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嵌配和折叠式单独装填隔间的软边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62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嵌配和折叠式单独装填隔间的软边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边行李箱(或包),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颖和改进的软边行李箱(或包),其具有两个嵌配式装填隔间,它们在展开之后可在每一隔间中同样从事存放和提取,便于行李箱的装填和提取。
软边行李箱已经大受旅行者的欢迎,以代替使用传统的硬边行李箱,以在旅行时人们装填和运输他们的衣物和个人珍爱物件。许多旅行者喜欢式样新颖和使用方便,把相对柔软的布料或衣料式面板缝制在一起而制成软边行李箱就可达到这一地步。从美观方面上看,软边行李箱的引人之处是由于缝制、各面板接合处的线脚、连接各部件的拉锁以及柔软材料面板可能形成的鲜明色彩和图案所造成的特殊外观。从实用方面上看,软边行李箱使人们便于向各口袋和行李箱内存放和从中取出物件,并且一般重量较轻。这些功能上的特点,与某种程度上的柔软性相结合,可导致一种比起硬边行李箱来便于使用并易于搬动的行李箱。
软边行李箱的例子包括服装袋、粗呢包、筒形色、小飞行包、地毯袋和大的矩形衣箱或卧车箱包。某些软边行李箱,诸如粗呢包和卷形包,完全是缝接或连接各柔软面板于一起而制成的。不过,大尺寸软边行李箱,诸如服装袋和矩形箱式包,要求某些型式的内部结构,使箱包成形并使之获得其所期望的功能,内部结构一般包括使用塑料加固件、钢丝和半刚性构件,在制造箱包时,它们与各面板缝接、固定或以其他方式组装在一起。
在某种较大的软边行李箱比如矩形衣箱和服装袋之中,加固件和内部结构元件的各种重要功能之一是为箱包本身提供具有容纳比较大量重物的能力而不会产生令人无法接受的变形。各个内部结构元件经常需要支承箱包中物件的重量,并使箱包及其重物能够依靠携带把手或肩挎带条予以搬运。此外,软边行李箱目前的趋势包括使用滚轮和操纵把手,使较大箱包较易运送。为了使滚轮和操纵把手达到适当的效用,软边箱包里必须装设较为刚硬的内部构件。
由于要求箱包能够依靠沿着顶部面板设置的携带把手或依靠肩挎带条,以及要求某些软边箱包装设滚轮或操纵把手,所以软边箱包一般都做成鼓形结构。鼓形结构通常都配置比较刚硬的和承重的周边框式构架,其围绕箱包的顶部、底部和端部面板伸展,在依靠顶部面板上的提携把手或依靠其上的肩挎带条搬运时,观察箱包的透视图可知,构架则提供一个铅直取向的、矩形的、封闭的框式构架。许多大块柔软材料面板蒙盖在内部矩形框式构架的孔口上面,有点象是一面鼓膜蒙盖在由一个鼓的周边所形成的孔口上面。内部矩形框式构架可使提携把手或肩挎带条的装接点适当地连接于箱包,以使箱包在搬移时不会有显著的变形,此构架还提供了能够支承箱包的内装物的重量的结构。其次,矩形周边结构还提供了用于底部面板处的滚轮的装接点,并使操纵把手能够装接于周边框式构架上,以确保对于行李箱的适当控制。
通向箱包内部的入口一般是由设在外部端面面板之一上的拉锁舌帘提供的。拉开拉锁可供舌帘后翻折,并提供向箱包的内部空腔装填和从中取出的存取通路。通常,装填实施时箱包安放在其外部下端面面板上,而在外部上端面面板上的带拉锁的舌帘是向后摊开的。
与鼓式软边行李箱结构相关联的一个不便之处在于,箱包的整个内部空腔必须从开在外部上端面面板上的单一存取舌帘进行装填和提取。装入内部空腔里的每件衣物或个人物品都置放在它下面的衣物或个人物品上面。装填必须按先后顺序进行,且在空腔里放置物品时必须仔细考虑好,以避免衣物过分起皱并为内部空腔里的所有物品提供适当的存取通路。如果旅行者决定不在旅行目的地完全打开行李箱,要搜遍箱包的全部内装物找到一种所需的衣物或个人物品则是很困难的。
传统的硬边衣箱是由两件铰接在一起的凹形刚性壳体制成,其比使用鼓式结构的软边箱包更为便于装填和拿取。硬边衣箱基本上提供了由每一壳体的凹开空腔所形成的两个分立的装填隔间。由于铰接结构,当衣箱在水平位置打开时,每一壳体是完全外露的。于是,装填、寻找和从硬边衣箱中提取衣物都是比较方便的,因为两个装填隔间基本上是分立的,而各自的存取通路是彼此完全独立的。
由于在鼓式结构的软边行李箱中对于内部周边框架的固有需要,硬边衣箱的整个装填容量的独立存取和对等划分等优点在软边行李包中是无法得到的。其次,鼓式结构必需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便依靠提携把手或肩挎带条来搬移箱包,以及还可能依靠其滚轮来操纵箱包。把框式构架分成为两个分立的部分并使之彼此相对枢转,是不现实的或不可能的,因为这就额外要求相对柔软的和刚度较小的结构材料可以提供最大的强度。
于是,旅行者只得接受了与只有单一的进出舌帘通向鼓式结构软边行李箱里的全部内部空腔相关联的装填、提取和其他各项缺点。
