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06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特别是一种可固定在书包上或自行车后衣架上使用的多功能折叠伞。
目前,市场出售的伞各种各样,但它们普遍存在着共同的缺陷,就是在使用时,必须用手持着,面不能固定使用。这样使用的结果,容易使持伞者感到疲劳和不便,尤其是在骑车时使用,一手扶车把,一手举伞,很不安全,对小学生来说,使用也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面提供一种可固定在书包上或自行车后衣架上使用的多功能折叠伞。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伞的造型做成椭圆形,或非圆形,伞架做成可折叠结构,固定在书包或车架上,这样,既使得伞的宽度符合交通规则中自行车装载物的规定宽度,同时也便于伞的折叠收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一种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
图1伞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伞架收折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2横梁闩销机构示意图图5是另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伞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圆图8是图5中框架收拢示意图图9是伞架形状示意图图9a是图图9的俯示图
图10是伞固定在自行车后衣架上使用的示意图
图10a是
图10的A-A剖视图由
图1至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组成伞架3的横梁9、10,上柱8、下柱7、连接板6及蝶形螺钉2和带绳4等组成,其中蝶形螺钉2将伞架3固定在书包1上,按装置位置前后共有三个框架,由下柱7与连接板6铰接,横梁9上有一固定闩销12,展开时将落入与横梁10铰接的闩爪13的凹槽中,由横梁10上的扭簧14压紧。伞架3前后辅以带绳4各两条。
由图5至图8可以看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其中伞架是由可折框架15,摆杆16,伞柄17,销定套18,下杆19等组成,用蝶形螺钉2将可折框架15固定在书包1上,伞柄17与摆杆16铰接,锁定套18推至销定位置用蝶形螺钉2压紧,摆杆16穿入可折框架15的上部孔中,由蝶形螺钉锁紧。
摆杆16与伞柄17可保持垂直或同轴线锁紧两种状态,前者方式为装在书包上用,后者方式用于手撑,将下杆19插入摆杆16,拧紧蝶形螺母2即可用手撑用。不用时可将锁定套21松开,将可折框架15按图8方式折叠好,放入书包内备用。
伞面架的形状如图9,图9a所示,可做成非圆形。伞面支杆20的后面,侧面维持与伞柄17平行,前面伞面支杆则与普通伞形相同。

图10,
图10a可以看出多功能折叠伞装在自行车后衣架上的结构,其中伞面支杆20通过锁紧装置连接在伸缩杆21上,伸缩杆21套在伸缩杆22中,伸缩杆22通过锁紧轴23安置在滑动轴承座24上,滑动轴承座24卡装在自行车后衣架26上,拉杆25的左端通过套扣设置在自行车车座轴27上,右端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到伸缩杆22上,以加固伞的支撑刚度。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折叠,携带方便,当突然遇到下雨,出太阳时,可随时方便地将伞打开,以遮风雨,挡日晒,是学生和骑自行车人必备的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折叠伞,是由组成伞架3的横梁9、10,上柱8、下柱7,连接板6及蝶形螺钉2和带绳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蝶形螺钉2将伞架3固定在书包1上,按装置位置前后共有三个框架,由下柱7与连接板6铰接,横梁9上有一固定闩销12,展开时落入与横梁10铰接的闩爪13的凹槽中,由横梁10上的扭簧14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伞架3前后辅以带绳4各两条。
3.一种多功能折叠伞,是由可折框架15,摆杆16,伞柄17,锁定套18,下杆19及蝶形螺钉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蝶形螺钉2将可折框架15固定在书包1上,伞柄17与摆杆16铰接,锁定套18由蝶形螺钉2压紧,摆杆16穿入可折框架15的上部孔中,由蝶形螺钉2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折叠伞还可连接到自行车持衣架上,其中伞面支杆20通过锁紧装置连接在伸缩杆21上,伸缩杆21套在伸缩杆22中,伸缩杆22通过锁紧轴23安置在滑动轴承座24上,滑动轴承座24卡装在自行车后衣架26上,拉杆25的左端通过套扣设置在自行车车座轴27上,右端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到伸缩杆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伞面架可做成非圆形如椭圆形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固定在书包内或自行车衣架上的折叠伞,本伞为前后较长、左右较窄的椭圆形结构,其伞架为可折叠结构,它具有容易折叠、拆卸、携带方便的特点,当突然遇雨,出太阳时,可随时方便地将伞打开,是学生和骑自行车人的必备工具。安置在书包内的伞是本实用新型之首创。附着在自行车衣架上的伞与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附着在自行车前笼头上的伞比较,更具有抗风、防左右碰撞、安全折叠的优点,更利于行车的交通安全。
文档编号A45B11/00GK2242010SQ95243110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9日
发明者赵定明 申请人:四川乾坤高新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