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3783发布日期:2023-03-31 20:4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表带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表带及手表。


背景技术:

2.智能手表是一种电子手表,其除了具有传统手表的计时功能之外,还具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例如通信、导航、身体监测等。
3.在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主要包括表盘和表带,表盘中具有电子器件,以实现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表带与表盘相连,从而能够将智能手表绑定在用户的手腕上。
4.然而,目前表带的功能十分单一,不利于智能手表的功能扩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带及手表,以解决不利于智能手表的功能扩展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表带,能够应用于手表中,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扣、第二表扣、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其中,所述第一表扣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电子器件,相当于为所述电子器件提供了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表扣相连,且用于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带体的另一端部用于手表的表盘相连,且能够电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带体实现了所述电子器件和所述表盘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配置各种所述电子器件,来对所述手表的功能进行扩展,使得所述手表的功能性得到提高。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表扣相连,所述第二带体的另一端部用于与所述表盘相连。通过所述第二表扣与所述第一表扣之间可拆卸地相连,能够实现所述表带的穿戴。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8.将所述表带应用于手表中,由于所述第一表扣内部具有所述容置空间,所以能够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配置各种所述电子器件,从而对所述手表的功能进行了扩展,使得所述手表的功能性得到提高。
9.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表扣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壳体为敞开的壳形结构件,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底面具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敞开的开口,所述凸台背离所述第一壳体内底面的部位具有凹槽,即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凸台的顶部。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敞开的开口处,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凸台相连,且将所述凹槽的槽口封盖住,从而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凹槽之间形成了所述容置空间。也就是说,通过将所述第一盖板封盖在所述凹槽的槽口上,以此形成了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10.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凹槽的四周具有密封槽,所述第一表扣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密封槽内,且夹设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凸台之间。如此设计,能够通过所述密封件对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避免了因灰尘、
液体等进入所述容置空间内,而对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所述电子器件造成影响。
11.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表扣的外壁具有锁槽。所述第一表扣还包括锁扣,所述锁扣的第一部分插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凸台的一侧。所述锁扣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且插接在所述锁槽内,所述锁扣整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所述锁扣的第二部分在所述锁槽内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槽锁止或者解锁。也就是说,通过在所述第一表扣上设置锁扣,在所述第二表扣上设置锁槽,通过所述锁扣和所述锁槽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所述第一扣和所述第二表扣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12.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锁扣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锁臂。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且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整体一同移动。所述第一锁臂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部分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块背离所述第一壳体内底面的一面,所述第一锁臂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由于所述第一锁臂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所以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滑块,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锁臂一同移动。所述第一锁臂的第二部分的侧壁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锁槽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锁槽的槽口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当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锁臂的第二部分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槽相互锁止,当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一锁臂的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外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槽相互解锁。