正是针对这种背景,本发明孕育出关于软边行李箱的各项考虑。
本发明的一个意义重大的方面是在软边、鼓式结构行李箱中获得独立、均匀地进出两个尺寸基本一样大的装填隔间的便利,这通常只在常见的硬边衣箱中才能出现。在软边箱包中平等进出两个装填隔间的这种便利,使得在软边箱包中的装填和提取达到与在硬边衣箱中同样方便的程度,却不会牺牲软边行李箱的风格、方便之处和使用上的特点。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制作一种软边行李箱,其打开后将为装填和提取提供通向两个单独的装填区域、而不是一个单独的空腔的进出口,但其制作带有软边行李箱的典型风格并采取软边行李箱的典型方式,而且不使用附加的五金件或机械装置来达到这种功能效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获得一种软边行李箱,其中可以使用箱包中的两个装填隔间,在装填和提取时平等进出,而其中能够装入每一隔间的衣物和个人珍品的最大数量很易确定,以避免箱包的过度装填。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软边行李箱结构,其中设置两个装填隔间,每一隔间具有对等的存取方式,两个装填隔间嵌配在行李箱的内部之中,而两个装填隔间可以彼此翻开,以提供用于装填和提取的对等进出口。
按照这些和其他方面,本发明的一种可开可关的软边行李箱具有至少一个外部柔软面板、一个围绕内部空腔的内部周边框式构架、以及一个连接于框式构架用以搬运箱包的提携把手或携带带条。这种行李箱包括一第一装填隔间,其连接于外部面板,伸入内部空腔,并在箱包关闭时占据一部分内部空腔。内部空腔的其余部分形成一第二装填隔间。第一装填隔间包括一封盖件,其可选择性地予以关闭,以便在箱包关闭时分隔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并且可选择性地予以开启,以便在箱包打开而第一装填隔间挪出箱包内部空腔之后允许存取于第一装填隔间。面板和第一装填隔间的可取之处在于可从内部空腔向后翻摊开来。这样安排之后,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在第一装填隔间从内部空腔向后翻摊开来时即可对等地予以存取并用于装填。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可以基本上是大小相等的。内部结构可包括一盘状构件,其具有一沿着外部端面面板伸展的底面部分和靠近箱包各端部面板伸展的各唇边部分。用来滚行移动箱包的各个滚轮和一个借以依靠滚轮操纵箱包的操纵把手可以连接于此盘状构件。第一装填隔间具有服装袋装填功能。
按照其他各方面,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装填和提取一种衣箱式、可开可关的软边行李箱的方法,此行李箱具有至少一个外部柔性面板、一部围绕一内部空腔的内部周边框式构架、以及一用于搬移箱包的一连接于框式构架的提携把手或一携带带条。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外部面板上制成一第一装填隔间,其包含一可开可关的封盖件作为第一装填隔间的一部分,在箱包关闭时使第一装填隔间伸进到内部空腔,在箱包关闭时以第一装填隔间占据一部分内部空腔,由在箱包关闭时未被第一装填隔间占据的基本上内部空腔的其余部分形成一第二装填隔间,在依靠闭合封盖件而关上箱包时分隔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通过把第一装填隔间移出内部空腔而开启箱包,在第一装填隔间挪出内部空腔之后,于装填和提取时通过箱包中由外部面板所占据的空间进出第二装填隔间,以及在第一装填隔间挪出内部空腔之后,依靠打开封盖件于装填和提取时进出第一装填隔间。
从以下概略扼要的附图中,从以下本发明目前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以及从所附各项权利要求中,可以获得对于本发明各种新颖和改进之处、本发明本身的特性、以及本发明的范畴的比较全面的理解。其中

图1是一种矩形、箱式、软边行李箱的透视图,此行李箱类似于具有一些滚轮和一个以伸出位置表示的操纵把手,本发明即体现于此图之中;图2是示于图1之中的行李箱的透视图;操纵把手处于收回位置,行李箱以水平位置表示,且是上视顶部透视图;图3是示于图2之中的行李箱的透视图,其是上视底部透视图;图4是示于图3之中的行李箱的透视图,其呈现出从图3所示构型的展开状况,图中表明两个可单独使用的和独立的装填隔间;图5是类似于图4的透视图,表明装填隔间之一起服装袋的作用;图6是示于图3的行李箱的底端面板的端视图7是一行李箱的剖视图,其基本上是自图2中的线2-7分割的平面之内截取的;和图8是一剖视图,其基本上是自图2中的线8-8分割的平面之内截取的。
