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764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方法,特别是一种在制鞋过程中可节省大量人力、设备及成本的新制鞋方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由原来的以工业生产为主转变为工业、商业并重的社会型态,工商经济的同时发展,促使大量人力由原来的产业劳动转向经济市场的活动,因而造成劳力短缺、人工成本提高的严重问题;虽然全自动、电脑制鞋机械逐渐出现,但是所能解决的劳力问题有限,而且全自动机器仍无法完全取代人工,再加机器本身还需要有技术的人员来操作,因此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解决人力问题及衍生的成本问题,是当前制鞋业界最迫切的需要。
传统制鞋在中底、鞋面、鞋面的成型部分都要擦胶,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多;在本发明的制造过程中的成型步骤则免擦胶、免技术人员,同样也能生产出优良品质的鞋来。目前一般常用的制鞋(休闲鞋、运动鞋)方法及过程大体如

图1所示,皮革裁切成鞋面后将鞋面上胶、入衬里、入鞋楦,再经前帮机、中腰机及后帮机成型、鞋面中底大底上胶、再经人力压底结合,然后经烤箱烘干定型,再车大底线、拔鞋楦、整理完成,其过程繁杂而又耗费人力,
图2是现有方法所用的前帮机(为常用机器,在此不多加赘述),它具有楦头定位装置,以便将套置有楦头的鞋面定位,并设有带扫刀的平整器,用扫刀以预定的轨迹将鞋件的包裹部位整平,再以成型模具加压,使鞋面的前帮成型为鞋楦的形状;鞋面经前帮机成型之后再以中腰机对应两侧的束腰机构针对鞋面的中腰部位成型。然后由后帮机进行后帮的成型。图3系现有方法中使用的后帮机,它设有马蹄形的束紧装置,由压力缸驱动,以束紧楦头,使鞋面后帮成型。整个鞋面成型后再与鞋底压合。由於前帮机、中腰机及后帮机的构造复杂且成本相当高,再加须要具有相当技术的人员才能完成操作,因此在需要大量人力、技术的针车鞋面过程之后,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采用高成本的机械和技术复杂的成型方法。仅以成型部分一天成型1000双计算,便须50人左右的人力,因此一般常用的制鞋方法须要的人力多且成本亦高;而为求大量生产,亦有利用鞋体射出成型机来生产鞋的方法,这种方法虽可节省劳力,但成型机成本高(约500万元台币左右),且所用的鞋模,模具因鞋而异,需经常更换,并且,由于和PVC射出的鞋底直接结合,鞋型粗糙、变形快,且鞋底无法防滑,因此不受消费者青睐,有淘汰之命运。
发明人以其多年制造、贩卖鞋的经验,对于上述缺点有深切了解,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积极努力的研究,经过多次改进后,终於创造出本发明的制鞋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法,这种优异的制造过程及方法,可有效地节省掉常用制鞋法成型过程中所浪费的大量人力及设备成本,而且鞋体的品质亦能达到优良之水准,从而达到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目的,在产业上具有利用的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制造过程及方法,附图中图1是常用制鞋法的流程图;图2是常用前帮机的立体图;图3是常用后帮机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制鞋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的鞋面、鞋底的立体图;图6是常用前踵机的立体图;图7是常用后踵机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4和图5。由图4可知,本发明的程序是鞋面针车组合、前踵机及后踵机定型、鞋面及鞋底接合、入鞋楦定型、烘干、拔楦、最后整理完成。本发明先将鞋面(10)针车完成后再利用前踵机、后踵机加以定型。图6、图7分别为前踵机及后踵机,前踵机与后踵机的原始作用是在鞋面的前帮及后帮部位加垫出前踵与后踵,而在本发明中则是取代前帮机与后帮机,直接成型出鞋面的鞋型,由於前踵机主要是贴合鞋面前帮部位的前踵,后踵机则是贴合后帮部位的后踵,因此前踵机与前帮机、后踵机与后帮机的模具都是根据鞋楦的形状构成的,具有相似的成型模装置,但由於前、后帮机的动作是依靠楦头的形状按照预定的轨迹把鞋面整平出前帮形状,故在常用方法中需在前帮机整型前先置入楦头;然而在本发明中,是利用前踵机及后踵机的模型体先将鞋面压成大体的鞋型之后,立即利用双线安全缝内线机将鞋面(10)与鞋底(11)接合成型;而后再将楦头置入接合好的鞋体内,用鞋楦强迫撑出如鞋楦般的型体。
在此,须强调的是本发明在鞋面(10)的下方设有结合片(20),该结合片(20)上具有结合穿孔(21),而鞋底(11)之上方则设有扣片(22),以便在鞋面(10)与鞋底(11)接合成型时将扣片(22)穿入结合片(11)的结合穿孔(12)中,使得能在接合过程中先予以定位并加强其结合性,在车底线后接合得更加坚固。鞋面(10)与鞋底(11)接合完成后入鞋楦定型,然后再经烤箱烘干,拔鞋楦后再整理成型。经过上述程序就完成了鞋体的制造。本发明利用前踵机、后踵机取代前帮机、中腰机、后帮机,可节省常用制鞋法成型过程中的庞大的成型设备、成本及人力。例如,在前帮机、中腰机、后帮机等成型设备上制造常用的鞋体,在各成型步骤中所需的人力大体为鞋面上胶1人、入衬里鞋楦2人、前帮、中腰、后帮机的操作3人、结合压底1人等;而本发明则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成型过程中前踵机及后踵机的设备费用较低,而且这部分只须1人,再加鞋面、鞋底直接接合1人和入鞋楦定位1人;比较之下,不仅可节省很多人力,且机器设备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同时能确保鞋体成型后的品质。本发明的制鞋法适用於运动鞋及休闲鞋。
综上所述,发明人经过苦思钻研所创造的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的制鞋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节省大量劳力并可降低成本的新制鞋法。
权利要求
1.一种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法,其特征在于,在鞋面针车完成后再用前踵机、后踵机予以定型,然后将鞋面、鞋底直接车线结合成型,最后将接合好的鞋体入鞋楦定型,经烘干、拔鞋楦、整理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法,其特征在于,在鞋面下方设有结合片,在结合片上有结合穿孔,而在鞋底上方则设有扣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法,其特征在于,鞋面、鞋底的接合可以用单线或双线的缝内线机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制鞋法,特别是一种在制鞋过程中可节省大量人力、设备及成本的制鞋方法。本发明的制鞋法的工艺步骤大体为鞋面针车组合;经前踵机、后踵机定型;鞋面、鞋底接合;入鞋楦定型;定型整理成型。上述创新之制鞋方法及工艺过程,可有效节省人力、设备及成本,并能制出品质优良的鞋体,在产业上具有巨大的价值。
文档编号A43B9/00GK1118671SQ9411514
公开日1996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5日
发明者黄嘉盛 申请人:黄嘉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