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折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90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折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折晴雨伞。
多少年来,为了使雨伞携带方便,人们对它进行了多种改造,首先制成了二折伞,后来又造出了三折伞,下面就现有技术做一简单论述。
1.二折自动伞由于采用了二折式伞骨,并安装了自动开伞装置,使得伞可以自动打开,使用很方便,但由于伞骨只能折二折,这样,伞收拢后,长度仍显得长了些。
2.三折晴雨伞为了克服二折伞收拢后的长度问题,人们继而研制出了三折伞,但目前市场所见的三折伞,由于第三折仅仅是依靠一个铰接点与伞骨的第二折联接,当伞打开时很容易上翻,因此需要先用手整理一下才能顺利打开,这就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新式的晴雨伞,其伞骨可制成三折,四折或五折等多折结构,而且开启方式可根据需要制成自动或非自动式,现就其原理说明如下这种晴雨伞由折叠伞骨〈1〉,伞面〈2〉,伸缩式伞杆〈3〉等组成。以三折自动伞为例,见图一,其中折叠伞骨是由如图二所示的杆系为基本单元构成的,这种杆系是由二根杆在中间部位铰接而成,两杆可绕铰接点相对转动,根据需要将若干个这种杆系互相铰接起来。见图三,这样当其中任意一个杆系的两杆绕其自身的铰接点相互转动时,便会带动其它杆系的两杆绕各自的铰接点相互转动,以此来完成整体的开,合,本折叠伞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
为了使伞面打开后有一个由里向外的向下倾斜,以便于雨水流下,可将靠近伞杆一端的杆系之两杆做成长短稍有差异,另外,在伞骨的末端(即相对于伞杆的另一端)杆系中,其中一根为短杆,其端点与长杆呈丁字型铰接,见图四,这样,伞骨整体连接后,使得伞打开时伞面紧贴于此杆系之长杆上,见图一,(其中A为长杆)这样便可根据需要制成三折,四折,五折等多折伞骨。
伞杆可根据不同需要制成自动伸缩式或非自动伸缩式,二节自动伸缩式与现有技术相同。三节以上自动伸缩式为伞杆各节(除去末端一节)内均设置弹簧,其它结构与一般二折自动伞伞杆相同,以三节为例见图五,非自动伸缩式伞杆与现有普通三折伞伞杆相同,各节内均无弹簧,并可根据需要制成三节,四节、五节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多折晴雨伞,它既满足携带方便这一要求,使用也很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最佳实施例〈一〉三折自动晴雨伞交叉杆系之杆长为17厘米,伞为三折结构,伞杆为三节自动式,伞打开后,直径不小于90厘米,收拢后总长度小于25厘米。
〈二〉四折晴雨伞交叉杆系之杆长为13厘米,伞为四折结构,伞杆为四节,伞打开后直径不小于90厘米,收拢后总长度小于18厘米。
权利要求1.一种多折晴雨伞。由折叠伞骨,伞面及伸缩式伞杆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折叠伞骨是由若干个相互交叉铰接的杆系铰接而成,可以自由开合。伞杆为三节,四节,五节等多节伸缩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折叠伞骨上靠近伞杆一端的交叉杆系之两杆长度稍有差异,使得伞打开后,伞面形成一个由里向外的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折叠伞骨末端(即相对于伞杆的另一端)的交叉杆系中,其中一根为短杆。其端点与长杆呈丁字形铰接,使得伞打开后伞面紧贴于此杆系之长杆上,并形成一个由里向外的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晴雨伞,其特征在于当伞杆为多节自动伸缩式时,伞杆中除去最末端一节内无弹簧装置外,其余各节内均装有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多折晴雨伞,由折叠伞骨,伞面及伸缩式伞杆组成,这种伞可根据需要制成三折,四折,五折等多折形式,而且还可制成自动式或非自动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文档编号A45B19/00GK2039924SQ8820737
公开日1989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5日
发明者史振书, 宋立新 申请人:史振书, 宋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