本发明主要体现为一种软边行李箱10,如图1-3所示。行李箱10制有一顶部面板12,在该顶部面板12上面装有一个提携把手14或一条肩挎皮带(未示出),携带把手14或肩挎皮带可使使用者以通常的方式携带行李箱10。两块端部面板16和18从顶部面板12向下伸展,且连接于一底部面板20。在行李箱10使用携带把手14搬动时,把手一般要由邻近一支承表面(未示出)的底部面板20来支托。
一内部周边框式构架一般在图7和图8中用标号22表示,其装接于并且从里面固定得靠近于顶视面板12、端部面板16和18,以及底部面板20。内部周边框式构架22在行李箱10使用提携把手14或肩挎皮带(未示出)提携时为它提供形状保持和重量支承能力。框式构架22还可以使各个滚轮24装在行李箱10的上面,以借助滚轮24拉拽行李箱。一任由选择的、即可伸出又可收回的操纵把手26也配装在周边框式构架22上面,以便旅行者可以靠滚轮24来操纵行李箱10,通常是沿着伸出的操纵把手26伸展的方向来拖动行李箱。操纵把手26一般由导向槽孔28(见图8)伸出,且也收回到导向槽孔28之中,此槽孔大致是从端部面板16与18之间以及邻近于顶部面板12的框式构架22与底部面板20之间的行李箱的中部延伸。
三个支承垫木29装接在底部面板20上与滚轮24对置的位置处。在行李箱10放下竖立时,支承垫29和滚轮24将其支撑住。
上面板30蒙盖住由顶部面板12、端部面板16和18、以及底部面板20的各个边沿之间的矩形框式构架所限定的内部空间。同样,下面板32蒙盖住由面板12、16、18和20的各下部边沿之间的矩形框式构架的底部且平行于上面板30。各种通常的拉锁口袋34和连接带36也可以任由选择地设置在行李箱10的上面,即为实用也为美观的目的。
为了设置通入至行李箱10的内部空腔38(见图7和图8),上面板30分成为周缘部分40和形成出入舌帘的中央部分42,如图1、2、3和图6所示。使用拉锁44和46可以有选择地把进出舌帘42连接于周缘部分40和使二者脱开连接。进出舌帘42连续转入底部面板20到达一折叠线48处,此折叠线沿着底部面板20伸展于端部面板16和18之间。同样,拉锁44和46连续转入底部面板26并终止于接近折叠线48的两端、向内与端部面板16和18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处。
拉开拉锁44和46并沿着折叠线48向后面翻折进出舌帘,就可以找到通入行李箱10的内部空腔38的通路。一旦向后面翻开伸出舌帘42,就露出了装填隔间50。装填隔间与进出舌帘42连在一起。
装填隔间50整体上由两块对置的侧面板52和54以及一连接于侧面板52和54的边沿面板56来包封住。侧面和边沿面板52和54连接于进出舌帘42并从进出舌帘42伸出。侧面板52和54以及边沿面板56各自包括其中的半刚性加强筋料以形成构架,但仍然使装填隔间50具有柔软性。舌帘42的边缘和边沿面板56是由邻近折叠线48的底部面板32的材料连接起来的。封盖面板58,其最好是具有网式结构,用拉锁60和52装接于侧面板52和54以及边沿面板56的各边沿上。封盖面板58沿着边缘64装接于进出舌帘42,在装填隔间50配装到行李箱10之中时,此边缘整体上邻近于顶部面板12。
沿着侧面板52和54的边缘拉开拉锁60和62,并且沿着边缘64翻开封盖面板58,封盖面板58就可以完全摊开的形式平伸出到舌帘42之外,如图5所示。在这种形状下,装填隔间50可以起着类似于通常的服装袋的作用。
挂钩连接装置66装接在边沿面板56上,靠它来支承挂置于挂架69的挂钩67,挂架上可挂放大衣、裤子、衣服和其他长、短服装。长服装可顺着进出舌帘42和展开的封盖面板58平放。常用折叠杆68可拆卸地连接到在边缘64之上的侧面板52和54的端部附近,此端部与连接于边沿面板56的端部相对置。折叠杆68安放在服装的上方,服装则摊放在出入舌帘42和展开的封盖面板58的上面。紧贴展开的封盖面板58的长装的下部绕着折叠杆68翻折回,并盖住紧贴进出舌帘42的服装的上部。然后,沿着侧面板52和54以及边沿面板56拉上拉锁60和62,从而就把封盖面板58封盖在装填隔间50的上面。
如果使用者不选择装填隔间50作为服装袋,则装填隔间50可以以通常的方式装放物品,而把封盖面板58封紧,以使衣物和个人用品封装在装填隔间里面。为了有助于使用者在装填隔间50时而装放小物件,在装填隔间50之内于侧面板52和54与边沿面板56的交接处设置带有拉锁式存取舌帘72的犄角口袋70。在服装袋结构中使用口袋70是颇为常见的。
在行李箱10的内部空腔38的里面除了第一装填隔间50之外还有一第二装填隔间74,如图4、5、7和图8所示。第二装填隔间74整体上由一矩形周边构件76所围住,此构件构成了行李箱10的框式构架22的一部分。矩形构件76设置得靠近行李箱10的面板12、16、18和20。矩形构件76的深度大致是上下面板30和32之间的面板12、16、18和20的深度的一半。因此,第二装填隔间74最好是占据内部空腔38的容积的大约一半,而存取面板装填隔间50则占据内部空腔容积的另一半。隔间50和74的大小并不必需相等,但是可提供各自最佳效用的每一隔间等于或最好是不小于内部空腔38的容积的三分之一。
