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延展气囊部与气囊绑带的防护型手脚穿着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2444发布日期:2020-12-25 08:0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延展气囊部与气囊绑带的防护型手脚穿着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型穿着产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在穿着入口处设置有绑带结构的防护型穿着物。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行业或高危作业的工业中,供医护人员或者作业工人穿着的穿着物,例如防护鞋套、防护手套等,在穿着物的穿着口位置还存在密封性不佳、穿着不舒适、不利于血液循环的现象,作业环境中的病菌、毒气等容易从穿着口的位置进入到穿着物的内部,接触到人们身体,侵害到人们身体健康。

现有的穿着物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目前的穿着物,在其穿着口的位置,均以橡皮筋、魔术贴绑带、抽拉式绑绳等作为这个部位的束扎部件。然而,在实际运用当中,人们在作业行走过程中,人的肢体是运动的,采用橡皮筋、魔术贴绑带、抽拉式绑绳等的穿着物,绑扎得过松,容易造成密封性不佳,影响安全防护问题;绑扎得过紧,舒适性极差,人们的肢体上会出现肌肉扎痕,身体气血流通不到肢体上,时间一长,造成人们肢体抽筋、麻痹等现象,长此以往也是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鉴于现有的穿着物所存在的前述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良,才能使其真正起到防护的目的和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延展气囊部与气囊绑带的防护型手脚穿着物,该护型穿着物通过采用了特有的气囊绑带结构,使其具有密封性好,防护性和安全性出色,穿着舒适、轻松,有利于人体肢体的血液流动与循环,长时间穿着也不会发生因血液不流畅而导致肢体抽筋、麻痹等现象,有利于维护人们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延展气囊部与气囊绑带的防护型手脚穿着物,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穿着口的穿着物本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穿着物本体上位于穿着口的边缘上还设有用于将穿着口密封舒适绑紧的气囊绑带;所述气囊绑带包括气囊带体、魔术贴、绑带环、延展气囊部,其中所述魔术贴沿着气囊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气囊带体的表面上;所述绑带环设置于气囊带体的其中一端上,所述气囊带体的另一端穿过绑带环后折返粘附于该气囊带体的表面上;所述延展气囊部设置在位于绑带环侧旁的气囊带体端部上并与气囊带体的内部相贯连通为一体,且该延展气囊部的内侧面设置成由与气囊带体相连接的端部向其另一端倾斜的内侧斜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带体上还设有充放气嘴。

又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带体由中间扁平气囊条及分别设置于中间扁平气囊条上、下侧边的上侧边气囊条与下侧边气囊条构成,所述魔术贴设置于中间扁平气囊条的表面上。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侧边气囊条、下侧边气囊条的截面分别呈圆形或半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且所述上侧边气囊条、下侧边气囊条的截面厚度大于中间扁平气囊条的截面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由气囊带体、魔术贴、绑带环、延展气囊部等构成的气囊绑带结构,一方面,利用充气气囊带体作为绑扎捆紧的带体,充气后的气囊带具有柔软、贴服性佳的特性,能随着肢体的外表形状服帖包裹于人体肢体上,将气囊带表面与肢体表面之间的间隙消除掉,有效地阻隔外界的病菌、毒气进入到其内部,保护人们的安全;另一方面,利用气囊带的柔软性、弹性、伸展性,使肢体在作业运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对肌肉的过分勒紧,也能保证了肢体内血液的循环与流动,不会在肢体上产生和留下压痕线,穿着舒适、轻松;第三方面,通过魔术贴、绑带环的运用,使穿着与绑扎都十分便利,锁得牢靠,不会自然松脱;第四方面,通过带内侧斜面结构的延展气囊部在绑带环侧旁的运用,很好地消除了绑带环运用所带来的间隙,使本实用新型能做到全方位、全面的密封性,从而获得极佳密封性与气密性,从而使其获得绝佳的防护性能,防护性和安全性极高;而且这个部位也是传统的魔术贴绑带没有实现过、且容易遗漏与忽视的部位。综上四点分析,进而使本实用新型获得了极佳密封性能,防护性和安全性出色,穿着舒适、轻松,有利于人体肢体的血液流动与循环,长时间穿着也不会发生因血液不流畅而导致肢体抽筋、麻痹等现象,有利于维护人们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穿着物为防护手套实施方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绑带运用于防护手套的局部拆解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绑带运用于防护手套的局部拆解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穿着物为防护脚套实施方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绑带运用于防护脚套的局部拆解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绑带运用于防护脚套的局部拆解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绑带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绑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绑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延展气囊部与气囊绑带的防护型手脚穿着物,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穿着口11的穿着物本体1,所述穿着物本体可以是图1所示的手套,或者也可以是图4所示的脚套,又或者还可以是其它的未能一一画出的、能供人们穿着和防护功能的其它穿着物品,例如:防护裤子、防护衣服、防护袜子、防护头戴防护套、防护鞋等等。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目标,又如图1或图4所示,所述穿着物本体1上位于穿着口11的边缘上还设有用于将穿着口11密封舒适绑紧的气囊绑带2;如图2与图3、或者图5与图6所示,所述气囊绑带2包括气囊带体21、魔术贴22、绑带环23、延展气囊部24;其中,所述魔术贴22沿着气囊带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气囊带体21的表面上;所述绑带环23设置于气囊带体21的其中一端上,所述气囊带体21的另一端穿过绑带环23后折返粘附于该气囊带体21的表面上,这里粘附是指利用魔术贴22的特性,进行粘附,即如图2与图3、或者图5与图6中前方的翘起部分示意那样,折返粘附。

