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4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链带进行加固的加固部分的结构,其中链带设置在一个箱形销或插件销附近,而且该箱形销或插件销与链带的端部相连接,该链带端部又以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形式设置在拉链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拉链市场一直需要生产出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和质量优良的产品。这种趋势在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领域尤其明显,这种可分式的底端止动件用于衣服前部的打开/闭合部分上,而且能够与链带的端部部分相互连接或彼此分开。
在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现有普通拉链中,多个扣合元件连接在一对链带的两个相对的侧缘上并与多个由一箱形销构成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相连接,而且一个箱形销和一个插件销与扣合元件的底端相连接。然后,将一个在平纹织物(塔夫绸)或合成树脂薄膜上设置有粘接剂层的加固带粘接到需要安装这种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链带部分上,目的是对用于提供稳定作用的部分进行加固,接着将可分式底端止动件连接到位。
这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而且在该可分式底端止动件上还设置有加固带的拉链需要安装能够对链带进行加固的加固带,这样就会增加拉链的部件数量,从而增加了成本。此外,由于在制造拉链的方法中通常需要粘接加固带的步骤和粘接机器,因此就不能简化这种制造工艺的工序,而且还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例如英国专利988659已经公开了一种用于拉链上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这种可分式底端止动件和一个设置有多个凸肋的加固部分利用合成树脂整体连接到链带的前面和后面上,而且无需将一个加固带连接到链带的端部上。
尽管在该文献所披露的这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中,其凸肋的截面可被制造成任何形状,但是该专利并未对这种凸肋与缝纫针之间的碰撞作出任何改进,而这种碰撞可能会在对一个缝合对象(例如衣服)进行缝纫操作的过程中发生。因此,由于缝纫针的撞击而使凸肋损坏的频率就会很高,而且已经损坏的部分可能从链带与衣服之间的配合部分伸出,这样就可能伤及穿用者的皮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而且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对用于将一个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缝到缝合对象(例如衣服)上的方法进行改进,具体而言,就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这种拉链能够被容易而安全地缝到缝合对象(例如衣服)上并可防止加固部分因缝纫针与凸肋之间的碰撞而损坏,而且还能够顺畅地完成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分离操作。
除了上述的目的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即使缝纫针与加固部分上的凸肋在缝制过程中相互接触,这种拉链也能够使缝纫针有效地偏离凸肋,以将拉链安全地缝制到缝合对象上,从而保证织物与皮肤安全的接触。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这种拉链能够安全、高效地将加固部分缝制到位,而且在缝制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麻烦。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中加固部分的凸肋设置有一个理想斜面,从而防止凸肋在缝制过程中被缝纫针所损坏,而且能够平滑地缝制加固部分的凸肋。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如果缝纫线远离一个开口,那么其允许对大尺寸的拉链进行适当而有效的缝合。
本发明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如果缝纫线在一个开口附近,那么其能够对小尺寸的拉链进行适当而有效的缝合处理。
本发明的第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中加固部分的凸肋对称设置在链带的正面和背面上,这样就能够在任何一侧对其进行缝制加工,从而防止凸肋在缝纫针的撞击下而损坏。
