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异物组件和安全带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8613发布日期:2022-11-02 21:1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异物组件和安全带锁扣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异物组件和一种安全带锁扣。


背景技术:

2.安全带锁扣是汽车中使用的一种安全装置并且固定连接到汽车内部。在乘客坐至座椅后,安全带将包围乘客,安全带上的锁舌插入安全带锁扣中,从而在车辆剧烈减速时将乘客固定在车辆座椅上。
3.但是当乘客不使用安全带锁扣,安全带上的锁舌和安全带锁扣多是处于分离状态,安全带锁扣的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处于开口状态,这样就会使得一些异物容易从该端口进入到安全带锁扣的内部,从而影响安全带锁扣的正常使用。现有的防异物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从而增加了装配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进而增加生产成本。
4.因此,如何降低防异物组件的复杂程度,降低装配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以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异物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降低防异物组件的复杂程度,降低装配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以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异物组件,安装于安全带锁扣的壳体的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包括:支撑部件、封装摆动部件和复位部件;
7.所述支撑部件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扣的锁体并位于所述端口;
8.所述封装摆动部件包括封装主体和转动部;所述封装主体位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容置槽中,用于将所述端口封装;所述转动部沿垂直锁舌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封装主体两端并能够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连接;
9.所述复位部件至少连接于相对的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壁和所述封装摆动部件的一转动部之间,通过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封装摆动部件配合使所述端口呈现封装状态或开启状态。
10.可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11.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上具有的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相匹配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12.所述复位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上具有的与所述复位部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之间;
1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垂直锁舌插入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或非同一直线。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位于所述封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凸出所述第一端面且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轴销,所述第一轴销插与所
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所述第一轴销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
15.所述第二转动部位于所述封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凹陷于所述第二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
16.可选的,所述复位部件包括第二轴销和扭簧,所述第二轴销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凹槽;
17.所述扭簧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二轴销上,且所述扭簧的抵接端与所述封装主体抵接,并在随所述封装主体转动时形成具有复位能力的复位弹力。
18.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位于所述封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凹陷于所述第一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三轴销;
19.所述第二转动部位于所述封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凹陷于所述第二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三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
20.可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21.所述复位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具有的与所述复位部件相匹配的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一转动部之间;
22.所述复位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上具有的与所述复位部件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转动部之间;
2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垂直锁舌插入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或非同一直线。
24.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位于所述封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凹陷于所述第一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第四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孔;