第二装填隔间74的上部延展限度大体上由各装填带条78确定出轮廓来。装填带条78从矩形构件76的对置两侧引出,连接成V字形状。连接件80,诸如按扣式连接件、皮带、或嵌配式连接器件,装接在矩形构件的每一侧上面的两根装填带条的交接点附近,把所有四根装填带条连接成X字形状。调整带条81可以接附于连接件,以便拉紧各根装填带条78。在连接件80如图4和5所示那样接好之后,各根装填带条28就把衣物和个人物品在第二装填隔间74之内限制成大约等于矩形构件76的上部平面高度的位置上。因而各根装填带条78用于把衣物和个人物品限制在第二装填隔间之中,同时还确定了第一装填隔间50以嵌配的方式伸出内部空腔的最大限度。
当然,在用拉锁60和62封严之后,封盖面板58起着限制那些能够装入第一装填隔间50的衣物和个人珍爱物品的数量的作用。以这种利用装填带条78和封盖面板58的方式,使用者可以准确地估计能够装入装填隔间50和74的衣物和个人珍爱物品的最大数量,而不会把行李箱过分装填到这样的地步,即行李箱盛放得太多,以致它无法使得装填隔间50嵌配在内部空腔38里面,并因而防碍行李箱10的正确使用。
在软边行李箱10中提供两个嵌配的装填隔间的框式构架22的有关细节示于图7。主要的盘状构件82制成单独的一件,其伸展范围遍及下面板32和顶部面板12、端部面板16和18、以及底部面板20的各个下半部。盘状件82包括一平底部分84,从这部分起围绕平底部分84的周边向上延伸出四个唇边部分86、88、90和92。平底和唇边部分全都连成一体,而构成作为凹形构件的盘形件82,在行李箱10封盖上之后,它向上朝着被装填隔间50所占据的那部分内部空腔38敞开。唇边部分86、88、90和92构成上述的矩形构架76。
平底部分84设置于靠近下面板32处,而顶部、底部、以及侧面唇边部分86、88、90、92则位于从内部分别靠近顶部面板12、端部面板16和18、以及底部面板20处。底部唇边部分88从平底部分84向上伸出,达到终止于折叠线48附近的地方。顶部唇边部分86和侧面唇边部分90和92终止于各上部边沿,在装填隔间50嵌配在内部空腔38里面,而且行李箱10处于封闭位置时,这些边沿一般都靠近封盖面板58的平面。盘状件的内里覆盖有柔软的织物材料94。包封在盘状件82里面的整个容积大体上形成了第二装填隔间74,如图4所示。
装填带条78(见图4)的各个外端永久性地固定地盘状件82的各唇边部分86、88、90和92的上部边沿附近。各根带条78,在用连接件80接合于内部空腔38的中心时,起装填器件的作用,这类装填器件是用以限制装填在第二装填隔间的物品。连接起来的各根带条78还接触封盖件58,以限制第一装填隔间50在第二装填隔间74来被装填在其中的物件占满时而不会显著地挪动到第二装填隔间的容积里面去。在这方面,连接起来的各个带条78也起分隔件的作用,以便保持装填隔间50和74的容积之间处于隔开状态。
同样,滚轮总成支座96在面板12、16、18、20和32已经在盘状件的外部放置好装接于盘状件82上。滚轮总成支座96都是通常的零件,在其中支承滚轮24。导管28也形成于盘状件82之中,其目的在于置放操纵把手26的把杆100。在把杆100装入到导管28的情况下,操纵把手26就可任由选择地伸出(见图1)或收回(见图2)。滚轮总成支座96的各种特点以及操纵把手26用以伸出和收回的连接方式都是很普通的,因而相对说来是为人熟知的。
提携把手14也连接于盘状件82的上部边沿附近,如果需要,用于把肩挎带条装接于行李箱10的连接件(未示出)也是如此。以这种方式把携带把手和肩挎带条(如果要用的话)连接于盘状件82,这就获得了内部结构的充分整体性,使行李箱里面的重物得以支承以便携带。
框式构架22还包括有半刚性或半柔性的延伸件102、104和106,它们分别叠搭于盘状件82的顶部唇边部分86和侧面唇边部分90和92上。延伸件102、104和106基本上分别跨越顶部面板12和侧面面板16和18的面板30与32之间的整个宽度,如图7和图8所示。延伸杆102、104和106为行李箱提供了结构整体性,并完善了构成行李箱10的基本鼓式结构的外周框式构架。加强件108连接于延伸件102的上部边沿,并总体上沿着上面板30的外周边沿部分40伸展。装填隔间50的边沿面板56从盘状件82底部唇边部分92的上端伸出,并且由底部面板20的柔性织物在折叠线48处连接起来。织物材料110覆盖了延伸件102、104和106,以及面对行李箱的内部空腔38的加强件108。
延伸件102、104和106形成了用于上面板30的外周边沿部分40的内部结构加强件,从而使装填隔间50能够嵌配在内部空腔38里面。由于延伸件102、104和106具有某种柔性,所以,如果延伸件104和106基本上保持在有利位置上,使得拉锁60和62在行李箱10的里面把装填隔间50连接起来,则装填隔间50就会比较容易地嵌配于搭接并靠近延伸件104和106的侧面边缘52和54。
