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带扣及使用鞋带扣的鞋带系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1178发布日期:2023-01-03 23:4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带扣及使用鞋带扣的鞋带系法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鞋服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鞋带扣及使用鞋带扣的鞋带系法。


背景技术:

2.鞋子是人保护脚不受伤、便于行走的一种工具,现有鞋子的种类很多,而从系带结构上来划分为系带鞋和不系带鞋,其中运动鞋或休闲鞋多为系带结构,每次穿脱鞋子时都要解开鞋带及系紧鞋带,系带复杂,且系紧鞋带后,鞋带散落在鞋面上,鞋面杂乱;而且,现有一些运动鞋会在鞋带上穿设猫眼扣,拉紧鞋带,通过猫眼扣的配合收紧鞋带从而收紧鞋帮;但是,在使用猫眼扣收紧鞋带时,两鞋带活动端贯穿锁紧扣后向外延伸,鞋带活动端处于活动状态,且位于鞋面外的鞋带比较长,在运动、奔跑、走路过程中,鞋带容易松散开,穿戴者踩踏鞋带容易摔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鞋带扣及鞋带系法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带扣及使用鞋带扣的鞋带系法,可将伸出鞋面穿绳孔外的鞋带通过鞋带端扣和鞋带中间扣固定于鞋面上,鞋面更整洁,更安全,使用者操作更方便;避免鞋带随意散落在鞋面上或者鞋带松散而导致穿戴者踩踏鞋带而摔倒的安全隐患。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鞋带扣,包括有固定两鞋带活动端的鞋带端扣和穿设于鞋带中部的鞋带中间扣,所述鞋带端扣设置有活动夹紧两鞋带活动端的夹带部;所述鞋带中间扣设置有供鞋带穿过的鞋带穿孔,所述鞋带端扣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鞋带中间扣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7.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鞋带端扣上的扣环,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鞋带中间扣上且勾扣于扣环上的钩部。
8.所述鞋带端扣具有上扣体和下扣体,所述上扣体设置有贯通上扣体左右两端的第一夹紧槽和位于第一夹紧槽的两内侧壁上的钩槽,所述下扣体设置有第二夹紧槽和设置于第二夹紧槽的两外侧壁上的倒钩,所述下扣体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供鞋带穿过的开口通槽;在夹紧鞋带活动端时,先将两鞋带活动端分别从两开口通槽穿入第二夹紧槽内,再将上扣体盖合于下扣体上,两倒钩分别卡勾于两钩槽内,所述第二夹紧槽扣合于第一夹紧槽内形成夹紧鞋带活动端的夹带部,两鞋带活动端夹紧固定于鞋带端扣内。
9.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尖凸粒,所述第二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尖凸粒;上扣体盖合于下扣体时,所述第一尖凸粒和第二尖凸粒错位分布。
10.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一尖凸粒,每排第一尖凸粒的设置数量为
三个;所述第二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二尖凸粒,每排第二尖凸粒的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底壁还设置有两个小尖凸粒,两个小尖凸粒设置于其中一排中间位置的第一尖凸粒的两侧,所述第一尖凸粒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小尖凸粒凸出高度;且两所述小尖凸粒和两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尖凸粒上下正对设置。
11.所述下扣体在第二夹紧槽中间位置对称间隔设置有两隔板,两隔板之间的空间为鞋带活动端的容置槽,两隔板分别设置有一供鞋带活动端从第二夹紧槽穿入容置槽的开口,且在容置槽内设置有紧压两鞋带活动端上的两圆弧顶掣部。
12.所述容置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插接柱,所述上扣体设置有供插接柱插入的插接槽。
13.所述下扣体的两外侧壁相对倒钩设置有顶推槽,所述顶推槽垂直连接至倒钩。
