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裁剪方法

文档序号:72441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服装裁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服装裁剪方法,特别是有关一种裁剪上身基本型(或叫基本纸样)的方法,即一种采用量身新方式,且能适应体型体态差异、尺寸不同、式样变化,而达成灵活运用,弥补体型缺陷的裁剪制图方法。
传统的服装裁剪制图方式的缺点是,采用的量身方法不妥当,制图方式呆板,无法发现人体上的缺陷,故不能在制图时设法预先弥补,通常须在缝制过程中,经过试身及修改之处理,费时费事且易遭致损失,无法达成大量制作的生产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正确的量身新方式与上身基本型的制图方法,以提高服装制作的品质,减轻损失、损耗、增强生产、提高利润。同时,使服装制作者,于裁剪任何上身服装时,极具自信心,遇上体型体态差异、尺寸不同、式样变化等,都能随和顺应如流、灵活自如、轻松如然,在人体上的优缺点与式样的目的上,同时兼顾着会和式样的理想,舒适的穿着目的及装饰身体上之缺陷等的灵活公式,绝不呆板、裁剪制图时,对任何式样的需求,均可容易达成,并可在制图程序中发现身体上的缺陷而预先设法弥补,不致于等到缝制完成后,才发现问题而无法补求。同时可使制成的衣服达到平顺、服贴、灵活舒适的穿着效果。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下述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下,以便对本发明的裁剪制图方法更易于了解。


图1至图14为本发明裁剪制图方法所需部位尺寸量法示意图。
图15至图20为本发明裁剪制图方法的绘制过程分解示意图。
图21、图22为本发明裁剪制图方法的运用太阳线移动乳摺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裁剪制图方法的式样变化运用法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裁剪制图方法所得的上身基本型平面图。
图25为本实施例的上身截片的基础形绘线法。
图26为本案实施例其后身片二分之一图绘法。
图27为本案实施例其后身片因通到6至5据点之距离比9至2据点距离宽大者的绘法。
图28为本案实施例其前身片二分之一图绘法。
图29为本案实施例其前身二分之一图绘法。
图30为本案实施例其腹部大于胸乳部的前身片二分之一中心线绘法。
图31为本案实施例的基础形。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图方法所需部位尺寸量法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应测量人体部位尺寸的名称代号为A颈侧点(图1)B肩端点(图1)C腋下胸围线(图1)D 后腋点为D1前腋点为D2(图2、3、9)E后颈中心点(图4)F前颈中心点(图5)G肩胛骨(图6)H腰线(图7)I乳点(图7、8)J前中心线(图9)K前腋点垂直线(图10)
L腋下胸围线(图12)M肚中心(图14)N腹部(图14)本实施例中所采用新式量身法的特点及其功效为测肩端深(量肩深)(图1)经颈侧点(A)的肩测〔经颈侧点(A)至前后腋下胸围线(C)的长度〕。
经肩端(B)的肩测〔经肩端点(B)至前后腋下胸围线(C)的长度〕。
前述两尺寸的差为〔肩端深〕。
此量法所得的尺寸数据,以基本制图公式运用分配位置,可达成肩线接缝位置正确及肩端点深浅适当的功效。
量臂围(图2)量取腋下上臂(D1)一圈的周长为臂围尺寸。该尺寸数据经由基本制图公式运用分配位置,可达成袖空深浅、宽窄适当、袖空弧度稳定及袖山头宽、窄、深、浅适当,不受其他变化所干扰,且又能与袖空相聚合的功效。当袖空、袖山稳定后,下身片及袖笼的任何演变均不受影响,可维持成品后之理想。
