连接件3倾斜并推动后撑件2,推力会通过连接件3传递到前撑件1并使前撑件1向鞋子鞋面端移动,当前撑件1顶在鞋面端部时,将后撑部放置在鞋子内,使后撑件2较小的端部位于连接件3上方(该状态参考图1),转动后撑件2,使后撑件2较大的端部充分支撑鞋跟。需要取出鞋楦时,只需将手指扣在嵌孔22中向上拉动,转动后撑件2以解除对鞋跟地支撑,直接斜拉出整个鞋楦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