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064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带,特别是一种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
现有的腰带一般由皮带和带卡组成,皮带一端与带卡相连接,二者通过一定方式定位实现了腰带的使用功能,由于定位一般是固定的,且皮带的伸缩性较差,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或同一使用者而言,随腰围的变化,使用普通腰带,往往有过紧或过松的感觉,过紧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不利于身体健康,过松则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适用于不同腰围,确保舒适、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皮带与带卡相连接的位置增设一小段弹性系数相对较小的松紧材料,皮带通过具有特定结构的元件与松紧材料一端相连接,松紧材料另一端与具有特定结构的带卡相连接,松紧材料可在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条件下随意被取下,装上或更换,以确保松紧功能的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对现有腰带的结构改变不大,较易实施;2.具有松紧功能,对不同腰围适应性强,避免了使用过紧或过松的现象,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给人舒适的感觉;3.松紧材料可被方便地取下或装上,以便更新,确保松紧功能的有效性;4.由于松紧材料的伸缩作用,大大减小了皮带所承受的张力,从而可成倍提高腰带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腰带的具体结构。
图2是皮带、松紧带和带卡三者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皮带与松紧带之间的连接元件的具体结构。
图4是带卡及连接键的具体结构。
图5是松紧带的具体结构。
根据
图1所示,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由皮带(4)、松紧带(2)、带卡(1)和连接元件(3)组成,松紧带(2)的颜色和宽度尽量同皮带(4)保持一致。
图3为连接元件(3)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连接元件(3)左端(6)与皮带(4)相连接,右端(8)与松紧带(2)一端相连接,中间筋条(7)用于实现皮带(4)在使用过程中自由部分的限位,连接元件右端(8)为半开口结构,在开口(9)上下端各有一个相互对称的U形缺口。
图4为带卡(1)及连接键(5)的具体结构,带卡(1)前端为半开口框形结构,开口(10)具有与图3中连接元件(3)右端开口(9)相等的开口间距和相同规格及分布的U形缺口,连接键(5)可与连接元件(3)和带卡(1)的开口及U形缺口相匹配。
连接元件(3)、带卡(1)和键(5)可采用钢经精密铸造结合适当的表面处理制成。
图5为两端带有一定装配间隙(11)的特制松紧带(2),其宽度和颜色应尽量同皮带(4)保持一致。当与带卡(1)及连接元件(3)相配合时,将带卡(1)及连接元件(3)带U形缺口的一端套入松紧带(2)的装配间隙(11)并将松紧带装配端压缩至U形缺口的根部,装上连接键(5),放松压缩的松紧带装配端,使其恢复到自由状态即可。再装上皮带(4)便成为一条完整的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使用时,由于键(5)的受力较小并正好与U形缺口一边的反作用力相抵消,其它方向的位移受到松紧带(2)装配端的约束,从而保证了键(5)不会从与之相配合的开口及U形缺口脱落,需要更换松紧带(2)时,只需将其装配端压缩,取下键(5),便可通过开口(9)和(10)取出,用前述方法,可方便地装配新的松紧带,以确保松紧功能的有效性。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由皮带(4)、带卡(1)、松紧带(2)及连接元件(3)构成,其特征在于皮带(4)通过连接元件(3)与松紧带(2)一端相连接,松紧带(2)另一端与具有特定结构的带卡(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元件(3),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3)与松紧带(2)相连接的一端为半开口结构,半开口(9)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U形缺口,并有一个键(5)与半开口(9)及U形缺口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卡(1),其特征在于带卡(1)与松紧带相连接的一端具有与连接元件(3)和松紧带(2)相连接一端相同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紧带(2),其特征在于松紧带(2)的左右两端具有相同的装配间隙(11),以便与连接元件(3)及带卡(1)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包括皮带(4)、具有特定结构的带卡(1)、一小段与皮带(4)等宽且颜色一致的松紧带(2)以及连接皮带(4)与松紧带(2)的连接元件(3)。松紧带(2)置于皮带(4)和带卡(1)之间,由于松紧带(2)与连接元件(3)及带卡(1)具有特殊的连接方式,使其可以在无需任何辅助工具的条件下,随意被取下,装上或更换,确保松紧功能的有效性,这种具有松紧功能的腰带对于不同腰围的人适应性强,与普通腰带相比,使用更舒适且使用寿命可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A41F9/00GK2349820SQ98244420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6日
发明者袁国崇 申请人:袁国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