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412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钥匙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收集存放或携带钥匙的钥匙圈。


图1所示是常见钥匙圈结构分解图,主要是在于收置盘40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槽45,槽中更钻设一柱形孔451,而盘面上则设有弧形槽孔401,另外滑动杆41杆顶外径上设有一缺口槽411,杆中央则钻设一圆孔46,杆底端面上并有榫孔412。组装时,先将柱销42的两凸端分别套设在滑动杆41的榫孔412内及弹簧44上,并套入收置盘40的柱形孔451内,使滑动杆41上所设圆孔46对正收置盘40盘面上的弧形槽孔401,接着将拨动杆43一端的榫头431由盘面外侧插配于滑动杆41上的圆孔46,如此便能将拨动杆43下压,带动滑动杆41向下滑动。设于滑动杆41顶端的缺槽411也会同时向下移位并产生空间,以供结合柱51上的圆头511装设于收置盘40的环形槽45中使用,装设完毕后将拨动杆43松开。此时滑动杆41便会通过装设在柱形孔451内的弹簧44的弹性作用,恢复到原固定位置,即以滑动杆的缺槽411将柱形杆51的圆头511固定在收置盘40上的环形槽45中。
据上述的构造,因其结构设计不当,以致于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下列的缺点1.结构不稳固,拨动杆与滑动杆结合时,是以一压力将拨动杆一端的榫头套设于圆孔中,在拨动杆上下次数频繁的状况下,易将圆孔摩损扩大,进而造成拨动杆脱落。
另外若于榫头上设螺纹,以螺接方式结合,则不仅制造不易,更容易发生拨动杆松脱的问题,所以不为业者所采用。
2.构造复杂,单位成本高,构件愈复杂的,故障率愈高。此一传统常用钥匙盘不仅构件多,且形状极为复杂,以致于除其结构不稳定外,也因其构件复杂,而大大的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前述常用钥匙圈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良式钥匙圈,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同时又能兼顾到结构稳定性,以利于制造业者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使用者获得稳定顺畅滑动的实用性使用功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钥匙圈,主要是由一固定盘与一控制盘相对结合,于内部设有控制滑块与弹簧等组件;其中,控制盘与固定盘的相对面上设有弧形环槽,控制盘由圆周面上依径向设有一滑动槽,槽中设有槽孔,固定盘上设有一座槽,将两盘体结合面相对结合时,滑动槽与座槽共同形成一空间,供一控制滑块与弹簧嵌入;控制滑块一端延伸设有板状的定位块,定位块的一面为与弧形环槽相同弧度的弧形面,另一侧则延伸一扳柱,控制滑块内部设有使控制滑块能配合弹簧的作用,在固定盘与控制盘的槽道内作弹性上下移位运动的装置弹簧的嵌置槽。
藉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计,能够简化钥匙圈的结构,进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具有提高结构稳固性的功效。
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介绍结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下图1是常用钥匙圈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环槽呈封闭状作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环槽呈开口状作用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钥匙圈」的分解图,主要含有一控制盘10、一固定盘20、一滑块30与一弹簧S等共同组合而成;其中控制盘10与固定盘20上设有对应的结构面,且分别在结合面上设有槽、孔等。固定盘20的结合面上设有弧形环槽21及一座槽22,座槽22两侧设有供结合用的定位孔23。控制盘10结合面也在相对于固定盘20上的弧形环槽21的位置,设置相同的弧形环槽11使两盘体结合面上的弧形环槽11、21可结合面圆形的环道,另由圆周上向盘面中心设有一端封闭的滑动槽12,造成控制盘10的圆周上有一缺口,滑动槽12中设一槽孔13,两侧则设置铆接销14,插设在固定盘20的定位孔23中。将控制盘10及固定盘20的结合面结合时,会由滑动槽12的座槽22形成可容纳控制滑块30及弹簧S的空间,控制滑块30的一侧延伸有凸出的扳柱31作为使控制滑块上下活动的依据,控制滑块30一端则延伸为板状的定位块32,定位块32的一面设成与弧形环槽21、11相同弧度的弧形面321,块体内部并设成中空的嵌置槽33供装置弹簧S。
如图3、4所示,安装组合时,先将弹簧S拴入于控制滑块30的嵌置槽33内,并一起装置在控制盘10的滑动槽12中,以固定盘20上的座槽22,将控制滑块30与弹簧S固定。另外控制滑块30侧面的扳柱31应套在控制盘10的槽孔13中,控制滑块30一端所延伸的定位块32则位于控制盘10的弧形环槽11缺口的位置,控制盘10的铆接销14插设在固定盘20定位孔23上,将两者结合固定组合成一体。
再如图5所示,钥匙圈50上套设一结合柱51,结合柱51一端设成圆头511的结合端,与弧形环槽11、21的弧形呈互补形状。当结合钥匙圈50时,控制滑块30内的弹簧S未受力变形,且控制滑块30一端延伸的定位块32,恰好与固定盘20上的弧形环槽21将圆头511包覆,形成环形限制,使结合柱51仅能在弧形环槽内作圆周转动。反之如图6所示,对控制滑块30一侧的扳柱31施力下压,控制滑块30会向下移位,形成可使结合柱51一端的圆头511具有上下移位的空间,在完成装设或取下钥匙圈50的动作后放松扳柱31,控制滑块30会在弹簧S的反作用力下,回复到如图5所示的状态。
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固定盘20与控制盘10,在铸造时是可以一体成型,不需要再加工,能大量降低制造成本,又能提高结构稳固性。另外在控制盘上设有铆接销14,可将固定盘20用铆接方式稳定结合;而控制滑块30的扳柱31顶端更可设凸纹,使扳动控制滑块30更为轻便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以创新的结构设计,可以简化整个钥匙圈结构,进而获得简易制造、稳固定位及省力轻便操作等多重效益,显然为一极具有进步性及实用性的新设计,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钥匙圈,主要是由一固定盘与一控制盘相对结合,于内部设有控制滑块与弹簧组件;其特征在于控制盘与固定盘的相对面上设有弧形环槽,控制盘由圆周面上依径向设有一滑动槽,槽中设有槽孔,固定盘上设有一座槽,将两盘体结合面相对结合时,滑动槽与座槽共同形成一空间,供一控制滑块与弹簧嵌入;控制滑块一端延伸设有板状的定位块,定位块的一面为与弧形环槽相同弧度的弧形面,另一侧则延伸一扳柱,控制滑块内部设有使控制滑块能配合弹簧的作用,在固定盘与控制盘的槽道内作弹性上下移位运动的装置弹簧的嵌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圈,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滑块的扳柱,在末端设有使利于扳动的凸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圈,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盘与固定盘是设有相对应的铆接销与定位孔,相互拴套铆结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盘式钥匙圈不良结构,加以突破改良,其主要是在控制盘与固定盘结合面的相对位置设有弧形环槽,固定盘上设有座槽,可配合控制盘上所设的滑动槽,形成一供容纳控制滑块及弹簧等构件的空间,控制滑块于端部延伸设定位块,且另一侧设有使控制滑块上下滑动的扳柱,控制滑块内部设有装设弹簧的嵌置槽,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钥匙圈结构,进而获得降低制造成本与提高结构稳定性功效。
文档编号A44B15/00GK2287825SQ9720023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日
发明者吴昭德 申请人:吴昭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