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可变形的伞面固定到柔性伞骨上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663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把可变形的伞面固定到柔性伞骨上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可变形伞面到柔性伞骨形支架上的装置。
该装置特别适用于伞制造厂,但不仅仅适用于它。
现有的伞是这样形成的一根伞柱,它的一端是手柄,另一端是伞箍,在伞柱轴向表面铰接了许多呈辐射状的伞骨,伞骨上固定着伞面;一个套筒可沿伞柱滑动,套筒通过一根各自的支条连到每根伞骨上,支条的一端与套筒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伞骨的中部铰接。弹簧锁扣设置在伞柱和套筒上,手持雨伞时可打开和收拢伞。
伞面通常固定在伞骨上,它是沿着伞骨缝合定位的,面料沿着伞骨的轴向卡紧,方法是伞面末端部分固定在伞骨的末端,在伞骨末端上有小孔用于穿线缝合伞面。
这种传统方式特别昂贵,因为部件繁多,装配复杂。
而且,这种方式不适合所有类型的面料,使它们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如由塑料薄布组成的特殊面料,它们是不能缝制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上述的那些缺陷,提供一种解决固定面料问题的方案,即使是拉紧着安装在伞骨上的易变形的面料。
当然,这种方案包含解决了低机械强度的薄料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在拉紧地装上薄料后,薄料永久变形的问题。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利用伞面边缘处的一系列径向拢合缝,每个拢合缝限定了一个径向承接孔,伞骨末端部分能插入其中。
根据本发明,该装置的特征在于每一拢合缝的截面沿伞骨插入的方向减小,且每一伞骨末端的横向截面比拢合缝最小的截面要大,以至于当伞骨第一次压入拢合缝时,此拢合缝至少部分地与伞骨末端的形状相配合,并能轴向地固定它。
拢合缝的形状和伞骨末端的形状应十分有利于使它们两者接触表面尽可能大,这样可以避免伞面的承接区域受力过大和出现撕毁面料的危险。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一具体描述。


图1为伞展开时的平面图。
图2为通过伞面局部放大的截面图,以显示伞面如何定在伞骨上。
图3是图2中A-A部视图。
图4按照本发明伞拢合缝的截面图。
图5是图4中P1伞面处拢合缝的截面图。
图6是伞骨末端插入图4所示拢合缝时的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在平面P2处拢合缝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的雨伞,从该图上只能看见伞的顶面部分,它有伞柱1,在伞柱1上部顶端有伞箍2,伞箍2铰接许多径向伞骨3,伞面4固定在伞骨上面。
本雨伞的效果是在由Hugdes THIERION de MONCIN和Patrice LALONDE共同的名义申请的8904237号申请日当89年3月31日的法国专利中得到描述。
当打开伞时,伞面4被伞骨撑开形成一个穹窿形圆弧面,圆弧面的数量(本实施例为8个)与伞骨的数量一样多。
在本例中,伞面4为圆形的(也可以是八角形)塑性薄料,用适当的方法将它固定在雨伞结构的伞箍2上,此方法不是本发明的部分,在伞面的边缘有短的径向拢合缝5,伞骨3末端可插入其中。
在本例中,伞骨3是用塑料模制和挤压成型的,它是横截面呈T形和带有一个延长T型横向部分的扁面圆形尾部6。
如图4所示,拢合缝5限定了承接孔P,其截面从朝向伞中心的孔S1逐渐减少到朝向外边的孔S2。
拢合缝5通过沿折叠轴YY′进行折叠并使已叠合的两部分相互紧靠后接合而成,接合后形成两条接缝,即,第一接缝7(或缝线),是稍微斜向折叠轴,以使伞面4在此处呈管形,该管形确定了承接孔P。此孔的特征已在上面描述。而第二接缝8(或缝线)在第一接缝下面并与折叠轴YY′平行。
采用两个接缝7、8,当可以认为一个接缝就足以满足因需要分散由于伞骨3插入拢合缝5中和伞面4施加到伞骨3上的应力(这能引起所述伞骨的弯曲)的要求。那么,第二接缝8就决定伞面4形成的穹窿形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给的图4和图6,拢合缝5开始处形成的孔的截面S1基本上与伞骨末端的截面相等。
当将平面固定在伞骨上时,每一伞骨3的末端6压入对应的拢合缝5的承接孔中,它使塑料薄布的伞面变形,并与扁平形状的末端6紧密接合。
伞骨3的尺寸最好是这样,它们不能穿过拢合缝5,而在每一拢合缝5的后部留下了空着的区域9,这个区域9,这样来说,形成了一种阻碍了拢合缝5沿伞骨3滑动的接触,无论何时施加的轴向力引起拢合缝5进一步的变形,都会自动卡紧伞面/伞骨。
因为这种结构使伞面4和伞骨3两者间固定表面相对地大些,且明显地减小安装时撕毁伞面的危险。
当然,前面所描述的固定装置,可很好地应用于可伸缩料的伞面和传统的伞面料。然而值得提到的是这种装置特别适用于由单块面料形成的伞面。
也可根据所用材料的自然特性,接缝7,8可缝合、粘合或其它联接的方法来代替。
权利要求
1.一种将可变形的伞面4固定在伞骨3形的支架上的装置,该装置利用伞面边缘处的一系列径向拢合缝,每个拢合缝限定一个径向承接孔,而伞骨3的一端6可插入该孔中,其特征在于每个拢合缝5的横截面朝伞骨3插入的方向减小,且伞骨的一端6的横向截面的面积比拢合缝5的最小截面大些,这样当第一次把伞骨3压入拢合缝5中,拢合缝5至少部分地与伞骨3的该端形状相配合,并轴向地保持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拢合缝5的形状和伞骨3的末端6的形状是这样的,使上述两部分间的接触面尽可能大。并要避免伞面4的承接区域承受过大应力并撕破的危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是一种伞的构架而面料(4)是伞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为塑料薄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伞面为一层。
6.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插入所述拢合缝内的伞骨3的那端6为扁平状且末端呈圆弧状。
7.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伞骨的长度应短于拢合缝5的长度,给拢合缝的末端留下一空着的一段,该空段形成了一个防止拢合缝5沿伞骨3滑动的联接。
8.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拢合缝5通过把伞面4沿折叠各轴YY′折叠合并把两侧叠合在一起的部分用接缝7联结而形成,接缝7用缝制、粘合或类似的固定装置完成并使其朝折叠轴YY′倾斜。
9.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叠合部分由第二接缝8连接在一起,接缝8是缝合、粘合或合适的方式完成,并使其与轴YY平行。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固定装置,它是用在伞面4的边缘形成一系列拢合缝5,该拢合缝限定了一个径向承接孔,使伞骨3的末端6能够插入其中,每个拢合缝5的承接孔的截面沿伞骨插入方式减小,伞骨3的末端6有一横截面比拢合缝5最小的截面要大。
文档编号A45B25/18GK1061899SQ91111448
公开日1992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26日
发明者蒂埃龙·德蒙克林·于盖斯, 拉朗德·帕特里斯 申请人:蒂埃龙·德蒙克林·于盖斯, 拉朗德·帕特里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