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回的递增调节式行李箱系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62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收回的递增调节式行李箱系附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一辅助行李箱接附于一主行李箱上的装置,而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颖而改进的递增调节式辅助行李箱系附机构和方法,采用一种链段式带,其可以不依赖其他装置和方法而在主行李箱上输送辅助行李箱。
适于盛放衣物、个人用品等物件的一类行李箱传统上是依靠使用一提携把手将行李箱进行搬移的。不过,近些时候,特别是较为大件的行李箱或者那些适于搬运沉重物件的行李箱,都在行李箱上装设有滚轮,并且使用一辅助把手或系链使行李箱依靠滚轮得以推动或拉拽。这类带走轮的行李箱十分受欢迎欢迎,因为其可以比较容易地搬运较大的重物。为了进一步利用带走轮的行李箱的方便之处,已经研制出一些装置,用来把一辅助行李箱装接于带走轮的主行李箱上,使得几个行李箱同时运送。
起初,这些用于携带辅助行李箱的装置需经使用一些固定长度的系带或者可抻长的系带,将它所缠绕于辅助行李箱上以及带走轮的行李箱的一部分上,把两种行李箱固牢在一起。不过,这些系带一般是不连接于带走轮的行李箱的。错放系带的潜在可能性、须单独储放系带的不便、丢失系带的风险以及要恰当地接附于辅助行李箱的系带长度的不适当,所有这些因素都令人打消了使用这种单独系带的企图。
装接于行李箱的一些可拆卸装置,诸如系带或挂钩,也一直用来把辅助行李箱固定于一主行李箱上。不过,可拆卸装置也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主行李箱中储存可拆卸装置是很不方便的,因为此装置占用了宝贵的装填空间,并且在主行李箱装好后有时很难存取。卸掉此装置并把它储放在别的什么地方会造成不便,因为能够存取它的地方是有限的,而且此装置还容易放错位置。
永久性地装接于一主行李箱用于携带辅助行李箱的一些装置也一直表现出有关方便使用的种种问题。在一些永久性的系附装置暂时不用来连接一辅助行李箱时,它们往往外突于行李箱而有造成其破损、绊住或者挂在其他物件上的风险。在主行李箱上面的系附装置的永久性质也使行李箱难以储放。
发明一种具有携带一辅助行李箱的带走轮的主行李箱的种种努力导致一些可从主行李箱上的一可伸出的拉拽把手垂挂下来的系附装置。这些装置之一的一个实例在转让给本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第4,759,431号中有些披露。这些装置是可连带把手的收回一起收回的,所以在拉拽把手从主行李箱伸出时,一辅助行李箱就可被接附上并带着走。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利用辅助行李箱的装接功能,可能希望不伸出把手或者不借助其滚轮移动主行李箱。
许多上述系附装置共有的一个难题是涉及调节系附装置,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辅助行李箱。一般,在系附装置包括一条系带或者有一个挂钩的一条系带的场合,此系带的长度必须予以调节。调节系带往往要求用手操作系带,或者需要一夹紧或扣环装置。所要求的手工操作程度往往使之很难让使用者以某种方便的方式予以实现,特别是在使用者带着手套或者拿着别的物件的时候。
使用装接于主行李箱的外面的挂钩的一些系附装置不提供任何调节手段用于适应各种各样大小的辅助行李箱。因为挂钩是不可调节的,辅助行李箱就往往在一对于均衡和运送并不理想的位置上被装接于主行李箱上。
许多上述系附装置共有的另一不便之处在于此种装置不用时的储放。在储放之前,此种系附装置必须多次拆卸、折叠或者存放前以某种不便的方式用手整理。在储放此种系附装置方面的任何难处都有损于其普遍应用。