量背巾(宽)(图3)量取人体后背两边腋点(D1)间的距离为背巾尺寸。该尺寸数据经由基本制图公式的运用分配位置,能在成品后穿着于身上时,与原来测量点(D1)的位置相吻合,可达到穿着舒适而且演变成任何式样均不受影响的功效。
量肩巾(宽)(图4)量取经后颈中心点(E)至左右肩端点(B)间的距离为肩巾尺寸。该尺寸数据为正确的肩巾尺寸。
量颈围(图5)量取经两边勇侧点(A)与前颈中心点(E)并绕后颈一圈的长度为颈围尺寸。该尺寸数据经由基本制图公式的运用分配位置,可达到正确的领口宽、窄、深、浅。
量背长(图6)量取自颈侧点(A)往下经肩胛骨(G)至腰线(H)的距离为背长尺寸。由于人体肩胛骨及肩膀厚薄各自不同,故前述量取的尺寸较为确实。
量前长(图7)量取自颈侧点(A)经乳点(I)至腰线(H)的距离为前长尺寸。该尺寸数据极为正确,经由基本制图公式的运用,所做任何式样的演变,均能与所量位置相吻合。
量乳上(图8)量取自颈侧点(A)至乳点(I)的长度为乳上尺寸。该尺寸数据供作配合基本制图公式中决定乳高的正确位置。
量乳高(图9)量取自前腋点垂直线(K)经乳点(I)至前中心线(J)的距离为乳高尺寸。该尺寸数据极为正确,配合基本制图公式中的位置,能使任何式样的演变,均达到必要的乳高位置尺寸而合身的目的。
量乳巾(宽)(图10)量取两边乳点(I)以内的距离为乳巾尺寸。该尺寸较为正确,配合基本制图公式中的位置,能达到成品与原量身的尺寸相吻合,而合身的目的。
量胸巾(宽)(图11)量取两边前腋点(D2)间的距离为胸巾尺寸。该尺寸数据为正确胸巾尺寸,运用到基本制图公式中的位置,能在成品后与原量位置相吻合。
量胸围(图12)量取腋下一圈(L)的周长为胸围尺寸,该尺寸数据为正确的胸围尺寸,供演变式样时作宽窄松份的参考。
量乳围(图13)量取经两乳点(I)绕一圈的周长为乳围尺寸。
该尺寸数据为正确的乳围尺寸,供演变式样时,作宽窄松份的参考。
量腹高(图14)量取自前腋点垂直线(K)经腹(N)横径至肚脐中心(M)的距离为腹高尺寸。此量法可得正确的前腹高度,并了解到其比乳高高出的份量,配合基本制图公式中的位置,能在成品后与原来所量的位置相吻合,不致发生前中心不够宽或窄的现象。(该尺寸数据大多为中年以上的人体所用)。
依据前述量身法所得的各数据,按照基本制图公式的下列绘图过程绘制基本型;有关各步骤的特点与功效亦并予说明。
首先,绘制袖空先决定起线,请参阅图15,其方式为自任意点(1)画出水平横线,沿横线(1)右侧取适当距离为点(2),并由点(2)画垂直线为前腋线;自点(2)沿横线(1)向右取四分之一臂围尺寸加四公分定点(3),(点(2)(3)的距离为袖空横宽),并自点(3)画垂直线;沿点(2)前腋线或点(3)垂直线向下取四分之一臂围加14公分画水平横线(4),为袖空深;由点(3)向下取肩深尺寸六分之一再向左横出1.3公分定点(5)为后肩端点;由点(2)向下取肩深尺寸六分之四减0.5公分再向右横出2.5公分定点(6)为前肩端点;由袖空横线(4)沿点(3)垂直线向上取2.5公分定点(7)为后腋点并向右画水平横线为背巾线,然后自点(7)横线取背巾尺寸的二分之一定点(8),则点(7)(8)之间为背巾宽;
前述过程中的袖空制图公式系根据上臂围尺寸所运用者,绘制成图后,可获得正确适当的臂腋横宽,与适当的袖空深浅。同时依据肩深量法所得的正确肩端深尺寸,再以此基本制图公式的运用,可达到适当的位置及肩端斜深度的正确性。如需式样变化时,再循此定案的弧度深浅、宽窄标准,作必要的式样深浅、宽窄再加减利用即可。袖空的确定先于其他部位,不致受到前后身的式样及尺寸变化所影响,可单独构想其袖空与袖山头理想的特点功效。
以下绘图过程请参阅图16,由后肩端点(5)向右上斜直取二分之一肩巾尺寸的距离与横线(1)相交得点(9)为肩巾宽点,此时,若背巾宽点(8)比肩巾宽点(9)窄的话,就自肩巾宽点(9)向下画垂直线作为后中心线(10),〔而若背巾宽点(8)与肩巾宽点(9)同宽时,就二点(8)或(9)画垂直线作为后中心线(10),但如肩巾宽点(9)比背巾宽点(8)还窄时,就自背巾宽点(8)画垂直线作为后中心线(10),这时后看到距离肩巾宽点(9)的多少空间,该空间即为肩摺份量、俟后领宽决定后,把它移进肩膀内〕;由后中心线(10)与横线(1)的交点向左取颈圈尺寸的六分之一加1.3公分定点(11)得后领口宽;由点(11)垂直向上取2公分定点(12)为后颈侧点高,再由后颈侧点(12)向下取0.5公分定点(13)并画斜线连接点(5)与(13);
