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0983发布日期:2021-01-26 20:4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


背景技术:

[0002]
很多人在日常外出逛街的时候,通常都会带上包包或手提袋,方便放置一些如钱包、手机、充电宝等物品,或者在外出旅行或出差的时候,也会带有行李包或行李箱,方便携带一些行李,然而,现有的包包、手提袋、行李包或行李箱上设置的拉链通常为普通拉链,其拉链头上一般都设有拉片,将拉片一提就将马钩提起,从而使得拉链可以上下拉动,拉链在拉合之后较容易被拉开。
[0003]
在一些公共场所时,由于人们警惕下不高,且这种带有拉片的拉链的防盗效果很差,由于其只需将拉片轻轻一提,即可拉动拉头,在打开拉链的过程中,造成的动静很小,不易引起注意,小偷容易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偷偷的把拉链拉开,并盗取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无拉片式结构,结构新颖、实用可靠,美观性高,可自动复位锁紧,避免拉链开脱,当开合拉链时,需依次通过按压及提拉两个操作步骤,使得小偷无法轻易的偷偷打开拉链,通过该两个操作步骤,由此必然会造成更大的动静,从而更容易引起注意,有效提高其防盗效果的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包括拉头,拉头的上板上端设有操作件、弹性件和制动件,制动件位于上板与操作件之间并随操作件一同动作,弹性件用于对操作件施加一个使制动件将拉头锁定的弹性力,操作件用于承受一个使制动件解除对拉头锁定的作用力并用于在拉头解除锁定之后拉动拉头从而实现拉链的开合。
[0006]
进一步的,操作件上设有按压部和提拉部,作用力为按压力,按压部用于承受按压力从而使制动件解除对拉头的锁定,提拉部用于在拉头解除锁定之后拉动拉头。
[0007]
进一步的,操作件为按压提拉板,按压提拉板与上板相铰接,按压提拉板与上板之间的铰接部位于按压提拉板两端之间并使按压提拉板一端形成按压部且另一端形成提拉部,铰接部上设有铰接轴。
[0008]
进一步的,弹性件设于按压提拉板下方,弹性件始终对按压提拉板施加一个使按压部向上并使提拉部向下从而使得制动件向下的弹性力。
[0009]
进一步的,弹性件为扭簧,扭簧套设于铰接轴上,扭簧的一个直扭转臂与按压提拉板的按压部下端面相抵接,扭簧的另一个直扭转臂卡设于上板的卡孔内。
[0010]
进一步的,制动件为卡板,卡板下部设有尖角,上板上开设有可使尖角穿过的条形通槽。
[0011]
进一步的,卡板上开设有与铰接轴相适配的安装孔,卡板通过安装孔套设于铰接轴上,卡板上端边沿形状与按压提拉板下端面形状相适配且二者之间相抵接贴合。
[0012]
进一步的,按压提拉板呈波浪状并使按压提拉板上从按压部一端向提拉部一端依次形成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第一弧形槽设于按压部上端面,第二弧形槽设于提拉部下端面,第三弧形槽设于提拉部上端面。
[0013]
进一步的,铰接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铰接板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铰接板,第一铰接板固定设于上板上端面,第一铰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铰接板固定设于按压提拉板下端面,第二铰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穿设有铰接轴。
[0014]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该拉链头采用无拉片结构,无法直接通过提拉而实现拉链的开合,使得小偷无从下手,无法偷偷的打开拉链,此外,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可靠,美观性高,通用性好,部件少,装配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当拉头拉至合适位置之后,即可松手,松手之后,按压提拉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并使卡板上的卡角自动嵌入拉链的链牙之间从而实现拉头的自动锁定;当需要实现拉链的开合时,需经过两个操作步骤,即首先需要对按压提拉板的按压部进行按压并施加一个按压力克服扭簧的弹性力从而使卡板向上翘起以解除对拉头的锁定,然后才能通过捏住提拉部并拉动拉头,使得小偷无法轻易的直接拉动拉头,需通过按压和提拉两个操作步骤去开合拉链,但由此必然会产生更大的动静,从而更容易引起注意,有效提高其防盗效果;由于在开合拉链时,首先需要对按压提拉板的按压部施加一个用于克服扭簧弹性力的按压力,由此可选用弹性效果更好的扭簧,保证该拉链头的使用效果及防盗效果,同时也可确保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扭簧始终保持有较强弹性效果,避免因扭簧的弹性失效导致拉链容易开脱。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处于拉头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处于拉头解除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1]