13.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起靠近所述锁槽的槽口一侧具有第一斜面,在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方向上,所述第一斜面由所述锁槽的槽口向槽底倾斜。如此设计,使得所述锁扣在插入所述锁槽的过程中,所述锁扣的顶部会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抵,从而顺着所述第一斜面移动,进而避开所述第一凸起,以便于所述锁扣逐渐插入所述锁槽中,使得所述锁扣插入所述锁槽的过程更为顺利。
14.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锁槽的内侧壁还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在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方向上,所述第二斜面由所述锁槽的槽底向槽口倾斜。如此设计,使得所述锁扣在拔离所述锁槽的过程中,将所述锁扣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锁扣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抵,在所述第二斜面的作用下,所述锁扣被推出所述锁槽,使得所述锁扣拔离所述锁槽的过程更为顺利。
15.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表扣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压缩在所述锁扣的第二部分和所述凸台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扣的移动方向相同,即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始终给所述锁扣一个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的作用力。如此设计,在所述锁扣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锁扣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位于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位置。在所述锁扣插入所述锁槽的过程中,所述锁扣在所述第一斜面的作用下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从而避开所述第一凸起。在越过所述第一凸起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所述锁扣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推回,使得所述第一凸起插入所述第一缺口内,实现所述锁扣和所述锁槽之间的锁止。在所述锁扣拔离所述锁槽的过程中,将所述锁扣朝向所述第
二表扣的中心移动,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锁扣在第二斜面的作用下,被推出所述锁槽,实现所述锁扣和所述锁槽之间的解锁。在所述锁槽拔离所述锁槽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所述锁扣朝向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位置移动。
16.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锁扣包括驱动块、第二滑块和第二锁臂。所述驱动块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所述驱动块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且能够带动所述驱动块的整体一同移动。所述第二滑块插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由于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驱动块滑动接触,且所述第二滑块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驱动块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以所述驱动块在移动时,也会推动所述第二滑块一同移动。所述第二锁臂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所述第二锁臂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由于所述第二锁臂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所以通过驱动所述第二滑块,能够使得所述第二锁臂一同移动。所述第二锁臂的第二部分的侧壁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用于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锁槽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锁槽的槽口处,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当所述驱动块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锁臂的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内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槽相互锁止,当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锁臂的第二部分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外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槽相互解锁。
17.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锁槽的槽口一侧具有第三斜面,在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方向上,所述第三斜面由所述锁槽的槽口向槽底倾斜。如此设计,使得所述锁扣在插入所述锁槽的过程中,所述锁扣的顶部会与所述第三斜面相抵,从而顺着所述第三斜面移动,进而避开所述第二凸起,以便于所述锁扣逐渐插入所述锁槽中,使得所述锁扣插入所述锁槽的过程更为顺利。