根据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多个扣合元件被连接到一对链带的两个相对的侧缘上,而且其还设置有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例如箱形销、一个箱体和一个插件销,该止动件通过整体模压而连接到位于扣合元件端部的链带侧缘上;和一个加固部分,该加固部分与可分式底端止动件以下述方式一体制成使其在链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露出,目的是对链带进行加固。这种加固部分由多个与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相连接的凸肋形成。这些凸肋形成在缝合对象(例如衣服)的缝合位置上,以使其高度H为0.5至0.85毫米、宽度W是0.6到0.9毫米,并使其从顶点向底部逐渐变大。此外,在相邻的凸肋之间设置有间隙部分,该间隙部分的间隙S宽于凸肋的底座部分之宽度。因此,这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就能够使由凸肋构成的加固部分得以容易而有效地缝制。
除了这种结构外,设置在加固部分的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还设置有顶角被切掉的倒角部分,而且该倒角部分最好被加工成一种类似弧形的结构,该弧形结构的横截面形状的半径为0.05至0.1毫米。
另外,除了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外,设置在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相邻凸肋之间的间隙部分的尺寸最好为2.0至2.5毫米,而且各个凸肋最好沿链带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
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外,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最好满足下述条件tanθ=H/(W/2),即凸肋在其底部部分上的倾斜度从1.1至2.9。即,凸肋在其底部部分上的倾角θ最好介于55°至70°的范围内,其中凸肋设置于加固部分的缝合位置上。
而且,除了上述的结构外,位于加固部分的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最好设置在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侧面上,而且这些凸肋可通过一个被加工成平面形或各种形状的辅助部件连接到链带的侧缘上。
另外,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可设置在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侧面上,而且可以不直接通过任何辅助部件与链带的侧缘相连接。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可对称设置在链带的正面和背面上,以将链带夹持于这些凸肋之间。



图1为设置有一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图2为安装有一个箱形销的拉链纵向加强条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3为拉链的纵向加强条的底视图;图4为沿图3中的剖面线A-A(IV-IV)所做的剖视图;图5为一个凸肋的放大剖视图;图6为安装有一个插件销的拉链纵向加强条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7为同一个拉链纵向加强条的底视图;图8为一个箱体的剖视图;图9为沿图8之剖面线B-B(IX-IX)所做的剖视图;图10为在箱体与箱形销相互连接的状态下的局部剖开前视图;图11为安装有插件销的拉链纵向加强条与安装有箱体的拉链加强条相互接合时的局部剖开前视图;图12为安装有插件销的拉链加强条与安装有箱体的拉链加强条相互接合时的局部剖开前视图;图13为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中示出了在将拉链缝到缝合对象上时的状态;图14为沿图13中的剖面线C-C(XIV-XIV)所做的剖视图;图15为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前视图,图中示出了一种改型的加固部分;
图16为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前视图,图中示出了另一种改型的加固部分;图17为与箱体及箱形销成一体的底端止动件的局部剖开前视图;图18为安装有箱形销的加固部分的一种改型结构的前视图;图19为安装有箱形销的加固部分的又一种改型结构的前视图;图20为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另一种拉链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的多个最佳如图1所示,在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中,拉链1并不是一种被一个底端止动件所封闭的封闭型产品,而是一个可以分开的产品,就是说,该拉链设置有一个可分式的底端止动件5,该底端止动件能够将左右拉链加强条2完全分开。扣合元件4被安装在一个芯体6上,而该芯体6又设置在链带3的侧缘上。作为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的箱形销8安装在芯体部分6上,而该芯体部分6又与一侧拉链加强条2上的扣合元件4之底端连成一体;作为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的插件销9安装在芯体6上,该芯体6与另一侧拉链加强条2的扣合元件4的底端连成一体。如图10所示,拉链加强条2上安装着一个设置有箱形销8和箱体7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而且该拉链加强条2与安装有插件销9的拉链加强条2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