如图7所示,所述延展气囊部24设置在位于绑带环23侧旁的气囊带体21端部上并与气囊带体21的内部相贯连通为一体,且该延展气囊部24的内侧面设置成由与气囊带体21相连接的端部向其另一端倾斜的内侧斜面结构241。通过这个延展气囊部24的设计和内侧斜面结构241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这个传统绑带的容易遗漏与忽视的间隙部位,使整个绑带的内侧圈表面,都能紧密地与人体肌肤服贴一起,杜绝了绑带的内侧圈表面与人体肌肤之间任何间隙的存在,完美地确保了其绑扎的气密性。

为了方便人们按需为气囊带体21充补气体或者放气、或者调节气囊带体21的气量与饱和度,如图2与图3、或者图5与图6、图8和图9所示,所述气囊带体21上还设有充放气嘴25,充放气嘴25里设计有带有单向进气的气门芯(图中未表示出),这个气门芯结构,本领技术人员可以参考轮胎、自行车胎、篮球的气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囊带体21可以单气囊结构的扁平状带体结构,即如图2、图5及图8所示的方案。所述气囊带体21也可以做成多气囊结构的带体方案,即如图3、图6及图9所示。

此时,所述的多气囊结构的带体方案,其具体结构是这样的:所述气囊带体21由中间扁平气囊条211及分别设置于中间扁平气囊条211上、下侧边的上侧边气囊条212与下侧边气囊条213构成,所述魔术贴22设置于中间扁平气囊条211的表面上。通过这个复合型气囊带体的设计,应用时,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中间扁平气囊条211作为受力绑紧主体,置于中间扁平气囊条211的外侧边与内侧边上的上侧边气囊条212与下侧边气囊条213,来在中间扁平气囊条211外侧与内侧起到辅助压紧的密封效果,由此形成了由外侧气囊、中间气囊与内侧气囊构成的三重复合阻隔的密封绑紧结构,使其气密性能、阻隔性能更趋完美的程度。此时,所述延展气囊部可以与中间扁平气囊条211相贯通连接一起。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多气囊结构的带体方案的气密性能或密封性能,又如图3、图6及图9所示,所述上侧边气囊条212、下侧边气囊条213的截面分别呈圆形或半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且这个圆形或半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设置在位于气囊带体21的内圈侧面上,即与人体相接触的内侧。所述上侧边气囊条212、下侧边气囊条213的截面厚度l大于中间扁平气囊条211的截面厚度w。

又如图9所示,应用时,假设图9所示的虚线50为人体肌肉表面,以图9目前的方位为参考方位,图9中的标号10所指的部位,就是穿着口11的边缘部位,虚线右侧为人体肌肉方位,虚线左侧为人体肌肉表面方位;那么,使中间扁平气囊条211作为受力绑紧主体,来将穿着口与外界相通的口部压绑住,而置于中间扁平气囊条211的外侧边与内侧边上的上侧边气囊条212与下侧边气囊条213,则起到对中间扁平气囊条211外侧和内侧起到辅助压紧的密封效果,由此形成了由外侧气囊、中间气囊与内侧气囊构成的三重复合阻隔的密封绑紧结构。

所述的多气囊结构的带体方案在前述的基础上,为了方便人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便于调整各个气囊条的气压饱和度,如图9所示,所述中间扁平气囊条31与上侧边气囊条32、下侧边气囊条33之间呈互不通气的各自独立气囊结构,所述中间扁平气囊条211、上侧边气囊条212、下侧边气囊条213上分别设置有充放气嘴25。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带体21在穿着口11上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有如下方式实现:一种是,所述气囊带体21以缝线方式沿着穿着口11边缘固定于穿着物本体1上。此时,在气囊带体2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用缝制的、非充气的区域部位,区域部位用来与穿着口11的边缘部位10相缝线固定。另一种是,如图2和图3,或者图5和图6所示,所述气囊带体21沿着其长度方向的底面上还设有魔术贴带3,所述穿着物本体1的穿着口11的边缘上还相对应地设有魔术贴带3,所述气囊带体21通过其底面的魔术贴带3与穿着口11上的魔术贴带3相粘接而可拆装地安装于穿着物本体1上。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带体21抗拉伸能力,使其不易拉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气囊带体21上还设有抗拉伸布带层26。

以上结构方案的阐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体现,但其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局限。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均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