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茶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1473发布日期:2020-06-23 21:19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茶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包装盒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茶具收纳盒。
背景技术
:茶文化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记录,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户外踏青时饮茶也越来越流行,既然有茶便有装茶的器物。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形状不一的便携式茶具收纳盒,如茶手包、便携旅行包等,但大多便携式茶具收纳盒的包装结构单一,如方形的收纳盒,用途单一,大多只能用于携带茶具,而且拿出茶具后,收纳盒的收纳放置在户外时占用空间,很不方便;此外,户外饮茶时,为了保护环境或增加饮茶的趣味,一般茶客会选择带垫子或杯垫,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茶具收纳盒一般不会配置垫子,另外购买垫子也很麻烦,由于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产品可以做到收纳盒和垫子的很好的结合。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即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茶具收纳盒,既可以用作收纳茶具,拿出茶具后又能得到充分利用的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茶具收纳盒,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其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的茶具,所述盒体为四面体,所述盒体包括:三角形的底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三边相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连接的锁扣;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均为三角形,且两两相互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茶罐底部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底部,所述底板内部设置有磁铁,所述茶罐与所述底板通过磁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形成的顶点设置有锁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为盘扣。进一步地,所述茶具还包括茶匙和杯夹,所述底板上还分别设有与所述茶匙杯夹相适配的固定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为由基材以及贴面材料制成的盒体,所述基材设置于所述贴面材料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纸板材料制成,所述贴面材料为纸质或布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容置袋,所述容置袋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一提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功能茶具收纳盒既可以在收合时可以用作收纳盒,便于携带茶具,展开时又可以当做垫子使用,使收纳盒得到充分利用,不占用空间,而且功能多样,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四面体结构使其使用时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图1的收合状态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的收合状态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盒体143第一折痕2茶具144第二折痕14底板145第二折痕11第一侧板16基材12第二侧板17贴面材料13第三侧板18容置袋21茶罐181第一容置袋141磁铁182第一容置袋142固定结构183第一容置袋15锁扣22茶匙151扣坨23杯夹152第一扣带101提手153第二扣带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茶具收纳盒,通过四面体的结构,实现茶具包即可用于收纳茶具又可以当做杯垫使用的目的。请参考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茶具收纳盒,其包括:盒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盒体1内部的茶具2,所述盒体1为四面体,所述四面体包括三角形底板14、以及与所述底板14的三边分别连接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均为三角形,且两两相互可拆卸连接,当形成盒体时,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的两腰两两相互抵接,形成一个四面体,可以用于收纳茶具;所述底板14的三边分别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铰接,具体地,所述底板14与所述第一侧板1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折痕143,以使得所述第一侧板11通过所述第一折痕143实现上下翻折,所述底板14与所述第二侧板1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折痕144,以使得所述第二侧板12通过所述第二折痕144实现上下翻折,所述底板14与所述第三侧板11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折痕145,以使得所述第三侧板13通过所述第三折痕145实现上下翻折,使得盒体既可以形成收纳盒,展开时又可以用作垫子,盒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还包括锁扣15,所述锁扣15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三侧板13形成的顶点处,锁扣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三侧板13。优选地,所述锁扣15为盘扣,盘扣为旗袍常用的扣子。具体地,所述盘扣包括扣坨151、第一扣带152和第二扣带1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扣坨151缝合于第一侧板11顶点处,所述第一扣带152的两端缝合于所述第二侧板12对应于所述扣坨151的顶点处,所述第二扣带153的两端缝合于所述第三侧板13对应于所述扣坨151的顶点处,需要扣合时,只需将分别将两个扣带152扣于所述扣坨151上,即可形成盒体,实现茶具的收纳。进一步地,所述茶具2包括茶罐21,所述茶罐21与所述底板14磁性连接。具体地,所述茶罐21是磁性材料制成支撑的茶罐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茶罐21为铁制茶罐21,所述底板14内部设置有磁铁141,具体地,所述磁铁141可以为磁性贴片,粘合于所述底板表面或内部,所述茶罐21与所述底板14通过磁性贴片141连接。所述茶罐21与所述底板14通过磁性贴片141连接。本技术特征的设计可以使得茶罐21设置在盒体1上时通过磁性吸附连接时更加稳定,不易倾倒或掉落。在本实例中,所述茶罐21出来可以用于装茶叶,也可以用于装茶杯,使得饮茶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茶具2还包括茶匙22和杯夹23,所述底板14上还分别设有与所述茶匙22和杯夹23相适配的固定结构142,以使得所述茶匙22和杯夹23固定于所述底板14上。具体地,所述固定结构142在本实施中为松紧带,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固定茶匙23和杯夹23,松紧带的两端可以是缝合或粘合于盒体1上,茶匙22和杯夹23分别穿过松紧带,在弹力的作用下限位于底板14上,不易掉落。当然,所述茶具2除了包括茶匙22和杯夹23,也可以是茶勺、茶针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满足饮茶需求。其中茶匙为细长状,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使用茶匙。杯夹用于冲洗茶杯时家起杯子,防止被开水烫伤同时保证饮茶卫生。茶勺可用于取茶叶,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适量。同时也可以用来去除茶渣。茶针用于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所述盒体1由基材16以及贴面材料17制成,所述基材16设置于所述贴面材料17内部。所述基材16为纸板材料制成,例如硬纸板、塑料板等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贴面材料17为纸质或布料制成,例如铜版印刷纸、仿革纸、植绒纸、棉、绢、革等中的任意一种。基材16的设置则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工艺上容易形成折痕,同时使得盒体定型,在收纳容置茶具时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当做垫子使用时不易变形,不易产生褶皱;贴面材料17则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更加耐磨,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外观看起来更加富有美感。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上还设置有一提手101,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手101为链条。链条设置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中的任意两个面上,例如可以在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的靠近顶点处分别设置项链扣,在将链子的两端分别扣合于所述项链扣上即可实现链条结构与盒体可拆卸连接,链条结构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作提手包或挎包,同时整体携带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上还设置有容置袋18,所述容置袋18设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中的至少一个上。请参考图2以及图3,具体地,所述第一侧板11外侧上设置第一容置袋181,所述第二侧板12外侧上设置第二容置袋182,所述第三侧板13外侧上设置第二容置袋183,所述容置袋18的设置可以用于收纳盒体展开后拆下的链条101,也可以用于收纳小物件,如钥匙,项链等。当然,所述容置袋18除了设置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的内侧,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明实现小物品收纳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