如图2至12的第一实施例所示,在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中,一个平面状的加固部分10与箱形销8的一个侧面一体制成,而该箱形销8又与拉链1的单侧拉链加强条2相连接,这样就使该加固部分10暴露在链带3的表面上,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一个平面状的加固部分10与插件销9的一个侧面一体制成,而该插件销9又与另一拉链加强条2相连接,这样就使该加固部分10暴露在链带3的表面上,如图6所示。拉链1中的扣合元件4、箱形销8、插件销9、箱体7和加固部分10利用热塑性树脂例如聚缩醛和聚酰胺通过注模方式与链带3一体制成。
如图2、3、6和7所示,箱形销8和插件销9分别设置有由其侧面向外伸出的加固部分10,而这些加固部分10的表面则成平面状延伸。如图2和3所示,在箱形销8上的加固部分10内,以下述方式倾斜设置有作为一个辅助部件11的多个凸肋13使其从链带3上的箱形销8的下半部分的侧面向外伸出并在这些倾斜设置的凸肋13之间形成一个凹入部分14。该凹入部分14可被制造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例如方形、菱形、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可被制造成一种通孔结构。这样,就使这些凸肋13和凹入部分14具有柔韧性,而且这些凸肋13的相交部分被制造成一种弧形结构,例如圆形结构,目的是分散作用于该加固部分10上的外力。
对于辅助部件11的尺寸而言,常用的第3至第5号拉链的链带3之宽度为13至16毫米,而辅助部件11的尺寸最好约为该链带3之宽度的30%。辅助部件11的尺寸可根据拉链的尺寸和顾客的要求而自由变化。作为辅助部件11,多个凸肋13可沿链带3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或者其也可以是一块替代凸肋结构的平板。此外,一个上凹的切口部分15设置在位于加固部分10上的辅助部件11之底部边缘上,以在有扭力或类似的力作用于链带3的端部上时能够利用该切口部分15吸收部分外力。同时,该切口部分15还可以设置在辅助部件11的顶部边缘上。
多个凸肋13形成于缝合位置40上,以用于将其缝合到位于加固部分10外侧的缝合对象上,例如缝到衣服上。就这种凸肋13而言,如图2所示,多个凸肋13平行设置于链带3的宽度方向上,而且这些凸肋13的近端与辅助部件11连接成一体。这些凸肋13的前端向上延伸至链带3附近,各个凸肋13的端部被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框架16。凸肋13的厚度大于辅助部件11的厚度,如图3所示。
位于缝合位置40上的这些凸肋13大体为一个具有一对斜边的等腰三角形,如图4和5所示,而且这些凸肋13还从链带3的正面和背面对称突出。对于凸肋13的具体结构而言,与链带3相接触的底座部分20之宽度W,即底部的宽度为0.6至0.9毫米,其高度H为介于0.5至0.85毫米的范围内。凸肋13的宽度沿着由凸肋13的顶点19至底座部分20的方向逐渐变大,而且可根据表达式tanθ=H/(W/2),利用凸肋的高度H和宽度W得出凸肋13之底部20的倾角θ。这样,倾角θ就存在这样一种关系1.1≤tanθ≤2.9,而且该倾角θ落入47°至71°的范围内。最好倾角θ在55°到70°的范围内。对凸肋13的顶角19进行倒圆处理,以形成一个倒圆部分21,而且该倒圆部分21被加工成在凸肋13的截面中为圆形的形状,而且其曲率半径为0.05至0.1毫米。当缝合线是用缝纫机加工而成时,即使缝纫针41与凸肋13相互接触,具有这种结构的凸肋13也能够很容易地将缝纫针41的前部针尖部分移动到凸肋13的斜面22处,从而防止凸肋13受损。此外,斜面22可被弯成略成弧形的结构,以替代平面状的表面结构。
由于凸肋13在图4所示的缝合位置40上对称设置于链带3的正面和背面上,因此即使从任何一侧进行缝纫操作,也能够防止凸肋13在缝纫针41的撞击下而损坏。在缝合位置40上,多个间隙部分23沿链带3的长度方向形成于相邻的凸肋13之间,以利于加固部分10的缝合操作。对介于凸肋13的底部20之间的间隙S进行测量,间隙部分23的尺寸S最好为2.0至2.5毫米。当将链带3缝制到缝合对象42上时,所用缝纫针41的尺寸d介于0.92至1.02毫米之间。如果考虑将缝纫针41刺入位于凸肋13之间的间隙S内的链带3中,那么,由于该间隙S大于凸肋13的底部宽度W和缝纫针41的尺寸d,因此可防止缝纫针41与凸肋13相接触,这样就能够安全地缝合加固部分10。
对于设置在链带3之芯体部分6上的箱形销8而言,可在一个与设置有加固部分10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一个凹槽17。设置在箱体7的前壁25和后壁26之间的隔板29与该凹槽17相接合,从而使箱形销8与箱体7形成一个整体。
在安装有插件销9的拉链加强条2之加固部分10上,如图6和7所示,多个凸肋13作为辅助部件11按照下述方式倾斜设置使其在插件销9的下半部分的侧面上向外突出,即,使链带3就象安装有箱形销8的拉链加强条2一样。没有底部的通孔型凹入部分14设置在这些斜肋13中,以使其具有柔韧性。凸肋13的相交部分被加工成类似弧形的形状,例如圆形,以分散作用于加固部分10上的外力。