图中:1-拉头;11-上板;111-卡孔;112-条形通槽;2-按压提拉板;21-按压部;22-提拉部;23-第一弧形槽;24-第二弧形槽;25-第三弧形槽;3-扭簧;31-直扭转臂;4-卡板;41-尖角;42-安装孔;5-铰接部;51-铰接轴;52-第一铰接板;521-第一通孔;53-第二铰接板;53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包括拉头1,所述拉头1的上板11上端设有操作件、弹性件和制动件,所述制动件位于所述上板11与所述操作件之间并随所述操作件一同动作,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操作件施加一个使所述制动件将所述拉头1锁定的弹性力,所述操作件用于承受一个使所述制动件解除对所述拉头1锁定的作用力并用于在所述拉头1解除锁定之后拉动所述拉头1从而实现拉链的开合。
[0024]
此外,所述拉头1包括上板11、下板和支芯,所述拉头1上设有两个导入口和一个啮合出口,所述拉头1在所上板11下方的结构部分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25]
该拉链头采用无拉片结构,无法直接通过提拉而实现所述拉链的开合,使得小偷无从下手,无法偷偷的打开拉链,此外,整体结构新颖,美观性高,通用性好,部件少,装配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所述操作件用手直接操作,当所述拉头1拉至合适位置之后,即可松手,松手之后,所述操作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并使所述制动件自动嵌入所述拉链的链牙之间从而实现所述拉头1的自动锁定;当需要实现所述拉链的开合时,需经过两个操作步骤,即首先需要对所述操作件施加一个作用力并使所述制动件解除对所述拉头1的锁定,然后才能拉动所述拉头1,使得无法轻易的直接拉动所述拉头1,通过两个操作步骤去开合所述拉链,必然要产生更大的动静,更容易引起注意,有效提高其防盗效果;由于在开合所述拉链时,首先需要对所述操作件施加一个用于克服所述弹性力的所述作用力,由此可选用弹性效果更好的所述弹性件,保证该拉链头的使用效果及防盗效果,同时也可确保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所述弹性件始终保持有较强弹性效果,避免因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失效导致所述拉链容易开脱。
[0026]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操作件上设有按压部21和提拉部22,所述作用力为按压力,所述按压部21用于承受所述按压力从而使所述制动件解除对所述拉头1的锁定,所述提拉部22用于在所述拉头1解除锁定之后拉动所述拉头1,所述操作件为按压提拉板2,所述按压提拉板2与所述上板11相铰接,所述按压提拉板2与所述上板11之间的铰接部5位于所述按压提拉板2两端之间并使所述按压提拉板2一端形成所述按压部21且另一端形成所述提拉部22,所述铰接部5上设有铰接轴51,通过所述按压提拉板2的设置,其加工制作简单,首先需对所述按压提拉板2的所述按压部21进行按压,使得所述提拉部22向上翘起,然后再捏住所述提拉部22拉动所述拉头1,依次通过对所述按压提拉板2进行按压及提拉两个操作步骤,才能实现所述拉链的开合,而无法直接捏住所述提拉部22拉动所述拉头1。
[0027]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压提拉板2下方,所述弹性件始终对所述按压提拉板2施加一个使所述按压部21向上并使所述提拉部22向下从而使得所述制动件向下的所述弹性力,所述弹性件为扭簧3,所述扭簧3套设于所述铰接轴51上,所述扭簧3的一个直扭转臂31与所述按压提拉板2的所述按压部21下端面相抵接,所述扭簧3的另一个直扭转臂31卡设于所述上板11的卡孔111内,从而对所述扭簧3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扭簧3在所述铰接轴51上窜动,此外,通过采用此结构,可将所述扭簧3隐藏于所述铰接部5内,确保整体的美观性,由于所述按压提拉板2上所述按压部21的设置,便于对所述按压部21上端施加一个较大的所述按压力来克服所述扭簧3的所述弹性力,由此,可选用弹性更高的所述扭簧3,使得使用者不容易仅仅只是通过捏住所述提拉部22并向上提拉就可使所述按压提拉板2绕着所述铰接轴51转动并使所述制动件解除对所述拉头1的锁定而拉动所述拉头1,此外,所述扭簧3的数量可设有两个,由此可进一步增大所述弹性力,增加在不按压所述按压部21时直接捏住所述提拉部22向上提拉而拉动所述拉头1的难度,使得在拉动所述拉头1时产生更大的动静,更容易引起注意,进一步提高防盗效果;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也可以是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于所述按压部21与所述上板11之间,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按压部21下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上板11上端相连
