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06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具体涉及一种系带式鞋子。
现在的系带式鞋子,虽然在穿上时系紧了鞋带,但在行走时或运动过程中,由于振动、惯性等原因,系紧了的鞋带会不适时地自动松开,鞋带的两端在地上拌来拌去,造成不美、不雅、不便,有时甚至会造成危险。特别是在赶时间或运动竞赛时,鞋带松开更会造成机会的消失。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系带式鞋子存在的鞋带容易自动松开的缺点,提供一种穿着时鞋带不会轻易自动松开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主要包括鞋子主体,在其后上部具有供脚插入的开口,在其前上部具有覆盖脚背的鞋帮;鞋带,其逐一穿过所述鞋子主体开在鞋帮适当位置的鞋带孔,系紧后将鞋子紧固在脚上;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设于所述鞋子主体的适当位置,其能够与所述鞋带实现活动连接。
上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所述连接部件分成两部分,分别固定在鞋子主体的两侧的适当位置。
上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所述连接部件的适当位置附着有许多的钩状物;或者所述连接部件类似于尼龙贴扣有钩状物的一面;或者所述连接部件是尼龙贴扣有钩状物的一面。
上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所述连接部件由整块形成,或者是分开的几块分别固定在鞋体的适当位置所形成。
上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所述连接部件是所述鞋子主体鞋帮的一部分,由鞋子主体鞋帮的一部分所形成,与鞋子主体的鞋帮连成一体。
上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所述连接部件是独立的部件,固定于所述鞋子主体的鞋帮上。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性能及效果将在以下说明中加以更充分的揭示。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中用10表示鞋子主体,在其后上部具有供脚插入的开口11,在其前上部具有覆盖脚背的鞋帮12;鞋带20逐一穿过鞋子主体10开在鞋帮12适当位置的鞋带孔13,鞋带20系紧后形成蝴蝶结21;鞋子主体10的适当位置固设有一个连接部件30,其表面附着有许多能够钩住鞋带20的钩状物31,使其能够与鞋带20实现活动连接。以下说明使用该鞋子的方法鞋子穿上脚后,系紧鞋带20,使鞋子固定在脚上,并且鞋带20形成蝴蝶结21,把蝴蝶结21如箭头A所示向下按压粘附在连接部件30之上,使鞋带的表面与连接部件30的钩状物31互相结合,钩状物31钩住鞋带;这时由于蝴蝶结21能被鞋带20的端部22拉动的部分23粘附在连接部件30之上,端部22要把23部分如箭头B所示拉出使蝴蝶结21松开将需更大的力,鞋带20系成的结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了运动过程中蝴蝶结21所受的震动及拉力,实现了鞋带系成的结不易自动松开。而要把鞋子脱下,只需把蝴蝶结21如箭头A所示向上剥离连接部件30,就能如普通的系带式鞋子一样拉动端部22使蝴蝶结21松开,从而脱下鞋子。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30只设置在鞋子主体10的内侧,由鞋子外部几乎看不出鞋子设有这一装置,具有美观的效果。
结合图3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用10表示鞋子主体,在其后上部具有供脚插入的开口11,在其前上部具有覆盖脚背的鞋帮12;鞋带20逐一穿过鞋子主体10开在鞋帮12适当位置的鞋带孔13,鞋带20系紧后形成蝴蝶结21;鞋子主体10的适当位置固设有一组连接部件30,该组连接部件30分成两部分30a和30b,分别缝合固定在鞋子主体10的鞋帮12两侧12a和12b,连接部件30a和30b表面附着有许多能够钩住鞋带20的钩状物31,或者该连接部件30a和30b是尼龙贴扣有钩状物的一面,使其能够与鞋带20实现活动连接。以下说明使用该鞋子的方法鞋子穿上脚后,系紧鞋带20,使鞋子固定在脚上,并且鞋带20形成蝴蝶结21,蝴蝶结21由中间结的位置可看成分为左右两部分21a和21b,把蝴蝶结21a和21b如箭头A所示分别向下按压粘附在连接部件30a和30b之上,使鞋带与连接部件表面的钩状物31互相贴附,利用尼龙贴扣的原理,把鞋带看为是尼龙贴扣有毛状物的一面,钩状物31会紧密地钩住鞋带;这时由于蝴蝶结21a和21b能被鞋带20的两端22a和22b拉动的部分23a和23b分别粘附在连接部件30a和30b之上,端部22a和22b要把23a和23b部分如箭头B所示拉出,使蝴蝶结21松开将需克服钩状物31钩住鞋带的力,这无疑困难得多。这就使鞋带20系成的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了运动过程中蝴蝶结21所受的震动及拉力,实现了鞋带系成的结不易自动松开。而要把鞋子脱下,只需把蝴蝶结21a和21b如箭头A所示分别向上剥离连接部件30a和30b,使其脱离钩状物31,就能如普通的系带式鞋子一样拉动鞋带20的两端22a和22b使蝴蝶结21松开,从而脱下鞋子。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分别设置在鞋子主体10的两侧,提高了鞋带与鞋子主体的附着力,相比第一实施例,效果会更好一些。