加固部分10中的辅助部件11被制造成约为链带3之宽度的30%的结构形式,而链带3就象设置有箱形销8的加强条2一样。加强部分10内的辅助部件11之下边缘内设置一个切口部分15,以通过该切口部分15吸收部分外力,外力例如可以是作用于链带3的端部上的扭力。同时,在辅助部件11的上边缘上也设置有这种切口部分15。
这些凸肋13设置在加固部分10的外侧,以使其与辅助部件11连接在一起,就象安装有箱形销8的拉链加强条2一样。这种凸肋13被加工成比辅助部件11上的凸肋13更厚一些的结构形式,而且这些凸肋13分别按照下述方式设置使其平行延伸,并具有朝向链带3之外侧的间隙,这些凸肋13的前端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框架16。
这些凸肋13基本为具有一对斜面的等腰三角形,就象安装有箱形销5的拉链加强条2上的凸肋13一样,如图5所示。凸肋13之底座部分20或其底部的宽度W为0.6至0.9毫米,其高度H介于0.5至0.85毫米的范围内。凸肋13的宽度沿着由凸肋13顶点19至底座部分20的方向逐渐变大。凸肋13的底座部分20的倾角θ满足下述关系1.1≤tanθ≤2.9,而且该倾角θ在47°到71°的范围内。优选地,倾角θ介于55°至70°的范围内。对凸肋13的顶角19进行倒圆处理,以形成倒圆部分21,而且该倒圆部分21优选地被制造成圆形,而且在凸肋13的横截面上,其曲率半径为0.05至0.1毫米。当缝合线是用缝纫机加工而成时,即使缝纫针41与凸肋13相接触,凸肋13也能够容易地将缝纫针41的前部针尖移动到凸肋13的斜面22上,从而防止凸肋13受到损坏。此外,斜面22的表面可略微弯曲,以替代平面型的表面结构。
如图3和7所示,可通过注模工艺在链带3的正面和背面上制成由辅助部件11构成的加固部分10、插件销9和由多个位于缝合位置40上的凸肋构成的加固部分10,其中辅助部件11设置在安装有箱型销8的拉链加强带2上,而缝合位置40位于邻近辅助部件11的位置上,这样就使链带3的正面和背面被加固部分10所夹持。这些加固部分10可仅设置在链带3的一个表面上,而不是设置在其两侧。
在与装有箱型销8的拉链加强条2相连接的箱体7内,箱形销8是一个矩形的实体,如图8和9所示,在前壁25和后壁26之间的中心位置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薄隔板29,在该隔板29的底端设置一个接合部分32。在位于箱体7之侧面的后壁27上设置有一个插孔28,其是一个等于加固部分10之辅助部件11的厚度的孔,具有箱型销8的拉链加强条2可穿过该孔,另外,在插孔28和隔板29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箱形销插孔30,箱形销8可穿过该插孔30。一插孔28,其是一个等于加固部分10的辅助部件11的厚度的孔,而且装有插件销9的拉链加强条2可穿过该插孔28,该插孔28延伸至底部;同时,在该插孔28和隔板29之间设置有一个插件销插孔31,插件销9可穿过该插件销插孔31,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箱体7。
如图10所示,装有箱形销8的拉链加强条2之箱形销8被插入箱体7中的箱形销插孔30内,加固部分10的辅助部件11被插在侧壁27内的插孔中,设置在箱体7内的隔板29被压入设置在箱形销8之侧面上的凹槽17内。这样,设置在隔板29之底端上的接合部分32就与凹槽17的端部相互接合,从而将箱形销8和箱体7相互接合起来并固定在一起。
当装有插件销9的拉链加强条2被安装在设置有箱体7的拉链加强条2上,同时一个滑动件35滑动而与箱体7的顶端相接触并与该顶端保持相互接触时,如图11所示,就可通过夹住装有插件销9的拉链加强条2的加固部分10而将插件销9插在滑动件35的导向沟槽37内。此外,加固部分10的辅助部件11被插在两个凸缘36之间,从而能够将插销9插到箱体7中的插件销插孔31内。此后,如果通过夹住加固部分10的方式来拉动滑动件35并使该滑动件35滑动,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拉链1,如图12所示,在该拉链1内,位于左侧和右侧拉链加强条2上的锁合元件4在该状态下相互啮合。
当将这种完整的拉链1安装在一个目标织物42例如衣服上时,目标织物42就会被安装到与箱形销8和插件销9一体制成的加固部分10之缝合位置40上,而箱形销8和插件销9则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拉链加强条2上,如图13和14所示,目标织物42和链带3就被缝纫机缝在一起,从而使缝纫线跨接在凸肋13上方。
在图15所示的加固部分10内,沿链带3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于箱形销8之侧面上的辅助部件11与凸肋13一体制成。位于缝合位置40上的多个凸肋13或与图4和5所示凸肋13具有相同结构的多个凸肋13以能够令其从辅助部件11延伸的方式以预定的间隙部分23设置。与箱形销8相同,设置在链带之宽度方向上的辅助部件11与多个凸肋13一体制成,而且位于缝合位置40上的多个凸肋13以规定的空隙部分23设置,从而能够使其从辅助部件11延伸出。
如图16所示的加固部分10设置有多个以曲线形式向链带3的外侧延伸的凸肋13。与图4和5所示的凸肋13具有相同形状和状态的这些凸肋13从箱形销8的侧面以预定的间隙部分23向上延伸至链带3的边缘处,这样就可使这些凸肋一起平行弯曲。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凸肋13以预定的间隙部分23设置在插件销9的侧面上,而且这种加固部分10适用于小型链带3上。同时,这些凸肋13可与设置在箱形销8和插件销9之侧面上的辅助部件11连接在一起。