14.所述鞋带中间扣具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设置有卡置第二扣件的开口腔室和设置于开口腔室底壁上的两鞋带穿孔,其中一鞋带活动端从一鞋带穿孔穿入开口腔室内,并由另一鞋带穿孔穿出开口腔室外,并将鞋带中间扣滑动至鞋带中部;所述第二扣件具有间隔设置的两弹性臂,两所述弹性臂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卡钩;所述开口腔室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供卡钩卡扣的卡扣槽。
15.所述开口腔室在开口处设置有两弹簧圈,所述弹簧圈一侧固定于开口腔室侧壁上,且弹簧圈另一侧悬空于开口腔室内;所述第二扣件压制弹簧圈卡置于开口腔室内且端部抵紧鞋带抵靠于开口腔室底壁上。
16.两所述弹性臂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开槽,两所述弹性臂之间形成十字通槽。
17.所述开口腔室由开口腔室底壁向开口方向呈渐扩设置。
18.所述钩部设置于第二扣件上且位于开口腔室外;所述钩部具有由第二扣件向外延伸的横向部、由横向部向下延伸的竖向板和设置于竖向板上且防止钩部脱出扣环外的凸块。
19.一种使用鞋带扣的鞋带系法,具有下列步骤:
20.s1、鞋带中部上穿设鞋带中间扣,鞋带中间扣上设置有钩部;
21.s2、鞋带的两鞋带活动端分别由上至下交织穿绕鞋面穿绳孔;
22.s3、两鞋带活动端穿出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后,将鞋带活动端固定于鞋带端扣上,且所述鞋带端扣上设置有扣环;
23.s4、从下往上调整鞋带松紧鞋面,将鞋带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拉出;
24.s5、鞋带中间扣的钩部勾扣于鞋带端扣的环扣上,将伸出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外的鞋带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拉至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进而固定于鞋面上。
25.所述鞋带中间扣具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设置有卡置第二扣件的开口腔室和设置于开口腔室底壁上的两鞋带穿孔,所述第二扣件具有间隔设置的两弹性臂,两所述弹性臂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卡钩;所述开口腔室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供卡钩卡扣的卡扣槽;
26.所述鞋带端扣具有上扣体和下扣体,所述上扣体设置有贯通上扣体左右两端的第一夹紧槽和位于第一夹紧槽的两内侧壁上的钩槽,所述下扣体设置有第二夹紧槽和设置于第二夹紧槽的两外侧壁上的倒钩,所述下扣体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供鞋带穿过的开口通槽;在夹紧鞋带活动端时,先将两鞋带活动端分别从两开口通槽穿入第二夹紧槽内,再将上扣
体盖合于下扣体上,两倒钩分别卡勾于两钩槽内,所述第二夹紧槽扣合于第一夹紧槽内形成夹紧鞋带活动端的夹带部,两鞋带活动端夹紧固定于鞋带端扣内;且所述鞋带端扣上设置有扣环,所述鞋带中间扣设置有勾扣于扣环上的钩部;
27.首先,其中一鞋带活动端从一鞋带穿孔穿入开口腔室内,并由另一鞋带穿孔穿出开口腔室外,并将鞋带中间扣滑动至鞋带中部;再第二扣件的两弹性臂从开口腔室的开口插入,所述第二扣件压制弹簧圈卡置于开口腔室内且抵紧鞋带抵靠于开口腔室底壁上;然后,两鞋带活动端分别由上至下交织穿绕多个鞋面穿绳孔;其次,两鞋带活动端穿出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后,将两鞋带活动端卡置于下扣体的第二夹紧槽内;之后将上扣体扣合于下扣体上,且夹紧固定鞋带活动端于夹带部内;由下至上调整鞋带松紧,将鞋带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拉出;最后,鞋带中间扣通过钩部勾扣于扣环上与鞋带端扣连接在一起。
28.所述开口腔室在开口处设置有两弹簧圈,所述弹簧圈一侧固定于开口腔室侧壁上,且弹簧圈另一侧悬空于开口腔室内;所述第二扣件压制弹簧圈卡置于开口腔室内且抵紧鞋带抵靠于开口腔室底壁上,所述钩部位于所述第一扣件外。
29.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尖凸粒,所述第二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尖凸粒;上扣体盖合于下扣体时,所述第一尖凸粒和第二尖凸粒错位分布。