在前述过程中,依据量得肩巾及背巾的正确尺寸,不论体型为宽、窄或不规律者,以此公式制图,均能随和顺应。且肩摺份量在制图时自然产生出来,或免或要以及其份量宽窄长短多少,于制图过程至背巾宽点(8)与肩巾宽点(9)确定时,即自然产生而不必再刻意的添加肩摺份,否则会造成要者少免者多余的不良现象;同时,根据所量得的正确颈围尺寸及此制图公式,可达到领口的宽窄适当及位置适当的功效;
以下制图过程请参阅图17,自点(12)向下方画3公分长的斜弯线与点(5)(13)连线相交得点(14);由点(12)向下量出背长尺寸并画水平横线(15)为后腰线;由点(6)向左上方以点(5)(12)间的同长尺寸画斜线与横线(1)相交得点(16)为前颈侧点(遇有肩摺者,应扣掉肩摺份量);以乳上长尺寸由点(2)向下定出点(17)为乳上长,由点(17)向左画水平横线并量取乳高尺寸定点(18)为乳高宽〔乳高比腹高突出者,自点(18)取直角直下即可〕;以前长尺寸由点(2)向下定出点(19)并画水平横线为前腰线,〔自然产生前腰线(19)与后腰线(15)的高低相差尺寸〕;
在前述过程中,由于肩膀岸到颈部之间不是直的,故肩线接近颈侧点处需稍为弯曲。背长由颈侧点至腰线的距离,系配合原来所量的尺寸及位置,成品后背长的长短尺寸不变。前肩长(6)(16)与后肩长(5)(12)同尺寸的效果,可随和后肩宽已经定案的尺寸,再由前肩端点量进来,使前袖空肩端下不受影响。前长由上横线(1)量下至腰线(19)的效果,系依量身尺寸,再以制图公式前后片之相差长短,自然产生出来,不必刻意加长,即能达到应需之乳摺。乳高(18)由液点垂线(2)伸出至前胸中心的效果,系依量身尺寸,再以制图公式运用,可达到正确的位置所需尺寸。
以下制图过程请参阅图18,由前颈侧点(16)沿横线(1)向左依后领口宽尺寸减0.5公分长得点(20)为前领口宽;由点(18)沿横线向右取乳巾尺寸的二分之一长得点(21)为乳点,以角尺短边取(18)(21)间的相同尺寸长过点(21),同时令长边过点(20)沿角尺长短边分别画线相交于顶点(22),自然产生点(18)(22)间的展开中心乳摺;以角尺长边对准点(20)(22)连线、短边过颈侧点(16)画线相交于顶点(23)成调整前肩线,同时将短边线段过点(16)后延伸,由点(6)向上画垂直线与横线(1)相交得点(6′),自点(16)沿点(16)(23)延线取点(16)(6)距离得点(24),以角尺长边对准点(16)(24)连线,于短边自点(24)取点(6)(6′)距离沿线定点(25)为移动后的肩端点,画线连接点(16)(25);量取横线(1)到点(24)的深度,移转到袖空横线(4)下方画横线与前腋线(2)相交于点(26)以调整腋下横线;由点(26)向上取2.5公分得点(27)为前腋点;以角尺长边对准点(20)(22)连线,令短边过点(27)得顶点(28),并画线连接点(27)(28)为胸巾线,然后由点(28)向右量出胸巾尺寸的二分之一得点(29)决定胸巾宽;
在前述过程中,前领口宽由前颈侧点伸出而小于后颈口宽0.5公分,系由于大部分人的前颈部比胸部斜倾内,而后领颈侧点位置不同,而必须有如此的差别,才能达到领口平顺的效果。乳胸上中心线的如此取法,可产生自然所需的乳摺份量。前肩线调整由乳胸上中心线转直角经向前颈侧点直去的原因,系由于乳部高低不同的关系,以本制图公式运用,可随和乳部高低而达成肩膀接线的适当位置,不致偏后。胸巾宽与位置,依本制图公式运用,均可使其于成品后达成吻合位置及宽窄。
以下制图过程请参阅图19,自前腋线(2)沿横线(4)取袖空宽尺寸的二分之一定点(30)并向下画垂直线,在与调整后腋下横线(26)相交之处沿横线(26),向左量取点(27)(29)间的距离定点(31)并画垂直线,暂分前后胁边;自点(23)沿点(22)(23)连线向下量取点(16)(23)间距加2公分定点(32)为前领口深;
