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启、回收的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877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开启、回收的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晴雨伞,特别是一种自动开启、回收的晴雨伞,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现行制品中的普通型伞,开启、回收均需两只手配合工作,人们在日常使用中感到不方便,继以后出现的自开型伞,尽管能自动开启,但在收回时,仍需将一只手握住伞下盘,另一只手握伞柄,用力回拉,压缩弹簧,挂住开启键,由于收回伞时压缩弹簧的压缩力较大,有时会因手把握不牢,伞盘而不挂住开启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能让人们一只手完成晴雨伞的开启、回收动作,操作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伞柄〔21〕内安装一个回收键〔20〕与伞杆〔4〕内的传动件〔22〕连接,楔形物〔9〕固定在传动件〔22〕的上部,回收弹簧〔12〕固定在上盘〔8〕与下盘〔13〕上,滑块总成〔14〕设置于上盘〔8〕、下盘〔13〕的滑道里。滑块总成〔14〕由单向限制齿〔18〕、扭力弹簧〔15〕、齿销〔16〕、限位销〔17〕等组成。滑块总成〔14〕与构件〔10〕通过构件〔6〕连接在一起。在欲回收伞时,将伞柄〔21〕上的回收键〔20〕压下,回收键〔20〕连接着的传动件〔22〕连同固定在传动件〔22〕上的楔形物〔9〕向下运动,〔同时压缩复位弹簧〔23〕〕。楔形物〔9〕沿伞杆〔4〕向下运动时,作用于单向限制齿〔18〕的一端,使单向限制齿〔18〕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时嵌在上盘〔8〕的凹槽内的部分脱离凹槽,解除上盘〔8〕与滑块总成〔14〕间的约束,滑块总成〔14〕在开启弹簧〔11〕力的作用下,沿滑道向上运动,上盘〔8〕和下盘〔13〕在回收弹簧〔12〕的作用下,逐渐靠拢,回收弹簧〔12〕回到自由长度之前,伞回收闭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伞开启状态纵向剖视图。
图2为伞回收后状态剖视图。
参照
图1、图2,一种自动开启、回收的晴雨伞是由伞柄〔21〕〔伞柄〔21〕呈倒F形〕、伞杆〔4〕、开启键〔19〕、回收键〔20〕、上盘〔8〕、下盘〔13〕、滑块总成〔14〕〔滑块总成(14)由单向限制齿(18)、扭力弹簧(15)、齿销(16)、限位销(17)构成〕、开启弹簧〔11〕、回收弹簧〔12〕、伞筋〔1〕、伞撑杆〔2〕、伞拉杆〔3〕、复位弹簧〔23〕、传动件〔22〕、楔形物〔9〕、构件〔10〕等组成。伞柄〔21〕内设置有回收键〔20〕、复位弹簧〔23〕,伞杆〔4〕内装有传动件〔22〕,传动件〔22〕的上部与楔形物〔9〕连接,楔形物〔9〕露在伞杆〔4〕外,下部与回收键〔20〕相连接,回收弹簧〔12〕固定在上盘〔8〕与下盘〔13〕上,滑块总成〔14〕由单向限制齿〔18〕、扭力弹簧〔15〕、齿销〔16〕、限位销〔17〕构成,设置于上盘〔8〕或下盘〔13〕的滑道内,构件〔10〕与滑块总成〔14〕通过构件〔6〕连接在一起,穿过下盘〔13〕外露。开启伞前,先钩住构件〔10〕往下拉,滑块总成〔14〕便压缩开启弹簧〔11〕沿滑道向下运动,当运动到上盘〔8〕的凹槽处,单向限制齿〔18〕在扭力弹簧〔15〕作用下外张,嵌入上盘〔8〕的凹槽内,但由于限位销〔17〕的作用,限制单向限制齿〔18〕有过大的外张,避免单向限制齿〔18〕的另一端与伞杆〔4〕接触、摩擦。在钩住构件〔10〕向下拉的同时,下盘〔13〕在开启弹簧〔11〕传递过来的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与开启键〔19〕钩住。在开启伞时,按下开启键〔19〕,开启弹簧〔11〕伸长,上盘〔8〕与下盘〔13〕距离逐渐增大,回收弹簧〔12〕也逐渐被拉长,开启弹簧〔11〕的弹性系数大于回收弹簧〔12〕的弹性系数。伞筋〔1〕、伞撑杆〔2〕、伞拉杆〔3〕配合动作,伞逐渐张开至上盘〔8〕的上端接触限位件〔5〕的位置为止。限位件〔5〕上嵌有缓冲材料起缓冲作用。在欲回收伞时,将伞柄〔21〕上的回收键〔20〕压下,回收键〔20〕连接着的传动件〔22〕连同固定在传动件〔22〕上的楔形物〔9〕向下运动,楔形物〔9〕沿伞杆〔4〕向下运动时,作用于单向限制齿〔18〕的一端,使单向限制齿〔18〕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时嵌入上盘〔8〕的凹槽内的部分脱离凹槽,解除上盘〔8〕与滑块总成〔14〕间的约束,滑道总成〔14〕在开启弹簧〔11〕力的作用下,沿滑道向上运动,上盘〔8〕和下盘〔13〕在回收弹簧〔12〕的作用下,逐渐靠拢,回收弹簧〔12〕回到自由长度之前,伞回收闭合。伞的开启、回收均用一只手完成。
本实用新型仅在原自开型伞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回收键〔20〕、回收弹簧〔12〕、滑块总成〔14〕、构件〔10〕,结构简单,易制造,造价便宜,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开启、回收的晴雨伞是由伞柄[21]、伞杆[4]开启键[19]、上盘[8]、下盘[13]、滑块总成[14]、开启弹簧[11]、伞筋[1]、伞撑杆[2]、伞拉杆[3]、限位件[5]等部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a.伞柄[21]内设置有回收键[20]、复位弹簧[23],伞杆[4]内装有传动件[22]、回收弹簧[12]固定在上盘[8]与下盘[13]上,伞柄[21]呈倒F形;b.上盘[8]或下盘[13]内设有滑道,滑块总成[14]设置在滑道内,构件[10]通过构件[6]与滑块总成[14]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总成〔14〕由单向限制齿〔18〕、扭力弹簧〔15〕、齿销〔16〕、限位销〔17〕等构成,构件〔10〕与滑块总成〔14〕连接在一起,构件〔6〕穿过下盘〔13〕外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件〔22〕的一端与楔形物〔9〕连接,楔形物〔9〕露在伞杆〔4〕外,传动件〔22〕一端与回收键〔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盘〔8〕与下盘〔13〕之间至于有一根开启弹簧〔11〕、回收弹簧〔12〕,限位件〔5〕上,嵌有缓冲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启弹簧〔11〕的弹性系数大于回收弹簧〔12〕的弹性系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开启、回收的晴雨伞,广泛用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本实用新型仅在原自开型伞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回收键、回收弹簧滑块总成及构件,结构简单,易制造,造价也很便宜。达到了让人们仅需一只手完成晴雨伞开启、回收动作的目的,操作、使用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A45B25/16GK2062966SQ89211778
公开日1990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日
发明者邓国峰, 刘晓春 申请人:邓国峰, 刘晓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