30.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一尖凸粒,每排第一尖凸粒的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夹紧槽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二尖凸粒,每排第二尖凸粒的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夹紧槽的槽底壁还设置有两个小尖凸粒,两个小尖凸粒设置于其中一排中间位置的第一尖凸粒的两侧,所述第一尖凸粒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小尖凸粒凸出高度;且两所述小尖凸粒和两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尖凸粒上下正对设置。
31.所述下扣体在第二夹紧槽中间位置对称间隔设置有两隔板,两隔板之间的空间为鞋带活动端的容置槽,两隔板分别设置有一供鞋带活动端从第二夹紧槽穿入容置槽的开口,且在容置槽内设置有紧压两鞋带活动端上的两圆弧顶掣部。所述圆弧顶掣部正对开口且与开口间隔设置,所述圆弧顶掣部的高度小于所述隔板的高度。
32.所述容置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插接柱,所述上扣体设置有供插接柱插入的插接槽。
33.在鞋带上穿设鞋带中间扣后且在鞋带穿绕鞋面穿绳孔之前,鞋带上还穿设一松紧调节扣。
3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鞋带扣穿设在鞋子上在使用时,可先将鞋带中间扣穿设鞋带上,再鞋带穿绕于鞋面穿绳孔,之后将鞋带活动端固定于鞋带端扣上;然后,穿戴者调整鞋带松紧,可将鞋带统一往鞋带端扣或鞋带中间扣调整,让伸出鞋面穿绳孔外的鞋带统一位于鞋带端扣一侧或位于鞋带中间扣一侧;最后将鞋带端扣和鞋带中间扣连接在一起,即可将伸出鞋面穿绳孔外的鞋带通过鞋带端扣和鞋带中间扣固定于鞋面上,鞋面更整洁,更安全,使用者操作更方便;避免鞋带随意散落在鞋面上或者鞋带松散而导致穿戴者踩踏鞋带而摔倒的安全隐患。
35.本发明使用鞋带扣穿系鞋带时,可先将鞋带中间扣穿设鞋带上,再两鞋带活动端由上至下交织穿绕于鞋面穿绳孔,之后将鞋带活动端固定于鞋带端扣上;然后,穿戴者从下往上调整鞋带松紧鞋面,将鞋带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拉出,并将鞋带系紧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位置;最后,拉动鞋带中间扣的钩部勾扣于鞋带端扣的环扣上,所述鞋带中间扣可
以将鞋带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拉动至最下端鞋面穿绳孔位置,将鞋带固定于鞋面上,鞋带系法更简单、牢固,且鞋面更整洁,更安全;避免鞋带随意散落在鞋面上或者鞋带松散而导致穿戴者踩踏鞋带而摔倒的安全隐患;而且,所述鞋带端扣、鞋带中间扣分别位于鞋面穿绳孔的上端和下端,伸出鞋面穿绳孔外的鞋带从鞋面穿绳孔的上端跨越至下端,可尽量拉平鞋带贴靠在鞋面上;而且,鞋带活动端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位置,由于最下端鞋面穿绳孔位置的鞋带相对固定且不会受到拉扯,即鞋带活动端不会在穿脱鞋子时受到拉扯,可更牢固地固定于鞋带端扣上。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鞋带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鞋带扣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发明鞋带扣的侧视示意图;
39.图4为本发明鞋带扣的俯视示意图;
40.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41.图6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42.图7为本发明鞋带端扣的分解示意图一;
43.图8为本发明鞋带端扣的分解示意图二;
44.图9为本发明鞋带端扣的侧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45.图10为本发明鞋带中间扣的分解示意图一;
46.图11为本发明鞋带中间扣的分解示意图二;
47.图12为本发明鞋带中间扣的侧视分解示意图;
48.图13为本发明鞋带扣穿设鞋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49.图14为本发明鞋带扣穿设鞋带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50.图15为本发明鞋带端扣固定鞋带活动端的剖视示意图;
51.图16为本发明鞋带扣应用于鞋子上的结构示意图。
52.符号说明
