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短裤型裤子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06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短裤型裤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使用短裤型裤子及其制造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裤子及可高速批量生产该裤子的制造方法,该一次性使用裤子可廉价供给并可用作通常的外裤特别是医院用或旅行用简便外裤。
在该前提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裤子由一对第1、2内片、尺寸和大小都相同的一对中间片、及尺寸和大小都相同的一对外片构成,该一对第1、2内片具有上下端缘和两侧缘并在上述两侧缘间形成从上述上端缘朝下端缘凸起的凹陷部,该一对中间片具有上下端缘和两侧缘,该一对外片具有上下端缘和两侧缘并沿上述上端缘以伸长状态安装上述弹性构件。
上述第1、2内片分别具有第1折曲线和一对第2折曲线,该第1折曲线在上述上下端缘间延伸并二等分上述两侧缘间尺寸,该一对第2折曲线在上述第1折曲线与上述两侧缘之间于上述上下端缘间延伸,上述第1、2内片在上述第1折曲线进行折曲,重合成合掌状,同时,上述第2折曲线与上述两侧缘之间的部分分别按上述第2折曲线朝这些内片的外侧折曲,上述第1内片沿上述第1内片的凹陷部的边缘固定,同时,上述第2内片沿上述第2内片的凹陷部的边缘固定,在凹陷部相向地离开规定尺寸进行配置的上述第1、2内片之间,配置上述中间片,并使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中间片的下端缘相一致,同时使上述中间片的上端缘位于上述第1、2内片的凹陷部的底部,上述中间片沿上述中间片的上端缘固定,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中间片沿这些内片的上述第1折曲线固定,上述外片分别重合于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中间片的外侧,并使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外片的上下端缘相一致,上述外片沿上述第1、2内片的两侧缘固定。
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一例,上述第1、2内片分别在这些片的上述第1折曲线被切断。
作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另一例,上述弹性构件沿上述外片的上述下端缘以伸长状态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另一例,上述第1、2内片、上述中间片、及上述外片中的至少一个为无纺织物。
作为制造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上述裤子的方法,具有以下工序(a)朝长度方向前方分别连续供给具有规定宽度的一对内片,使第1中心线相互一致地分别重合上述内片,该第1中心线二等分上述内片两侧缘间的尺寸地朝上述长度方向延伸;(b)按第1接合线将相互重合的上述内片分别固定,该第1接合线夹住上述第1中心线分别朝上述内片的两侧缘凸起;(c)切取上述内片的第1接合线的内侧部分,在上述内片形成开口;
