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挡风镜支架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505阅读:1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盔挡风镜支架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附件的领域,特别是挡风镜的角度调节装置。
头盔上的挡风镜,为使用方便,其张开角度一般是可调节的,传统的调节机构由头盔上的面状齿与挡风镜上的面状齿构成,两面状齿相贴啮合,并通过螺钉从中心孔紧固,头盔上的面状齿固定于头盔上不动,推动挡风镜时,挡风镜上的面状齿相对转动,通过相互啮合的齿对挡风镜的角度进行定位。但这种结构是依靠螺钉的紧固力将两面状齿压紧在一起产生摩擦力的,一旦螺钉松脱,面状齿啮合不紧,就会失去调节作用,而头盔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较多,螺钉是极易松脱的;另一方面,两面状齿靠压力啮合和相对转动,较易使齿面磨损,也会造成角度调节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牢固、调节轻巧灵活的头盔挡风镜支架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头盔挡风镜支架座,装于头盔上、连接于头盔与挡风镜之间,包括有壳体、定位螺钉和定位孔,特别之处是壳体上成型有凹槽,凹槽内嵌装有弹簧和弹针,弹针的伸出端与挡风镜铰接端上的轮齿对应卡接。进一步地,弹针呈两端细、中间粗的柱状,伸出的一细端呈锥状与挡风镜上的轮齿啮合;中间粗段及另一细端嵌装于凹槽内,并由压片封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使用状态示意图。
参见
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壳体1呈耳壳状,可通过定位螺钉10固定于头盔9上。壳体1上成型有凹槽2,凹槽2内嵌装有弹簧4和弹针5,弹针5中间粗、两端细,由于中间粗段的约束,使弹针5可在凹槽2内局部伸缩,而不会脱离凹槽2,凹槽2上还有压片6将弹簧4和弹针5封装。弹针5的伸出端呈锥状,安装时将挡风镜8铰接端上的轮齿7的安装孔与壳体1上的定位孔11对应,弹针5的伸出端与轮齿7对应啮合,然后通过挡风镜固定螺钉3紧固即可。
当要调整挡风镜8的张开角度时,推动挡风镜8,使其两端的轮齿7绕固定螺钉3转动,由于弹针5与轮齿7啮合,在轮齿7的压力下,弹针5受力沿凹槽2往里缩,并压紧弹簧4,当轮齿7转至下一个齿时,压力消失,弹簧4的弹力将弹针5重新弹出,保持弹针5与另一轮齿啮合,这样,可不断推动挡风镜8,直至合适的角度(如图3所示)。而无论挡风镜8在任何角度位置,弹针5均保持与某一轮齿7啮合,防止挡风镜8松脱。
这样的结构,将挡风镜的支承定位与角度调节分离开,由螺钉支承挡风镜,由弹针5卡接轮齿实现挡风镜的角度调节,克服了传统结构中紧固螺钉既要调节角度,又要紧固挡风镜而产生的易松脱问题,具有调节轻巧灵活,牢固耐用,装拆方便等的优点。可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颖、实用、富创意的挡风镜支承架座。
权利要求1.头盔挡风镜支架座,装于头盔(9)上、连接于头盔(9)与挡风镜(8)之间,包括有壳体(1)、定位螺钉(10)和定位孔(1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成型有凹槽(2),凹槽(2)内嵌装有弹簧(4)和弹针(5),弹针(5)的伸出端与挡风镜(8)铰接端上的轮齿(7)对应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座,其特征是弹针(5)呈两端细、中间粗的柱状,伸出的一细端呈锥状与挡风镜(8)上的轮齿(7)啮合;中间粗段及另一细端嵌装于凹槽(2)内,并由压片(6)封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头盔挡风镜支架座,包括有壳体、定位螺钉和定位孔,壳体上成型有凹槽,凹槽内嵌装有弹簧和弹针,弹针的伸出端与挡风镜铰接端上轮齿对应卡接,这样的结构,使挡风镜的定位支承与角度调节分离开,克服了传统支承和调节两者合而为一造成的易松脱现象,具有调节轻巧灵活、牢固耐用、装拆方便等的优点。
文档编号A42B3/18GK2329206SQ9820462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3日
发明者曾淦如 申请人:曾淦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