53.鞋带10;鞋带活动端100;鞋面穿绳孔200;鞋带端扣1;鞋带中间扣2;鞋带穿孔211;扣环13;钩部23;上扣体11;下扣体12;第一夹紧槽111;钩槽112;第二夹紧槽121;倒钩122;开口通槽123;第一尖凸粒1111;第二尖凸粒1211;小尖凸粒1112;隔板124;容置槽125;开口1241;圆弧顶掣部1242;插接柱126;插接槽114;第一扣件21;第二扣件22;开口腔室212;弹性臂221;卡钩222;卡扣槽213;弹簧圈214;开槽2211;横向部231;竖向板232;凸块233。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55.请参阅图1至图16,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鞋带扣,包括有固定两鞋带活动端100的鞋带端扣1和穿设于鞋带10中部的鞋带中间扣2,所述鞋带端扣1设置有活动夹紧两鞋带活动端100的夹带部;所述鞋带中间扣2设置有供鞋带10穿过的鞋带穿孔211,所述鞋带端扣1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鞋带中间扣2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56.本发明鞋带扣穿设在鞋子上在使用时,可先将鞋带中间扣2穿设鞋带10上,再鞋带10穿绕于鞋面穿绳孔200,之后将鞋带活动端100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然后,穿戴者调整鞋带10松紧,可将鞋带10统一往鞋带端扣1或鞋带中间扣2调整,让伸出鞋面穿绳孔200外的鞋带10统一位于鞋带端扣1一侧或位于鞋带中间扣2一侧;最后将鞋带端扣1和鞋带中间扣2连接在一起,即可将伸出鞋面穿绳孔200外的鞋带10通过鞋带端扣1和鞋带中间扣2固定于鞋面上,鞋面更整洁,更安全,使用者操作更方便;避免鞋带10随意散落在鞋面上或者鞋带10松散而导致穿戴者踩踏鞋带10而摔倒的安全隐患;而且,所述鞋带端扣1、鞋带中间扣2分别位于鞋面穿绳孔200的上端和下端,伸出鞋面穿绳孔200外的鞋带10从鞋面穿绳孔200的上端跨越至下端,可尽量拉平鞋带10贴靠在鞋面上;当鞋带端扣1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时,可由下至上调整鞋带10松紧,将鞋带10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拉出,鞋带中间扣2可以将鞋带10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拉动至最下端鞋面穿绳孔200,将鞋带10固定于鞋面上;而且,鞋带活动端100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200位置,由于最下端鞋面穿绳孔200位置的鞋带10相对固定且不会受到拉扯,即鞋带活动端100不会在穿脱鞋子时受到拉扯,可更牢固地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
57.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鞋带端扣1上的扣环13,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鞋带中间扣2上且勾扣于扣环13上的钩部23;所述鞋带端扣1和鞋带中间扣2通过扣环13和钩部23配合结构可活动连接在一起,方便勾扣连接和脱扣打开。
58.本发明的所述鞋带端扣1具有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所述上扣体11设置有贯通上扣体11左右两端的第一夹紧槽111和位于第一夹紧槽111的两内侧壁上的钩槽112,所述下扣体12设置有第二夹紧槽121和设置于第二夹紧槽121的两外侧壁上的倒钩122,所述下扣体12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供鞋带10穿过的开口通槽123;在夹紧鞋带活动端100时,先将两鞋带活动端100分别从两开口通槽123穿入第二夹紧槽121内,再将上扣体11盖合于下扣体12上,两倒钩122分别卡勾于两钩槽112内,所述第二夹紧槽121扣合于第一夹紧槽111内形成夹紧鞋带活动端100的夹带部,两鞋带活动端100夹紧固定于鞋带端扣1内。
59.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夹紧槽111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尖凸粒1111;所述第二夹紧槽121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尖凸粒1211;上扣体11盖合于下扣体12时,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和第二尖凸粒1211错位分布;所述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扣合时,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和第二尖凸粒1211的尖端可以相互紧紧抵紧鞋带活动端100上,将鞋带活动端100更加牢固地夹紧于夹带部上,防止鞋带活动端100脱出鞋带端扣1。