25.所述第二转动部位于所述封装主体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凹陷于所述第二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第五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连接孔。
26.可选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支撑板朝向锁舌插入方向的端面上,所述装配槽的槽口朝向锁舌插入方向,所述装配槽具有与所述锁体相匹配的形态。
27.可选的,所述端口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上壳体的前端位置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具有与所述支撑部件外轮廓相匹配的形态。
2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安全带锁扣,包括上述所述的防异物组件。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异物组件,安装于安全带锁扣的壳体的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包括:支撑部件、封装摆动部件和复位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扣的锁体并位于所述端口;所述封装摆动部件包括封装主体和转动部;所述封装主体位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容置槽中,用于将所述端口封装;所述转动部沿垂直锁舌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
封装主体两端并能够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连接;所述复位部件至少连接于相对的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壁和所述封装摆动部件的一转动部之间,通过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封装摆动部件配合使所述端口呈现封装状态或开启状态。
3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支撑部件作为封装摆动部件和复位部件的载体,使得封装摆动部件和复位部件可以安装在安全带锁扣的壳体的端口,以将该端口封装。另外,在锁舌插向该端口时,封装摆动部件被驱动,以使得封装摆动部件和复位部件配合转动,可将被封装的端口呈现,同时复位部件具有复位弹力。当锁舌脱离端口时,该复位弹力可使得封装摆动部件自动复位至初始的封装端口的状态,使得异物不容易进入到安全带锁扣的内部空间,从而维持了安全带锁扣的正常使用,提高安全带锁扣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复位部件是设置在相对的容置槽的一侧壁和封装摆动部件的一转动部之间,可简化防异物组件的结构,从而降低防异物组件的复杂程度,降低装配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异物组件安装于锁体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异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摆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摆动部件安装于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上的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防异物组件100,安全带锁扣200,支撑部件1,容置槽2,第一侧壁21,第一连接结构22,第二侧壁23,第二连接结构24,装配槽3,封装摆动部件4,封装主体41,转动部42,第一轴销421,第一连接凹槽422,复位部件5,第二轴销51,扭簧52,按钮6,锁体7,端口8,容置腔81,侧腔壁82,底腔壁83,竖直腔壁84,卡接条85。
具体实施方式
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实施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4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异物组件,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异物组件安装于锁体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异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摆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摆动部件安装于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上的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43.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异物组件100,安装于安全带锁扣
200的壳体的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其中,壳体具有用于容置安全带锁扣200的按钮6的开口和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按钮6的开口和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处于连通状态。壳体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扣装以形成安全带锁扣200的壳体。用于容置安全带锁扣200的按钮6的开口和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位于上壳体11上,具体的,上壳体11的外形呈l型,l型的短边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安全带锁扣200的按钮6的开口和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用于容置按钮6的开口占据该短边较多面积,防异物组件100安装于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的位置。其中,端口8包括位于壳体的上壳体11的前端位置的容置腔81,容置腔81的腔壁具有与支撑部件外轮廓相匹配的形态。具体的,容置腔81由左、右对称设置的侧腔壁82、底腔壁83以及竖直腔壁84构成,且各个腔壁均是上壳体11的壁体。其中,左、右对称设置的侧腔壁82上设置有卡接条85,用于与支撑部件1的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3外侧的限位槽卡接,底腔壁83与支撑部件1的支撑板外侧抵接,用于承接支撑部件1,竖直腔壁84是构成端口8的壁体的一部分,用于限定支撑部件1在与锁舌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自由度。
44.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防异物组件100包括:支撑部件1、封装摆动部件4和复位部件5。其中,支撑部件1连接于安全带锁扣200的锁体7,并安装在贴近端口8的壳体的前端位置。封装摆动部件4包括封装主体41和转动部42,封装主体41位于支撑部件1的容置槽2中,用于将端口8封装。转动部42沿垂直锁舌插入方向设置在封装主体41两端并能够与容置槽2相对的两侧壁连接。复位部件5至少连接于相对的容置槽2的一侧壁和封装摆动部件4的一转动部42之间,通过复位部件5与封装摆动部件4配合使端口8呈现封装状态或开启状态。