接;在另外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可以是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设于所述提拉部22与所述上板11之间,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提拉部22下端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上板11上端相连接。
[0028]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制动件为卡板4,所述卡板4下部设有尖角41,所述上板11上开设有可使所述尖角41穿过的条形通槽112,所述条形通槽112贯穿所述上板11的上下端面,所述卡板4上的所述尖角41可方便穿过所述条形通槽112并在所述扭簧3的作用下,能自动嵌入所述链牙之间并将所述拉头1锁定,此时,所述卡板4的一侧边沿可与所述条形通槽112于靠近所述按压部21的一端相抵接,避免所述按压提拉板2在所述扭簧3的作用下绕着所述铰接轴51继续转动,使得所述按压提拉板2处于稳定状态,确保所述拉头1稳定的处于锁定状态。
[0029]
如图3所示,所述卡板4上开设有与所述铰接轴51相适配的安装孔42,所述卡板4通过所述安装孔42套设于所述铰接轴51上,从而可将所述卡板4隐藏与所述铰接部5内,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同时也可更好的对所述卡板4起到保护作用,确保该拉链头的正常顺利使用,所述卡板4上端边沿形状与所述按压提拉板2下端面形状相适配且二者之间相抵接贴合,通过采用此结构,所述卡板4与所述按压提拉板2为分离式结构,可分别制作,部件制作更为简单、方便,当所述按压提拉板2转动时,可方便带动所述卡板4的一同动作,在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板4也可与所述按压提拉板2固定连接,并设于所述提拉部22的下端。
[0030]
如图5所示,所述按压提拉板2呈波浪状并使所述按压提拉板2上从所述按压部21一端向所述提拉部22一端依次形成有第一弧形槽23、第二弧形槽24和第三弧形槽25,所述第一弧形槽23设于所述按压部21上端面,所述第二弧形槽24设于所述提拉部22下端面,所述第三弧形槽25设于所述提拉部22上端面,通过采用此结构,使得所述按压提拉板2的整体外观更为美观,当通过拇指按压所述按压部21时,拇指能够与所述第一弧形槽23上的第一弧形面更好的贴合,提高按压时的舒适性,当仅只用一只手操作所述按压提拉板2时,可将食指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槽24上,食指可与所述第二弧形槽24的第二弧形面更好的贴合,增加舒适性,同时通过与拇指的配合,能够更稳的捏住所述按压提拉板2,从而拉动所述拉头1,实现所述拉链的开合,此外,当用两只手操作所述按压提拉板2时,可将另一只手的拇指放置于所述第三弧形槽25上,拇指可与所述第三弧形的第三弧形面更好的贴合,增加舒适性,同时将食指放置于所述提拉部22下端面,通过拇指与食指的配合,即可很好且稳定的捏住所述提拉部22。
[0031]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铰接部5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铰接板52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铰接板53,所述第一铰接板52固定设于所述上板11上端面,所述第一铰接板5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21,所述第二铰接板53固定设于所述按压提拉板2下端面,所述第二铰接板5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531,所述第一通孔521与所述第二通孔531内穿设有所述铰接轴51,从而便于实现所述按压提拉板2与所述拉头1之间的铰接,所述按压提拉板2与所述拉头1之间的拼装方便。
[0032]
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的使用方法,利用上述任意所述的一种无拉片式防盗拉链头实现拉链的开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3]
步骤1、通过其中一只手的拇指向下按压所述按压提拉板2的所述按压部21上端面,从而使得所述提拉部22向上翘起,同时带动所述卡板4一同向上翘起并使所述卡角脱离
所述拉链上的链牙,由此解除所述卡板4对所述拉头1的锁定;
[0034]
步骤2、保持按压所述按压部21上端,同时通过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所述按压提拉板2的所述提拉部22,并拉动所述拉头1,,从而实现所述拉链的开合,此外,在其它操作方式中,也可通过步骤1中的同一只手进行操作,此时,可使食指处于所述提拉部22下端的所述第二弧形槽24上,通过与处于所述按压部21上端所述第一弧形槽23上的拇指的配合,从而可捏住所述按压提拉板2,并拉动所述拉头1,从而实现所述拉链的开合;
[0035]
步骤3、当所述拉头1拉至合适位置,松手即可,此时,所述按压提拉板2在所述扭簧3的作用下,绕着所述铰接轴51进行翻转实现复位,并使所述卡板4上的所述卡角重新嵌入所述拉链上的所述链牙之间从而将所述拉头1锁定。
[0036]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