在前述给制过程中,用本制图公式调整袖空的效果,可在胸巾宽定点后,会发现腋点与胸巾宽点的距离份量,再把此份量同寸从原袖空宽暂分一半线向前扣掉同寸,维持原袖空尺寸,然后可给出袖空弧线。前领口深随后制定的效果,在于等中心线及肩线妥定后,再制定时能达到正确的需要。
根据前述制图公式的绘制过程,画线连接点(5)、(14)及(12)为后肩长,自点(12)画适当曲线与横线(1)相切后延伸到后中心线(10)为后领口弧线,自点(5)画弧线切垂直线(3)(7),及横线(4)到点(30)为后袖空弧线,后中心线(10)胁边垂线(30)与后腰线(15)组成后半边上身基本原型;以及自点(16)至(25)连线为前肩长,点(16)至(32)画适当弧线为前领口弧线,自点(25)过点(29)并切横线(31)为止,画适当弧线为着袖空弧线,点(32)(22)间以直线连接,点(22)(21)及点(21)(18)以直线连接后留出点(18)(22)间的自然乳摺份量后,自前中心线(18)直角直下及胁边垂线(31)直下与前腰线(19)围成前半边上身基本型(图19),并于裁切后由肋边分开点(30)及(31)沿垂线拼合成上身基本型,如图21所示。
如遇肚比乳高出的体型时,请参阅图20,依据前述基本型,可自前腰线(19)沿线向下量出10公分得点(33)画水平线(33)为腹线;自点(33)沿腹线向左依腹高尺寸定点(34)为腹高;然后用角尺的短边取乳巾尺寸的二分之一,对准乳点(21)并使长边过点(34)画线相交得顶点(35)为推直角;(其中点(22)(35)间距为自然乳摺)。
在前述肚比乳高的体型中,因腹部的高出胸乳部位置,正好前中心胸巾以内直下部位,按所量的尺寸,依本制图公式能达到成品后与所量吻合,让前襟平顺。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运用太阳线移动乳摺,请参阅图21,其中点(10)(22)间的份量(A),及肚比乳高出体型中(图22)的点(35)(22)间的份量(A′),均为基本乳摺,其他B、C、D、E、F、G、H、I、J、K、L等线,则视前胸的式样如何,适用者高就把基本乳摺(A)或(A′)的份量并合后,移转到适合的线上去;前后胁边顶点(30)(31)对合后,下端胁边前后相差尺寸(
)的移动运用,亦可视式样的状况,作必要的全部或部份移动到各太阳线内或留原位均可,但留原位运作时,不得超过2公分,多余者把它分配到上述各太阳线内。
上身基本型乳摺移动运用太阳线时,视式样的演变,前后胁边分片线,均可自由定位,不必受到限制,达到袖空再并合的功能,以及可视前胸的式样需要,按适当位置移动乳摺,不受固定限制的困扰。同时由于前身胸乳部高低有关乳摺的大小,为保持应有的乳摺份量,而又不干扰式样变化灵活,两面兼顾下,只有依本发明所述量身法与制图公式,才能得到自如理想的境界。
本发明实施例,视式样的状况作构图的考虑,说明如下,请同时参阅图23及图24(1)先把中心基本乳摺份量(太阳线A或A′)视式样如何作先考虑暂移位置。包括胁边前后相差尺寸。
A(A′)线前中心如分开、切接、并需缝摺、活摺等均可运用A(A′)位置。
B线袖空腋点,如腋点上下需切接,打摺或前身片平面式等均可运用B位置。
C线乳点下如腰切接线向上需打摺、活摺、切接等均可运用C位置。
D线肩膀中心如肩膀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要运用D位置。
E线胁边袖空下腰上间中心处如胁边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E位置。
F线前中心领口处如前领口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F位置。
G线颈侧点如靠近颈侧点下肩膀线近位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G位置。
H线前片胁边下角处,如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H位置。
I线前中心下角,如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I位置。