(d)沿上述第1中心线切开上述内片,分别切成第1、2内片,该第1、2内片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由内侧缘和分离的上述开口部围成,该内侧缘与外侧缘相向,使上述第1、2内片分别朝宽度方向离开规定尺寸并使相互间的上述内侧缘和上述凹陷部分别相向;(e)朝长度方向前方分别连续供给具有规定宽度的一对中间片,使二等分上述中间片两侧缘间的尺寸地朝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2中心线一致,同时使其位于相向配置的上述第1、2内片之间,将上述中间片重合于上述第1、2内片的外侧;(f)按第2接合线固定上述中间片,该第2接合线在上述第1、2内片的第1接合线的内侧朝与上述第2中心线交叉的方向延伸,同时,按第3接合线固定上述中间片的两侧缘的近旁,该第3接合线沿上述第1、2内片的上述内侧缘延伸;(g)沿上述第2接合线切取上述中间片的在上述第2接合线间延伸的部分;(h)使上述第1内片的外侧缘部分别朝上述中间片的外侧折曲,同时使上述第2内片的外侧缘部分别朝上述中间片的外侧折曲,二等分上述第1、2内片的外内侧缘间的尺寸;(i)朝上述长度方向前方连续供给具有规定宽度并沿上述宽度方向以伸长状态安装了弹性构件的一对外片,使上述中间片的第2中心线与二等分上述外片宽度方向尺寸地朝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3中心线一致,同时使上述第1、2内片的外侧缘近旁与上述外片的两侧近旁一致,使上述弹性构件位于上述中间片的上述第2接合线之间地将上述外片重合于上述第1、2内片和上述中间片的外侧;(j)按沿上述第1、2内片的各外侧缘延伸的第4接合线固定上述外片的两侧缘近旁;(k)朝宽度方向横过安装于上述外片的上述弹性构件中央地切断上述第1、2内片和上述外片,同时,在从上述第1、2内片的凹陷部朝上述长度方向后方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横过这些片的宽度方向地切断上述第1、2内片、上述中间片、及上述外片。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短裤型一次性使用裤子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裤子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第1、2内片的平面图。
图4为裤子的局部剖切透视图。
图5为裤子的制造工序图。
图6为图5之后的裤子的制造工序图。
图1为一次性使用短裤型裤子1的透视图。裤子1在上端部具有插脱穿用者的腰的腰身开口10,在下端部具有可插脱穿用者的腿的一对腿周开口11。在腰身开口10的周缘部和穿用者的大腿周向以伸长状态安装腰身弹性构件8、9和腿周用弹性构件12、13,并使位于穿用者的胁腹和大腿外侧。
图2、3为图1的裤子1的分解透视图和第1、2内片2、3的平面图。裤子1由一对第1、2内片2、3、位于第1、2内片2、3外侧的一对中间片4、5、及位于中间片4、5外侧的一对外片6、7构成。
第1、2内片2、3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上下端缘2a、2b、3a、3b和与上下端缘2a、2b、3a、3b交叉并平行延伸的两侧缘2c、3c。在第1、2内片2、3的上端缘2a、3a的两侧缘2c、3c间,形成从上端缘2a、3a朝下端缘2b、3b凸起的凹陷部14。在第1、2内片2、3的上下端缘2a、2b、3a、3b间延伸二等分两侧缘2c、3c间尺寸的第1折曲线2d、3d,在第2折曲线2d、3d与两侧缘2c、3c之间延伸第2折曲线2e、3e。
第1、2内片2、3沿第1折曲线2d、3d折曲,重合成合掌状,第1折曲线2d、3d与两侧缘2c、3c之间的部分2A、3A分别沿第2折曲线2e、3e朝这些内片2、3的外侧折曲。第1、2内片2、3使相互间的凹陷部14相向地隔开规定尺寸距离进行配置。如图2所示,第1、2内片2、3沿第1折曲线2d、3d切断,但也可不沿第1折曲线2d、3d切断。
中间片4、5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上下端缘4a、4b、5a、5b和与上下端缘4a、4b、5a、5b交叉并平行延伸的两侧缘4c、4d、5c、5d。中间片4、5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上下端缘4a、4b、5a、5b间和两侧缘4c、4d、5c、5d间的尺寸比第1、2内片2、3小。