18.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锁槽的内侧壁还具有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对,在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方向上,所述第四斜面由所述锁槽的槽底向槽口倾斜。如此设计,使得所述锁扣在拔离所述锁槽的过程中,将所述锁扣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锁扣的顶部与所述第四斜面相抵,在所述第四斜面的作用下,所述锁扣被推出所述锁槽,使得所述锁扣拔离所述锁槽的过程更为顺利。
19.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表扣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压缩在所述锁扣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锁扣的移动方向相同,即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始终给所述锁扣一个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的作用力。在所述锁扣插入所述锁槽的过程中,所述锁扣在所述第三斜面的作用下,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中心移动,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从而避开所述第二凸起。在越过所述第二凸起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所述锁扣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凸起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内,实现所述锁扣和所述锁槽之间的锁止。在所述锁扣拔离所述锁槽的过程中,将所述锁扣背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移动,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锁扣在第四斜面的作用下,被推出所述锁槽,实现所述锁扣和所述锁槽之间的解锁。在所述锁槽拔离所述锁槽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所述锁扣朝向所述第二表扣的中心推回。
20.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表扣内具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表扣内具有
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吸。如此设计,在扣合所述第一表扣和所述第二表扣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将相互吸引,在此磁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表扣和所述第二表扣自动相向移动,并通过所述锁扣和所述锁槽之间的配合相互锁止。
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手表,所述手表包括表盘、表带和电子器件。所述表带为前文所述的表带,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表扣相连,所述第一带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表扣的一端部与所述表盘相连,所述第二带体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表扣相连,所述第二带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表扣的一端部与所述表盘相连,所述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表扣内的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电子器件通过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表盘电连接。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表,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23.由于所述表带的所述第一表扣内部能够容置各种所述电子器件,所以根据所述电子器件的不同,手表能够相应的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扩展了所述手表的功能,使得所述手表的功能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a向剖视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的爆炸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之间的拆装状态示意图;
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和锁槽之间的锁止状态示意图;
3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和锁槽之间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3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的装配示意图;
3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之间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之间的拆卸过程示意图;
3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和锁槽之间的第二种配合方式;
3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和锁槽之间的锁止状态示意图;
3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和锁槽之间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38.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的爆炸图;
39.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的装配示意图;
40.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之间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41.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之间的拆卸过程示意图;
42.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表扣和第二表扣的爆炸图;
43.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表的正视图。
45.图例说明:
46.1、第一表扣;
47.11、第一壳体;111、凸台;112、凹槽;113、密封槽;114、定位销;12、第一盖板;121、定位口;13、密封件;14、锁扣;141、第一滑块;142、第一锁臂;143、第一缺口;144、驱动块;
145、第二滑块;146、第二锁臂;147、第二缺口;15、第一弹性件;16、第二弹性件;17、第一磁性件;
48.2、第二表扣;