正是针对有关先前技术中辅助行李箱系附装置的这些考虑和其他背景信息,才孕育出了本发明各项显著的改进之处。
本发明的各个重要方面之一是涉及一种辅助行李箱系附装置,其永久性地装接于一主行李箱上,以避免其错放和丢失等问题;在不用时其可以收回,以避免不便、损坏、外露和类似的各种问题;其可以伸出到所希望有的任意选定的程度,以适应许许多多不同形式和尺寸大小的辅助行李箱;可以方便而迅速地安放并卡持在许多选定的位置上;其可以不依赖于主行李箱的另外功能而发挥作用;以及可以避免一定要使用拉拽把手和类似物以便利用辅助行李箱携带功能。
这些和其他一些方面都可以借助一种新颖而改进的、用于把一辅助行李箱接附于一主行李箱的装置和方法来予以实现。一盒子装接于主行李箱,而小盒子限定了一细长凹座和一靠近凹座的卡持边沿。一细长柔性带具有一辅助行李箱系附装置,其连接于柔性带的一外端,而许多基本上贴靠着的链节件沿着柔性带的长度连接起来。一阻挡链节连接于柔性节的一内端,而盒子把阻挡链节卡持在凹座里面以防止阻挡链节件从凹座中脱出。凹座适于在柔性带和各链节收回到主行李箱时容纳柔性带和连接于柔性带的各链节。
柔性带在各中间的相邻链节之间的某一选定部位处弯曲并跨过卡持边沿,以便固定系附装置和柔性带的伸出段的位置。边沿与凹座里面的链节的接合形成一个约束力,其通过各链节传至柔性带的外端,把柔性带和系附装置保持在由折叠点的选定部位所确定的位置上。
各链节最好是带有一前面和一背面的矩形形状,而每一个具有一对对置的纵边、一对横边、和一伸展在两纵边之间的平板。平板不伸到两横边而形成邻近每一横边的一条槽孔。柔性带穿接在每一链节上,从背面到前面穿过靠近两横边之一的槽孔,跨过平板的前面,并从前面到后面穿过靠近两横边之另一个的槽孔。
一旦在朝向各链节的前面的方向上弯曲柔性带,两横边就彼此接合而防止柔性带基本上在向前的方向上弯曲。一旦在朝向许多链节的背面的方向上弯曲柔性带,两横边就彼此离开而柔性在两横边之间的部位处一节一节地弯曲。
系附装置最好是一个挂钩,其具有对应于许多链节的前面和背面的一前面和一背面。挂钩具有一基底端,类似于各链节的两横边,以及一伸出端,其整体地形成在一起成为J字形。基底端可操作地连接于柔性带。
此系附装置可以牢固地把一辅助行李箱接附于主行李箱上。此系附装置在不用时可以自行储放,从而缓解了此系附装置会挂住另一物件、被另一物件损坏、或者损坏其他一些物件的种种问题。此系附装置永久性地固接于主行李箱上,缓解了系附装置的错放问题。此系附装置可递增地予以调节,以易于适应辅助行李箱的大小。其中从以下简略综合的各附图、本发明各目前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及所附各项权利要求中可以获得关于本发明及其范畴的更为完整的了解。


图1是一种带走轮行李箱的前面透视图,此行李箱具有一辅助行李箱系附装置包含在本发明之中,此系附装置处于一未使用位置;图2是示于图1中的带走轮行李箱的后面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表明一条链段式带和一挂钩处于伸展位置但并未保持一辅助行李箱;图3是示于图1和图2中的带走轮行李箱的前面透视图,其表明使用系附装置支持辅助行李箱;图4是连接装置的放大透视图,类似于示于图2中的视图,其表明链段式带和挂钩处于从一盒子中伸出的伸出位置;图5是如图4所示的链段式带和挂钩的后面透视图,其是与盒子分离开来的;图6是链段式带和挂钩处于收回的位置时系附装置的放大剖面视图,其是基本上沿着图1中的线6-6的平面所截取的;图7是基本上沿着图6中的线7-7的平面所截取的视图;图8是类似于图6的部分剖视图,但其表明链段式带和挂钩的调节方式;以及图9是链段式带在其最大伸出位置上的铅直面剖视图,其基本上沿着图2中的线9-9的平面截取的。
一种辅助行李箱系附装置20,其体现了本发明的一种形式,其连接于一主体行李箱22,如图1-3所示。系附装置20包括一盒子24;许多链节26,它们由一条柔性带28而彼此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条链段式带30;以及一个挂钩32。挂钩32和沿着柔性带28的各个链节在操作上可以从盒子24的凹座34中伸出和收回其中。