60.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夹紧槽111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一尖凸粒1111,每排第一尖凸粒1111的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夹紧槽121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二尖凸粒1211,每排第二尖凸粒1211的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夹紧槽111的槽底壁还设置有两个小尖凸粒1112,两个小尖凸粒1112设置于其中一排中间位置的第一尖凸粒1111的两侧,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的凸出高度和第二尖凸粒1211的凸出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小尖凸粒1112凸出高度;且两所述小尖凸粒1112和两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尖凸粒1211上下正对设置;所述小尖凸粒1112和第二尖凸粒1211配合结构可以相互紧紧抵紧鞋带活动端100上,将鞋带活动端100更加牢固地夹紧于夹带部上,防止鞋带活动端100脱出鞋带端扣1。
61.本发明的所述下扣体12在第二夹紧槽121中间位置对称间隔设置有两隔板124,两
隔板124之间的空间为鞋带活动端的容置槽125,两隔板124分别设置有一供鞋带活动端100从第二夹紧槽121穿入容置槽125的开口1241,且在容置槽125内设置有紧压两鞋带活动端100上的两圆弧顶掣部1242;将鞋带活动端100从第二夹紧槽121穿过开口1241进入容置槽125内,并利用圆弧顶掣部1242压制在鞋带活动端100上,可将鞋带活动端100牢固固定于容置槽125内,进一步对鞋带活动端100加固固定,防止鞋带活动端100脱出鞋带端扣1。
62.本发明的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正对开口1241且与开口1241间隔设置,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的高度小于所述隔板124的高度;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第二尖凸粒1211配合结构和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可双重压紧鞋带活动端100,鞋带活动端100更加牢固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且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的圆弧顶侧面在压紧鞋带活动端100时,不会损坏鞋带活动端100。
63.本发明的所述容置槽12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插接柱126,所述上扣体11设置有供插接柱126插入的插接槽114;所述插接柱126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插接槽114为圆柱状槽;所述插接柱126和插接槽114的插接配合结构,可使得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扣合更牢固,进而鞋带活动端100更牢固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
64.本发明的所述下扣体12的两外侧壁相对倒钩122设置有顶推槽1221,所述顶推槽1221垂直连接至倒钩122;当鞋带端扣1解扣时,在每一顶推槽1221内插置一杆件,顶推杆件,将倒钩122推出钩槽112,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脱扣解开,方便解扣;所述下扣体12的两外侧壁分别设置两个倒钩122和两个顶推槽1221;同时顶推4个倒钩122,方便解扣。
