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式自动伞伞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611发布日期:2019-11-12 21:41阅读:1840来源:国知局
安全式自动伞伞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式自动伞伞柄。



背景技术:

伞柄是雨伞下端用于握持的部件,目前市场上的伞柄大都千篇一律,颜色也基本是伞柄材质的本色,如果想对伞柄做一些修饰和着色,一般都需要对整个伞柄的外表面进行电镀等处理,不仅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色泽单一,且一般的镀膜工艺无法保证附着力,导致产品易脱色,良品率不高,严重时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加工、易组装,美观实用的安全式自动伞伞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式自动伞伞柄,所述伞柄包括外壳,内座和按钮,所述外壳的两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卡簧式修饰圈,所述修饰圈卡接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镂空设有一按钮孔,所述按钮与所述内座连接,并穿过所述按钮孔部分地伸出所述外壳之外。

优选地,所述修饰圈整体呈圆环形,并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适于扣入所述外壳的钩扣。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两个环形凹槽,两个所述修饰圈分别嵌置卡接于所述两个环形凹槽内,且通过所述钩扣限制所述修饰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转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容置所述钩扣的凹坑。

优选地,所述修饰圈由ABS或ABS与PC混合的材料制成,且表面镀有修饰颜色层。

优选地,所述按钮伸出到所述外壳之外的部分为方形,且其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基本平齐。

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上设置两个修饰圈,并且将修饰圈设计为卡簧式结构,可方便地将修饰圈组装到外壳上,并且安装后牢固可靠,不易松脱。而且,还可以对修饰圈镀上不同的颜色,使伞柄整体更加美观和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安全式自动伞伞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安全式自动伞伞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修饰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式自动伞伞柄100,其主要包括外壳1、内座2和按钮3,内座2安装在外壳1内,内座2与雨伞的中棒固定连接,按钮3与内座2连接,用于控制雨伞的打开和折叠。所述外壳1的两端靠近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修饰圈4,该修饰圈4为卡簧式结构,其卡接固定于所述外壳1上。

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所述修饰圈4整体呈圆环形,并具有一开口41,在所述开口41处设置有适于扣入所述外壳1的钩扣42。

本实施例中,外壳1上设置有两个环形凹槽11,两个修饰圈4分别嵌置卡接于此两个环形凹槽11内,且通过上述钩扣42限制所述修饰圈4在该环形凹槽11内的转动。可采用的方式是,在每个环形凹槽11内设置有用于恰可容置该钩扣42的凹坑12,当修饰圈4卡入该环形凹槽11内时,所述钩扣42能扣入上述凹坑12,使修饰圈4不能相对于外壳1转动。

由于修饰圈4为卡簧式结构,其材质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本实施例采用ABS或ABS与PC混合的材料制成,且表面镀有修饰颜色层。一方面,ABS和PC等塑料材料价格便宜,弹性较好;另一方面,ABS或ABS与PC混合的材料能够适用于水电镀工艺进行修饰颜色层的镀膜,且工艺简单,可镀多种颜色。

在修饰圈4加工好后,可以从开口41处掰开套入外壳1,当修饰圈4嵌入环形凹槽11内时,在其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修饰圈4的开口41收缩,最终完全卡入环形凹槽11内,并且钩扣42也卡入所述凹坑12内。

为增加手感,修饰圈4的厚度与环形凹槽1的深度相匹配,这样,当修饰圈4完全卡入环形凹槽11内时,修饰圈4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外表面能保持平齐,不会出现硌手的现象。

另外,本实施例的外壳1上镂空设有一按钮孔13,所述按钮3一端与内座2连接,另一端宽穿过该按钮孔13部分地伸出所述外壳1之外,并且,伸出的部分为方形,其外表面也与外壳1的外表面基本平齐,如此既可以使外形更美观,也不容易出现误触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上设置两个修饰圈,并且将修饰圈设计为卡簧式结构,可方便地将修饰圈组装到外壳上,并且安装后牢固可靠,不易松脱。而且,还可以对修饰圈镀上不同的颜色,使伞柄整体更加美观和实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