49.21、锁槽;211、第一凸起;212、第一斜面;213、第二斜面;214、第二凸起;215、第三斜面;216、第四斜面;22、第二磁性件;23、定位孔;
50.3、第一带体;
51.31、柔性电路板;
52.4、第二带体;
53.a、容置空间;
54.100、表盘;200、表带;300、电子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5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技术。
56.智能手表是一种电子手表,其除了具有传统手表的计时功能之外,还具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例如通信、导航、身体监测等。
57.在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主要包括表盘和表带,表盘中具有电子器件,以实现智能手表的各种功能,表带与表盘相连,从而能够将智能手表绑定在用户的手腕上。表带的形式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表带的主体为金属铰链,金属铰链的端部通过蝴蝶扣实现锁止和解锁,第二种表带的主体为尼龙绑带,尼龙绑带的端部通过魔术贴实现锁止和解锁。
58.然而,上述两种表带的功能都十分单一,仅具有将智能手表绑定在用户手腕上的功能,这不利于智能手表的功能扩展。
5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带,图1为该表带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表带包括第一表扣1、第二表扣2、第一带体3和第二带体4。
60.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结合图2,第一表扣1内具有容置空间a,容置空间a用于容置电子器件300,第二表扣2与第一表扣1可拆卸地相连,第一带体3的一端部与第一表扣1相连,且用于与电子器件300电连接,第二带体4的一端部与第二表扣2相连。
61.将表带应用于手表中,由于第一表扣1内部具有容置空间a,所以能够在容置空间a内配置各种电子器件300,从而对手表的功能进行了扩展,使得手表的功能性得到提高。
62.由前文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带,之所以有利于智能手表的功能扩展,是因为第一表扣1能具有容置空间a,容置空间a能够容置具有各种功能的电子器件300。下面对容置空间a的构成方式进行介绍。
63.图3为第一表扣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表扣1的爆炸图,结合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扣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一盖板12。
64.第一壳体11为敞开的壳形结构件,在第一壳体11的内底面具有凸台111,凸台111的顶部朝向第一壳体11敞开的开口,凸台111背离第一壳体11内底面的部位具有凹槽112,即凹槽112位于凸台111的顶部。第一盖板12位于第一壳体11敞开的开口处,第一盖板12与凸台111相连,且封盖凹槽112的槽口,以在第一盖板12和凹槽1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a。
65.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将第一盖板12封盖在凹槽112的槽口上,以此形成了容置
空间a,容置空间a位于第一盖板12和第一壳体11之间。在将电子器件300安装至容置空间a时,首先将电子器件300安装至凸台111顶部的凹槽112内,使得电子器件300与第一带体3电连接,然后将第一盖板12封盖在凹槽112的槽口处,并将第一盖板12与凸台111相连,从而使得电子器件300被封闭在容置空间a内。
66.可选地,为了保证第一盖板12与凸台111之间的准确装配,凸台111背离第一壳体11内底面的部位具有多个定位销114,多个定位销114沿凸台111的外边缘间隔排布,第一盖板12的外边缘具有多个定位口121,定位口121与定位销114一一对应。在装配时,首先将第一盖板12封盖在第一壳体11敞开的开口处,且保证各定位销114均插接在对应的定位口121内,此时第一盖板12在定位销114的定位下,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晃动,然后再通过螺钉等零件,将第一盖板12与凸台111相连。
67.除此之外,定位销114还能够与第二表扣2之间实现定位。图5为第二表扣的背面视图,第二表扣的背面即与第一表扣1相对的一面。第二表扣2的外壁具有多个定位孔23,多个定位孔23沿第二表扣2的外边缘间隔排布,且与定位销114一一对应。在将第一壳体11和第一盖板12装配在一起后,定位销114背离凸台111的一端将贯穿第一盖板12,在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连接在一起后,定位销114能够插接至对应的定位孔23内,从而避免了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出现不必要的晃动。
68.为了保证电子器件300的使用寿命,需要对电子器件300做防尘防水处理,继续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12的四周具有密封槽113,密封槽113位于凸台111背离第一壳体11内底面的部位,即凸台111的顶部。第一表扣1还包括密封件13,密封件13位于密封槽113内,且夹设在第一盖板12和凸台111之间。
69.如此设计,能够通过密封件13对第一盖板12和凸台111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避免了因灰尘、液体等进入容置空间a内,而对容置空间a内的电子器件300造成影响。
70.示例性地,密封件13为橡胶件。在第一盖板12与凸台111相连时,第一盖板12也将密封槽113封盖住,由于密封件13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密封件13将被压缩在密封槽113和第一盖板12之间的空间内,以对容置空间a进行可靠的密封。
71.可选地,由于容置空间a内的电子器件300需要与第一带体3电连接,所以第一带体3需要伸入容置空间a内。为此,凹槽112的边缘处和密封槽113的边缘处均具有缺口,且凹槽112的缺口和密封槽113的缺口相对。第一带体3的内部具有柔性电路板31(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柔性电路板31的一端依次穿过密封槽113的缺口和凹槽112的缺口插入容置空间a内,从而与电子器件300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1的另一端则埋设在第一带体3内,并沿第一带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与表盘100电连接。为了密封凹槽112的缺口和密封槽113的缺口,密封件13对应两个缺口的部位与两个缺口相匹配,从而能够对两个缺口进行填充,以达到密封的效果。
72.由前文可知,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可拆卸地相连,而由于第一表扣1内具有容置空间a,占据了第一表扣1内的部分空间,所以常规的连接方式无法适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表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下面对此进行介绍。
