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1071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
以一般传统的鞋子而论,一般的鞋子皆具有鞋底,但是,该鞋底的材质是以橡胶制成,该种以橡胶制成的鞋底,因并未具备于夜间发光的特性,故夜行时穿着鞋子者的安全极易受到威胁,并可能因此于夜间发生意外的事故;另者,因鞋底未具备反光的特性,因而鞋底的外部观瞻性较为不佳,因此,上述传统鞋子的实用性并不足够,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夜光效果的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当将沿条设置于鞋子上后,即可增加鞋子的外部观瞻性,并可增加穿着者于夜间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由定量的PVC粉、软化油、安定剂、滑剂、夜光剂等,于不同的温度时段陆续放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当温度达到120℃时,即可开始下料,再以搅拌机冷却成为粉状,以胶粒机制成整条后再切成颗粒或是亦可直接制成颗粒状,再将颗粒放入押出机的内部押出以成为条状,再将该条状的成品缝制于鞋底上即可为鞋底沿条。
在上述的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中,可以PVC粉100公斤、软化油60公斤、安定剂2.5公斤、滑剂0.5公斤、夜光剂计前四项重量之和的二十分之一,这种比例进行混合;而且,软化油可分为三次加入,第一次可于开始时即加入,第二次可加热至70℃时再行加入搅拌,第三次可于加热至90℃时再行加入搅拌。
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一).可增加鞋底较佳的外部观瞻性本发明的鞋底沿条具有可于夜间时发光的特性,因而可增加鞋底较佳的外部观瞻性。
(二).可增加穿着使用者于夜间时的使用安全性因本发明的鞋底沿条具有可于日间吸光,并于夜间时具有可发出夜光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方块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成份的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所制出沿条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所制出的沿条使用于鞋子上的使用状态图。
本发明是一种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如图1、2所示),其主要是由定量的PVC粉、软化油、安定剂、滑剂、夜光剂等,而以PVC粉100公斤、软化油60公斤、安定剂2.5公斤、滑剂0.5公斤、夜光剂适量(为前四项重量之和的二十分之一)的比例,再于不同的温度时段陆续放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而软化油60公斤可分三次加入,第一次20公斤于开始时就加入搅拌、第二次20公斤于加热至70℃时再行加入搅拌、第三次20公斤于加热至90℃时再行加入搅拌,当温度达到120℃时,即可开始下料,再以搅拌机冷却成为粉状,再以胶粒机制成整条再切成颗粒状或是亦可直接制成颗粒,将颗粒再行放入押出机的内部押出成为条状,再将该条状的成品缝制于鞋底上即成为鞋底沿条10(如图3中所示)。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使用于鞋子上的使用状态图,该鞋底沿条10可结合于鞋底的侧边上,因本发明的鞋底沿条10具有可于白昼吸光,而于夜间放光的特性,不但可增加鞋底较佳的外部观瞻性,同时亦具有可增加穿着使用者于夜间时使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由定量的PVC粉、软化油、安定剂、滑剂、夜光剂等,于不同的温度时段陆续放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当温度达到120℃时,即可开始下料,再以搅拌机冷却成为粉状,以胶粒机制成整条后再切成颗粒或是亦可直接制成颗粒状,再将颗粒放入押出机的内部押出以成为条状,再将该条状的成品缝制于鞋底上即可为鞋底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以PVC粉100公斤、软化油60公斤、安定剂2.5公斤、滑剂0.5公斤、夜光剂计前四项重量之和的二十分之一,这种比例进行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软化油可分为三次加入,第一次可于开始时即加入,第二次可加热至70℃时再行加入搅拌,第三次可于加热至90℃时再行加入搅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沿条的制造方法,其以PVC粉、软化油、安定剂、滑剂、夜光剂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后于不同的温度下陆续置入高温混合机中高速混合,当温度达到约120℃时下料,当搅拌机冷却后,再行于胶粒机中制成整条再切成颗粒或是直接制成颗粒,再将颗粒置入押出机中押出成为条状,再将其缝制于鞋底上即可成为一种具有夜光效果的鞋底沿条。该沿条可增加鞋子的外部观瞻性,同时并可确保穿着者于夜间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43D33/00GK1198909SQ9711153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8日
发明者何树人 申请人:闽台皮革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