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患者袖口专用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1455发布日期:2020-04-21 17:17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PICC患者袖口专用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患者袖口专用病号服。



背景技术:

picc患者是指手臂内置有picc管的患者,picc是指将一条细长而柔软的导管,由手臂上的血管插入人体,通过与picc管连通的输液接头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液流速快、流量大的血管内。

picc管的固定和护理尤为重要,目前使用胶布将输液接头固定在患者手臂上,由于输液接头为塑料材质,质地坚硬,与皮肤接触容易造成皮肤并发症,引起皮肤破损,使患者对置管及维护产生排斥心理;对picc管进行护理及患者输液时,需要暴露导管,传统的病号服在换药或输液时需要褪掉整个衣袖,不利于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picc患者袖口专用病号服,有效的解决了现有picc患者病号服使用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方向的上衣,上衣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的衣袖,衣袖右表面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picc管出口,衣袖右表面设有位于picc管出口下方且上下方向的放置盒,放置盒包括上盒体与下盒体,下盒体后端与上盒体左端铰接,上盒体与下盒体分别开设有半圆形且上下轴向的放置槽,两个放置槽开口相对,上盒体上表面与下盒体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的放置槽连通的过渡槽,两个过渡槽开口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替代胶布固定picc管输液接头,有效固定picc导管的输液接头,减少胶布固定导致的护理清洁和皮肤并发症等问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需要进行输液及医护人员对picc管进行护理时,减少患者暴露部位,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可遮盖导管,满足置管患者美观需求,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放置盒的剖切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衣袖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方向的上衣1,上衣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的衣袖2,衣袖2右表面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picc管出口3,衣袖2右表面设有位于picc管出口3下方且上下方向的放置盒4,放置盒4包括上盒体5与下盒体6,下盒体6后端与上盒体5左端铰接,上盒体5与下盒体6分别开设有半圆形且上下轴向的放置槽7,两个放置槽7开口相对,上盒体5上表面与下盒体6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的放置槽7连通的过渡槽8,两个过渡槽8开口相对。

为了使上盒体5与下盒体6固定,所述的下盒体6上开设有位于放置槽7前方且上下方向的移动槽9,下盒体6前端面上开设有与移动槽9连通的滑动槽11,滑动槽11内滑动连接有l型推块12,l型推块12后端经弹簧片10与移动槽9连接,上盒体5上开设有位于放置槽7上方的l型槽13,l型推块12上端设有可插入l型槽13内的限位钩14。

为了使l型推块12前后移动,所述的下盒体6前端开设有与滑动槽11连通的推槽15,推槽15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板16,推板16后端与l型推块12前端固定。

为了防止picc管因衣袖2的移动而脱落,所述的衣袖2内经纽扣17固定有支撑环18,支撑环18下侧经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支撑杆19连接有一个腕环20。

为了便于固定腕环20,所述的腕环20外缘面上设有固定带21,固定带21前表面设有第一魔术母贴22,腕环20外缘面上设有可与第一魔术母贴22粘合的第一魔术子贴23。

为了保护病人隐私,所述的衣袖2上侧设有可遮挡picc管出口3及放置盒4的盖片24,盖片24前表面设有第二魔术母贴25,衣袖2前表面设有可与第二魔术母贴25粘合的第二魔术子贴2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纽扣17将支撑环18安装在衣袖2内,患者左右两侧的手臂分别穿入与其对应侧的衣袖2内,同时,患者的手臂穿入对应侧的支撑环18与腕环20内,拉动固定带21自由端,使第一魔术母贴22与第一魔术子贴23粘合,此时腕环20被固定在患者小臂上,衣袖2无法在患者的手臂上移动;

向上拉动置有picc管侧手臂衣袖2上的盖片24自由端,使第二魔术母贴25与第二魔术子贴26分离,露出picc管出口3及放置盒4,向后推动推板16,推板16带动l型推块12向后移动,l型推块12带动限位钩14向后移动并使弹簧片10向后弯曲,推板16后表面与推槽15后侧面接触时,推板16无法向后推动,此时限位钩14不与l型槽13接触,向上拉动上盒体5前端,上盒体5绕其与下盒体6铰接点向上摆动,松开推板16后,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l型推块12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带动推板16与限位钩14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前端面与移动槽9前侧面接触时,l型推块12停止向前移动,此时放置槽7与过渡槽8外露;

将picc管输液接头从picc管出口3处拉出并放在放置槽7内,此时输液管位于过渡槽8内,向后推动推板16,推板16带动l型推块12向后移动,l型推块12带动限位钩14向后移动并使弹簧片10向后弯曲,推板16后表面与推槽15后侧面接触时,推板16无法向后推动,同时向前拉动上盒体5自由端,上盒体5绕其与下盒体6铰接点向前摆动,当上盒体5前端面与下盒体6上端面接触时,松开推板16,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l型推块12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带动推板16与限位钩14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前端面与移动槽9前侧面接触时,l型推块12停止向前移动,此时限位钩14与l型槽13接触,上盒体5与下盒体6被固定;

向前拉动盖片24自由端,使第二魔术母贴25与第二魔术子贴26粘合,此时picc管出口3及放置盒4被遮挡;

患者需要进行输液及对picc管护理时,向上拉动植入picc管侧手臂衣袖2上的盖片24自由端,使第二魔术母贴25与第二魔术子贴26分离,露出picc管出口3及放置盒4,向后推动推板16,推板16带动l型推块12向后移动,l型推块12带动限位钩14向后移动并使弹簧片10向后弯曲,推板16后表面与推槽15后侧面接触时,推板16无法向后推动,此时限位钩14不与l型槽13接触,向上拉动上盒体5前端,上盒体5绕其与下盒体6铰接点向上摆动,松开推板16,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l型推块12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带动推板16与限位钩14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前端面与移动槽9前侧面接触时,l型推块12停止向前移动,此时picc管输液接头外露,将picc管输液接头从放置盒4内取出,可经picc管输液接头对患者进行输液;

由于picc管出口3外露,医护人员可对患者picc管进行护理;

患者输液结束或者picc管护理结束后,将picc管输液接头放在放置槽7内,此时输液管贯穿过渡槽8,向后推动推板16,推板16带动l型推块12向后移动,l型推块12带动限位钩14向后移动并使弹簧片10向后弯曲,推板16后表面与推槽15后侧面接触时,推板16无法向后推动,同时向前拉动上盒体5自由端,上盒体5绕其与下盒体6铰接点向前摆动,当上盒体5前端面与下盒体6上端面接触时,松开推板16,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l型推块12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带动推板16与限位钩14向前移动,l型推块12前端面与移动槽9前侧面接触时,l型推块12停止向前移动,此时限位钩14与l型槽13接触,上盒体5与下盒体6被固定;

向前拉动盖片24自由端,使第二魔术母贴25与第二魔术子贴26粘合,此时picc管出口3及放置盒4被遮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替代胶布固定picc管输液接头,有效固定picc导管的输液接头,减少胶布固定导致的护理清洁和皮肤并发症等问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需要进行输液及医护人员对picc管进行护理时,减少患者暴露部位,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可遮盖导管,满足置管患者美观需求,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