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围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56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良的围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结构改良的围兜。
传统的幼童围兜为布质制成,虽可清洗且较能耐久使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凡事请求方便、卫生的要求下,一种纸质制成围兜的结构应运而成,该纸质围兜因成本低廉、售价便宜,因此用后即可丢弃。但该种纸质围兜的上、下边为一不相符的形状,因此从基材上裁下时各围兜间会产生大量的废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得制造成本高昂;且该结构的固定方式,多为以背胶黏贴固定于人体的单一方式,其要求设置绑带来绑固,则需另行裁剪长条带,固定于围兜上边二侧,如此的结构,制造组合上实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围兜,使其藉由将围兜上边的凹口部与下边的凸出部设计为一呈相符形状,使得基材上各围兜间完全无间隙存在,可紧密的接邻,因此毫无废料产生之虞,且围兜二侧设有撕离带可撕成长条带,因此,除选择以背胶黏固外,亦可以撕离带绑固,更具有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围兜,该围兜为一纸质材料,呈一片体形状,内侧面覆盖一薄层如聚乙烯膜(PE)等不吸水材质,上端设有可供黏贴的背胶,下端部可向前翻凸出形成一如容器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围兜上边的凹口部及下边的凸出部呈使基材上各围兜可紧密接邻的一相符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结构改良的围兜,其中所述的围兜左、右二侧设有平行于左、右二侧边的长切痕,长切痕由围兜下端延伸至近上端处,长切痕与侧边间即形成一长条带状的撕离带,撕离带撕开后上端仍可连接于围兜,并可以背胶更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于其是一种用后即可丢弃的纸质结构的围兜,使其藉由上边的凹口部与下边的凸出部是设计为呈一相符形状,使得基材上各围兜间完全无间隙存在而紧密地邻接,因此各围兜从基材上裁下时,可减少不必要废料的产生;且其上边二侧除设有背胶可供黏贴固定外,二侧边亦设有撕离带及长切痕,因此除可选择用背胶粘固外,还可使二侧撕离带撕开成长条带,以提供作为绑带绑固的用途,更具有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材与围兜关系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围兜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围兜的背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基材与围兜关系的正视图及本实用新型围兜的正视图。本实用新型是由片体纸质基材1可同时制成多个围兜10,该基材1内侧面可覆盖一薄层不吸水材质的薄膜,如聚乙烯膜等,以避免液体由吸水的纸质渗透至内层,造成衣物粘湿。该围兜10可由基材1上裁下,其概呈一上凹下凸的片体形状,其上边的凹口部11呈一形状,下边的凸出部12亦呈一与凹口部11相符的形状,以使基材1上各围兜10与围兜10之间紧密接邻,完全无间隙存在,完全不会有废料的产生,可有效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另在围兜10左、右二侧设有平行于二左、右侧边13的长切痕17,该长切痕17由围兜10的下端延伸至近上端处,但并未贯穿至上端,长切痕17及侧边13之间形成一长条带状的撕离带14,该撕离带14可由下往上撕开,并使撕离带14上端仍连接于围兜10。如图3所示,围兜内侧面长切痕17上端处设有背胶15,可供黏贴于幼童衣物适当处以作固定,若不以背胶15直接黏附,亦可将撕离带14撕离后,向后翻折使背胶15左半部及右半部相互黏合,以使二撕离带14能更稳固地连接于围兜10的上边二侧,供用作绑于颈部的绑带用途,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选择以黏贴或绑固的固定方式。再者,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围兜10内侧面的中央下端部16可在对折后以热压方式予以胶合,这是因为围兜的内侧面为聚乙烯膜,故能轻易地热压胶合,如此即可将围兜的下端部16向前翻凸而出形成一如容器的形状,可用以盛接幼童饮食时掉下的食物或液体。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围兜,该围兜为一纸质材料,呈一片体形状,内侧面覆盖一薄层如聚乙烯膜等不吸水材质,上端设有可供黏粘贴的背胶,下端部可向前翻凸出形成一如容器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围兜上边的凹口部及下边的凸出部呈使基材上各围兜可紧密接邻的一相符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围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围兜左、右二侧设有平行于左、右二侧边的长切痕,长切痕由围兜下端延伸至近上端处,长切痕与侧边间即形成一长条带状的撕离带,撕离带撕开后上端仍可连接于围兜,并可以背胶更稳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结构改良的围兜,尤指一种用后即可丢弃的纸质结构的围兜,其上边的凹口部与下边的凸出部呈一相符形状,使各围兜从基材上裁下时,可减少不必要废料的产生;且其上边二侧除设有背胶可供粘贴固定外,二侧边亦设有长切痕,可使二侧撕离带撕开成长条带,以提供作为绑带用途。
文档编号A41B13/00GK2167540SQ9321724
公开日1994年6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3日
发明者张健义 申请人:张健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