65.本发明的所述鞋带中间扣2具有第一扣件21和第二扣件22,所述第一扣件21设置有卡置第二扣件22的开口腔室212和设置于开口腔室212底壁上的两鞋带穿孔211;所述第二扣件22具有间隔设置的两弹性臂221,两所述弹性臂221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卡钩222;所述开口腔室212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供卡钩222卡扣的卡扣槽213;在鞋带中间扣2穿设于鞋带上时,首先,两所述鞋带活动端100分别从第一扣件21的两鞋带穿孔211穿出,第二扣件22的两弹性臂221插置于开口腔室212,两卡钩222分别卡扣于卡扣槽213上,所述第二扣件22的端部抵紧鞋带10抵靠于开口腔室212底壁上;方便组装鞋带中间扣2于鞋带10上;在鞋带中间扣2解扣时,可以按压两卡钩222,卡钩222脱出卡扣槽213后,将第二扣件22从开口腔室212拔出,解扣方便。
66.本发明鞋带10穿设第一扣件21的鞋带穿孔211时,可以将其中一鞋带活动端100从一鞋带穿孔211穿入开口腔室212内,并由另一鞋带穿孔211穿出开口腔室212外,并将鞋带中间扣2滑动至鞋带10中部;也可以先将鞋带对折,再将两鞋带活动端从开口腔室的开口一侧分别向两鞋带穿孔穿出,两鞋带活动端位于鞋带中间扣外,鞋带中间扣2滑动至鞋带10中部。
67.本发明的所述开口腔室212在开口处设置有两弹簧圈214,所述弹簧圈214一侧固定于开口腔室212侧壁上,且弹簧圈214另一侧悬空于开口腔室212内;所述第二扣件22压制弹簧圈214卡置于开口腔室212内且端部抵紧鞋带10抵靠于开口腔室212底壁上;当第二扣件22卡置于第一扣件21内时,所述弹簧圈214的悬空一侧被压制在开口腔室212内壁和第二扣件22外壁之间,所述弹簧圈214的弹性回复力抵紧第二扣件22牢固卡置于开口腔室212内,第二扣件22更牢固组装于第一扣件21内。
68.本发明的两所述弹性臂22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开槽2211,两所述弹性臂221之
间形成十字通槽;所述弹性臂221的弹性更好。
69.本发明的所述开口腔室212由开口腔室212底壁向开口方向呈渐扩设置;方便第二扣件22插置于开口腔室212内。
70.本发明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扣件21或第二扣件22上。
71.本发明的所述钩部23设置于第二扣件22上且位于开口腔室212外;所述钩部23具有由第二扣件22向外延伸的横向部231、由横向部231向下延伸的竖向板232和设置于竖向板232上且防止钩部23脱出扣环13外的凸块233;在钩部23勾扣于扣环13时,所述竖向板232插入扣环13内,且凸块233防止竖向板232不受外力作用下脱出扣环13外,所述鞋带端扣1和鞋带中间扣2连接更牢固,且方便脱扣分开,使用更方便。
72.请参阅图1至图16,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使用鞋带扣的鞋带系法,具有下列步骤:
73.s1、鞋带10中部上穿设鞋带中间扣2,鞋带中间扣2上设置有钩部23;
74.s2、鞋带10的两鞋带活动端100分别由上至下交织穿绕鞋面穿绳孔200;
75.s3、两鞋带活动端100穿出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200后,将鞋带活动端100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且所述鞋带端扣1上设置有扣环13;
76.s4、从下往上调整鞋带10松紧鞋面,将鞋带10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拉出;
77.s5、鞋带中间扣2的钩部23勾扣于鞋带端扣1的环扣13上,将伸出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外的鞋带10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拉至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200进而固定于鞋面上。
78.本发明使用鞋带扣穿系鞋带时,可先将鞋带中间扣2穿设鞋带10上,再两鞋带活动端100由上至下交织穿绕于鞋面穿绳孔200,之后将鞋带活动端100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然后,穿戴者从下往上调整鞋带10松紧鞋面,将鞋带10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拉出,并将鞋带系紧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位置;最后,拉动鞋带中间扣2的钩部勾扣于鞋带端扣1的环扣上,所述鞋带中间扣2可以将鞋带10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拉动至最下端鞋面穿绳孔200位置,将鞋带10固定于鞋面上,鞋带系法更简单、牢固,且鞋面更整洁,更安全;避免鞋带10随意散落在鞋面上或者鞋带10松散而导致穿戴者踩踏鞋带10而摔倒的安全隐患;而且,所述鞋带端扣1、鞋带中间扣2分别位于鞋面穿绳孔200的下端和上端,伸出鞋面穿绳孔200外的鞋带10从鞋面穿绳孔200的上端跨越至下端,可尽量拉平鞋带10贴靠在鞋面上;而且,鞋带活动端100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200位置,由于最下端鞋面穿绳孔200位置的鞋带10相对固定且不会受到拉扯,即鞋带活动端100不会在穿脱鞋子时受到拉扯,可更牢固地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