73.图6为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拆装状态示意图,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扣1还包括锁扣14,锁扣14与第一壳体11相连,且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移动,锁扣14
位于凸台111的一侧。第二表扣2的外壁具有锁槽21,锁扣14远离第一壳体11的部分插接在锁槽21内,以使锁扣14与锁槽21锁止或者解锁。
74.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11为锁扣14的第一部分提供了安装基础,使得锁扣14的第一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移动,也即锁扣14的第二部分能够随着第一部分一同相对于第一壳体11移动。并且,由于锁扣14位于凸台111的一侧,所以锁扣14不会与凸台111之间产生干涉,即不会影响到位于凸台111顶部的容置空间a。在锁扣14插接在锁槽21内时,通过移动锁扣14的第二部分,能够实现锁扣14与锁槽21之间的相互锁止和相互解锁。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一表扣1上设置锁扣14,在第二表扣2上设置锁槽21,通过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第一扣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7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配合方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配合方式进行介绍。
76.前文提到的图6即为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第一种配合方式,图7为该种配合方式下,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锁止状态示意图,图8为该种配合方式下,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77.结合图7和8,在本实施例中,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和中心部位之间。当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锁槽21内的第一位置时,锁扣14的第二部分靠近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锁扣14的第二部分与锁槽21相互锁止。当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锁槽21内的第二位置时,锁扣14的第二部分靠近第二表扣2的中心部位,锁扣14的第二部分与锁槽21相互解锁。
78.也就是说,在该种锁扣14和锁槽21的配合方式下,用户在操作锁扣14时,若需要将锁扣14与锁槽21锁止,则将锁扣14朝向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移动,若需要将锁扣14与锁槽21解锁,则将锁扣14朝向第二表扣2的中心部位移动。以此实现了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锁止和解锁。
79.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表扣2为圆形,那么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指的是靠近圆形边缘的部位,第二表扣2的中心部位指的是靠近圆形圆心的部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表扣2为方形,那么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指的是靠近方形边缘的部位,第二表扣2的中心部位指的是靠近方形的对角线交点的部位。容易理解的是,以上第二表扣2的形状仅作为举例,本技术对第二表扣2的形状不作限制。
80.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表扣1与第二表扣2相配合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在第一表扣1与第二表扣2相扣合时,所处的平面方向上),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对应于第一表扣1的边缘部位,即远离凸台111的位置,第二表扣2的中心部位对应于第一表扣1的中心部位,即靠近凸台111的位置。也就是说,当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锁槽21内的第一位置时,锁扣14的第一部分相应的位于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位置,当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锁槽21内的第二位置时,锁扣14的第二部分相应的位于第一壳体11内的第二位置。并且,锁扣14的第二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锁扣14的第一部分始终在第一壳体11的边缘部位和凸台111之间移动,锁扣14不会与凸台111之间产生干涉,即不会影响到位于凸台111顶部的容置空间a。
81.图9为锁扣14的装配示意图,图9中的实心箭头为锁扣14的移动方向,结合图9,在本实施例中,锁扣14包括第一滑块141和第一锁臂142。第一滑块141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壳
体11内,第一滑块141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外,第一滑块141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移动。第一锁臂142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滑块141的第一部分相连,且位于第一滑块141背离第一壳体11内底面的一面,第一锁臂142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外,第一锁臂142的第二部分的侧壁具有第一缺口143。
82.由于第一滑块141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外,所以用户能够通过拨动第一滑块141的第二部分,以驱动位于第一壳体11内部的第一滑块141的第一部分移动。又由于第一锁臂142的第一端与第一滑块141的第一部分相连,所以在第一滑块14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锁臂142也会随之一同移动。
83.结合图7和8,锁槽21的内侧壁具有第一凸起211,第一凸起211位于锁槽21的槽口处,且第一凸起211与第一缺口143相对。
84.当第一滑块141带动第一锁臂142的第二部分背离第二表扣2的中心移动,以使第一凸起211位于第一缺口143内时,锁扣14与锁槽21相互锁止,当第一滑块141带动第一锁臂142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表扣2的中心移动,以使第一凸起211位于第一缺口143外时,锁扣14与锁槽21相互解锁。