底部面板12的三角部分112是从侧面面板16和18向内伸展至折叠线48。拉锁60和62依随着这些三角部分112的边沿。三角部分112可防止沿着侧面面板16和18的延伸件104和106至少在底部面板20的范围内向外弯曲。在一定程度上,三角面板还可防止延伸件104和106向内挠曲,虽然由于装填隔间50嵌装到空腔里面会迫使各延伸件向外,向内的挠曲并不会对拉锁60和62的闭合状况造成困难。由于向外挠曲得以防止,拉锁60和62可以较容易地起动并从折叠线朝着顶部面板12移动。三角部分112不会妨碍装填隔间50闭合到内部空腔38里去,因为侧面和端部面板52、54和56具有充分倒圆的圆角,使各三角部分无所阻拦。
一旦拉锁60和62从底部面板20移动到上面板30的下沿上,一般就很容易继续拉上拉锁,特别是在带条78支承住装填隔间50的情况之下。加强件108为外周边沿部分40提供结构上的支承,并保持此部分整体就位,以使得拉锁能够沿着上面板30的上部边缘继续封合。
大多数用于把软边行李箱的各单独的面板和各部件接合在一起的制作技术都是常用的技术,不需要除以上所述之外另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会导致许多意义重大的优点和改进。按上述方式设计行李箱10,就可获得具有两个相当的和独立的可随意取放物品的装填隔间50和74的这种优点。每一装填隔间都可独立地并勿需进入或通过另一装填隔间予以装填。两个装填隔间的大小相对分别地由装填带条78和封盖面板58的位置确定下来,因而引起使用者的警惕,不要过分装填行李包10,以免出现为难和不能适用情况。由于装填隔间50相对于内部空腔38的嵌配和折叠关系,行李箱10的装填和提取可以很方便,跟通常的硬边、铰接式、凹壳式衣箱一样方便。各种软边行李箱的美观和实用方面的各种便利和惬意之处均可得到保留,但是为获得这种功能,却没有任何超出那些一般用于一种软边行李箱所使用的五金零件或其他各类连接装置。在行李箱外面翻折的装填隔间可以有效地予以设置,以执行类似于由一种服装袋所提供的装填功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前优选实施例及其许多改进和特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体地作了说明。这一说明是用来解释用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当仅局限于这一说明。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各项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箱式、可开可关的软边行李箱,其中,此箱包具有至少一块外部柔软面板、一部围绕一内部空腔的内部周边框式构架、以及一连接于此框式构架的用于搬移此箱包的提携把手或一肩挎皮带,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装填隔间,其连接于此外部面板并伸入此内部空腔,以及在此箱包关闭时占据一部分此内部空腔,而其余部分的此内部空腔形成一第二装填隔间;以及此第一装填隔间包括一封盖构件,其可选择性地予以关闭,用于在此箱包关闭时分隔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并可选择性地予以开启,用于在此箱包打开而此第一装填隔间挪出此箱包的此内部空腔之后允许进出此第一装填隔间。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永久性地连接于此面板;以及此第一装填隔间所连接的面板永久性地连接于此箱包的外层。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还包括一条拉锁,其把此外部面板连接于此箱包的邻近部分,靠它打开和关闭此箱包。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面板和第一装填隔间在此拉链打开之后从此内部空腔向后面翻摊开来;以及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在此第一装填隔间从此内部空腔向后面翻摊开来之后可以平等地存取并用于装填。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其中至少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之一占据此内部空腔容积的至少三分之一。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基本上是大小相等的。