在辅助行李箱36未被系附于主行李箱22上时,链段式带30和挂钩32处在示于图1中的收回位置。在收回位置上,挂钩32盖住盒子的凹座34,使挂钩32便于储存并不再需要带有一单独的盖罩来封盖住凹座34。挂钩32的外表面38在收回位置上与盒子24的外表面40齐平。
在伸出位置上,链段式带30和挂钩32从盒子凹座34中伸出以携带辅助行李箱36。在其伸出后,各个链节26允许把带30微调到某一适当的和选定的长度上,此长度可使挂钩32位于由使用者选定的最佳位置,以用于把各种各样尺寸和形状的辅助行李箱36系附于主行李箱22上面。
为了调节伸展长度,分段的带30在两个链节26之间折叠后跨过盒子24的前方外沿42,如图4和图8所示。各个链节26基本上沿着柔性带28的整个长度头对头地设置,并留有足够的空隙使柔性带28能够在各个链节26之间折叠。各个链节26被限制在挂钩32与柔性带28第二端或内端44之间,所以各个链节26之间的各种配置就形成了分段的带30能够伸出的有限个递增位置。因为柔性带28在边沿42处的折叠点由于各个链节26的配置和在柔性带28的折叠点一个链节与边沿42的链节接触面,固定在沿着分段的带30的一个相对的递增位置上,所以,链段式带30可以保持在由折叠点位置所调整的选定位置上。
行李箱22可以是一种常见的硬边衣箱,其具有一主体46,由两个相同的箱壳部分48和50构成,如图1所示。每一箱壳48和50具有一大块侧面面板52和四块正交的边沿面板54。一个沿着各下部边沿面板伸展的铰链(未画出)可枢转地连接于箱壳48和50以形成主体46。一个提携把手58在一顶部边沿面板54上的居中位置处装接于一个半边箱壳48或50。
一对滚轮60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块侧面面板52的底部。滚轮60接合于一支承面62,以使行李箱22可以滚动而不用提携,这由使用者随意选择。一操纵把手64可选择性地从一侧面面板52处的行李箱22的内部伸出或收回其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把手64,在伸出之后,用来借助滚轮60拉拽或操纵行李箱22。在使用者不借助滚轮操纵行李箱时,把手64是可以收回的。
链段式带30和挂钩32的细节示于图4-9。链段式带30具有一第一前端66,其固定在挂钩32上;一第二后端68,其连接于行李箱22。带的后端68可操作地连接于盒子24的凹座34里面。链段式带30以伸出的细长构形、不打折或者不盘卷地从盒子的凹座34中伸出或收回其中。在完全收回的位置上,整个分段的带30位于凹座里面。在伸出位置上,基本上整个带从凹座34中伸出。
柔性带28最好是可弯曲的或者可折叠的,而且基本上是长度不会胀大的。柔性带最好是由织物材料制成的,并具有平直的前面70和平直的后面72。柔性带的前端74缝制成一个围绕挂钩32的连接销78的环圈76。柔性带28的后端44可操作地装接于一阻挡链节30。
各个链节26沿着柔性带28穿接在挂钩32与阻挡链节80之间。每一链节26能够只是稍许地沿着柔性带在纵向移动,因为各个链节在一端由挂钩32挡住,而在另一端则由阻挡链节80挡住。每一链节26基本上制成一矩形框架82。链节框架82具有一对对置的纵边84和一对横边86。
一块平板88沿着横向伸展在两个纵边84之间,但是沿纵向则不伸到两个横边86,以便留有间隙或槽孔90于平板88与两个横边86之间。横边86的厚度(垂直于纵向和横向尺寸的尺寸)稍小于纵边84的厚度,在槽孔90处横边86厚度方面留有一余隙空间92。当许多链节穿在柔性带28之上时,每一链节26的每一横边86顶靠一相邻链节的横边86。
每一链节26在一纵端处穿在柔性带28上面的办法是把柔性带伸过佘隙空间92,在链节的一端处穿过槽孔90,跨过平板88的面朝外的表面93,在链节的另一端穿过槽孔90,并在链节的另一端伸过佘隙空间92。佘隙空间92的厚度足以容纳柔性带28的厚度。所有的链节26均以同样方式穿接在柔性带上面。识别标签94可以轻易地安放在柔性带28和一个链节的平板88之上、两纵边84和两横边86之间。
