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面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2128发布日期:2021-08-27 10:4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面帽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众防护用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面帽具。



背景技术:

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传播方式。

穿戴口罩,能够有效地阻挡飞沫向外喷出,也能阻挡外部飞沫被吸入口鼻,从而阻断飞沫传播途径。

在实际穿戴的过程中,口罩只是将飞沫阻挡,而忽视了对穿戴者其他部位的保护(如眼睛),粉尘、飞沫等也能对眼睛等造成影响。

穿戴面具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面部的作用,但是,面具的穿戴较为复杂,长时间穿戴时、面具的耳带会对穿戴者的耳朵产生勒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面帽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口罩缺少对其他部位(如眼睛)的保护、而面具会导致耳朵被勒伤的问题。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防护面帽具,其包括帽体、与帽体固定连接的帽檐,还包括与所述帽檐可拆卸连接的面具,所述面具为透明的弧形板,且所述帽体戴在头顶后、所述弧形板的下沿位于下巴部位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帽体戴在头顶,与帽檐连接的弧形板覆盖在面部前端,且其下沿延伸到下巴的下方,飞沫喷出后被弧形板阻挡,而外部飞沫、粉尘等也会被弧形板阻挡,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帽檐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弧形板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弯曲连接件、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之间分别通过卡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钉和与卡钉配合的胀套,所述胀套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内的连接段和穿过第三连接孔的限位段,所述卡钉从所述连接段插入后、所述限位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向外胀开防止所述胀套与所述连接件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卡钉包括插入所述连接段的直杆段和压在所述帽檐或所述弧形板上的钉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且彼此之间的夹角为80~110°。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段的一端呈圆筒状结构、另一端呈瓣形散开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瓣形散开结构包括4片散开片。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帽檐平行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帽檐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若干对公扣和母扣。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帽檐平行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帽檐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自粘贴母面和自粘贴子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帽体的帽檐上连接透明的面具,起到了防止飞沫和粉尘的目的,同时帽体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使用简单,对穿戴者没有额外的负担,避免对穿戴者造成其他伤害;

2)帽檐和面具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和加工,能够方便企业生产加工,达到快速推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3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件与卡接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3中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

1、帽体;2、帽檐;3、弧形板;4、第一杆段;5、第二杆段;6、胀套;7、连接段;8、限位段;9、散开片;10、钉帽;11、直杆段;12、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面帽具,其包括帽体1、与帽体1固定连接的帽檐2,还包括与所述帽檐2可拆卸连接的面具,所述面具为透明的弧形板3,且所述帽体1戴在头顶后、所述弧形板3的下沿位于下巴部位的下方,弧形板3将面部遮住,但是不阻挡视线。

上述实施例中,帽体1戴在头顶,与帽檐2连接的弧形板3覆盖在面部前端,且其下沿延伸到下巴的下方,飞沫喷出后被弧形板3阻挡,而外部粉尘和飞沫也会被弧形板3阻挡,达到防止飞沫和粉尘的目的。

如图1、2、3所示,优选地,所述帽檐2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弧形板3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弯曲连接件、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之间分别通过卡接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杆段4和第二杆段5、且彼此之间的夹角为80~110°,所有连接件在帽檐2下方呈弧形排布,且从弧形的两侧到中间位置、第一杆段4和第二杆段5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这样使得弧形板3能够更好的覆盖面部、且保持与面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进而保证穿戴舒适性。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之间通过卡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1、2、3所示,优选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卡钉和与卡钉配合的胀套6,所述胀套6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内的连接段7和穿过第三连接孔的限位段8,所述卡钉从所述连接段7插入后、所述限位段8远离所述连接段7的一端向外胀开以防止所述胀套6与所述连接件脱离,限位段8包括一端呈圆筒状结构、另一端呈瓣形散开结构,限位段8的圆筒端与连接段7固定连接、且连接段7的外径大于限位段8的圆筒端的直径,限位段8的散开端则包括4个或者更多的散开片9,其中所有散开片9一端均与限位段8的圆筒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在后述直杆段11插入后向外胀开,从而实现防止胀套6与第三连接孔脱离,实现卡接件和帽檐2或弧形板3的连接;

其中所述卡钉包括插入所述连接段7的直杆段11和压在所述帽檐2或所述弧形板3上的钉帽10,钉帽10压在帽檐2或弧形板3的一侧,与另一侧的限位段8一起将帽檐2和连接件、以及弧形板3与连接件卡在一起,实现帽檐2和弧形板3的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面帽具,其包括帽体1、与帽体1固定连接的帽檐2,还包括与所述帽檐2可拆卸连接的面具,所述面具为透明的弧形板3,且所述帽体1戴在头顶后、所述弧形板3的下沿位于下巴部位的下方,弧形板3将面部遮住,但是不阻挡视线。

如图1、4所示,优选地,所述弧形板3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帽檐2平行的弯曲部12,所述弯曲部12和所述帽檐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若干对公扣和母扣,通过公扣和母扣的扣合实现帽檐2和弧形板3的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面帽具,其包括帽体1、与帽体1固定连接的帽檐2,还包括与所述帽檐2可拆卸连接的面具,所述面具为透明的弧形板3,且所述帽体1戴在头顶后、所述弧形板3的下沿位于下巴部位的下方,弧形板3将面部遮住,但是不阻挡视线。

如图1、4所示,优选地,所述弧形板3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帽檐2平行的弯曲部12,所述弯曲部12和所述帽檐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自粘贴母面和自粘贴子面,通过自粘贴母面和子面的粘结实现帽檐2和弧形板3的可拆卸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