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自动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97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全自动晴雨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晴雨伞,能用一只手操作,不改变握位,按下开关即能自动撑开,拉动开关便可自动收回,是一种比现在人们使用的半自动伞更为优越的新型晴雨伞。它实现了撑开和收回的全部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轻松灵活,能自动撑开和收回,又具有结构简单,不比半自动伞增加太多制作成本费用的新型晴雨伞。它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用连接撑骨上端和自动器的拉力弹簧将伞骨向上撑开,到位后利用弹簧撑向外推开活动钩,自动解除拉力弹簧的作用力、向上托起自动器,保证拉力弹簧的作用力被解除后伞体维持撑开状。然后用大母指向下方向拉动三用弹力开关,通过拉索向伞杆内收缩弹簧撑,借用伞布被绷紧形成的向下的压力迫使自动器带动拉力弹簧座向伞杆下方向滑行,实现自动收回过程。
伞体收回后即被三用弹力开关钩住自动器外壳套。用食指勾动自动器之板机,拉力弹簧即被拉紧,处于工作准备状态。此时,只要用母指按下三用弹力开关,伞体即自动撑开。
另外,该全自动伞还包括伞把(手柄)、伞骨、晴雨布等构件。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和功能。
图1全自动伞结构图;图2A、自动器系统装配图;图2B、三用弹力开关系统装配图。
图2A、1、伞杆;2、撑骨座;3、自动器外壳;4、自动器外壳套;5、7、拉索穿引孔;6、拉索;17、凹形口;18、弹簧撑活动槽;19、弹簧撑;20、涡卷弹簧;21、活动钩;22、板机钩;23、板机;24、撑骨;25、弹簧撑固定孔;26、拉力弹簧座;27、拉力弹簧。
图2、B8、12、三用弹力开关滑动槽;9、固定钩;10、三用弹力开关撑伞按点;11、三用弹力开关收伞拉点;13、三用弹力开关主体;14、小栓;15、开关弹簧;16、定位桩。
自动器内涡卷弹簧〔20〕起稳定和向下压住活动钩〔21〕的作用,其力小于弹簧撑〔19〕的力。弹簧撑撑开活动钩后即顶住自动器外壳〔3〕的底部。
拉力弹簧〔27〕的长度保证伞体撑开和拉力弹簧座〔26〕上滑到位后,拉力弹簧完全松懈,作用力为零。
小栓〔14〕起保证三用弹力开关主体〔13〕不越出伞杆内的作用。
三用弹力开关滑动槽〔8、12〕是三用弹力开关主体的上下滑动区间。
定位桩〔16〕起阻止三用弹力开关主体向前滑的作用。
按下三用弹力开关撑伞按点〔10〕,固定钩〔9〕向伞杆内龟缩并与自动器外壳套〔4〕脱勾,拉力弹簧〔27〕拉动自动器向伞杆上方方向滑行,撑开伞体。自动器上滑到位后,弹簧撑〔19〕向外推开活动钩〔21〕使其与板机钩〔22〕脱钩,拉力弹簧〔27〕即带动拉力弹簧座〔26〕上滑到位,拉力弹簧的作用力消失为零。同时,弹簧撑已托起了自动器外壳〔3〕的底部,伞体保持撑开状态。
向下方向拉动三用弹力开关收伞拉点〔11〕,拉索〔6〕向下拉动弹簧撑〔19〕使其向伞杆内龟缩,自动器失去向上托起的力。在晴雨布和伞骨被绷紧形成的向下的压力的作用下,撑骨〔24〕推动自动器带着拉力弹簧座〔26〕向伞杆下方向滑行,收回伞体,固定钩〔9〕和自动器外壳套〔4〕勾合。
伞体收回后,用食指勾动板机〔23〕使板机构〔22〕与活动钩〔21〕勾合,拉力弹簧〔27〕即被拉紧,处于工作准备状态。按下三用弹力开关,伞体便又自动撑开。
权利要求1.一种由自动控制系统构成的新型晴雨伞,能用一只手操作,不改变握位,实现撑开和收回的全部自动化,其特征是该伞由两部份组成1、自动器系统[A]板机[23]、活动钩[21]、板机钩[22]、弹簧撑[19]、拉力弹簧[27];2、三用弹力开关系统[B]及拉索[6]。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全自动伞,其特征是采用拉力弹簧离合法来实现自动撑开和收回,拉动板机〔23〕,使板机构〔22〕与活动钩〔21〕勾合,拉力弹簧〔27〕即被拉紧,并带动自动器向伞杆上滑行,撑开伞体。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伞,弹簧撑、拉力弹簧,其特征是弹簧撑〔19〕向外推开活动钩,活动钩与板机钩脱勾,拉力弹簧带动拉力弹簧座〔26〕继续上滑至消失拉力弹簧的作用力,实现“离合法”撑开,弹簧撑同时向上托起自动器外壳〔3〕的底部,保持伞体维持撑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伞,三用弹力开关系统及拉索,其特征在于向下拉动三用弹力开关〔11〕拉点,拉索〔6〕拉动弹簧撑向伞杆内龟缩,自动器在晴雨布加伞骨被绷紧形成的向下的压力作用下,向伞杆下方向滑行,并被固定钩〔9〕钩住自动器外壳套〔4〕,实现“离合法”自动收回;拉紧拉力弹簧,按下三用弹力开关按点〔10〕,伞体又可自动撑开。
专利摘要目前,人们使用的半自动伞虽能自动撑开,但必须用两只手上下同时操作才能收回。本全自动伞,由两部分组成,即自动器系统(A)和三用弹力开关系统(B),用一只手操作,不改变手的握位,只需按下开关即能自动撑开,拉动开关便能自动收回,是在现有的半自动伞的基础上加以了改革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轻松灵活,使用方便、制作简单而又不比半自动伞增加多少成本的理想晴雨伞,它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45B25/16GK2082100SQ90213180
公开日1991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17日
发明者段志坚 申请人:段志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