柔性带28上面的各个链节26所起的作用是,使得链段式带30可以阻止如箭头96(见图8)所示向外挠曲,并允许链段式带30只是如箭头98(见图8)所示在各个链节26之间向后弯曲。在链段式带30企图沿着箭头96的方向向前弯曲时,相邻各个链节26的横边即彼此接合并阻止进一步的弯曲,因为沿着柔性带28在各个链节之间只有很小的佘隙。于是,各个链节可防止链段式带30显著地向外弯曲(沿着箭头96的方向)。不过,各个链节26可允许柔性带沿着相反的方向或向内弯曲(由箭头98表明),因为横边86在沿着相反的方向弯曲时并不彼此接触,从而允许链段式带30在各链节26之间的各递增位置处弯曲。在沿着相反的方向弯曲时,由于平板88面对纵向的横向边沿99(见图8)发生枢转,而使各个链节26之间会获得额外的余隙。穿过槽孔90并穿过余隙空间92的柔性带的额外长度提供了沿着相反的方向发生弯曲的必需长度。
阻挡链节86具有一主体部分100,柔性带28的内端44依靠一适当的固紧件,比如铆钉102,可操作地装接于此主体部分中,如图5、图6和图9所示。一对沿侧向对置的突头104从阻挡链节86的主体部分100沿横向向外伸出。突头104,在带30从盒子的凹座34最大量地伸出以保持带脱出现有盒子的凹座34时,而接合于盒子的凹座34,如图9所示。
挂钩32,其装接于柔性带28的第一端部74上,其最好是制成大体上为刚性的J字形,如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在挂钩上其连接于柔性带的部位形成两条槽孔106和108。槽孔106和108沿横向伸展并位于一搁板110的对置两侧。挂钩的一横边112类似于各个链节26的横边86,并且也提供一余隙空间114。柔性带穿过余隙空间114、槽孔106,跨过搁板110,而进入槽孔108,在此,柔性带上形成的环圈76环绕住连接销78。连接销78是嵌入到环圈76之中的。连接销78的直径大于槽孔108的宽度。环圈76和连接销的尺寸可防止柔性带端部44通过槽孔108滑脱,从而把柔性带28拴定于挂钩。
在挂钩32的背面上形成一突头116,且其起着锁销的作用,以把链段式带30固牢在收回位置上,如图6所示。突头116当挂钩在凹座34中处于收回位置时可以造成对盒子24的摩擦力或约束力。
挂钩的伸出端118弯曲至基本上平行于挂钩基底端120的端头位置上,如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伸出端118还在横向尺寸上带有锥度或者予以倒圆,如图4所示,以便使辅助行李箱把手122(图3)易于挂放在挂钩上面。在挂钩32上制作出一方正外棱角124,可供挂钩的外表面38在收回位置上顺利地吻合盒子24的形状。穿过挂钩的基底端120制有一孔眼126,用于让人扣住而把链段式带30从盒子的凹座34中抽出来。
盒子24位于或者接近于行李箱22的一个大端面面板52处,如图1和3所示。盒子24的位置靠近侧面面板52的顶部边沿与顶部边沿面板54的交汇处。这一位置有利于携带和支持辅助行李箱36。
在盒子的凹座34之中制作出一凹下区域128,以容纳在收回位置上的挂钩32,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凹下区域128具有一后壁130和一浅弧形的底壁132。在挂钩32置放在凹下区域128里面时,挂钩32的一平直表面134靠合后壁130,而挂钩32的外表面38与盒子的外表面40齐平。
盒子的凹座34在行李箱22里面从凹下区域128向下伸展。盒子的凹座34包括一前壁136、一后壁138和对置的两个侧壁140,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对置的侧壁140由一个大于在两个突头104之间的阻挡链节80的横向尺寸的尺寸隔开,如图7所示。两个对置的侧壁140可约束链段式带30的侧向移动。凹座34在对置的前和后壁136和138之间的尺寸大于各个链节26的厚度尺寸。在这样的尺寸关系下,链段式带30可以容易地沿着凹座34的长度予以移动和导引。
