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06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饭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饭盒。
现代各餐馆所用以包装外食之饭盒,多为开覆式之纸盒或保丽龙盒,故所装之食物长时间置于室温下皆会腐败而不具保存性,无法隔餐食用,且因饭盒为开覆式结构,而饭盒内装之菜肴偶含汤汁,故饭盒提拿时如有倾斜,便易造成饭盒内部汤汁外泄,致饭盒外部油腻不堪,而不便食用,且若饭盒不慎掉落,又会使食物散落一地,无法食用,故开覆式饭盒结构可说相当不理想。
然在各便利商店内亦有不少速食饭盒在贩售,除了饭类,亦有点心类,多半以透明塑材密封包装,食用时将覆于饭盒上方之透明塑材割开,加以微波处理即可,但就因其为塑料材质,必具有毛细孔,故无法真空包装,而业者为了要防止食物在长时间保存下会变质,故在食物内添加抗氧化剂,以防食物变质,又塑料材质之饭盒在远途运送中,常因路况不佳及人为搬运不当之影响,造成饭盒易受压变形或破损,以致饭盒内的食物遭外界病菌污染,如此对购卖食用之消费者可说是具莫大威胁。
是以,市面上亦具如八宝粥、奶粉及鱼、肉类之易开罐头,惟其盖体之上盖系全拉启结构,即罐头开启后,该上盖系与盖体完全分离,然重点系其盖体与上盖间为平面之设计,故在上盖掀起、而与盖体分离之时,该盖体与上盖之分离处皆会形成锐利部,且盖体之锐利部形成于接近罐头之罐口部位,如此便会造成下列两种现象1.以盖体而言,其系连结于罐头本身之结构,而一般消费者在食用罐头时,都有以[罐口就口]的食用习惯,是以,这样的习惯相当容易造成消费者在食用罐头时,因为盖体之其锐利部接近于罐口,以致在嘴部接触罐口食用之时,易为该盖体之锐利部所割伤,造成消费者在食用时相当大之危险性。
2.以上盖而言,因在开罐之后,在其与盖体分离处会产生锐利部,而消费者在开启罐头食用时,为食用方便,通常都会将上盖整个拉离盖体,如此该具锐利部上盖便会形成相当具有伤害性之物件,倘若再遭消费者任意丢弃,无疑便是造成生活环境中相当大的危机,故其结构仍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饭盒,其开启容易,安全,且便于食物的储存、运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主要由饭盒本体及盖体所构成;该盖体于适当位置设有上盖,上盖和盖体间环设有凹槽,盖体及上盖在适当位置则设有连结部;该凹槽底部于上盖内面端形成有两平行之凹陷处,另该凹槽底部于适当位置设有凸块,凹槽底部可依循凹陷处被凸块轻易拉起,具有环保及安全开启之效益增进。
其中,该凸块上设有开启元件。
该凸块之圆周恰为上盖内面端凹槽底部凹陷处之反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便于开启本实用新型,针对当今消费者生活习惯设计之,于上盖与盖体间形成凹槽,该凹槽内再形成凹陷处让消费者只要拉动凸块,便可使凹槽底部自凸块开始,沿凹陷处断裂,并依循凹陷处为消费者所拉开,进而开启上盖,简单之至,不需使用利刃工具,亦不会在上盖及盖体间形成任何利齿部,不用耽心在开启饭盒时被割伤。
2.另,因盖体与上盖间形成凹槽,且上盖与盖体分离处乃系凹槽之内部,故在消费者以饭盒就口食用时,其口部仅系接触盖体正面端之凹槽处,故无被割伤之虞。
3.本实用新型系金属材质制成,故无需使用防氧化剂,而可以真空状态封罐、包装食物,不用耽心造成食物腐化,并可长时间在室温下置放,亦适于长途运送。
4.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系以机器冲压而成,是故可以随着内存食物的不同,而以机器冲压出不同之外型,不像习用之饭盒多是矩形而少有变化,故较不适用于包装有汤汁类之食物。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分解示意图;
图1A系
图1中局部放大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未开启前,凹槽部分之剖面示意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开启前之示意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开启中之示意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开启后之示意图;图7系本实用新型开启后,凹槽部分之剖面示意图;图8系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饭盒之结构,请配合参看
图1-2,其主要由饭盒本体10及盖体11经真空卷封所组成。
其中该饭盒本体10为金属材质,经机器配合模具冲压(因透过机器配合模具冲压制成产品之方法,系相关业界习用之方式,故此文中有关“机器配合模具冲压出成品”之详细内容不予赘述。)所形成之结构。