在图17所示的加固部分10内,箱形销8和箱体7被整体制造成形,而且加固部分10的辅助部件11的连接侧与箱体7一体制成,这样就可以将其可靠地连接并固定在一起。在图18所示的加固部分10内,由多个斜肋13构成的辅助部件11与箱形销8的侧面一体制成,而且在该辅助部件11中,多个凸肋13以与前一实例相同的规定间隙部分23排列,从而使凸肋13的外侧是敞开的。在图19所示的加固部分10中,辅助部件11以能够使其从箱形销8的侧面伸出的方式设置在链带3的两个表面上,而且该辅助部件11还设置有这样一种凸肋13这种凸肋在缝合位置40设置于链带3的一个表面上。此外,还可以从位于缝合位置并设置在凸肋外边缘上的链带拉出一根经线(未示出),从而形成一个粗糙的结构部分;然后,当凸肋的外部被模压到该粗糙结构部分上时,将一种熔融的合成树脂材料透入该粗糙结构内,从而将这些凸肋可靠地固定在链带上。
图20所示的实施例示出了一个应用于双侧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上的实例。拉链加强条2的一端装有箱形销8,而且另一拉链加强条2的一端则装有插件销9。左侧和右侧拉链加强条2未设置箱体7,两个滑动件35沿相反的方向滑动安装,从而能够从两侧将拉链1打开/关闭,而且可从左右两侧将拉链1分开。
较长的箱形销8设置在这种拉链的一个链带3的芯体部分6上,而且两个滑动件35可从该箱形销8上通过。滑动件35的一个凸缘36与该箱形销8的前端相接触,一个用于使滑动件35停止滑动的挡块18按照能够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挡块18的前端向上延伸至设置在位于加固部分10的缝合部分40上的较厚凸肋13处。一个侧向伸出的较薄突出件33以类似台阶的结构设置在箱形销8的顶端上,以使其能够与设置在插件销9之顶端上的台阶状突出部件33重叠。
较长的插件销9设置在另一链带3的芯体部分6上,而且两个滑动件35能够从该插件销9上通过。在插件销9的顶端上设置有与箱形销8的突出部件33相吻合并覆盖在突出部件33上的突出部件33。加固部分10、10的辅助部件11、11按照下述方式设置使其端侧扩展到能够与滑动件35的一个叶片相吻合的程度,目的是允许设置在滑动件35的凸肩侧的宽叶片从该辅助部件11通过。
对于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的使用条件而言,由于两个滑动件35以能够指向相反方向的形式安装在设置有箱形销8的拉链加强条2上,因此滑动件35与该箱形销8的挡块18保持相互接触,然后将装有插件销9的拉链加强条2的插件销9插在滑动件35内。接着,向上拉动位于上部的滑动件35,以使位于左右拉链加强条2上的扣合元件4相互啮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拉链1。为将拉链1分开,在将两个滑动件35向下拉至挡块18后,如果将装有插件销9的拉链加强条2从两个滑动件35内拉出,那么右侧和左侧加强条2就能够相互分离并脱开。
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具有上述的结构,而且由这种结构产生了下述效果。
即,多个扣合元件被连接到一对链带的两个相对侧缘上,而且设置有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可分式底端止动件,该止动件通过整体模压工艺在扣合元件的一个端部与链带的侧缘相连接,一个加固部分与可分式底端止动件以下述方式一体制成使该加固部分暴露在链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该加固部分由多个与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相连接的凸肋构成。这些凸肋以下述方式设置在缝合位置上使其高度H为0.5至0.85毫米,其宽度W为0.6至0.9毫米,而且这些凸肋从其顶角处向底座部分逐渐扩展。此外,还设置有一个间隙部分,该间隙部分宽于凸肋之间的凸肋底座。这样,就对位于加固部分的缝合位置上的凸肋结构作出了详细说明,因此,当将加固部分缝到缝合对象上时,这种凸肋能够容易地避免缝纫针的撞击。这样,就可以防止这些凸肋受损,而且利用该间隙部分,可以精确、可靠地缝合该加固部分。
除了上述的结构外,设置在加固部分的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设置有通过对其顶角进行倒圆而形成的倒圆部分,而且该倒圆部分被加工成一种类似弧形的结构,其横截面内的半径为0.05至0.1毫米。因此,当加固部分被缝到缝合对象上时,这些凸肋能够平滑地移动缝纫针的前部针尖,从而防止这些凸肋受损。此外,由于位于加固部分的缝合位置上的相邻凸肋之间的间隙部分之尺寸S为2.0至2.5毫米,而且这些凸肋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因此设置在加固部分的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就能够被容易地缝合,而且还可通过有效地利用间隙部分而将加固部分可靠固定到缝合对象上。
就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那些凸肋而言,凸肋底部的倾斜程度由tanθ=H/(W/2)表示,而tanθ满足下述关系1.1≤tanθ≤2.9,而且凸肋底座的倾角被设定在55°至70°的范围内。因此,在缝合这些设置在加固部分之缝合部分上的凸肋时,可通过以这种特殊角度倾斜的凸肋斜面而将缝纫针有效地移开,从而有效地将其缝到合适的位置上。