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箱包是由总体上布置成一矩形构形的各个顶部、底部、端部和端面面板制成的,而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所连接的此面板是一舌帘,此舌帘是一块端面面板的一部分;此第一装填隔间包括连接于此舌帘的各侧面面板;以及此第一装填隔间在此箱包闭合时嵌配在各端部面板里面。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各端部面板在此箱包闭合时靠近并搭接此第一装填隔间的各侧面面板。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其还包括一条拉锁,其沿着此舌帘的各边沿、沿着此舌帘及其一部分的此面板的各边沿、以及沿着此各端部面板伸展,靠它开启和关闭此箱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舌帘在一折叠线处连接于此面板;此舌帘和此第一装填隔间从此内部空腔向后翻摊开来;以及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在舌帘从此内部空腔向后翻摊开来之后可以对等地进出以用于装填。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行李箱,其中在此舌帘关闭之后,由此舌帘所占据的此面板上的空间允许在此舌帘和第一装填隔间从此内部空腔向后翻摊开来之后进出此第二装填隔间。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折叠线位于此底部面板上面,并大体上延伸在大致居于各侧面面板之间一半处的、各端部面板之间。
13.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的此各侧面面板和此箱包的此各端面面板包括一些加固件,它们处长此各侧面面板和各端部面板,以便一旦此第一装填隔间嵌配式地盖在此箱包的此内部空腔之中时有助于此各侧面面板和此各端部面板的贴靠和搭接关系。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箱包的此内部结构包括一盘状构件,它包含一底面部分,其沿着在其中不制成此舌帘的端面面板伸展,以及一些唇边部分,靠近此各端部面板伸展,而且其中此各侧面面板上的此各加固件从邻近此各端部面板的此各唇边部分伸出。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二装填隔间总体上是由此盘状构件的此底面和各唇边部分所包围起来的容积形成的。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李箱,其中一装填器件从此盘状构件的此各唇边部分伸进此内部空腔,以协助限制装填在此第二装填隔间里面的各个物件。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装填器件是一些带条;以及此一些带条从此各唇边部分上面的、对置于此各唇边部分与此盘状构件的此底面部分相连接处的各位置的各位置上伸出。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箱包包括用于滚行移动此箱包的各个滚轮和一只借以依靠此各滚轮操纵此箱包的操纵把手,而此各滚轮和此操纵把手连接于此盘状构件。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封盖件可任由选择地连接于此第一装填隔间,以便在箱包打开而此第一装填隔间挪出此箱包的此内部空腔时允许基本上充分进出此第一装填隔间的此容积。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所连接的此面板是一舌帘,它是此箱包一块端面面板的一部分;此第一装填隔间包括两块侧面面板和一块边沿面板,彼此连接且连接于此舌帘,并从此舌帘向外伸展;以及此封盖件连接于此各侧面和边沿面板。
21.一种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行李箱,其还包括一条拉锁,其沿着此封盖件和此各侧面和边沿面板的各边沿伸展,靠它开启和关闭此第一装填隔间。
22.一种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各侧面面板处在此舌帘的各对置边沿上,此边沿面板沿着此舌帘的另一边沿伸展在此各侧面面板之间,以及此封盖件是可折叠地在此舌帘的一个位于此边沿面板相反一侧的边沿处连接于此面板。
23.一种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允许有服装袋装填功能,并包括一钩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支托服装的挂衣架。