该盖体11同系金属材质,其中央部位形成上盖111,于上盖111上黏设有开启元件2,另,该上盖111与盖体11相邻之环围形成凹槽112(配合参看图3),该凹槽112两端以连结部113相接,而该连结部113同时盖体11及上盖111相连之结构者;该凹槽底部1122于上盖111内面端形成两平行之凹陷处1121,但该凹槽112、连结部113及凹陷处1121皆系一次冲压一体成型于盖体11,另,该凹槽底部1122于上盖111外面端任一侧连结部113突设有凸块114,该凸块114之圆周恰为上盖111内面端凹槽底部1122凹陷处1121之反面。
末于饭盒本体10装入食物,再将盖体11及饭盒本体10以卷封方式为之固定结合,并使其饭盒10内部呈真空状态(真空包装各种食、物品之方法,系相关业界习用之,在此不予赘述。),如此为本实用新型易开式安全饭盒之结构。
因本实用新型系金属材质,具有相当之硬度,故可将食物真空卷封,亦可接受长时间、长途运送,又因以真空卷封、高温杀菌之方式包存食物,故无需使用抗氧化剂而可在室温下长时间储存。
然重点是本实用新型以金属材质构成,但由于设计之初系针对现代人喜欢方便之习惯所设之,故开启时只要将“单点”黏固于上盖111之开启元件2取下,再套于上盖111之凸块114上(如图4之所示),之后转动开启元件2以拉动凸块114,便可经由以下之原理及步骤,轻易而安全的达到开启饭盒的目的1.上盖111内面端之凹槽底部1122上形成有两平行之凹陷处1121(配合参看
图1-3所示),其凹陷处1121之形成,犹使凹槽底部1122出现一条路径;2.再者,上盖111外面端凹槽112内,所设凸块114之其圆周恰为上盖111内面端凹槽底部1122两平行凹陷处1121之反面;3.故当消费者将开启元件2套在凸块114上(配合参看图4),并转动开启元件2以拉动凸块114时,该凹槽底部1122便会由于存在有凹陷处1121之原因,而会在凸块114被开启元件2拉动时,依循凹陷处1121而被凸块114拉起,并延著凹陷处1121为凸块114所拉开(配合参看图5),此时亦间接使上盖111被掀开,再同因凹槽底部1122形成有凹陷处1121的原因,故当凹槽底部1122被凸块114拉起时,其凹槽底部1122与凹槽112均不会形成锐利的毛边(配合参看图6),而当开启元件2由连结部113之彼端转至另端时,该上盖111便可完全翻开(如图7之所示),且藉连结部113而与盖体11为之连结;而因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相当别出心裁之创作,可以有效改善习用饭盒所造成之缺点,是故本申请人在此要额外提出以下之说明1.由于凹陷处之设计,故使凹槽底部在被拉离凹槽时,于其凹槽底部及凹槽之分离面都不会形成锐利之毛边,使消费者在开启饭盒时,不会有被割伤之虞;2.另亦因凹陷处之设计,故同时可让凹槽底部依循凹陷处轻易的被拉离凹槽,轻松而容易的开启饭盒,再由于上盖与盖体分离处乃系凹槽之内部,故在消费者以饭盒就口食用时,其口部仅接触到盖体正面端之凹槽处,亦无被割伤之虞。
3.另,因本实用新型之上盖完全翻开之时,其上闰尚以连结部而与盖体为之相连,故在饭盒食用完毕之后,还可将菜屑残渣置于饭盒本体内,并将上盖折回与饭盒本体相连之盖体上,再把饭盒本体丢进垃圾筒,如此便不会造成菜屑残渣的二次污染,亦不会让消费者有机会将上盖随意丢弃,符合环保要求及避免造成潜在的危险。
4.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系以金属材制成,故饭盒内之食物食用完毕后,尚可将用过之饭盒集中,再回收利有,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可说系相当符合环保概念之创作,且除了矩形外,本实用新型亦可随着包装之食物的不同,而以机器冲压出如圆柱状(参看图8)等类之造型。
权利要求1.一种饭盒,其主要由饭盒本体及盖体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于适当位置设有上盖,上盖和盖体间环设有凹槽,盖体及上盖在适当位置则设有连结部;该凹槽底部于上盖内面端形成有两平行之凹陷处,另该凹槽底部于适当位置设有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饭盒,其特征在于该凸块上设有开启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饭盒,其特征在于该凸块之圆周恰为上盖内面端凹槽底部凹陷处之反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饭盒,该盖体于适当位置设有上盖,上盖和盖体间环设有凹槽,盖体及上盖在适当位置则设有连结部;该凹槽底部于上盖内面端形成有两平行之凹陷处,另该凹槽底部于适当位置设有凸块。由此,本实用新型因凹槽底部可依循凹陷处被凸块轻易拉起,具有环保及安全开启之效益增进,且便于食物的储存和运送。
文档编号A45C11/20GK2339037SQ9824455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30日
发明者林锡松 申请人:林锡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