上文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30可以是鞋子主体10鞋帮的一部分,由鞋子主体10鞋帮的一部分所形成,与鞋子主体10的鞋帮连成一体;也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利用缝合、粘贴、热合等方法固定于鞋子主体10的鞋帮上。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30还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能够与鞋带20实现活动连接的部件,如在其表面附着有许多能够钩住鞋带20的钩状物,或者该连接部件30类似于尼龙贴扣有钩状物的一面,或者该连接部件是尼龙贴扣有钩状物的一面。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30的大小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具体以鞋子的总体设计而定,只须保证鞋带20与连接部件30粘附后向特定方向必须施加一定拉力才能拉动就达到要求。如果面积足够大,大到能把蝴蝶结21的圈部分和鞋带的端部分都粘附住,将有利于提高附着力,使鞋带系紧的结更加牢固,不易疏散,同时也使穿着使用更为方便;如果面积不能太大,需首先保证蝴蝶结21能被鞋带端部首先拉动的那一部分半圈要粘附在连接部件30之上。另外,连接部件30在鞋体两侧的部分并非一定由整块形成,有时依照鞋子整体设计的需要,也可以是分开的几块,分别固定在鞋体的适当位置,分别与蝴蝶结21的圈部分和鞋带的端部分实现粘附。本实用新型选用鞋带时最好选用与尼龙贴扣的钩状物有较大附着力的鞋带,如织得较为疏松的鞋带,以保证与钩状物配合后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鞋体的适当位置如鞋体的两侧部分设置连接部件,系紧鞋带后蝴蝶结的鞋带的表面与连接部件的钩状物互相结合并粘附住,利用尼龙贴扣的原理,使蝴蝶结松开时将需克服钩状物钩住鞋带的力,使鞋带系成的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了运动过程中蝴蝶结所受的震动及拉力,使鞋带系紧后形成的蝴蝶结不易疏松。具有安全、美观、方便的优点,避免了鞋带自动松开造成摔交的危险,实现了鞋带不易自动松开。
尽管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说明性的目的已被公开,但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不脱离开如所附权利要求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各种不同的改进、增减及替换都是可能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及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许多大不相同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主要包括鞋子主体,在其后上部具有供脚插入的开口,在其前上部具有覆盖脚背的鞋帮;鞋带,其逐一穿过所述鞋子主体开在鞋帮适当位置的鞋带孔,系紧后将鞋子紧固在脚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设于所述鞋子主体的适当位置,其能够与所述鞋带实现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分成两部分,分别固定在鞋子主体的两侧的适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的适当位置附着有许多的钩状物;或者所述连接部件类似于尼龙贴扣有钩状物的一面;或者所述连接部件是尼龙贴扣有钩状物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由整块形成,或者是分开的几块分别固定在鞋体的适当位置所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是所述鞋子主体鞋帮的一部分,由鞋子主体鞋帮的一部分所形成,与鞋子主体的鞋帮连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是独立的部件,固定于所述鞋子主体的鞋帮上。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结构的系带式鞋子,包括:鞋子主体和鞋带,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设于鞋子主体的适当位置,其能够与鞋带实现活动连接。系紧鞋带后蝴蝶结的鞋带的表面与连接部件的钩状物互相结合并粘附住,利用尼龙贴扣的原理,使蝴蝶结松开时将需克服钩状物钩住鞋带的力,使鞋带系成的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了运动过程中蝴蝶结所受的震动及拉力。令鞋带系紧后形成的蝴蝶结不易疏松,实现了鞋带不易自动松开。
文档编号A43B3/00GK2357538SQ98244490
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5日
发明者许小虎 申请人:许小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