24.一种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钩连接装置位于此边沿面板附近;此封盖件向外翻折以伸出此舌帘,使挂衣架上的长装置放在此舌帘和此伸展开的封盖件上面,并且在此封盖件连接于此各侧面和边沿面板之后可以使之向后折进此第一装填隔间。
25.一种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还包括一折叠杆,在此封盖件可折叠地连接于此舌帘的边沿的位置以上的位置处伸展在各侧面面板之间。
26.一种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还包括至少一个犄角袋件,其设置在靠近此钩连接装置的此各侧面和边沿面板之间。
2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形成一服装袋并包括一钩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托住服装的挂衣架。
2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二装填隔间包括一装填器件,其伸展在此内部空腔里面,以限制装填在此第二装填隔间之中的各种物件。
29.一种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行李箱,其包括此装填器件在此箱包闭合而此第一装填隔间伸入此内部空腔时接触此封盖件,以阻止此第一装填隔间占据形成此第二装填隔间的此内部空腔的那一部分。
3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第二装填隔间包括一分割器件,其可任由选择地伸展在此内部空腔里面,在此箱包闭合时接触此封盖件,以阻止此第一装填隔间占据形成此第二装填隔间的此内部空腔的那一部分。
3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箱包包括用于滚行移动此箱包的各个滚轮和一只操纵把手,靠它来操纵此各滚轮上的此箱包,而此各滚轮和此操纵把手连接于此框式构架。
3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箱包具有一鼓式结构。
3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箱包具有一鼓式结构,由各顶部、底部、端部和端面面板构成,这些面板总体上布置成一矩形形状,一块端面面板蒙盖此框式构架,此第一装填隔间所连接的面板形成一个舌帘,它是此一块端面面板的一部分,此舌帘可任由选择地予以打开,以便取得通向此箱包的内部空腔的进出口,并可任由选择地予以闭合,以便封闭此箱包的内部空腔,而且其中此第一装填隔间连接于此舌帘;此舌帘在一折叠线处连接于此箱包,以便从此内部空腔向后翻摊开来;以及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在此舌帘从此内部空腔向后翻摊开来之后可以对等地进出以用于装填。
34.一种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行李箱,其中此面板上由此舌帘在此舌帘关闭之后所占据的空间允许在此舌帘从此内部空间翻摊开来之后进出此第二装填隔间;以及此封盖面板可以打开,在此舌帘从此内部空腔翻摊开来之后允许进出此第一装填隔间。
35.一种装填和提取衣箱式、可开可关的软边行李包的方法,此种箱包具有至少一个外部柔软面板、一个围绕一内部空腔的内部周边框式构架、以及一提携把手或一携带带条之中的一样,连接于此框式构架,用于搬移此箱包;此方法包括的各步骤如下制成一第一装填隔间于此外部面板上;包括一可开可关的封盖件作为此第一装填隔间的一部分;在箱包关闭时使此第一装填隔间伸入此内部空腔;在箱包关闭时使此第一装填隔间占据此内部空腔的一部分;在此箱包之中基本上由在此箱包关闭时未被此第一装填隔间占据的此内部空腔的其余部分限定一第二装填隔间;在此箱包因关闭封盖件而关闭时分隔出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借助于把此第一装填隔间挪出此内部空腔而打开此箱包;在此第一装填隔间挪出此内部空腔之后,通过此箱包中由此外部面板所占据的一个空腔在装填和提取时进出此第二装填隔间;以及在此第一装填隔间挪出此内部空腔之后,通过打开此封盖件在装填和提取时进出此第一装填隔间。
36.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之一占据至少此内部空腔的容积的三分之一。
37.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此第一和第二装填隔间占据大致等量的此内部空腔的容积。
38.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此第一装填隔间所连接的此面板永久性地连接于此箱包。
