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纳装置和收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6862发布日期:2023-11-30 09:1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纳装置和收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和收纳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使用大屏触摸屏的移动终端迅速发展,手写笔被当作常用的输入方式之一,也逐步成为移动终端的一种标准配置。目前由于手写笔的尺寸通常都较小,一旦掉落后,寻找很困难,很容易丢失。

2、由此,采用合理的方式收纳手写笔会直接影响对电子产品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写笔的收纳装置和收纳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写笔的收纳装置,手写笔的0收纳装置包括:底座、收纳组件、第一筒状体和第二筒状体,所述收纳组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收纳组件背离所述底座的另一侧用于装配所述手写笔,所述第一筒状体套设于至少部分所述收纳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二筒状体用于套设于所述收纳组件和所述手写笔的外侧,所

3、述第一筒状体的内周面开设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收纳组件开设有与所5述第一配合结构装配连接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用于在所述手写笔挤压所述收纳组件时配合将所述收纳组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收笔位和远离所述底座的取笔位之间进行位置切换。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收纳系统,收纳系统包括手写笔和上述的收纳装置。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收纳装置包括底座、收纳组件、第一筒状体和第二筒状体,收纳组件弹性支撑在底座上,收纳组件背离底座的另一侧用于装配手写笔,第一筒状体套设于至少部分收纳组件的外侧,第二筒状体用于套设于收纳组件和手写笔的外侧,第一筒状体的内周面开设有第一配合结构,收纳组件开设有与第一配合结构装配连接的第二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用于在手写笔挤压收纳组件时配合将收纳组件在靠近底座的收笔位和远离底座的取笔位之间进行位置切换。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手写笔与收纳组件装配,并安装在第二筒状体内,在需要将手写笔取出或收纳时,只需向手写笔施加压力以使手写笔挤压收纳组件,使得收纳组件从收笔位切换至取笔位,或从取笔位切换至收笔位,整个收纳结构简单,且取笔或收纳的方式更可靠,效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收纳组件、第一筒状体和第二筒状体,所述收纳组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收纳组件背离所述底座的另一侧用于装配手写笔,所述第一筒状体套设于至少部分所述收纳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二筒状体用于套设于所述收纳组件和所述手写笔的外侧,所述第一筒状体的内周面开设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收纳组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装配连接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用于在所述手写笔挤压所述收纳组件时配合将所述收纳组件在靠近所述底座的收笔位和远离所述底座的取笔位之间进行位置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筒状体的轴向设置的顶杆和传动杆,所述顶杆位于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底座一侧,所述第二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传动杆,所述顶杆在与所述传动杆连接处设有第三配合结构,所述第三配合结构用于所述顶杆接收外力时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使所述传动杆沿轴向在所述取笔位和所述收笔位之间移动,以及使所述传动杆沿所述第一筒状体的周向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配合将所述收纳组件定位在所述取笔位或退出所述取笔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多组子装配结构,所述多组子装配结构沿周向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导向柱,所述多个导向柱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槽用于通过所述导向柱引导所述传动杆在所述取笔位和所述收笔位移动,所述导向柱还用于在所述传动杆沿周向转动时,从所述第一导向槽转至与所述子装配结构抵接,或者转动至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以允许从所述收笔位移动至所述取笔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装配结构包括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沿周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朝向所述底座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以在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凹槽,所述导向柱在朝向所述顶杆一侧设有第三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用于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配合将所述导向柱转动至限位凹槽,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配合将所述导向柱转动至所述第一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装配结构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凸条,在所述第一筒状体的周向上,所述第三凸条位于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之间,所述第三凸条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的厚度,以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顶杆设有多个导向块,所述多个导向块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限位凹槽的数目均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包括朝向所述导向柱的第四导向斜面,在所述顶杆接收外力时,所述第三导向斜面和所述第四导向斜面配合,使得所述传动杆沿周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传动杆朝向所述底座一侧的压持杆,所述压持杆收纳装置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压持杆与所述底座之间,以使所述收纳组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沿所述第一筒状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套接部和座体,所述压持杆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套接部以及压持部,所述压持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径向尺寸,所述压缩弹簧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套接部和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外周侧,并通过所述座体和所述压持部进行限位。

10.一种收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写笔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收纳装置和收纳系统。该收纳装置包括底座、收纳组件、第一筒状体和第二筒状体,收纳组件弹性支撑在底座上,收纳组件背离底座的另一侧用于装配手写笔,第一筒状体套设于至少部分收纳组件的外侧,第二筒状体用于套设于收纳组件和手写笔的外侧,第一筒状体的内周面开设有第一配合结构,收纳组件开设有与第一配合结构装配连接的第二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用于在手写笔挤压收纳组件时配合将收纳组件在靠近底座的收笔位和远离底座的取笔位之间进行位置切换。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整个收纳结构简单,且取笔或收纳的方式更可靠,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市天珑通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