45.如下将分别描述支撑部件1、封装摆动部件4和复位部件5的具体结构和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及状态。
46.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支撑部件1连接于安全带锁扣200的锁体7并安装在贴近端口8的壳体的前端位置,具体的,支撑部件1安装在上壳体11的在贴近端口8的位置。支撑部件1的整体呈u型体,包括装配槽3和呈u型的容置槽2,其中,容置槽2包括相对的两侧壁,该相对的两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3,以及连接于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3之间的支撑板。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3沿垂直锁舌插入方向上相对设置,容置槽2用于容置复位部件5。容置槽2所具有的容置空间至少使得封装摆动部件4可在该容置空间中自由转动。装配槽3设置在支撑部件1的支撑板上,且具体是位于支撑板朝向锁舌插入方向的端面上,装配槽3的槽口朝向锁舌插入方向,并与安全带锁扣200的锁体7的插接端(未示出)相对设置。装配槽3用于与安全带锁扣200的锁体7插接,以将支撑部件1固定安装在锁体7上,锁体7用于限定支撑部件1在锁舌插入方向的自由度。在将支撑部件1固定安装在锁体7上后,沿与锁舌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将支撑部件1插接在上壳体11的前端位置的容置腔81中。
47.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封装摆动部件4包括封装主体41和转动部42,封装主体41具有与支撑部件1的容置槽2相匹配的形态,封装主体41位于支撑部件1的容置槽2中,并用于将端口8封装。在端口8为封装状态时,该端口8只呈现按钮6的按压部的外表面和封装主体41的外表面,且按钮6的按压部的外表面和封装主体41的外表面在同一端面上,使得安全带锁扣的外观整齐。转动部42沿垂直锁舌插入方向设置在封装主体41两端并能够与容置槽2相对的两侧壁连接,具体的,转动部42包括第一转动部42和第二转动部42,即第一转动部42和第二转动部42沿垂直锁舌插入方向分别对应设置在封装主体41两端。在一种实例中,
第一转动部42与第一侧壁21上具有的与第一转动部42相匹配的第一连接结构22连接,复位部件5连接于第二侧壁23上具有的与复位部件5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结构24和第二转动部42之间。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2和第二连接结构24在垂直锁舌插入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或非同一直线。
48.进一步的,封装摆动部件4通过封装主体41两端的第一转动部42和第二转动部42实现在容置槽2中的转动。具体的,第一转动部42位于封装主体41朝向第一侧壁21的第一端面,第一转动部42包括凸出第一端面且朝向第一侧壁21的第一轴销421,第一轴销421与第一连接结构22相对设置,第一轴销421插接于第一连接结构22。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2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轴销421的直径,即第一轴销421插接于第一连接孔后,第一轴销421与第一连接孔之间具有转动间隙,第一轴销421可在第一连接孔中转动,从而实现封装摆动部件4的转动。第二转动部42位于封装主体41朝向第二侧壁23的第二端面,第二转动部42包括凹陷于第二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第二连接结构24的第一连接凹槽422,第一连接凹槽422与第二连接结构24相对设置,第一连接凹槽422用于与复位部件5连接。其中,第二连接结构24包括第二连接孔。
49.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复位部件5连接于支撑部件1的第二侧壁23和第二转动部42之间具体是,复位部件5连接于第二侧壁23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凹槽422之间。其中,复位部件5包括第二轴销51和扭簧52,第二轴销51插接于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凹槽422,具体的,第二轴销51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其中,第二轴销51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连接孔,使得第二轴销51与容置槽2的第二侧壁23之间呈固定连接状态,即第二轴销51的固定端在第二连接孔中不发生转动。第二轴销51的连接端插接于第一连接凹槽422,第一连接凹槽422的槽口宽度大于第二轴销51的连接端的直径,使得第二轴销51的连接端插接于第一连接凹槽422后,第二轴销51的连接端与第一连接凹槽422之间具有转动间隙,第二轴销51的连接端可在第一连接凹槽422中转动,从而实现封装摆动部件4转动于容置槽2的容置空间中。
50.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扭簧52固定套装于第二轴销51上,且扭簧52的抵接端与封装主体41抵接,并在随封装主体41转动时形成具有复位能力的复位弹力。具体的,在锁舌插向端口8时,封装摆动部件4被驱动,并通过第一轴销421和第一连接孔的配合、第一连接凹槽422与第二轴销51的配合实现转动以将被封装的端口8呈现,扭簧52的抵接端随封装主体41转动从而具有复位弹力。当锁舌脱离端口8时,通过扭簧52具有的复位弹力使封装摆动部件4复位,封装主体41将端口8封装。
51.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结合前述内容,第一连接结构22和第二连接结构24在垂直锁舌插入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具体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可位于同一直线(称为第一直线)上,则第一轴销421、第一连接凹槽422以及第二轴销51也位于该第一直线上。当然,第一连接结构22和第二连接结构24在垂直锁舌插入方向上位于非同一直线,具体的,在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不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即第一连接孔位于一直线,第一轴销421与第一连接孔共线设置;第二连接孔位于另一直线,第一连接凹槽422与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二轴销51共线设置。
52.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2包括第三轴销(未示出),第二连接结构24包括第二连接孔。对应的,第一转动部42位于封装主体41朝向第一侧壁21的第一端面,第