J线肩膀肩端点,如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J位置。
K线腋下前后片分片处,如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K位置。
L线前领侧边,如需切接、打摺、活摺等,均可运用L位置。
(2)应认识基本公式所制定的宽度,如上乳摺线安顿妥后,考虑袖空腋横宽,视式样腋横宽加出或减少份量的决定,并衡量前后片分割线位置。如决定后,先了解基本公式制定的袖空高度位置,再视式样的需要深浅加减利用至适当。
(3)袖空腋横宽窄深浅构妥图后,先给后片或前片均可,如后片,按后背左右腋点内作双折制图或展成1片,视式样决定。在此时视袖片的式样如何,如在肩袖或吊肩(垂肩式)等袖之类,从肩端伸出再配合袖空腋下胁边式样而汇合,长袖短袖顺此运用。背身片内视式样的构想,直或横斜在基本制图公式范围内任其应变,均可达成穿著的理想平顺的效果。
前片亦同上方法,就乳线(太阳线)移动适当位置后,视门襟式样如何,先绘出所需的宽度,接著在前片按公式制图范围内任其应变均可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为进一步具体揭示本案的实际实施状况,请参阅以下的本案实施例本图样的绘线图为半身式,并且以缩小1/4的绘线法,以公分尺寸,据点及数字表示。绘线以英文字母表示,“└”符号表示直角。
首先,请参阅附图25,画长度约为乳胸围尺寸一半的任意水平横线(A)(实例如乳胸围尺寸86公分,则画约43公分长),自横线(A)左端向右取约三分之一长度之处定点(1)并画垂直线(B)为前身腋点垂直线;自点(1)沿横线(A)向右取腋下臂围尺寸的四分之一加3至5公分(实例如臂围尺寸28公分,则取7公分加4公分等于11分公)得点(2),并画垂直线(C);由点(2)沿垂直线(C)向下取腋下臂围尺寸的四分之一加14公分(实例为21公分)得点(3),并画水平横线(D)与垂直线(B)相交得点(4)(点(3)(4)的距离与点(1)(2)相等);以下请参阅附图26,由点(3)沿垂直线(C)向上取2.5公分得点(5)并向右画水平横线(E),并自点(5)沿横线(E)取后背身腋点左右间的尺寸的二分之一(实例尺寸17.2公分)得点(6);由点(2)沿垂直线(C)向下取肩膀斜度尺寸的六分之一(实例肩膀斜度尺寸8.4公分取1.4公分)定点(7),并向左画水平横线取1.3公分定点(8);由点(8)右上斜向横线(A)取肩膀左右肩端点间尺寸的一半(实例取18.8公分)定点(9)于横线(A)上;比较点(9)与点(6)的位置,取较宽者〔如点(6)较点(9)宽即取点(6),若点(9)较点(6)宽则取点(9)〕画垂直线(F)为后中心线;由点(9)沿横线(A)向左取下颈圈尺寸的六分之一加1.3公分(实例7.5公分)得点(10),并向上画垂直线取下颈圈尺寸的十六分之一减0.3公分(实例2公分)得点(11);由点(11)沿垂直线向下取0.5公分得点(12),画斜线(G)连接点(8)(12),并由点(12)沿斜线(G)取3公分左右定点(13),然后画弧线连接点(11)(13),及由点(11)向右下画弧线到点(9)(10)的中点与横线(A)相切后沿横线(A)到点(9)为止;由点(11)向下取后背身颈侧高点往下经胛骨至腰身止的尺寸定点(14)为后颈侧背长(实例取39.4公分),并画水平横线(H)与垂直线(B)及(F)相交;以下请参阅图27,为点(6)(5)之间距较宽于点(9)(2)者,过点(6)画垂直线与横线(A)相交得点(F1),并向下延伸与横线(H)相交,点(F1)(9)之距离为(F2);由点(F1)向左沿横线(A)取下颈围尺寸的六分之一加1.3公分,(实例为7.5公分)定点(10);取(F3)尺寸与(F2)同;其它画法同图26的步骤;以下请参阅图28,由横线(A)的点(1)向下沿垂直线取肩膀斜度尺寸的六分之四(实例尺寸5公分)得点(15),并画横线向右侧取2.5公分定点(16);由点(16)向左上方取点(8)(11)的距离与横线(A)相交得点(17)并画斜线(I)〔如为图27的情形,须如除(F3)的宽份〕;由点(17)沿横线(A)向左取点(10)(9)的间距