39.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制成一舌帘作为此外部面板的一部分;连接此第一装填隔间于此舌帘;以及通过从此内部空腔把此舌帘和此第一装填隔间向后翻摊开来而打开此箱包。
40.一种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用一条拉锁连接此舌帘和用以制成此舌帘的此面板的其余部分;通过拉开和合上此拉锁来分别打开和关闭此箱包。
41.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通过连接各侧面和端部面板于此舌帘而构成此第一装填隔间;通过连接各顶部、底部、端部和端面面板成为一大体上的矩形构形而构成此箱包;以及通过在此箱包关闭时搭接此箱包的此各端部面板,使之靠近此第一装填隔间的此各侧面面板而把此第一装填隔间嵌配在此箱包里面。
42.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包括一盘状构件作为此箱包框式构架的一部分;制成此盘状构件以包括一底面部分和一些从此底面部分伸出的唇边部分;安放此盘状构件于此箱包之中,使此底面部分沿着其中未制成此舌帘的此端面面板伸展,而使此各唇边部分靠近此各侧面支板伸展。
43.一种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大体上在由此盘状构件的此各底面和唇边部分所包围的容积里面设置此第二装填隔间。
44.一种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限制装填在此第二装填隔间之中的物件,其方式是从此盘状构件的此各唇边部分伸出一伸展在此内部空腔里面的装填器件,并使此第二装填隔间之中的物件与此装填器件相接触。
45.一种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用一些带条做成此装填器件;以及把此一些带条连接于此盘状构件。
46.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把一些滚轮和一只操纵把手连接于此框式构架;在此一些滚轮上滚行移动此箱包;以及在滚行在此一些滚轮上时用此操纵把手来操纵此箱包。
47.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制成此第一装填隔间作为一服装袋;以及在此箱包打开以及由于打开此封盖件而从此第一装填隔间挪出此箱包的此内部空腔之后,取得基本上通向此服装袋的完全进出口。
48.一种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在此第一装填隔间之中包括一钩连接装置;向外折翻此封盖件以从此面板延伸出去;安放长衣装在带钩的挂衣架上;把托住此长衣装的此挂衣架的钩子连接于此钩连接装置;把此长衣装的上部置放在此第一装填隔间所连接的此面板的那一部分上;把此挂衣架上的此长衣装的下部置放在此延伸的封盖件上;把此长衣装的此下部折叠起来盖住此服装的此上部;以及此后关闭此封盖件。
49.一种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在此第一装填隔间中包括一折叠杆;把此折叠杆设置在此封盖件从此面板向外延伸出去的部位处;以及围绕此折叠杆翻折此长衣装的此下部并盖住此服装的此上部。
50.一种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在此服装袋中至少包括一只犄角袋件,靠近此钩连接装置。
51.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阻止此第一装填隔间占用此第二装填隔间的此内部空腔的那一部分,其方式是,在此箱包关闭时在某一部位上伸展一分割器件跨过此内部空腔。
52.一种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的步骤有在此第二装填隔间里面包括一装填器件;以及在此内部空腔里面伸展此装填器件,以限制此第二装填隔间里面的物件。
全文摘要
一种软边行李包(10),其具有一外部面板(30)、一围绕内部空腔(38)的框式构架(22)、以及一携带把手(14),其包括连接于外部面板的第一装填隔间(50),伸进内部空腔(38)并在此箱包关闭时占有此空腔的一部分。空腔(38)的其余部分构成一第二装填隔间(74)。第一隔间(50)包括封盖件(58),第一和第二隔间可以对等地进出并用于装填。
文档编号A45C3/00GK1124008SQ95190167
公开日1996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8日
发明者D·弗兰克林, B·M·厄尔 申请人:新秀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