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用保健和安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2113发布日期:2020-05-29 12:0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药用保健和安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药用保健和安全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注射剂配制人员频繁使用注射器抽吸大量药液,长时间的无保护操作会导致手腕、手指、掌部肌肉出现拉伤、疼痛、劳损,如”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职业病;并且因人员操作不当或注射器质量不佳,也可能会出现药液渗漏,尤其是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药液渗漏对人员造成的危害更大;此外,手部长期与注射器、针头接触,也会造成接触面皮肤磨损、锐器伤害等风险。目前使用的医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及改良的劳保手套均无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全程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药用保健和安全防护手套,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药用保健和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手掌保护垫、弹性金属条、手指保护垫与指套;所述手套主体包括手掌部与手指部,所述手掌保护垫设置于所述手掌部,且位于掌心一侧;所述手指保护垫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手指保护垫设置于所述手指部,且位于指腹一侧;所述指套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指套外套于所述手指部,所述手指保护垫与所述指套分别设置于手指部的不同手指上;所述手套主体在拇指外侧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条状的容纳腔,所述弹性金属条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手掌部在手背一侧设置有调节魔术贴,所述调节魔术贴位于拇指与虎口之间。

所述手掌保护垫包括小鱼际保护垫与大鱼际保护垫,所述手掌部在小鱼际肌与掌心位置设有小鱼际保护垫,在大鱼际肌位置设置有大鱼际保护垫,所述小鱼际保护垫为硅胶材质。

所述指套为防渗透材质且至少为两个,所述指套外套于所述手指部的拇指与食指的外侧,所述指套从指端处至少延伸至第一指间关节处。

所述手指保护垫为硅胶材质,所述手指保护垫的厚度为1.5-2.5mm,所述手指保护垫至少为三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手指部的中指、无名指与尾指的指腹处。

所述调节魔术贴包括固定母扣与活动公扣,所述固定母扣固定设置于所述手掌部的背面,且位于拇指的下方;所述活动公扣的一端与所述手掌部在虎口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母扣配合贴紧。

所述手套主体采用纳米银抗菌材质的弹力透气面料。

所述指套为人造革材质,所述指套的开口端与所述手指部缝制固定或所述指套的内壁与手指部粘结固定。

所述手套主体还包括手腕部,所述手腕部的侧方设有开口,所述手腕部在所述开口处设有固定魔术贴,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固定魔术贴合闭固定;所述手腕部在掌心一侧向上延伸,形成大鱼际保护垫,所述大鱼际保护垫缝制固定于所述手掌部的大鱼际肌位置。

所述手腕部采用弹性布料制成。

所述手腕部的上端与所述手掌部的下端为缝制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手套主体、11-手掌部、111-调节魔术贴、12-手指部、13-手腕部、131-固定魔术贴、2-手掌保护垫、21-小鱼际保护垫、22-大鱼际保护垫、3-弹性金属条、4-手指保护垫、5-指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配药用保健和安全防护手套,如图1和2所示,包括手套主体1、手掌保护垫2、弹性金属条3、手指保护垫4与指套5;所述手套主体1包括手掌部11与手指部12,所述手掌保护垫2设置于所述手掌部11,且位于掌心一侧;所述手指保护垫4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手指保护垫4设置于所述手指部12,且位于指腹一侧;所述指套5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指套5外套于所述手指部12,所述手指保护垫4与所述指套5分别设置于手指部12的不同手指上;所述手套主体1在拇指外侧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条状的容纳腔(附图中未示出),所述弹性金属条3插入所述容纳腔内,弹性金属条3插入容纳腔后的位置如图1所示;所述手掌部11在手背一侧设置有调节魔术贴111,所述调节魔术贴111位于拇指与虎口之间。

在手指部12设置手指保护垫4可以对手指进行保护,降低注射器拉杆对皮肤的磨损;手掌保护垫2可以对掌心部位起到保护作用,减轻受力部位的压力,减少掌心处因长期受力和摩擦而导致肌肉劳损和皮肤磨损,指套5可避免玻璃屑或针头刺伤;弹性金属条3对拇指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拇指在配药的过程中过度活动,调节魔术贴111可用于调节虎口关节与手套的紧贴度,以稳定拇指桡关节,限制大拇指在频繁的推拉动作中过度活动,弹性金属条3与调节魔术贴111相互配合,这样可以减少拇指内侧肌肉(屈肌)、大鱼际肌的运动损伤,对配药员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当不需要弹性金属条3或弹性金属条3弹性不足时,可以将弹性金属条3从容纳腔内取出或更换。

如图1所示,所述手掌保护垫2包括小鱼际保护垫21与大鱼际保护垫22,所述手掌部11在小鱼际肌与掌心位置设有小鱼际保护垫21,在大鱼际肌位置设置有大鱼际保护垫22,所述小鱼际保护垫21为硅胶材质。

由于在使用注射器时,通常需要使用掌心部位或小鱼际肌部位推动注射器,长此以往会使得掌心与小鱼际肌由于缺少保护而发生肌肉劳损,在手掌部11设置小鱼际保护垫21可以对小鱼际肌与掌心起到保护作用,且硅胶材质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优选地,小鱼际保护垫21的厚度为3mm,这样能减少在推动注射器推杆时手掌与小鱼际肌的压力,保护肌肉免受运动损伤和皮肤磨损;大鱼际保护垫22可以减少大鱼际肌因长期受力和摩擦而导致肌肉劳损和皮肤磨损的问题,优选地,大鱼际保护垫22的厚度为2mm。