或图27中点(10)(F1)尺寸减0.5公分(实例尺寸7公分)定点(18);由横线(A)的点(1)沿垂直线(B)向下取前身的颈侧高点,往下经胸乳部至身腰止的尺寸定点(19)为前颈侧上身长,(实例尺寸40.6公分)并画横线(K);由点(1)向下沿垂直线(B)取胸乳峰点至颈侧点的尺寸(实例尺寸24.8公分)定点(20)并向左画水平横线(J),取前身上臂腋点垂直至胸乳峰点而以平横量至前身中心的尺寸(实例尺寸为19公分)定点(21);由点(21)取横线(J)的垂直线(J1)直下与横线(K)相交;由点(21)向右沿横线(J)取前胸乳峰点左右间尺寸的一半(实例取9公分)得点(22);以下请参阅图29,用角尺的长边对准点(18),短边自顶角取点(21)(22)的长度对准点(22)画斜线(L)及(L1)得点(23);再用角尺的长边对准斜线(L)并令短边过点(17)画斜线(M)得顶点(24);由点(16)向上画垂直线与斜(M)相交得点(25),然后用角尺的一边对准斜线(M),顶角过点(25)画斜线(M1),并取点(1)(15)间的长度由点(25)沿斜线(M1)定点(26),自然画出点(16)(17)与点(17)(26)的同宽尺寸,画斜线(I1)连接点(17)(26);由垂直线(B)的点(4)向下取横线(A)至点(25)的距离定点(27),然后由点(27)向上取2.5公分定点(28)并过点画斜线(L)的垂直线(N)于斜线(L)上得直角交点(29);由点(29)沿斜线(N)向右下取前身左右臂腋点间宽尺寸的一半(实例尺寸16.5公分)定点(30);在横线(D)的点(3)(4)间取中点为(31)并画垂直线(O)直下与横线(H)相交;由点(27)画水平横线(D1)与垂直线(O)相交,由垂直线(O)沿横线(D1)向左取点(28)(30)的间距定点(32)并画垂直线(O1)直下与横线(K)相交;由点(26)起画适当弧线(P)向下到点(30),再画至点(30)出2公分以角尺转角下至2公分位点与(D1)横线相切并延到点(32)为止为前身片臂空弧线(P1);从点(8)向下画适当弧线至点(3)(7)的中间(C)线交点,再至点(5)出约1公分与横线(D)相切后延至点(31)为止为后身片臂空弧线(P);由点(54)沿斜线(L)取点(24)(17)的长度再加1.3公分定点(33);由点(33)向内1公分长取直角度然后向上画适当弧线到点(17)止为前颈点弧线(Q);以下请参阅图30,如腹部大于胸乳部的前身片1/2中心线画法,从背胛横宽左右至臂孔线尺寸大于肩膀左右肩端点间的宽尺寸者,其后臂孔线及前后片肩膀线的画法为由横线(A)的点(1)向下取前颈侧高点下经胸乳部至横量腹大的位置(实例尺寸52公分)定点(34)并画水平横线(R);由点(34)沿横线(R)向左取臂腋点垂直至腹部最高部位(实例取21.5公分)定点(35);使用角尺的长边对准点(35),短边自顶角取点(21)(22)距离过点(22)画斜线(J2)与(J3)得顶角(36);横线(K)与斜线(J2)相交得点(37);
当遇到背胛横宽大于肩膀两端间的宽时,其后身片臂孔线及前后肩线的画法为由点(11)向下取后颈侧点下至量取胛横宽的位置间的尺寸(实例尺寸10公分)定点(38)并画水平横线与垂直线(F)相交得点(39),自点(39)沿横线向左取后颈侧点下至胛骨约10公分左右,而横量左右臂孔线间宽尺寸的一半(实例尺寸18.5公分)定点(40);取点(8)(11)的中点为点(41);使用角尺的一边对准点(8)(40)并使角尺的另一边对准点(41),画斜线(G1)与(P2)相交于顶点(42);由点(42)沿斜线(P2)过点(40)而顺下用适当弧线画至点(31)止为臂孔线;画斜线(G2)连接点(42)(12),然后修饰画线到点(11)止;由点(17)取点(17)(26)的同寸定点(43),自点(43)至点(26)间与点(8)至(42)同寸,并画线连接点(43)(17)为(I2);完成实施阶段后的基础形;如图7所示。