外片6、7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上下端缘6a、6b、7a、7b和与上下端缘6a、6b、7a、7b交叉并平行延伸的两侧缘6c、6d、7c、7d。外片6、7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在外片6、7的外面,沿外片6、7的上端缘6a、7a和下端缘6b、7b以伸长状态安装腰身用弹性构件8、9和腿周用弹性构件12、13。但也可在外片6、7的外面省去腿周用弹性构件12、13,仅安装腰身弹性构件8、9。
图4为裤子1的局部剖切透视图。第1内片2稍残留凹陷部14的边缘2f,沿该边缘2f固定,第2内片3稍残留凹陷部14的边缘3f,沿该边缘3f固定。
对齐中心线Y2并对齐第1、2内片2、3与中间片4、5的下端缘2b、3b、4b、5b地将中间片4、5分别配置于相向离开的第1、2内片2、3之间,该中心线Y2对中间片4、5的两侧缘4c、4d、5c、5d间的尺寸进行二等分地在上下端缘4a、4b、5a、5b间延伸。中间片4、5的上端缘4a、5a位于第1、2内片2、3的凹陷部14的底部。中间片4、5稍残留中间片4、5的上端缘4a、5a,沿该上端缘4a、5a固定,第1、2内片2、3与中间片4、5沿第1、2内片2、3的第1折曲线2d、3d固定。
分别对齐中心线Y3和中间片4、5的中心线Y2,并对齐第1、2内片2、3和外片6、7的上下端缘2a、2b、3a、3b、6a、6b、7a、7b,夹往第1内片2、3和中间片4、5地将外片6、7重合于这些片2、3、4、5的外侧。该中心线Y3对外片6、7的两侧缘6c、6d、7c、7d间的尺寸二等分地在上下端缘6a、6b、7a、7b间延伸。外片的两侧缘近旁6c、6d、7c、7d沿第1、2内片2、3的两侧缘2c、3c固定。
第1、2内片2、3、中间片4、5及外片6、7最好使用由热塑性纤维形成的纺粘无纺织物和熔吹(メルトブロ-ン)无纺织物等。无纺织物也可形成开口以提高透湿性,或在无纺织物压花以形成凹凸,提高缓冲性,或施加伸缩性。第1、2内片2、3和中间片4、5接触穿用者的股下,所以,最好使用吸液性、透湿性及柔软性良好的材料,例如,包含人造丝或棉等纤维的无纺织物、不易因摩擦起毛的无纺织物。
为了保持裤子1的形状,也可将外片6、7的刚性设定得比第1、2内片2、3和中间片4、5的刚性更大。例如,第1、2外侧片B1、B2可使用目付为40g/m2以上的纺粘型无纺织物。
第1、2内片2、3、中间片4、5及外片6、7也可使用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双方具有伸缩性的无纺织物。
弹性构件8、9、12、13也可安装于外片6、7的内面,还可安装于内外面双方。作为弹性构件8、9、12、13,可使用合成橡胶、天然橡胶、配合了合成橡胶的伸缩性薄膜、以合成橡胶为主成分的纺粘型无纺织物或熔吹无纺织物、以及在伸长状态下将伸缩性构件粘贴于无纺织物的复合材料等。另外,也可由无纺织物覆盖弹性构件8、9、12、13。
图5、6为示出裤子1的制造方法一例的工序图,图5示出第1工序(a)-第5工序(e),图6示出接下来的第6工序(f)-第11工序(k)。在图5中,(1)为工序的侧面图,(2)为工序的平面图。裤子1在具有第1工序(a)-第11工序(k)的生产线上由规定宽度的连续的一对内片30、一对中间片4、5、及一对外片6、7制造。
内片3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具有朝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缘30a和二等分两侧缘30a间的尺寸地朝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Y1。中间片4、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具有朝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缘4c、4d、5c、5d和二等分两侧缘4c、4d、5c、5d间的尺寸地朝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Y2。外片6、7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具有朝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缘6c、6d、7c、7d、二等分两侧缘6c、6d、7c、7d间的尺寸地朝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Y3、及沿宽度方向以伸长状态安装的薄膜状弹性构件8、9、12、13。