85.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7和图8可以知道,当第一凸起211插接在第一缺口143内时,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锁止,指的是锁扣14无法在由锁槽21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直接拔离锁槽21。当第一凸起211位于第一缺口143外时,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解锁,指的是锁扣14能够在由锁槽21和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直接拔离锁槽21。
86.继续结合图7和图8,为了使得锁扣14在插入锁槽21的过程中更为顺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11靠近锁槽21的槽口一侧具有第一斜面212,在朝向第二表扣2的中心方向上,第一斜面212由锁槽21的槽口向槽底倾斜。如此设计,使得锁扣14在插入锁槽21的过程中,锁扣14的顶部会与第一斜面212相抵,从而顺着第一斜面212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进而避开第一凸起211,以便于锁扣14逐渐插入锁槽21中,使得锁扣14插入锁槽21的过程更为顺利。
87.相应的,为了使得锁扣14在拔离锁槽21的过程中更为顺利,锁槽21的内侧壁还具有第二斜面213,第二斜面213与第一斜面212相对,在朝向第二表扣2的中心方向上,第二斜面213由锁槽21的槽底向槽口倾斜。如此设计,使得锁扣14在拔离锁槽21的过程中,将锁扣1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使得锁扣14的顶部与第二斜面213相抵,在第二斜面213的作用下,锁扣14被推出锁槽21,使得锁扣14拔离锁槽21的过程更为顺利。
88.继续结合图7和图8,为了保证锁扣14能够在锁槽21中稳固锁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扣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5,第一弹性件15位于第一壳体11内,且压缩在锁扣14的第二部分和凸台111之间,第一弹性件15的伸缩方向与锁扣14的移动方向相同,即第一弹性件15能够始终给锁扣14一个朝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作用力。
89.图10为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其中空心箭头指的是安装过程的顺序,实心箭头指的是部件的移动方向,图11为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拆卸过程示意图,其中空心箭头指的是安装过程的顺序,实心箭头指的是部件的移动方向。下面结合图10和图11,介绍在第一弹性件15的作用下,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
90.在锁扣14处于初始状态时(锁扣14与锁槽21解锁),锁扣14在第一弹性件15的作用
下位于第一位置(参见图10内的上方视图)。在锁扣14插入锁槽21的过程中,第一锁臂142的顶部与第一斜面212相抵,在第一斜面212的作用下,锁扣1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15,从而避开第一凸起211(参见图10内的中部视图)。在越过第一凸起211后,第一弹性件15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锁扣14由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一凸起211插入第一缺口143内,实现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锁止(参见图10内的下方视图)。
91.在锁扣14处于初始状态时(锁扣14与锁槽21锁止),锁扣14在第一弹性件15的作用下位于第一位置(参见图11内的上方视图)。在锁扣14拔离锁槽21的过程中,将锁扣1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15,直至第一锁臂142的顶部与第二斜面213相抵(参见图11内的中部视图)。在第二斜面213的作用下,锁扣14被逐渐推出锁槽21,实现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解锁(参见图11内的下方视图)。在锁槽21拔离锁槽21后,第一弹性件15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锁扣14由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实现锁扣14的复位,以等待下一次的锁止操作。
92.图12为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第二种配合方式,同样也是通过将锁扣14插入锁槽21,以实现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锁止,通过将锁扣14拔离锁槽21,以实现锁扣14与锁槽21之间的解锁。区别主要是在于对锁扣14的驱动方式不同,以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方位不同,下面对此进行介绍。
93.图13为该种配合方式下,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锁止状态示意图,图14为该种配合方式下,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94.结合图13和14,在本实施例中,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和中心部位之间。当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锁槽21内的第一位置时,锁扣14的第二部分靠近第二表扣2的中心部位,锁扣14的第二部分与锁槽21相互锁止。当锁扣14的第二部分位于锁槽21内的第二位置时,锁扣14的第二部分靠近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锁扣14的第二部分与锁槽21相互解锁。
95.也就是说,在该种锁扣14和锁槽21的配合方式下,用户在操作锁扣14时,若需要将锁扣14与锁槽21锁止,则将锁扣14朝向第二表扣2的中心部位移动,若需要将锁扣14与锁槽21解锁,则将锁扣14朝向第二表扣2的边缘部位移动。以此实现了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锁止和解锁。
96.并且,锁扣14的第二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锁扣14的第一部分始终在第一壳体11的边缘部位和凸台111之间移动,锁扣14不会与凸台111之间产生干涉,即不会影响到位于凸台111顶部的容置空间a。
97.图15为第一表扣1的爆炸图,图16为锁扣14的装配示意图,图16中的实心箭头为锁扣14的移动方向,结合图15和图16,在本实施例中,锁扣14包括驱动块144、第二滑块145和第二锁臂146。驱动块144的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内,驱动块144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外,驱动块144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移动。第二滑块145可移动地插接在第一壳体11内,且与驱动块144滑动接触,第二滑块145的移动方向与驱动块144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二锁臂146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滑块145的第一部分相连,且位于第二滑块145背离第一壳体11内底面的一面,第二锁臂146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外,第二锁臂146的第二部分的侧壁具有第二缺口147。