由于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通过辅助部件设置在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侧面上,因此它们是用于大型拉链上的最佳加固部分,而且可将其有效缝到缝合对象上。此外,由于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直接设置在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侧面上,因此它们是用于小型拉链上的最佳加固部分,而且可将其有效缝到缝合对象上。
此外,由于位于加固部分之缝合位置上的这些凸肋对称设置在链带的正面和背面上,因此即使从任何一侧对链带进行缝纫加工,这些凸肋也能够有效避免缝纫针的撞击,从而能够顺利而可靠地缝制链带,从而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因此,本发明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中,多个扣合元件(4)被连接到一对链带(3)的两个相对的侧缘上,所述拉链包括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该止动件(5)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在扣合元件(4)的一个端部与链带(3)的侧缘相连接;以及一个加固部分(10),该加固部分与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一体制成并朝向链带(3)的至少一个表面延伸,该加固部分(10)由多个与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相连接的凸肋(1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13)以下述方式设置在朝向缝合对象(42)的缝合位置(40)处,使其高度(H)为0.5至0.85毫米,其宽度(W)为0.6至0.9毫米,而且使其沿着从顶角(19)至底座部分(20)的方向逐渐变大;而且在相邻的凸肋(13)之间设置有间隙部分(23),该间隙部分(23)的间隙S比凸肋(13)的底座部分(20)宽。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位于加固部分(10)之缝合位置(40)处的凸肋(13)设置有一个倒圆部分(21),凸肋(13)的顶角(19)被倒圆。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13)的倒圆部分被加工成类似弧形的结构,而且在横截面内的半径(r)为0.05至0.1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加固部分(10)之缝合位置(40)处的相邻凸肋(13)之间的间隙部分(23)之尺寸(S)为2.0至2.5毫米,而且这些凸肋(13)沿链带(3)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13)的底座部分(20)在加固部分(10)的缝合位置(40)处的倾角由tanθ=H/(W/2)表示,而tanθ满足下述关系式1.1≤tanθ≤2.9。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θ)介于55°至70°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位于加固部分(10)之缝合位置(40)处的所述凸肋(13)通过设置的辅助部件(11)设置在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位于加固部分(10)之缝合位置(40)处的所述凸肋(13)直接设置在可分式底端止动件(5)的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特征在于位于加固部分(10)之缝合位置(40)处的所述凸肋(13)对称设置在链带(3)的正面和背面上。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其能够将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加固部分安全地缝制到位,从而防止位于缝合位置上的凸肋被缝纫针所损坏。加固部分(10)一体设置在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一个箱形销(8)和一个插件销(9)的下半部分上,使其暴露在链带(3)的表面上。加固部分(10)由辅助部件(11)和多个凸肋(13)构成,这些凸肋设置在缝制位置上,以被缝到缝合对象上。凸肋(13)的高度为0.5至0.85毫米,宽度为0.6至0.9毫米,凸肋沿着从顶点到底座部分的方向上逐渐变大。宽于凸肋(13)之底座部分的间隙部分(23)设置在相邻的凸肋(13)之间。这样,凸肋(13)就能够免受缝纫针的撞击,从而防止凸肋被缝纫针损坏,该间隙(23)还可确保将链带缝到缝合对象上。
文档编号A44B19/38GKCN1275555SQ200410030166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9日
发明者水原久佳, 熊野勇, 真田幸夫, 瀬川清正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