如遇肩膀斜度差别者,通常以肩膀斜度尺寸8.4公分为标准(实例尺寸),若超过此标准深者(例如10.4公分),横线(D)可再降低(实例为1公分);而若肩膀斜度尺寸较标准浅者(实例尺寸6.4公分),横线(D)可上升(实例尺寸1公分)调整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服装上身衣裁片图作用的基础形绘线法,为昔所无,且确能达成预期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裁剪服装上身基本型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测量人体肩端深、臂围、背巾、肩巾、胸围、乳围及腹高等尺寸,及运用各尺寸数据自任意点(1)画出水平横线为袖空起线,沿横线(1)右侧取适当距离为点(2),并由点(2)画垂直线为前腋线;自点(2)沿横线(1)向右取四分之一臂围尺寸加4公分定点(3),并自点(3)画垂直线;沿点(2)前腋线或点(3)垂直线向下取四分之一臂围加14公分画水平横线(4),为袖空深;由点(3)向下取肩深尺寸的六分之一再向左横出1.3公分定点(5)为后肩端点;由点(2)向下取肩深尺寸六分之四减0.5公分在向右横出2.5公分定点(6)为前肩端点由袖空横线(4)沿点(3)垂直线向上取2.5公分定点(7)为后腋点并向右画水平横线为背巾线,然后自点(7)横线取背巾尺寸的二分之一定点(8);由后肩端点(5)向右上斜直取二分之一肩巾尺寸的距离与横线(1)相交得点(9)为肩巾宽点,此时,若背巾宽点(8)比肩巾宽点(9)窄的话,就自肩巾宽点(9)向下画垂直线作为后中心线(10),[而若背巾宽点(8)与肩巾宽点(9)同宽时,就二点(8)或(9)画垂直线作为后中心线(10),但如肩巾宽点(9)比背巾宽点(8)还窄时,就自背巾宽点(8)画垂直线作为后中心线(10),是时所看到距离肩巾宽点(9)的多少空间,该空间即为肩摺份量,俟后领宽决定后,把它移进肩膀内];由后中心线(10)与横线(1)的交点向左取颈围尺寸的六分之一加1.3公分定点(11)得后领口宽;由点(11)垂直向上取2公分定点(12)为后颈侧点高,再由后颈侧点(12)向下取0.5公分定点(13)并画斜线连接点(5)与(13);自点(12)向左下方画3公分长的斜弯线与点(5)(13)连线相交得点(14);由点(12)向下量出背长尺寸并画水平横线(15)为后腰线;由点(6)向左上方以点(5)(12)间的同长尺寸画斜线与横线(1)相交得点(16)为前颈侧点(遇有肩摺者,应扣掉肩摺份量);以乳上长尺寸由点(2)向下定出点(17)为乳上长,由点(17)向左画水平横线并量取乳高尺寸定点(18)为乳高宽〔乳高比腹高突出者,自点(18)取直角直下即可〕以前长尺寸由点(2)向下定出点(19)并画水平横线为前腰线,〔自然产生前腰线(19)与后腰线(15)的高低相差尺寸〕;由前颈侧点(16)沿横线(1)向左依后领口宽尺寸减0.5公分长得点(20)为前领口宽;由点(18)沿横线向右取乳巾尺寸的二分之一长得点(21)为乳点,以角尺短边取(18)(21)间的相同尺寸长过点(21),同时令长边过点(20)沿角尺长短边分别画线相交于顶点(22),自然产生点(18)(22)间的展开中心乳摺;以角尺长边对准点(20)(22)连线、短边过颈侧点(16)画线相交于顶点(23)成调整前肩线,同时将短边线段过点(16)的延伸,由点(6)向上画垂直线与横线(1)相交得点(6′),自点(16)沿点(16)(23)延线取点(16)(6)距离得点(24),以角尺长边对准点(16)(24)连线,于短边自点(24)画线并自点(24)取点(6)(6′)距离沿线定点(25)为移动后的肩端点,画线连接点(16)(25);量取横线(1)到点(24)的深度,移转到袖空横线(4)下方面画横线与前腋线(2)相交于点(26)以调整腋下横线;由点(26)向上取2.5公分得点(27)为前腋点;以角尺长边对准点(20)(22)连线,令短边过点(27)得顶点(28),并画线连接点(28)(28)为胸巾线;然后由点(28)向右量出胸巾尺寸的二分之一得点(29)决定胸巾宽;自前腋线(2)沿磺线(4)取袖空宽尺寸的二分之一定点(30)并向下画垂直线,在与调整后腋下横线(26)相交之处沿横线(26),向左量取点(27)(29)间的距离定点(31)并画垂直线,暂分前后胁边;自点(23)沿点(22)(23)连线向下量取点(