这些片30、4、5、6、7朝各工序(a)-(k)的移动由夹持辊101、107和吸入筒113、115等进行,该夹持辊101、107由驱动装置驱动回转。
第1工序(a)为分别重合内片30的工序。在第1工序(a)中,连续供给分别卷取到一对卷取筒100的内片30,进入到位于这些卷取筒100下游侧的一对夹持辊101之间。内片30在相向接触的夹持辊101的接触面使内片30的中心线Y1一致地重合,朝第2工序(b)移动。
第2工序(b)为分别固定内片30的工序。在第2工序(b)中,由接合装置102按接合线B1将相互重合的内片30分别固定,该接合线B1夹住中心线Y1分别朝内片30的两侧缘30a凸起。
第3工序(c)为在内片30形成开口的工序。在第3工序(c)中,由裁断装置103按沿接合线B1延伸的切断线K1切取内片30的接合线B1内侧的部分31。
第4工序(d)为将内片30分别分割成第1、2内片2、3的工序。在第4工序(d)中,由裁断装置104沿中心线Y1切开内片30,分别切成第1、2内片2、3。第1、2内片2、3具有凹陷部14,该凹陷部14由内侧缘2d、3d和分离的开口部围成,该内侧缘2d、3d与外侧缘2c、3c相向。使第1、2内片2、3的内侧缘2d、3d和凹陷部14相向地由离间装置105使第1、2内片2、3朝宽度方向离开规定尺寸。
第5工序(e)为在第1、2内片2、3重合中间片4、5的工序。在第5工序(e)中,连续供给分别卷取于一对卷取筒106的中间片4、5。第1、2内片2、3与中间片4、5进入到位于卷取筒106的下游侧的夹持辊107。在相向接触的夹持辊107的接触面使中间片4、5的中心线Y2一致地将中间片4、5重合于第1、2内片2、3的外侧,朝第6工序(f)移动。中间片4、5位于相向配置的第1、2内片间。
第6工序(f)为固定中间片4、5并分别固定中间片4、5与第1、2内片2、3的工序。在第6工序(f)中,由接合装置108按接合线B2固定中间片4、5,该接合线B2在第1、2内片2、3的接合线B1的内侧朝与中心线Y2交叉的方向延伸。中间片4、5的两侧缘4c、4d、5c、5d的近旁按接合线B3固定,该接合线B3沿第1、2内片2、3的内侧缘2d、3d延伸。
第7工序(g)为切取中间片4、5的部分32的工序。在第7工序(g)中,由裁断装置109按沿接合线B2延伸的切断线K2切取中间片4、5的沿接合线B2间延伸的部分32。在相互固定的第1、2内片2、3与中间片4、5形成股下。
第8工序(h)为使第1、2内片2、3的外侧缘部2A、3A朝中间片4、5外侧折曲的工序。在第8工序(h)中,由折曲装置110按折曲线2e使第1内片2的外侧缘部2A分别朝中间片4、5的外侧折曲,该折曲线2e将第1内片2的外内侧缘2c、2d间的尺寸二等分地朝长度方向延伸。第2内片3的外侧缘部3A分别按折曲线3e朝中间片4、5的外侧折曲,该折曲线3e将第2内片3的外内侧缘3c、3d间的尺寸二等分地朝长度方向延伸。
第9工序(i)为在第1、2内片2、3与中间片4、5的外侧重合外片6、7的工序。在第9工序(i)中,分别卷取于一对卷取筒111的外片6、7被朝长度方向前方连续供给。外片6、7在沿位于卷取筒111下游侧的一对第2吸入筒113的周面移动时进行腰身用弹性构件8、9与腿周用弹性构件12、13的转移,之后,与第1、2内片和中间片4、5一起进入到第2吸入筒113之间。在外片6、7,也可省去腿周用弹性构件12、13,仅转移腰身用弹性构件8、9。
外片6、7在相向接触的第2吸入筒113的接触面,重合于第1、2内片2、3与中间片4、5的外侧,并使中间片4、5的中心线Y2与外片6、7的中心线Y3一致。此时,使折曲的第1、2内片2、3的外侧缘2c、3c近旁与外片6、7的两侧缘6c、6d、7c、7d近旁一致。另外,在伸长状态下使腰身用弹性构件8、9位于中间片4、5的接合线B2之间,并使腿周用弹性构件12、13位于中间片4、5上。该中间片4、5在接合线B2间延伸。
在第9工序(i)中,设有在弹性构件8、9、12、13上涂布粘合剂的粘合剂涂布装置118和以伸长状态将弹性构件8、9、12、13接合于外片6、7的转移装置114。
