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保健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745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药物保健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药物保健蔸。
婴幼儿患病不能自述症状或者叙述不清,全凭医生望、闻、切等方法及经验诊断和治疗,给诊断和治疗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西医常用抗菌类药物,大多容易引起副作用;中医多用中草药,其味苦难以入口,免强婴幼儿服用后,也容易引起反胃,甚至呕吐,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目前,市场上虽有多种少年儿童保健中药蔸,如“505”神功元气袋,但不适应于婴幼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原理,提供一种适应于小儿的中草药保健蔸,它对于刚出生的婴儿至十岁以下儿童均能适应,能预防和治疗小儿常见病和易发病。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儿童常用的蔸型外套,在其里面套入内套,在内套中装进中药胎,在外套上设计两组系带,其特殊之处在于中药胎为藿香、佩兰、腹毛、槟榔、厚朴、艾叶、小茴、山柰、肉桂、白寇、太子参、人参、羚羊角、白术、苍术、茵陈、丹参、冰片、樟脑、乌药、青木香、桔叶、珍珠、琥珀加工成而。使用时,将一组系带相联系挂在脖子上,另一组系带相联系系在腰上,使中药胎中心对准小儿神阙穴(即肚脐眼),经常贴身于中下腹部,药性即可通过吸收力最强的肚脐眼,渗透进入体内。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符合小儿生理特点,有利于吸收药物。根据中医理论,小儿肾气未充,气血未足,脏腑娇嫩,脾胃薄弱,皮肤多血,腠理松疏,神气怯懦,精神未全,因而易受风寒,易伤饮食、乳食,易于转变,易虚易实,易受惊吓的特点,小儿口服药物困难,而“皮肤多血,腠理疏松”,则有利于传导和吸收外用药物的药性。(2)符合中医对儿童保健的要求。中医学理论认为,儿童保健“头要凉,腹、背、足要暖”,本发明满足了“腹要暖”的要求。(3)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通过发明人两代人五十余年的医疗经验积累和成千上万例的临床应用考证,特别是通过近年的深入研究整理,精选出几十味中草药制成的小儿保健药蔸,由于采用的药物具有助元阳,温经络血,健脾胃,促消化,逐寒暑,消肿胀,解毒火的功效,因此对于小儿感冒、腹痛、腹泻、呕吐、疳积、盘肠气、疝气、惊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促进小儿正常发育生长;无任何毒副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达9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面图。
如图1所示,外套1包裹内套2,将中草药加工成药胎3,置入内套2;在外套2上设计有二组系带,其中一组系带4、5,用于系在腰部,另一组系带6、7,挂在脖子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儿药物保健蔸,由外套〔1〕、置于外套〔1〕内的内套〔2〕和置于内套〔2〕内的中药胎〔3〕、设计在外套〔1〕上的两组系带〔4、5,6、7〕组成,其特征在于中药胎为藿香、佩兰、腹毛、槟榔、厚朴、艾叶、小茴、山柰、肉桂、白寇、太子参、人参、羚羊角、白术、苍术、茵陈、丹参、冰片、樟脑、乌药、青木香、桔叶、珍珠、琥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儿药物保健兜,它由外套、内套和中药胎组成。中药胎采用的药物具有助元阳、温经络血、健脾胃、促消化、逐寒湿、消肿胀,解毒火的功效,对小儿感冒、腹痛、腹泻、呕吐、疳积、盘肠气、疝气、惊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能促进小儿正常发育生长,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41B13/10GK1114576SQ9411101
公开日1996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4日
发明者肖树庭 申请人:肖树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