16)(23)间距加2公分定点(32)为前领口深;画线连接点(5)、(14)及(12)为后肩长,自点(12)画适当曲线与横线(1)相切后延伸到后中心线(10)为后领口弧线,自点(5)画弧线切垂直线(3)(7),及横线(4)到点(30)为后袖空弧线,后中心线(10)胁边垂直(30)与后腰线(15)组成后半边上身基本型;以及自点(16)至(25)连线为前肩长,点(16)至(32)画适当弧线为前领口弧线,自点(25)过点(29)并切横线(31)为止,画适当弧线为前袖空弧线,点(32)(22)间以直线连接,点(22)(21)及点(21)(18)以直线连接后留出点(18)(22)间的自然乳摺份量后,自前中心线(18)直角直下及胁边垂线(31)直下与前腰线(19)围成前半边上身基本型,并于裁切后由胁边分开点(30)及(31)沿垂直线拼合成上身基本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遇到肚比乳高出的体型时,自前腰线(19)沿线向下量出10公分得点(33)画水平线(33)为腹线;自点(33)沿腹线向左依腹高尺寸定点(34)为腹高;然后用角尺的短边取乳巾尺寸的二分之一,对准乳点(21)并使长边过点(34)画线相交得顶点(35)为推直角;(其中点(22)(35)间距为自然乳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运用太阳线移动乳摺,以点(18)(22)间的份量(A),或肚比乳高出体型中点(35)(22)间的份量(A′)为基本乳摺;其他B、C、D、E、F、G、H、I、J、K、L等线,则视前胸的式样如何,适用者就把基本乳摺(A)或(A′)的份量并合后,移转到适合的线上去;前后胁边顶点(30)(31)对合后,下端胁边前后相差尺寸(
)的移动运用,亦可视式样的状况,作必要的全部或部份移动到各太阳线内或留原位,但留原位运作时,不得超过2公分,多余者把它分配到上述各太阳线内。
4.一种服装上身裁片图制作用的基础绘线法,其特征是利用上身基本型制图法画出上身衣基本型后,再由点(11)向下取后颈侧点下至量取胛横宽的位置间的尺寸定点(38)并画水平横线与垂直线(F)相交得点(39),自点(39)沿横线向左取后的颈侧点下至胛骨约10公分左右,而横量左右臂孔线间宽尺寸的一半定点(40);取点(8)(11)的中点为点(41);使用角尺寸的一边对准点(8)(40)并使角尺的一边对准点(41),画斜线(G1)与(P2)相交于顶点(42);由点(42)沿斜线(P2)过点(40)而顺下用适当弧线画至点(31)止为臂孔线;画斜线(G2)连接点(42)(12),然后修饰画线到点(11)止;由点(17)取点(17)(26)的同寸定点(43),自点(43)至点(26)间与点(8)至(42)同寸,并画线连接点(43)(17)为(I2);完成实施阶段后的基础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绘线法,其特征是遇有肩膀斜度差别者,通常以肩膀斜度尺寸8.4公分为标准,若超过此标准深者(例如10.4公分),横线(D)可再降低约1公分;而若肩膀度尺寸较标准浅者(例如6.4公分),横线(D)可上升约1公分以调整袖空深。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一种服装裁剪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裁剪上身基本型(或基本纸样)的方法,即一种量取人体肩端深、臂围、背巾、肩巾、颈围、背长、前长、乳上、乳高、乳巾、胸巾、胸围、乳围及腹高等尺寸,并运用各数据经由制图公式,绘制上身基本型以适应体型差异、尺寸不同,式样变化而达到灵活应用,并能弥补体型缺陷的裁剪制图方法。
文档编号A41D1/02GK1038578SQ8910330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16日
发明者黄定山 申请人:黄定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