盒子的凹座34的边沿42是由前壁136形成的,如图6和图8所示。在伸出位置上,如图8所示,链段式带30在两个链节26的邻接部位处发生弯曲而跨越边沿42,在弯过边沿42时,各个链节分隔开来,而外面链节垂挂在前壁136附近。柔性带28在边沿42处折叠在各个链节26之间,沿着柔性带两端之间的柔性带的各个链节可以防止柔性带围绕边沿42滑移,如图8所示。由于凹座的前和后壁136和138,凹座里面的链节26无法绕着边沿作枢转,从而把链段式带30保持就位。凹座34的前和后壁136和138可固定住凹座34里面的阻挡链节80和其他各个链节26而把柔性带28的折叠点保持在边沿处的独一位置上。
在挂钩32和分段的带30从凹座34中拉出最大距离时,阻挡链节80上面的突头104则勾住凹座34附近的盒子24的台肩142,而不让分段的带30完全从凹座中脱出,如图9所示。
边沿42与分段的带30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能很容易地调整挂钩32的高度。为了调节挂钩32,要基本上拉直链段式带30,然后再移入或移出盒子的凹座34,如图2所示。在适当的长度上,在两个链节26之间弯折链段式带30,使之跨越边沿42,如图4和图8所示。然后把辅助行李箱36的提携把手122置放在挂钩上面。
为了在不同时贮藏系附装置20,把分段的带30基本上直向地提起来与凹座34对中,再落放在凹座之中去。挂钩32则置放在凹下区域128之中,使挂钩32的伸出端118的平直表面134靠近后壁130,如图6所示。
系附装置20能够用于不带走轮功能或者延伸把手的硬边行李箱。此外,在适当地装接盒子24的情况下,系附装置20能够用于软边行李箱,或者用作现有硬边或软边行李箱的一种附加器件。
由于使用本发明的系附装置,会出现许多优点。与使用同带走轮的行李箱分开的系带或挂钩、永久性地装接于带走轮的行李箱的外部的系带或挂钩、或者可解脱地装接于带走轮的行李箱的外部的系带或挂钩相关联的各种问题都得以消除。系附装置20是不会被放错位置的,当不用时,系附装置20不会勾住其他物件,并且在储放时不会占据大量空间。
此外,链段式带30和挂钩32很容易予以调节,来携带多种尺寸和外形的辅助行李箱36。穿接在柔性带28上的各个链节26可赋予柔怀带以刚度。这种刚度可供分段的带30容易从盒子的凹座34中伸出和收回其中,以及在伸出后作递增式的调节。在理解了本发明的各种改进的性能之后,许多其他显著的优点和改进之处就会显而易见了。
本发明的一个目前优选实施例以及其许多改进之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体地予以说明。以上说明的是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畴并不仅受到这一说明的局限,本发明的范畴由以下各项权利要求的范畴予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系附机构,其适于把一辅助行李箱连接于一主行李箱上,其包括一盒子,其装接于该行李箱上,该盒子限定一细长的凹座和一邻近于该凹座的固位边沿;一细长的柔性带;一辅助行李箱系附装置,其连接于该细长柔性带的一外端;许多链节件,其连接于该柔性带,各链节件之一是一阻挡链节件,其连接于该细长柔性带的一内端,其他各个链节件是沿着该系附装置与该阻挡链节之间的柔性带的长度基本上彼此贴合地设置的各中间链节件;该凹座具有一段长度,适于在处于收回位置时接纳该柔性带和连接于该柔性带的各个链节;该盒子把阻挡链节件卡持在该凹座里面,以防止该阻挡链节件从该凹座中脱出,并允许该阻挡链节件沿着该凹座的长度移动;在该各中间的相邻链节件之间的某一选定位置处该柔性带的一跨越该边沿的折叠点固定了该系附装置和该柔性带的伸出段的位置;以及该凹座之内的链节与该边沿的触合形成一种约束力,经由该各链节传至该柔性带的该外端,以把该柔性带和该系附装置保持在由该折叠点的选定部位所确定的位置上。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各中间链节件具有带有前面和背面的矩形形状;每一中间链节件包括一对对置的纵边、一对横边、和一伸展于该两纵边之间的平板;该平板不伸到该两横边处而形成接近每一横边的槽孔;该许多链节中的每一个均穿接在该柔性带上,其方式是该柔性带穿过邻近于该两横边之一的该槽孔从该背面通向该前面,跨越该平板的前面,并穿过邻近于该再横边之另一个的槽孔从该前面通向该背面;以及许多该中间链节件的每一个基本上沿着该两槽边的每一边贴靠一相邻链节。