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压缩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5374发布日期:2020-04-07 20:49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压缩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箱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压缩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旅行都会携带行李箱,行李箱在人们远行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承载着人们的出门生活必需品,也可以囊括人们从各地带回来的纪念品。但是因为行李箱的体积通常较大,其占据较大的空间,不使用时,在家庭中存放行李箱成为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可压缩的行李箱,便于在不使用时进行收纳,占据较小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压缩的行李箱,以解决行李箱占据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压缩行李箱包括行李箱壳体、拉杆和拉门,其中,在所述行李箱壳体内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行李箱壳体内部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包括至少两节连杆,其中位于下方的连杆内径大于与其相邻的上方的连杆的内径,用以容纳与其相邻的上方的连杆,其余连杆依次以相同方式设置,使所述拉杆形成各连杆间节节相套的伸缩状;位于下方的连杆的侧壁上设有用以卡制与其相邻的上方的连杆的侧壁上所设的凸起的孔,其余连杆依次以相同方式设置,使得在拉伸后,相邻的连杆中一连杆上的凸起可卡接入另一连杆上的孔中,使得拉伸后,所述拉杆保持其长度;所述拉杆在轴向受力压缩时,连杆上的凸起沿所述拉杆的径向方向回缩,使得各连杆节节相套,以实现压缩行李箱;所述行李箱壳体的上表面设置开口,所述开口的一对侧边上设置有拉门导轨,所述拉门的两端分别卡接入所述拉门导轨,以沿该拉门导轨滑动;所述拉门包括多块依次搭接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沿所述拉门滑动方向开设的导滑槽,所述滑板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挡块,各所述滑板的挡块与导滑槽相配合,使得一滑板的挡块卡接入另一滑板的导滑槽,并沿该导滑槽滑动;所述滑板的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条,用于在所述拉门打开时,相邻滑板的挡条依次接触,带动各滑板滑动;沿所述拉门闭合时的滑动方向的最前端的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用于开阖所述拉门;沿所述拉门闭合时滑动方向的最后端的滑板与所述行李箱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门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于所述行李箱壳体的上表面的开口处,每个拉门设置有三块滑板。

进一步地,所述挡条沿所述拉门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贯穿所述滑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设置有三条导滑槽和三个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压缩的行李箱,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压缩,进而减小行李箱的体积,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拉杆的相邻两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拉门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拉门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行李箱壳体;2拉杆;3拉门;101第一连杆;102凸起;103第二连杆;301滑板;302导滑槽;303挡块;304挡条;30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所附多个附图中,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元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引。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拉杆的相邻两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侧视图。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可压缩行李箱包括行李箱壳体1、拉杆2和拉门3,其中,在行李箱壳体1内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拉杆2,拉杆2的两端分别与行李箱壳体1内部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固定连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拉杆的相邻两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拉杆2包括至少两节连杆,其中位于下方的第一连杆101内径大于位于与其相邻的上方的第二连杆103,用以容纳与其相邻的上方的第二连杆103,其余连杆依次以相同方式设置,从而使拉杆2形成各连杆节节相套伸缩状。位于下方的第一连杆101的侧壁上设有用以卡制与其相邻的第二连杆103的侧壁上所设的凸起102的孔,其余连杆依次以相同方式设置,从而使得相邻的连杆在拉伸后,一连杆上的凸起可卡接入相邻连杆上的孔中,使得拉伸后,拉杆2保持其长度;拉杆2在轴向受力时,连杆上的凸起沿拉杆2的径向方向回缩,使得各连杆节节相套,以实现压缩行李箱。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拉门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的拉门的仰视示意图。参见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行李箱壳体1的上表面开口,该开口的一对侧边上设置有拉门导轨,拉门3的两端分别卡接入拉门导轨,以沿该拉门导轨滑动。拉门3包括多块依次搭接的滑板301,滑板301的下表面设置有沿拉门3滑动方向开设的导滑槽302,滑板301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挡块303,各滑板的挡块与导滑槽间相配合,使得一滑板的挡块卡接入另一滑板的导滑槽,并沿该导滑槽滑动。在拉门闭合时,沿拉门滑动方向靠近后方的滑板的挡块,沿着相邻的靠近前方的滑板的导滑槽滑动,当滑动至该导滑槽的端部时,挡块与导滑槽内部的端部相接触,从而沿拉门滑动方向,带动靠近后方的滑板运动。滑板301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条304,用于在拉门3打开时,相邻滑板的挡条依次接触,带动各滑板滑动,开启拉门。

沿拉门3闭合时的滑动方向的最前端的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305,用于开阖拉门3,沿拉门3闭合时的滑动方向的最后端的滑板与李箱壳体1固定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拉门3设置有两个,闭合时,两个拉门3相对向移动,从而闭合可压缩行李箱的开口。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每个拉门3设置有三块滑板301。

如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挡条304沿拉门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贯穿滑板301的上表面,以使拉门打开时,滑板301间稳定的带动滑动。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每块滑板301设置有三条导滑槽302,相应的相邻滑板301设置有三个挡块303,以使拉门闭合时,滑板301间稳定的带动滑动。

使用本使用新型提供的可压缩行李箱时,将可压缩行李箱的提起,将位于可压缩行李箱的四角的拉杆伸长,并通过拉杆的各连杆之间的凸起和孔的卡接,固定拉杆的长度,通过拉动把手使得拉门的滑板移动,通过相邻滑板的挡条的接触,使得各个滑板依次滑动,从而打开拉门,放入箱内物品。之后,拉动把手使得拉门的各滑板移动,通过相邻滑板的导滑槽和挡块的接触,依次带动各滑块运动,从而闭合拉门。使用结束后,清空行李箱,把四个角向下按,使得拉杆的各连杆节节相套,从而缩短拉杆长度,进而缩小行李箱体积。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压缩的行李箱,不使用时,可以将行李箱压缩,从而减小行李箱的体积,便于收纳。

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想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描述的精确形式。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教导做出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便于理解、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