98.由于驱动块144的第二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外,所以用户能够通过拨动驱动块144
的第二部分,以驱动位于第一壳体11内部的驱动块144的第一部分移动。又由于驱动块144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滑块145接触,且第二锁臂146与第二滑块145相连,所以在驱动块144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锁臂146也会随之一同移动。
99.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驱动块144的移动方向的侧边具有挤压斜面,该挤压斜面与驱动块144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45
°
夹角,第二滑块145的移动方向的侧边具有挤压斜面,该挤压斜面与第二滑块145的移动方向之间具有45
°
夹角,驱动块144的挤压斜面与第二滑块145的挤压斜面滑动配合。当驱动块144移动时,在两个挤压斜面的作用下,驱动块144施加到第二滑块145上的作用力一部分会转变为垂直于驱动块144的移动方向的分力,该分力能够驱动第二滑块145沿垂直于驱动块144的移动方向移动。
100.结合图13和图14,锁槽21的内侧壁具有第二凸起214,第二凸起214位于锁槽21的槽口处,且第二凸起214与第二缺口147相对。
101.当驱动块144驱动第二滑块145带动第二锁臂146的第二部分朝向第二表扣2的中心移动,以使第二凸起214位于第二缺口147内时,锁扣14与锁槽21相互锁止,当第二滑块145带动第二锁臂146的第二部分背离第二表扣2的中心移动,以使第二凸起214位于第二缺口147外时,锁扣14与锁槽21相互解锁。
102.继续结合图13和图14,为了使得锁扣14在插入锁槽21的过程中更为顺利,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14靠近锁槽21的槽口一侧具有第三斜面215。在背离第二表扣2的中心方向上,第三斜面215由锁槽21的槽口向槽底倾斜。如此设计,使得锁扣14在插入锁槽21的过程中,锁扣14的顶部会与第三斜面215相抵,从而顺着第三斜面215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进而避开第二凸起214,以便于锁扣14逐渐插入锁槽21中,使得锁扣14插入锁槽21的过程更为顺利。
103.相应的,为了使得锁扣14在拔离锁槽21的过程中更为顺利,锁槽21的内侧壁还具有第四斜面216,第四斜面216与第三斜面215相对,在背离第二表扣2的中心方向上,第四斜面216由锁槽21的槽底向槽口倾斜。如此设计,使得锁扣14在拔离锁槽21的过程中,将锁扣1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使得锁扣14的顶部与第四斜面216相抵,在第四斜面216的作用下,锁扣14被推出锁槽21,使得锁扣14拔离锁槽21的过程更为顺利。
104.继续结合图13和图14,为了保证锁扣14能够在锁槽21中稳固锁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扣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6;
105.第二弹性件16位于第一壳体11内,且压缩在锁扣14的第二部分和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之间,第二弹性件16的伸缩方向与锁扣14的移动方向相同,即第二弹性件16能够始终给锁扣14一个朝向第一位置移动的作用力。
106.图17为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其中空心箭头指的是安装过程的顺序,实心箭头指的是部件的移动方向,图18为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拆卸过程示意图,其中空心箭头指的是安装过程的顺序,实心箭头指的是部件的移动方向。下面结合图17和图18,介绍在第二弹性件16的作用下,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之间的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
107.在锁扣14处于初始状态时(锁扣14与锁槽21解锁),锁扣14在第二弹性件16的作用下位于第一位置(参见图17内的上方视图)。在锁扣14插入锁槽21的过程中,第二锁臂146的顶部与第三斜面215相抵,在第三斜面215的作用下,锁扣1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并
压缩第二弹性件16,从而避开第二凸起214(参见图17内的中部视图)。在越过第二凸起214后,第二弹性件16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锁扣14由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使得第二凸起214插入第二缺口147内,实现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锁止(参见图17内的下方视图)。
108.在锁扣14处于初始状态时(锁扣14与锁槽21锁止),锁扣14在第二弹性件16的作用下位于第一位置(参见图18内的上方视图)。在锁扣14拔离锁槽21的过程中,将锁扣1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16,直至第二锁臂146的顶部与第四斜面216相抵(参见图18内的中部视图)。在第四斜面216的作用下,锁扣14被逐渐推出锁槽21,实现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解锁(参见图18内的下方视图)。在锁槽21拔离锁槽21后,第二弹性件16的弹性势能释放,从而将锁扣14由第二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实现锁扣14的复位,以等待下一次的锁止操作。
109.图19为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的爆炸图,结合图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扣1内具有第一磁性件17。第二表扣2内具有第二磁性件22,第二磁性件22与第一磁性件17相吸。如此设计,在扣合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时,第一磁性件17和第二磁性件22将相互吸引,在此磁力的作用下,第一表扣1和第二表扣2自动相向移动,并通过锁扣14和锁槽21之间的配合相互锁止。
110.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0,该手表为智能手表,包括表盘100、表带200和电子器件300。
111.表带200为图1-19所示的表带,第一带体3远离第一表扣1的一端部与表盘100相连,第二带体4远离第二表扣2的一端部与表盘100相连,电子器件300位于容置空间a内(参见图21),且通过第一带体与表盘100电连接。
112.由于表带200的第一表扣1内部能够容置各种电子器件300,所以根据电子器件300的不同,手表能够相应的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扩展了手表的功能,使得手表的功能性得到提高。
113.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