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两横边的厚度小于该两纵边的厚度,而留有靠近每一横边的一余隙空间;以及该许多链节中的每一个均穿接在该柔性带上,其方式是该柔性带穿过邻近于该两横边之一的该余隙空间和该槽孔从该背面通向该前面,跨越该平板的前面,并穿过该余隙空间和该槽孔从该前面通向邻近于该两横边之另一个的前面。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许多链节的该两横边在柔性带沿着朝向该各链节的前面的方向从设置于该各链节的背面上的柔性带弯离时,彼此靠合以防止该柔性带沿着向前的方向发生显著弯曲。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两横边彼此移开,在该柔性带沿着朝向该许多链节的背面的方向弯曲时,允许该柔性带在该许多链节的该两横边之间的各递增部位处产生弯曲。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盒子具有一与该凹座的一前壁共有的外壁;在柔性带沿着朝向该许多链节的背面的方向弯曲时,该柔性带弯过在该两横边之间部位处的边沿;该柔性带的该外端从该凹座伸出并垂挂在该盒子的该外壁附近;以及该柔性带的该内端约束在该凹座之内并垂挂在该凹座的该前壁附近。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示的系附机构,其中该阻挡链节具有一对沿侧向对置的外伸突头;该凹座具有一对沿侧向对置的向内伸出台肩;以及该突头接合该台肩,以在该柔性带伸出最大量时把该阻挡链节箝制在该凹座之中。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系附装置包括一挂钩,其具有一前面和一背面,它们在该柔性带的方位方面对应于该许多链节的该前面和背面。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挂钩具有一基底端,其外形基本上与该各链节的该两横边一样,以及一伸出端,其与该基座端制成一体而大体上呈J字形;该基座端在操作上可连接于该柔性带;该伸出端弯向该前面的端头,此端头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基底端;以及该伸出端在宽度方向上是渐缩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柔性带具有一缝制在它的内端部上的环圈;该挂钩的该基底端具有一第一和一第二横向槽孔,每一槽孔具有一纵向宽度尺寸,该第一和该第二槽孔由一横向搁板隔开,该第一槽孔较接近于该挂钩的横边;该柔性带从后向前穿过该第一槽孔,跨越该搁板的前面,并从前面后穿过该第二槽孔;以及一限制器件,其宽度尺寸大于该第二槽孔的纵向宽度,其装设在环圈时而,以把该柔性带固紧于该挂钩上。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突头从该挂钩的背面伸出。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盒子包括一凹下区域,其邻近于该凹座,以在该柔性带连同连接于该柔性带的该各链节处于收回位置时容纳该挂钩。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凹下区域具有一吻合于该挂钩的形状,以在该挂钩和柔性带处于收回位置并接纳于该凹下区域和凹座之中时,使得该挂钩的背面与该盒子的外表面齐平。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突头从该挂钩的背面伸出,在该挂钩和柔性带处于收回位置时,在卡持边沿以下接合于该凹座,以把该挂钩和柔性带可松脱地固定在收回位置上。