一转动部42包括凹陷于第一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第一侧壁21的第二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凹槽与第三轴销插相对设置,第三轴销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其中,第二连接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第三轴销的直径,使得第三轴销插接于第二连接凹槽后,第三轴销与第二连接凹槽之间具有转动间隙,第三轴销可在第二连接凹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封装摆动部件4转动于容置槽2的容置空间中。第二转动部42位于封装主体41朝向第二侧壁23的第二端面,第二转动部42包括凹陷于第二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第二连接孔的第三连接凹槽,第三连接凹槽与第二连接孔相对设置,第三连接凹槽用于与所述复位部件5连接。
53.在另外一实施例中,转动部42包括第一转动部42和第二转动部42,容置槽2相对的两侧壁包括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3,复位部件5连接于第一侧壁21上具有的与复位部件5相匹配的第一连接结构22和第一转动部42之间,复位部件5连接于第二侧壁23上具有的与复位部件5相匹配的第二连接结构24和第二转动部42之间。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2和第二连接结构24在垂直锁舌插入方向上位于同一直线或非同一直线。
54.具体的,第一转动部42位于封装主体41朝向第一侧壁21的第一端面,第一转动部42包括凹陷于第一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第一连接结构22的第四连接凹槽。第四连接凹槽用于与复位部件5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2包括第一连接孔。复位部件5连接于支撑部件1的第一侧壁21和第一转动部42之间,具体的,复位部件5连接于第一侧壁21的第一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凹槽之间。其中,复位部件5包括第四轴销和扭簧52,第四轴销插接于第一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凹槽,具体的,第四轴销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其中,第四轴销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一连接孔,使得第四轴销与容置槽2的第一侧壁21之间呈固定连接状态,即第四轴销的固定端在第一连接孔中不发生转动。第四轴销的连接端插接于第四连接凹槽,第四连接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第四轴销的连接端的直径,使得第四轴销的连接端插接于第四连接凹槽后,第四轴销的连接端与第四连接凹槽之间具有转动间隙,第四轴销的连接端可在第四连接凹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封装摆动部件4转动于容置槽2的容置空间中。扭簧52固定套装于第四轴销上,且扭簧52的抵接端与封装主体41抵接,并在随封装主体41转动时形成具有复位能力的复位弹力。
55.其中,第二转动部42位于封装主体41朝向第二侧壁23的第二端面,第二转动部42包括凹陷于第二端面且槽口方向朝向第二连接结构24的第五连接凹槽。第五连接凹槽用于与复位部件5连接。其中,第二连接结构24包括第二连接孔。复位部件5连接于支撑部件1的第二侧壁23和第二转动部42之间具体是,复位部件5连接于第二侧壁23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凹槽之间。其中,复位部件5包括第五轴销和扭簧52,第五轴销插接于第二连接孔和第五连接凹槽,具体的,第五轴销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其中,第五轴销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连接孔,使得第五轴销与容置槽2的第二侧壁23之间呈固定连接状态,即第五轴销的固定端在第二连接孔中不发生转动。第五轴销的连接端插接于第五连接凹槽,第五连接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第五轴销的连接端的直径,使得第五轴销的连接端插接于第五连接凹槽后,第五轴销的连接端与第五连接凹槽之间具有转动间隙,第五轴销的连接端可在第五连接凹槽中转动,从而实现封装摆动部件4转动于容置槽2的容置空间中。所述扭簧52固定套装于第五轴销上,且扭簧52的抵接端与封装主体41抵接,并在随封装主体41转动时形成具有复位能力的复位弹力。
5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凹槽422与第二连接凹槽、第三连
接凹槽、第四连接凹槽、第五连接凹槽具有相同的结构。
57.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异物组件100,安装于安全带锁扣200的壳体的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包括:支撑部件1、封装摆动部件4和复位部件5;所述支撑部件1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扣200的锁体7并位于所述端口8;所述封装摆动部件4包括封装主体41和转动部42;所述封装主体41位于所述支撑部件1的容置槽2中,用于将所述端口8封装;所述转动部42沿垂直锁舌插入方向设置在所述封装主体41两端并能够与所述容置槽2相对的两侧壁连接;所述复位部件5至少连接于相对的所述容置槽2的一侧壁和所述封装摆动部件4的一转动部42之间,通过所述复位部件5与所述封装摆动部件4配合使所述端口8呈现封装状态或开启状态。
58.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通过支撑部件1作为封装摆动部件4和复位部件5的载体,使得封装摆动部件4和复位部件5可以安装在安全带锁扣200的壳体的端口8,以将该端口8封装。另外,在锁舌插向该端口8时,封装摆动部件4被驱动,以使得封装摆动部件4和复位部件5配合转动,可将被封装的端口8呈现,同时复位部件5具有复位弹力。当锁舌脱离端口8时,该复位弹力可使得封装摆动部件4自动复位至初始的封装端口8的状态,使得异物不容易进入到安全带锁扣200的内部空间,从而维持了安全带锁扣200的正常使用,提高安全带锁扣200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复位部件5是设置在相对的容置槽2的一侧壁和封装摆动部件4的一转动部42之间,可简化防异物组件100的结构,从而降低防异物组件100的复杂程度,降低装配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59.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锁扣200,可参见图1所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用于锁舌插入的端口8的防异物组件100,其中,防异物组件100的具体结构的描述可参见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内容,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在此处将不重复赘述。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锁扣200还包括:按钮6、锁体7、顶出块、弹簧座、平衡块(未示出)、按钮6、锁体7、锁钩、弹簧、栓机轴、第一虚拟开关以及线束控制器、铆钉、o型圈和惯性块等。基于上述各个结构是本领域常规设置,其具体的设置位置和连接方式可参见常规设置方式,此处将不再重复赘述。
60.本技术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