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行箱包用拉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33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旅行箱包用拉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旅行箱包用部件,尤其是旅行箱包上用的拉杆。
当前,旅行箱包上所用的拉杆,只能是内杆全部伸出或全部缩入,拉杆的长度不能随意调节。这就存在无法满足不同身高对箱包拉杆长度要求不同的问题,使使用者不能得到满意的拉杆长度而感到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无法随意调节拉杆的长度,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方便调节拉杆长度的旅行箱包用拉杆的技术方案。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结构特点,现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具体结构示意图。
由附图可以看出,旅行箱包用拉杆是由上定位套13和下定位套14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外管8,在两外管8内各装有一可沿轴向伸、缩移动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内管7,两内管7则固定在手把11上。所述的外管8在其一侧内壁上固定装有齿条1。在所述的内管7底部外壁固定装有滑套2,并在内管7和滑套2靠齿条1一侧的壁上加工有条形开口,又在内管7底部内腔通过装在内管7壁上的转轴5安装一前端有凸齿的卡舌4,并使卡舌4可绕转轴5摆动,同时该卡舌4穿过内管7和滑套2在齿条1向的开口处伸出,其凸齿部与齿条1相啮合。在内管7的内腔,接近凸齿部一端的卡舌4上,通过下铰链3连接一连杆6,该连杆6的上顶端通过上铰链9与开关拉把12连接,此开关拉把12位于手把11的下部,夹在两内管7之间,并可与内管7相对滑动。在所述的内管7的顶端内腔,还装有一压簧10,用于下压上铰链9和开关拉把12。
在本方案的结构中,由于外管内壁有齿条,内管内有卡舌伸出与齿条啮合,因此,外管与内管之间位置可以固定。又因卡舌上连接着连杆,连杆又与开关拉把连接,故拉动开关拉把即可使卡舌与齿条脱离啮合,使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固定失效,内管即可自由伸缩。一但松开开关拉把,卡舌即与齿条重新啮合,则又将内管和外管固定。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拉杆长度随意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调节拉杆长度的问题,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实施例已在技术方案中说明,在此不再重述。
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箱包用拉杆,主要是由上定位套(13)和下定位套(14)之间固定连接两个外管(8),在两外管(8)内各装有一可沿轴向伸、缩移动的内管(7),两内管(7)固定装在手把(11)上而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8)内壁一侧固定装有齿条(1);在所述的内管(7)底部外壁固定装有滑套(2),并在内管(7)和滑套(2)靠近齿条(1)的壁上加工有条形开口,而在内管(7)底部内腔,通过装在内管(7)壁上的转轴(5)安装一前端有凸齿的卡舌(4),卡舌(4)可绕转轴(5)摆动,同时该卡舌(4)穿过内管(7)和滑套(2)在齿条(1)向的开口处伸出,其凸齿部与齿条(1)相啮合;在内管(7)的内腔,接近凸齿部一端的卡舌(4)上通过下铰链(3)连接一连杆(6),该连杆(6)的上顶端通过上铰链(9)与开关拉把(12)连接,此开关拉把(12)位于手把(11)的下部,夹在两内管(7)之间,并可与内管(7)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包用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7)的顶端内腔上铰链(9)之上,还装有压簧(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杆长度可随意调节的旅行箱包用拉杆的技术方案。本方案的特点在于外管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装有齿条,而内管的内腔装有顶端有凸齿的卡舌伸出并与齿条啮合,在卡舌上连接有连杆,连杆又与手把下的开关拉把连接,拉动开关拉把即可使卡舌与齿条脱离啮合,内、外管间可自由伸缩,放开开关拉把,卡舌即与齿条啮合,使内、外管之间固定,达到拉杆可调的目的。
文档编号A45C13/00GK2261174SQ96227730
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6日
发明者李海生 申请人:济南双利达箱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