79.本发明的所述鞋带中间扣2具有第一扣件21和第二扣件22,所述第一扣件21设置有卡置第二扣件22的开口腔室212和设置于开口腔室212底壁上的两鞋带穿孔211;所述第二扣件22具有间隔设置的两弹性臂221,两所述弹性臂221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卡钩222;所述开口腔室212的左右两侧壁设置有供卡钩222卡扣的卡扣槽213;在鞋带中间扣2穿设于鞋带上时,首先,两所述鞋带活动端100分别从第一扣件21的两鞋带穿孔211穿出,第二扣件22的两弹性臂221插置于开口腔室212,两卡钩222分别卡扣于卡扣槽213上,所述第二扣件22的端部抵紧鞋带10抵靠于开口腔室212底壁上;方便组装鞋带中间扣2于鞋带10上;在鞋带中间扣2解扣时,可以按压两卡钩222,卡钩222脱出卡扣槽213后,将第二扣件22从开口腔室212拔出,解扣方便;
80.所述鞋带端扣1具有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所述上扣体11设置有贯通上扣体11左右两端的第一夹紧槽111和位于第一夹紧槽111的两内侧壁上的钩槽112,所述下扣体12设置有第二夹紧槽121和设置于第二夹紧槽121的两外侧壁上的倒钩122,所述下扣体12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供鞋带10穿过的开口通槽123;在夹紧鞋带活动端100时,先将两鞋带活动端100分别从两开口通槽123穿入第二夹紧槽121内,再将上扣体11盖合于下扣体12上,两倒钩122分别卡勾于两钩槽112内,所述第二夹紧槽121扣合于第一夹紧槽111内形成夹紧鞋带活动端100的夹带部,两鞋带活动端100夹紧固定于鞋带端扣1内;
81.首先,其中一鞋带活动端100从一鞋带穿孔穿200入开口腔室212内,并由另一鞋带穿孔穿200出开口腔室212外,并将鞋带中间扣2滑动至鞋带10中部;再第二扣件22的两弹性臂221从开口腔室212的开口插入,所述第二扣件22压制弹簧圈214卡置于开口腔室212内且抵紧鞋带10抵靠于开口腔室212底壁上;然后,两鞋带活动端100分别由上至下交织穿绕多个鞋面穿绳孔200;其次,两鞋带活动端100穿出位于最下端的鞋面穿绳孔200后,将两鞋带活动端100卡置于下扣体12的第二夹紧槽121内;之后将上扣体11扣合于下扣体12上,且夹紧固定鞋带活动端100于夹带部内;由下至上调整鞋带10松紧,将鞋带10从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拉出;最后,鞋带中间扣2通过钩部23勾扣于扣环13上与鞋带端扣1连接在一起,将鞋带10固定于鞋面上,鞋面更整洁,更安全,使用者操作更方便;避免鞋带10随意散落在鞋面上或者鞋带10松散而导致穿戴者踩踏鞋带10而摔倒的安全隐患。
82.本发明的所述开口腔室212在开口处设置有两弹簧圈214,所述弹簧圈214一侧固定于开口腔室212侧壁上,且弹簧圈214另一侧悬空于开口腔室212内;所述第二扣件22压制弹簧圈214卡置于开口腔室212内且端部抵紧鞋带10抵靠于开口腔室212底壁上,所述钩部23位于所述第一扣件21外;当第二扣件22卡置于第一扣件21内时,所述弹簧圈214的悬空一侧被压制在开口腔室212内壁和第二扣件22外壁之间,所述弹簧圈214的弹性回复力抵紧第二扣件22牢固卡置于开口腔室212内,第二扣件22更牢固组装于第一扣件21内。
83.本发明的两所述弹性臂221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开槽2211,两所述弹性臂221之间形成十字通槽;所述弹性臂221的弹性更好。
84.本发明的所述开口腔室212由开口腔室212底壁向开口方向呈渐扩设置;方便第二扣件22插置于开口腔室212内。
85.本发明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扣件21或第二扣件22上。
86.本发明的所述钩部23设置于第二扣件22上且位于开口腔室212外;所述钩部23具有由第二扣件22向外延伸的横向部231、由横向部231向下延伸的竖向板232和设置于竖向板232上且防止钩部23脱出扣环13外的凸块233;在钩部23勾扣于扣环13时,所述竖向板232插入扣环13内,且凸块233防止竖向板232不受外力作用下脱出扣环13外,所述鞋带端扣1和鞋带中间扣2连接更牢固,且方便脱扣分开,使用更方便。