如图1和2所示,所述指套5为防渗透材质且至少为两个,所述指套5外套于所述手指部12的拇指与食指的外侧,所述指套5从指端处至少延伸至第一指间关节处。

由于拇指与食指在配药的过程中是使用最多的手指,这样设置可以将拇指与食指的大部分都保护起来,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害药液因操作不当而从手套主体1的拇指或食指部位渗漏进手套主体1内,对皮肤造成污染,同时也能防止玻璃屑或针头刺伤手指。

如图1所示,所述手指保护垫4为硅胶材质,所述手指保护垫4的厚度为1.5-2.5mm,所述手指保护垫4至少为三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手指部12的中指、无名指与尾指的指腹处。

手指护垫4可以对手指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了手指在推拉注射器拉杆时的皮肤磨损;当手指保护垫4的厚度小于1.5时,由于其整体过于轻薄,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当手指保护垫4的厚度大于2.5时,由于其整体的厚度过大,影响配药员的正常操作。

所述调节魔术贴111包括固定母扣与活动公扣(附图中未示出),所述母扣固定设置于所述手掌部11的背面,且位于拇指的下方;所述活动公扣的一端与所述手掌部11在虎口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母扣配合贴紧。

调节魔术扣111的活动公扣在底面设有较硬的带钩的刺毛,固定母扣的上表面设有柔软的圆毛,当活动公扣贴在固定母扣上的时候,活动公扣与固定母扣相对固定,所以将活动公扣贴在固定母扣的不同位置时,可调节虎口关节的松紧程度,不同尺寸的手掌均可穿戴,调节魔术贴111可以起到稳定拇指桡关节和限制拇指的活动范围的作用,减少拇指内侧肌肉与大鱼际肌由于过度活动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另外采用调节魔术贴111的结构可以方便地松开或拉紧虎口关节,便于配药员穿戴或脱下手套。

所述手套主体1采用纳米银抗菌材质的弹力透气面料。

纳米银抗菌材质的弹力透气面料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高端的衣服面料,目前一般应用于衬衫或其他的衣物上,具有较好的抗菌、透气及吸湿性;手掌与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同,在封闭的环境下容易出汗,导致手套的穿戴手感不佳且容易滋生细菌,影响配药操作,所以将衣服的面料应用于手套主体1上,使得手套具有更好的抗菌性、透气性和吸湿性,极大地提高了手套的穿戴舒适性,同时也避免了手套内的细菌滋生;此外较佳的弹性可以使配药员在穿戴手套后,手部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灵活度,不会因为整个手部都被手套拉紧而变得僵硬。整个手套主体1采用前后两面缝制成型,然后再将手指保护垫4与手掌保护垫2缝制在手套主体1的相应部位,使手指保护垫4与手掌保护垫2固定在手套主体1上。

所述指套5为人造革材质,所述指套的开口端与所述手指部缝制固定或所述指套的内壁与手指部粘结固定。采用人造革材质可具有较佳的弹性,外套在拇指与食指的外侧不会影响拇指与食指的活动,此外,人造革材质具有较好的防渗透性能,当出现药液渗漏时,指套5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加上人造革材质韧性较佳,不易被刺破,所以即使被针头轻轻扎到也不会出现破孔,可以有效的保护手指不被玻璃屑或针头刺伤,同时也防止药液渗漏至皮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手套主体1还包括手腕部13,所述手腕部13的侧方设有开口(附图中未示出),所述手腕部13在所述开口处设有固定魔术贴131,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固定魔术贴131合闭固定;所述手腕部13在掌心一侧向上延伸,形成大鱼际保护垫22,所述大鱼际保护垫22缝制固定于所述手掌部11的大鱼际肌位置。

在手腕部13设置开口可以方便配药员把手穿入手套主体1内,穿戴更加方便,在穿戴完毕后,可通过固定魔术贴131将手腕部13拉紧固定,防止手套主体1从配药员的手上滑落,穿戴更加牢固,大鱼际保护垫22与手腕部13采用一体式设计,即大鱼际保护垫22采用与手腕部13相同的加厚布料,相比于在手掌部11的大鱼肌位置设置硅胶材质的保护垫,这样设计可以使大鱼际保护垫22部位活动更加柔软和灵活,不会因为增加了大鱼际保护垫22而使手掌部11变得臃肿;另外,大鱼际保护垫22可以减少大鱼际肌因长期受力和摩擦而导致肌肉劳损和皮肤磨损的问题。

所述手腕部13采用弹性布料制成。

采用弹性布料不仅可以使手腕部13可以紧紧地包裹在手腕的外侧,同时手腕部13还可以起到稳定腕关节和加强手腕部13位的肌肉保护,避免因手腕过度活动而造成肌肉劳损。

所述手腕部13的上端与所述手掌部11的下端为缝制固定。

采用缝制固定的方式,使得手套主体1内部在手腕部13与手掌部11的交接处更加柔软,穿戴更加舒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