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体扣合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93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体扣合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体连接扣件,尤其是指一种可快速扣合调整的带体连接扣件。
现有设于带体端的连接扣件,例如皮带上的扣接件,一般都在皮带本体上设有穿孔,于皮带一端设扣钩,并据此扣合固定,这种连接结构的缺点首先是调整的幅度有限,不能随意其二是穿孔有损于皮带的使用且不够美观其三是常因使用一时不慎而欲速则不达,不够快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快速方便的带体扣合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带体扣合调整装置,它由一枢设有板状压片的公扣和一藉压制片设于皮带端的母扣构成;其特征是板状压片设一具有卡孔的槽道;母扣上、下侧边设上、下凹孔,并于下凹孔突设一滑台,上、下凹孔旁各设分别具有上、下挡块的突耳;一卡制块藉插销穿设于二突耳,卡掣块一端有一钩孔和一突块,另端有一按部,卡制块外侧顶靠在上挡块;一弹簧一端钩于钩孔,另端挂于下挡块,按部与突块分别置于上凹孔与滑台上;卡制块内侧对应于槽道的卡孔处设有一楔形块,并于母扣与卡制块间形成一区间。
上述设计,皮带一端穿过公扣,以枢设于公扣的板状压片予以压固,皮带的另端则以母扣的末端所枢设的压制片予以紧掣,达到快速方便扣合带体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板状压片后视立体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楔形块卡入卡孔时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皮带结合于公扣时示意图;图6、7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楔形块脱离卡孔时示意图。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一枢设有板状压片11的公扣1和一藉压制片31设于皮带2端的母扣3构成;板状压片11设一具有卡孔131的槽道13;母扣3上、下侧边设上、下凹孔32、33,并于下凹孔33突设一滑台331,上、下凹孔32、33旁各设分别具有上、下挡块341、342的突耳34;一卡制块36藉插销35穿设于二突耳34,卡掣块36一端有一钩孔361和一突块363,另端有一按部362,卡制块36外侧顶靠在上挡块341;一弹簧37一端钩于钩孔361,另端挂于下挡块342,按部362与突块363分别置于上凹孔32与滑台331上卡制块36内侧对应于槽道13的卡孔131处设有一楔形块364,并于母扣3与卡制块36间形成一区间。
如图3~5所示板状压片11于一端内侧凸伸有棘齿12。使棘齿12抵紧皮带2。
如图6、7所示藉上挡块341的顶靠,使卡制块36可精确地上、下作动而不会偏移,且楔形块364可选择卡设于槽道13的某一卡孔131,达成公扣1组扣于母扣3的目的。楔形块364可选择外侧的卡孔131卡钩,以放大皮带2的围幅。
如图8所示欲分离公扣1与母扣3时,只须下压卡制块36的按部362,使卡制块36暂时克服弹簧37向上顶撑的力量而向下移动,就可使楔形块364离开卡孔131沿槽道13脱离板状压片11,而使公扣1与母扣3分离,并当放松下压卡制块36的力时,卡掣块36即依弹簧的作用而回复原状。
权利要求1.带体扣合调整装置,它由一枢设有板状压片的公扣和一藉压制片设于皮带端的母扣构成;其特征是板状压片设一具有卡孔的槽道;母扣上、下侧边设上、下凹孔,并于下凹孔突设一滑台,上、下凹孔旁各设分别具有上、下挡块的突耳;一卡制块藉插销穿设于二突耳,卡掣块一端有一钩孔和一突块,另端有一按部,卡制块外侧顶靠在上挡块;一弹簧一端钩于钩孔,另端挂于下挡块,按部与突块分别置于上凹孔与滑台上;卡制块内侧对应于槽道的卡孔处设有一楔形块,并于母扣与卡制块间形成一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扣件。解决扣合快速方便问题。板状压片设一具有卡孔的槽道;母扣上、下侧边设上、下凹孔,并于下凹孔突设一滑台,上、下凹孔旁各设分别具有上、下挡块的突耳;一卡制块藉插销穿设于二突耳,卡掣块一端有一钩孔和一突块,另端有一按部。用于皮带、腰带等。
文档编号A44B11/00GK2289429SQ9721678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1日
发明者郑瑞祥 申请人:郑瑞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