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3014发布日期:2021-02-09 14:1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口罩以医用口罩为例,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但是现有的口罩其仅为防护功能,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满足一些消费者的其它使用需求,尤其对于佩戴口罩的鼻炎患者而言,其更加期待能够在佩戴口罩的同时能够对其鼻炎进行辅助治疗的口罩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佩戴舒适地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所述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耳带,所述口罩还包括:
[0006]
移动充电器;
[0007]
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第一透气层、第二抗菌布料层、第三远红外布料层以及口袋,所述第一透气层、第二抗菌布料层以及第三远红外布料层由外向内依次贴合相连,所述口袋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远红外布料层内端面上;
[0008]
其中所述第一透气层的内端面设置有石墨烯布料层,所述移动充电器通过设置有的连接接头与所述石墨烯布料层电性相连。
[0009]
进一步,所述口罩还包括耳带调节装置,所述耳带调节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两端的耳带调节组件,每一所述耳带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用于将所述连接杆与口罩本体固定相连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杆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通孔,所述连接杆位于外侧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包括有释放部、分别位于所述释放部两侧的固定部以及衔接在释放部和每一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狭缝部,其中所述释放部的开口尺寸大于耳带的外形直径尺寸,所述固定部的尺寸小于耳带的外形直径尺寸,所述狭缝部为由所述释放部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开口尺寸逐渐减小的斜向开口滑道结构,其中耳带一端由所述通孔进入到所述侧孔中并向外伸出。
[0010]
进一步,所述连接机构为插入柱,所述连接杆其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于所述插入柱卡紧配合的插入槽,其中所述口罩本体卡紧在所述插入柱和插入槽之间。
[0011]
进一步,所述移动充电器和石墨烯布料层通过设置有的旋扣紧固相连。
[0012]
进一步,所述口罩外端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其一端与所述石墨烯布料层电性相连,所述充电接口另一端通过设置有的充电线与外部的移动充电器电性相连。
[0013]
进一步,所述充电线为三挡可调节的温控线结构。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其通过设置有的移动充电器、构成口罩本体的第一透气层、第二抗菌布料层、第三远红外布料层、石墨烯布料层以及口袋,使用时,移动充电器向石墨烯布料层供电,石墨烯布料层通电发热,并将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位于第三远红外布料层上的口袋中,而口袋中放置有对应的药包或者药片,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佩戴者的辅助治疗功能;此外,本方案中的治疗口罩还设置有耳带调节组件,可以实现对耳带的佩带长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口罩本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耳带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主视方向结构示意。
[0020]
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侧视方向结构示意。
[0021]
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耳带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耳带与连接杆配合使用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为本实施例中的耳带与连接杆配合进行调整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0为本实施例中的耳带与连接杆配合进行调整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0026]
100-口罩,1-口罩本体,2-耳带,3-移动充电器,4-旋扣,5-旋扣,6-耳带调节组件,11-第一透气层,12-石墨烯布料层,13-第二抗菌布料层,14-第三远红外布料层,15-口袋,61-连接杆,62-插入柱,63-耳带,64-插入槽,65-通孔,66-侧孔,661-释放部,662-固定部,663-狭缝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
参见附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加热的面部辅助纺织口罩100,其包括口罩本体1、耳带以及移动充电器3。口罩本体1包括第一透气层11、第二抗菌布料层13、第三远红外布料层14以及口袋15,第一透气层11、第二抗菌布料层13以及第三远红外布料层14由外向内依次贴合相连,口袋15固定安装在第三远红外布料层14内端面上,其中第一透气层11的内端面设置有石墨烯布料层12,移动充电器3通过设置有的连接接头与石墨烯布料层12电性相连。
[0029]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口罩可以具备更长的工作时间,口罩外端还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其一端与石墨烯布料层电性相连,充电接口另一端通过设置有的充电线与外部的移动充电器电性相连;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充电接口和充电线其采用现有的充电连接线结构,即常用的usb充电接线结构;同时为了能够对发热温度进行调节,上述充电线可选的采用为三挡可调节的温控线结构。
[0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口罩还包括耳带调节装置,耳带调节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口罩本体1两端的耳带调节组件6,每一耳带调节组件6包括连接杆61以及用于将连接杆61与口
罩本体1固定相连的连接机构,连接杆61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通孔65,连接杆61位于外侧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侧孔66,侧孔66包括有释放部661、分别位于释放部661两侧的固定部662以及衔接在释放部661和每一固定部662之间的狭缝部663,其中释放部661的开口尺寸大于耳带2、63的外形直径尺寸,固定部662的尺寸小于耳带2、63的外形直径尺寸,狭缝部663为由释放部661向所述固定部662延伸的开口尺寸逐渐减小的斜向开口滑道结构,其中耳带2、63一端由通孔65进入到侧孔66中并向外伸出。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为插入柱62,连接杆61其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于插入柱62卡紧配合的插入槽64,其中口罩本体1卡紧在插入柱62和插入槽64之间。
[00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充电器3和石墨烯布料层12通过设置有的旋扣4、5紧固相连。
[0033]
使用时,将耳带2、63固定到侧孔66的固定部662。在该状态下,固定部662处于按压耳带2、63的状态,并且耳带2、63处于固定状态。由于固定部662的内径大于侧面狭缝部663,因此除非使用者强行向侧面移动,否则固定部662不容易朝向狭缝部663移动;如果,为了调节耳带2、63的长度,使用者通过力将耳带2、63侧向移动到狭缝部663。耳带2、63在压缩状态下向侧面移动。将耳带2、63推向侧面直到停止,然后将其移向释放部661中;当耳带2、63位于释放部661中时,可以通过向前或向后拉动耳带2、63来调节被挂在耳朵上的耳带2、63部分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耳带2、63可以自由移动;适当地调节了耳带2、63的长度之后,再次将其沿横向推向狭缝部663,然后,将耳带2、63完全定位在固定部662上,完成调整功能。
[003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