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补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434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缝补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粘胶带,特别是用于布料布块之间连接的粘胶带。
现有的服装制作、布料块之间的连接都用缝纫机缝纫,衣服撕破的裂缝也用缝纫机缝补,这是经过许多世纪人不断创造和改进的结果,为现代文明人的生活常识。在当前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情况下,人们较注重服装质量和款式,穿补丁衣服的人不多,但遇到衣服脱线裂缝的麻烦仍不少,在某些场合还是燃眉之急。人们早就用现成的不干胶带、医用胶带等粘补衣服、雨衣等的裂缝或破洞,但在实际试用中由于粘胶干燥慢及亲水性等影响粘合的牢固性,以及粘胶极易聚集灰尘和污物,使粘贴处变色、发黑、洗不干净,因此以现有粘胶带代替不了缝纫机或手工缝补衣服,也未出现适合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专用于粘补衣服布料的粘胶带或类似产品,一种粘贴牢固,不怕水洗,布料不变色、不变厚的粘贴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由面料和粘结剂组成的无缝补丁,其结构特点在于它至少有纤维层和涂复于纤维层上的热熔性粘胶层。上述方案的优点在于选用热熔性粘胶结构,热塑性树脂冷却后很少或不含溶剂,也不亲水性,冷却快、干燥快、粘结强度大,不易剥离。热塑性树脂热熔时均匀涂复在纤维层上,涂复层无色透明,不聚集灰尘,使粘接处不变色不变厚,手感与原衣料相接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述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热熔性粘胶层(1)和纤维层(2)组成基本结构,也可以在热熔性粘胶层(1)的另一面再盖一保护层(3),即粘胶层(1)的一面为纤维层(2),另一面为保护层(3)。
热熔性粘胶层(1)可选用透明无色无毒的聚丙烯酸酯类,纤维素酯类,聚乙烯醇类树脂以及他们与其他树脂的共聚物作透明粘胶剂。纤维层(2)可经任选以下之一种,如纯棉棉布,棉麻混纺布,的确凉布或涤麻混纺布,纯毛织物或毛涤混纺,真丝绸织物,无纺布以及用天然纤维浆制成的纸张等。保护层(3)可用各种塑料薄膜或纸片。
透明粘胶剂在100℃左右熔化,搅拌均匀,以涂布机均整地涂覆于纤维层的表面上,纤维层宽度可在150~1000mm,涂层厚度视纤维层厚度而调整,直丝调、纸张上涂复应控制在每平方米涂35克左右,毛织物上涂层应控制在每平方米50克左右,控制输送车速,使涂层在涂复后的30秒内冷却干燥。控制涂层与纤维层的粘结强度在25mm宽度内剥离强度为3.5~4公斤为合格品,按用途剪成布丁片或条带或做成固定形状,如66×99的片料。
使用时可按裂缝大小剪下合适尺寸一块,粘贴在破缝处,用75~150℃的熨斗熨压10秒钟左右(根据不同布料调整温度和熨压时间),冷却后即把破缝补好,若纤维层(2)为纸片,可把纸片剥去,透明粘胶层与衣料粘结成一体,并有与衣料一致的颜色和手感。若纤维层为布料,则要根据不同布料选择适当涂层厚度和颜色搭配,以加强牢度和美感要求。还可在每块补丁布上印上合适的图案,粘贴在需要的部位,制成“贴花”服装或工艺品。
本品经实际使用粘贴牢固,浸入40~50℃温水用肥皂搓洗不起泡不脱胶,在自来水中浸泡七天后仍完好如初。
权利要求1.一种由面料和粘结剂组成的无缝补丁,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纤维层(2)和涂复于纤维层上的热熔性粘胶层(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补丁,其特征在于热熔性粘胶层(1)的一面为纤维层(2),另一面为保护层(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补丁,其特征在于纤维层(2)为布料块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缝补丁,其特征在于纤维层(2)为纸片组成。
专利摘要用于缝补衣服或粘连布料的无缝补丁,它至少由纤维层和涂覆于纤维层上的热熔性粘胶层组成,也可以在粘胶层另一面加盖保护层,纤维层可为布料块也可为纸片。本产品的优点在于粘贴牢固,不怕水洗,不影响衣料色彩和手感,为居家旅游必备用品,也可用于制衣和工艺品制作。
文档编号A41H27/00GK2273974SQ9522146
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0日
发明者俞瑞龙 申请人:俞瑞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