分别卷取在一对卷取筒112的连续的弹性构件在涂布装置118中沿长度方向间断地涂布热融型粘合剂。涂布了粘合剂的弹性构件进入到转移装置114。在转移装置114,由延伸装置将弹性构件伸长规定倍率。之后,弹性构件由切割装置从前端沿长度方向切成规定尺寸。细化了的弹性构件8、9、12、13反转约90度,与弹性构件8、9、12、13的移动方向直交,以伸长状态保持在第1吸入筒115的吸入面。
沿第1吸入筒115的周面移动的弹性构件8、9、12、13与沿第2吸入筒113的周面移动的外片6、7在这些吸入筒113、115的接点接触,弹性构件8、9、12、13通过粘合剂沿外片6、7的宽度方向以伸长状态粘合转移。
第10工序(j)为将外片6、7分别固定到第1、2内片2、3的工序。在第11工序(j)中,由接合装置116以接合线B4固定外片6、7的两侧缘6c、7d、7c、7d近旁,该接合线B4分别沿第1、2内片2、3的外侧缘2c、3c延伸。
第11序(k)为切断第1、2内片2、3、中间片4、5、及外片6、7的工序。在工序(k),由裁断装置117按接合线K3切断第1、2内片2、3和外片6、7,该接合线K3朝宽度方向横过腰身用弹性构件8、9。第1、2内片2、3、中间片4、5、及外片6、7在从第1、2内片2、3的凹陷部14朝长度方向后方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被按切断线K4切断,该切断线K4沿宽度方向横过这些片2、3、4、5、6、7并沿宽度方向横过腿周用弹性构件12、13。
为了接合片2、3、4、5、6、7,使用热融粘合剂、热封及声封等技术,为了裁断片2、3、4、5、6、7和弹性构件8、9、12、13,除使用冲裁模外,还可使用利用了激光和超声波的裁断技术。
在该生产线中,通过使第1工序(a)-第11工序(k)连续和自动化,可提高裤子1的生产率。为了在工序(a)-(k)顺利实现自动化,可设置控制装置,当相互重合片30、4、5、6、7时,如片30、4、5、6、7的中心线Y1、Y2、Y3分别不一致,或弹性构件8、9、12、13的供给速度和片6、7的供给速度与预先设定的速度不同,该控制装置修正中心线Y1、Y2、Y3的偏移,将供给速度修正为设定速度。
按照本发明的一次性使用短裤型裤子及其制造方法,在由无纺织物形成片的场合,由于仅相互固定这些片,所以,与缝制布料相比容易制造而且价格低,适用于不再次使用的一次性使用的场合。
由于可用自动化而且连续化的工序产生裤子,所以可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率。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使用短裤型裤子,该裤子在上端部具有腰身开口,在下端部具有一对腿周开口,在上述腰身开口的周缘部以伸长状态安装朝周向延伸的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裤子由一对第1、2内片、尺寸和大小都相同的一对中间片、及尺寸和大小都相同的一对外片构成,该一对第1、2内片具有上下端缘和两侧缘并在上述两侧缘间形成从上述上端缘朝下端缘凸起的凹陷部,该一对中间片具有上下端缘和两侧缘,该一对外片具有上下端缘和两侧缘并沿上述上端缘以伸长状态安装上述弹性构件,上述第1、2内片分别具有第1折曲线和一对第2折曲线,该第1折曲线在上述上下端缘间延伸并二等分上述两侧缘间的尺寸,该第2折曲线在上述第1折曲线与上述两侧缘之间于上述上下端缘间延伸,上述第1、2内片在上述第1折曲线进行折曲,重合成合掌状,同时,上述第2折曲线与上述两侧缘之间的部分分别按上述第2折曲线朝这些内片的外侧折曲,上述第1内片沿上述第1内片的凹陷部的边缘固定,同时,上述第2内片沿上述第2内片的凹陷部的边缘固定,在使凹陷部相向地离开规定尺寸进行配置的上述第1、2内片之间,配置上述中间片,并使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中间片的下端缘相一致,同时使上述中间片的上端缘位于上述第1、2内片的凹陷部的底部,上述中间片沿上述中间片的上端缘固定,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中间片沿这些内片的上述第1折曲线固定,上述外片分别重合于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