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

文档序号:24595642发布日期:2021-04-09 12:3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



背景技术:

茶歇式太阳伞是一种常见的户外用品,其特点是伞面大,伞面的直径一般在2.5m左右,主要用于遮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也可以作为紧急避雨的场所。但是由于其伞面过大,导致了伞面的受力面大,从而稳定性差,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被吹翻。

目前市面上大多是通过增加底座的重量来加强太阳伞的稳定性,如设置注水、注沙式底座,或是直接采用重物如大理石制成的底座,并将伞柄插设于这些底座上。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不管是注水、注沙式底座,或是直接采用重物如大理石制成的底座,与太阳伞结合后,重量都比较重,难以移动,且由于底座丽伞顶较远,力臂较远,导致底座一般只能维持靠近底座的伞柄处的平衡,在较高处的伞柄容易受到外力而摇摇晃晃,无法达到理想的稳定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太阳伞底座移动较难,以及无法维持伞柄的稳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能够加强对伞柄的固定,减少伞柄在高处的摇晃,以及在使用时,可增加底座本体的重量,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并且设置有移动轮便于底座本体的移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上底座单元和下底座单元,所述上底座单元设于下底座单元的上端,所述上底座单元的上端中部设有轴套单元;

所述上底座单元上设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上设有塞盖;

所述下底座单元的底部至少一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底部最低面与下底座单元的底部最低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注水孔位于上底座单元的上端,便于使用者将水注入上底座单元中。

可选的,所述上底座单元和下底座单元之间设置有支脚单元,支脚单元能够进一步提高底座本体使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支脚单元包括支脚和转轴;

所述支脚包括旋转连接端和支撑端,所述转轴穿设于旋转连接端且转轴的一端连接上底座单元,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下底座单元,在转轴的作用下,实现支脚的旋转。

可选的,所述上底座单元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支脚的上底座凹槽;

所述下底座单元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支脚的下底座凹槽,设置上底座凹槽和下底座凹槽容纳支脚,在无需使用时,对支脚进行隐藏,减少底座本体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所述上底座单元和下底座单元之间设有紧固螺钉,通过紧固螺钉对上底座单元和下底座单元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同时也便于拆卸。

可选的,所述轴套单元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上设有连接螺钉,轴套用于加强伞柄的稳定性,减少伞柄在高处的摇晃,并通过连接螺钉提高轴套与伞柄支架的连接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下底座单元为实心下底座单元,可采用重物制成,增加底座本体的重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通过轴套单元能够加强对伞柄的固定,减少伞柄在高处的摇晃,以及在使用时,可将上底座单元注满水,增加重量,提高底座本体的稳定性,并且设置有移动轮便于底座本体的移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其中,1为底座本体;2为上底座单元;21为上底座凹槽;3为下底座单元;31为下底座凹槽;4为轴套单元;41为轴套;42为连接螺钉;5为塞盖;6为移动轮;7为支脚单元;71为支脚;72为转轴;8为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包括上底座单元和下底座单元,上底座单元设于下底座单元的上端,上底座单元的上端中部设有轴套单元;上底座单元上设有注水孔,注水孔上设有塞盖;下底座单元的底部至少一侧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的底部最低面与下底座单元的底部最低面平齐。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通过轴套单元能够加强对伞柄的固定,减少伞柄在高处的摇晃,以及在使用时,可将上底座单元注满水,增加重量,提高底座本体的稳定性,并且设置有移动轮便于底座本体的移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如图1-图3所示,该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用于对茶歇式太阳伞进行支撑与固定,底座本体包括上底座单元2和下底座单元3,上底座单元设于下底座单元的上端,即上底座单元与下底座单元之间为叠放设置。

上底座单元1的上端中部设有轴套单元4,轴套单元用于对茶歇式太阳伞的伞柄进行固定,将伞柄设于轴套单元内,能够减少伞柄在高处的摇晃。

上底座单元1上设置注水孔,注水孔上设有塞盖5,在使用时,为增加底座本体的重量,可将塞盖取出,将外部水源通过注水孔注入到上底座单元中,使上底座单元装满水,接着再将塞盖塞在注水孔上,防止水的流出。

下底座单元3的底部至少一侧设置有移动轮6,使底座本体具有移动功能,便于移动。移动轮的底部最低面与下底座单元的底部最低面平齐,在底座不移动时,移动轮虽然与地面接触,但不会产生滑动,保证了底座本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移动轮的外侧部外露,若要移动底座本体,只需要将伞底部倾斜,就能保证移动轮与地面的完整接触,实现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水孔位于上底座单元的上端,便于使用者将水注入上底座单元中。在需要增加上底座单元的重量时,可将注水孔上的塞盖取出,将外部水源通过注水孔注入到上底座单元中,使上底座单元装满水,接着再将塞盖塞在注水孔上,防止水的流出;而在不使用底座本体的情况下,可再次将注水孔上的塞盖取出,并将上底座单元中的水倒出后,再将塞盖塞回,在减轻了上底座单元的重量后,有利于进行对其进行搬运与存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底座单元2和下底座单3元之间设置有支脚单元7,支脚单元能够进一步提高底座本体使用的稳定性。

具体的,支脚单元7包括支脚71和转轴72;支脚包括旋转连接端和支撑端,转轴穿设于旋转连接端且转轴的一端连接上底座单元,转轴的另一端连接下底座单元,在转轴的作用下,实现支脚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底座单元2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支脚的上底座凹槽21;下底座单元3的侧面设有用于容纳支脚的下底座凹槽31,设置上底座凹槽和下底座凹槽容纳支脚,在无需使用时,对支脚进行隐藏,减少底座本体的占用空间。

上底座单元2和下底座单元3之间设有紧固螺钉8,通过紧固螺钉对上底座单元和下底座单元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同时也便于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套单元包括轴套,轴套上设有连接螺钉,轴套用于加强伞柄的稳定性,减少伞柄在高处的摇晃,并通过连接螺钉提高轴套与伞柄支架的连接稳固性。

下底座单元为实心下底座单元,可采用重物制成,如大理石、水泥等,增加底座本体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茶歇式太阳伞底座,通过轴套单元能够加强对伞柄的固定,减少伞柄在高处的摇晃,以及在使用时,可将上底座单元注满水,增加重量,提高底座本体的稳定性,并且设置有移动轮便于底座本体的移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不同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组合实施,实施例仅仅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结构的可实施方式,并不是作为方案实施的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