15.一种系附机构,其适于把一辅助行李箱连接于一主行李箱上,其包括一细长的柔性带,其具有许多以递增方式设置的约束件,约束件沿着其长度安放,以及一系附装置,在该柔性带的外端处,用以连接于该辅助行李箱;一个装接于该行李箱并限定一细长凹座和一邻近于该凹座的卡持结构的结构,该凹座的长度足以容纳该柔性带;以及一选定约束件与该卡持结构的接合在该柔性带上产生一种约束力,以把该柔性带和该系附装置保持在是该选定约束件所确定的位置上。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各约束件是一些矩形的链节,它们具有一前面和一背面、一对纵边、一对横边、和一对槽孔,各自靠近一横边;该柔性带穿过该各槽孔,沿着该柔性带的长度把该各链节可滑移地固紧在该柔性带的该系附装置和一内端之间;以及该各链节的该两横边基本上贴靠每一相邻的链节。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装置结构包括一盒子,其具有一外表面,而该盒子构成该凹座和一凹下区域;该凹下区域具有足够的大小来容纳该系附装置;以及该系附装置在容纳于该凹下区域之中之后与该主行李箱的一外表面齐平。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附机构,其中该卡持装置结构是一边沿;以及该柔性带朝向该各链节的背面弯曲,跨越相邻各链节之间的边沿,并在准备好以支持一辅助行李箱时垂挂在该盒子的外表面附近。
19.一种用于使用一种系附机构把一辅助行李箱携带于一主行李箱上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制成一盒子,将其装接于该主行李箱的一外表面,该盒子具有一细长凹座和一靠近该凹座的卡持边沿;配置一细长的柔性带;可滑移地把该柔性带在一内端处限制在该凹座里面;装接一系附装置于该细长柔性带的一外端;可滑动地沿着该柔性带安放许多相邻的、贴靠着的链节件于该系附装置与该内端之间;制成该凹座,其尺寸要适于在带处于收回位置时容纳该柔性带和连接于该柔性带的该各链节;从该凹座中抽出该柔性带和各链节;在该各相邻的链节之间的某一选定部位处弯曲该柔性带跨越该边沿,以固定该系附装置和该柔性带伸出段的位置;该边沿与该凹座里面的链节相接触可形成一种约束力,其通过该各链节传向该柔性带的该外端,以把该柔性带和该系附装置保持在由该弯折点的该选定部位所确定的位置上;把该辅助行李箱挂接于系附装置上,以便把该辅助行李箱支持在该主行李箱上;从该系附装置上卸掉该辅助行李箱;展开该柔性和各链节,使其不再跨越该边沿,并把该柔性带和各链节置于基本上是直线的位置上;以及把该柔性带和各链节嵌入该凹座之中。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各补充步骤该各链节件制成矩形形状,它们各自具有一前面和一背面、一对纵边、一对横边、一伸展在该两纵边之间的平板、以及一第一槽孔和一第二槽孔,每一槽孔沿着该两横边,该两纵边和两横边具有同一厚度,该两横边的该厚度形成一台肩;把该柔性带在一链节的一端处从该链节的该背面至该前面穿过该第一槽孔,越过该平板的前面,并把该柔性带在该链节的另一端处从该前面至该背面穿过该第二槽孔;依靠沿着该柔性带穿接的该各相邻链节的该各台肩的彼此靠合来阻止该柔性带朝向该各链节的前面发生弯曲;以及依靠朝向该各链节的背面折叠该柔性带来分开沿着该柔性带穿接的该各相邻链节的该各台肩。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把一辅助行李箱(36)接附于一主行李箱(22)的装置(20),其包括一盒子(24),其限定一细长凹座(34)和一卡持边沿(42)。凹座(34)适于在柔性带(28)和各链节(26)收回至主行李箱(22)时容纳柔性带和各链节。一细长柔性带在一内端处装接于此盒子,并具有一系附装置(32)连接于其外端。柔性带在各链节之间弯折而跨越卡持边沿以固定系附装置和柔性带伸出段的位置。
文档编号A45C13/00GK1124010SQ95190168
公开日1996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8日
发明者W·L·金 申请人:新秀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