中间片的外侧,并使上述第1、2内片与上述外片的上下端缘相一致,上述外片沿上述第1、2内片的两侧缘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内片分别在这些片的上述第1折曲线被切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裤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构件沿上述外片的上述下端缘以伸长状态安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裤子,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内片、上述中间片、及上述外片中的至少一个为无纺织物。
5.一种制造一次性使用短裤型裤子的方法,具有以下工序(a)朝长度方向前方分别连续供给具有规定宽度的一对内片,使第1中心线相互一致地分别重合上述内片,该第1中心线二等分上述内片两侧缘间的尺寸地朝上述长度方向延伸;(b)按第1接合线将相互重合的上述内片分别固定,该第1接合线夹住上述第1中心线分别朝上述内片的两侧缘凸起;(c)切取上述内片的第1接合线的内侧部分,在上述内片形成开口;(d)沿上述第1中心线切开上述内片,分别切成第1、2内片,该第1、2内片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由内侧缘和分离的上述开口部围成,该内侧缘与外侧缘相向,使上述第1、2内片分别朝宽度方向离开规定尺寸并使相互间的上述内侧缘和上述凹陷部分别相向;(e)朝长度方向前方分别连续供给具有规定宽度的一对中间片,使二等分上述中间片两侧缘间的尺寸地朝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2中心线一致,同时使其位于相向配置的上述第1、2内片之间,将上述中间片重合于上述第1、2内片的外侧;(f)按第2接合线固定上述中间片,该第2接合线在上述第1、2内片的第1接合线的内侧朝与上述第2中心线交叉的方向延伸,同时,按第3接合线固定上述中间片的两侧缘的近旁,该第3接合线沿上述第1、2内片的上述内侧缘延伸;(g)沿上述第2接合线切取上述中间片的在上述第2接合线间延伸的部分;(h)使上述第1内片的外侧缘部分别朝上述中间片的外侧折曲,同时使上述第2内片的外侧缘部分别朝上述中间片的外侧折曲,二等分上述第1、2内片的外内侧缘间的尺寸;(i)朝上述长度方向前方连续供给具有规定宽度并沿上述宽度方向以伸长状态安装了弹性性构件的一对外片,使上述中间片的第2中心线与二等分上述外片宽度方向尺寸地朝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第3中心线一致,同时使上述第1、2内片的外侧缘近旁与上述外片的两侧近旁一致,使上述弹性构件位于上述中间片的上述第2接合线之间地将上述外片重合于上述第1、2内片和上述中间片的外侧;(j)按沿上述第1、2内片的各外侧缘延伸的第4接合线固定上述外片的两侧缘近旁;(k)朝宽度方向横过安装于上述外片的上述弹性构件中央地切断上述第1、2内片和上述外片,同时,在从上述第1、2内片的凹陷部朝上述长度方向后方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横过这些片的宽度方向地切断上述第1、2内片、上述中间片、及上述外片。
全文摘要
第1、2内片2、3分别按第1折曲线2d、3d折曲成合掌状,按第2折曲线2e、3e使部分2A、3A分别朝外侧折曲,分别沿凹陷部的边缘2f、3f固定,一对的中间片4、5配置于离开配置的第1、 2内片间,上缘4a、5a相互固定,各自的两侧缘沿第1折曲线与第1、2内片固定,沿上端缘6a、7a安装弹性构件8、9的一对外片6、7分别重合于第1、2内片和中间片的外侧,两侧缘近旁6c、6d、7c、7d沿第1、2内片的两侧缘2c、3c固定。
文档编号A41H42/00GK1292648SQ99803767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0日
发明者桑城健夫, 筱原哲嗣, 松下美智代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