87.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夹紧槽111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尖凸粒1111;所述第二夹紧槽121的槽底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尖凸粒1211;上扣体11盖合于下扣体12时,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和第二尖凸粒1211错位分布;所述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扣合时,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和第二尖凸粒1211的尖端可以相互紧紧抵紧鞋带活动端100上,将鞋带活动端100更加牢固地夹紧于夹带部上,防止鞋带活动端100脱出鞋带端扣1。
88.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夹紧槽111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一尖凸粒1111,每排第一尖
凸粒1111的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夹紧槽121的槽底壁设置有两排第二尖凸粒1211,每排第二尖凸粒1211的设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夹紧槽111的槽底壁还设置有两个小尖凸粒1112,两个小尖凸粒1112设置于其中一排中间位置的第一尖凸粒1111的两侧,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小尖凸粒1112凸出高度;且两所述小尖凸粒1112和两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尖凸粒1211上下正对设置;所述小尖凸粒1112和第二尖凸粒1211配合结构可以相互紧紧抵紧鞋带活动端100上,将鞋带活动端100更加牢固地夹紧于夹带部上,防止鞋带活动端100脱出鞋带端扣1。
89.本发明的所述下扣体12在第二夹紧槽121中间位置对称间隔设置有两隔板124,两隔板124之间的空间为鞋带活动端的容置槽125,两隔板124分别设置有一供鞋带活动端100从第二夹紧槽121穿入容置槽125的开口1241,且在容置槽125内设置有紧压两鞋带活动端100上的两圆弧顶掣部1242;将鞋带活动端100从第二夹紧槽121穿过开口1241进入容置槽125内,并利用圆弧顶掣部1242压制在鞋带活动端100上,可将鞋带活动端100牢固固定于容置槽125内,进一步对鞋带活动端100加固固定,防止鞋带活动端100脱出鞋带端扣1。
90.本发明的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正对开口1241且与开口1241间隔设置,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的高度小于所述隔板124的高度;所述第一尖凸粒1111、第二尖凸粒1211配合结构和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可双重压紧鞋带活动端100,鞋带活动端100更加牢固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且所述圆弧顶掣部1242的圆弧顶侧面在压紧鞋带活动端100时,不会损坏鞋带活动端100。
91.本发明的所述容置槽12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插接柱126,所述上扣体11设置有供插接柱126插入的插接槽114;所述插接柱126和插接槽114的插接配合结构,可使得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扣合更牢固,进而鞋带活动端100更牢固固定于鞋带端扣1上。
92.本发明的下扣体12的两外侧壁相对倒钩122设置有顶推槽1221,所述顶推槽1221垂直连接至倒钩122;当鞋带端扣1解扣时,在每一顶推槽1221内插置一杆件,顶推杆件,将倒钩122推出钩槽112,上扣体11和下扣体12脱扣解开,方便解扣;所述下扣体12的两外侧壁分别设置两个倒钩122和两个顶推槽1221;同时顶推4个倒钩122,方便解扣。
93.本发明在鞋带10上穿设鞋带中间扣2后且在鞋带10穿绕鞋面穿绳孔200之前,鞋带10上还穿设一松紧调节扣3;利用松紧调节扣3将鞋带10在最上端的鞋面穿绳孔200位置系紧,方便系紧鞋带10。
94.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