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弯曲伸缩杆的自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056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弯曲伸缩杆的自动伞的制作方法
一把常规的自动伞主要有以下的组成部分一个直的伸缩杆,在其一端装有一个伞帽头和一个有锁定机构的手柄;一个主和辅滑块,以及由一个伞顶杆系统支承的伞顶面,而伞顶杆系统又是由多个与伞帽头、主和辅滑块可以偏转地连接的撑支杆和辅支杆组成(见DE35319A1)。
在收伞时,伸缩杆的杆交互内收,把伞顶面和伞顶杆系统一起围绕缩短了的伸缩杆折叠,并且张紧设在伸缩杆内及主和辅滑块之间的压力弹簧。在开伞时,弹簧力使伞顶杆系统连同伞顶面一起打开,同时伸缩杆的杆相互向外拉出。
伞打开时,伸缩杆在伞的中间。由于伞打开时伸缩杆的位置不利,伞的面积只有约三分之一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面积的利用率。
此目的由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特征来达到。从属权利要求给出本发明的伞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有一个连接伞帽头的连接件的弯曲的伸缩杆,一个带有一幅伞顶面的固定在伞帽头上的伞顶杆系统,一个由之间装有压缩弹簧的主滑块和辅滑块组成的滑块单元,一个可以在伸缩杆上推移的导向滑块和一个也安装在伸缩杆上的手柄。
通过连接件、滑块单元和可偏转的伞帽头的协同作用,弯曲的伸缩杆在打开的伞的侧面并且躲开了伞的中间。连同伞顶面一起打开的伞顶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连接件、引导单元、伞帽头、滑块单元和可摆地安装在滑块单元上的撑支杆和辅支杆的协同得以确保。
在开伞和收伞时,借助伸缩杆旁的引导滑块引导对伞顶杆系统进行操纵的滑块单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这种新型的伞有一个弯曲的伸缩杆而不是直的伸缩杆,从而在开伞时伸缩杆在伞的边缘而不是像直伸缩杆那样开伞时在伞的中间。因此,打开的伞顶面的整个面积能够不受到限制地充分利用。
为了简化具有弯曲伸缩杆的自动伞的生产,提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其滑块单元象常规的自动伞那样可以滑动地安装在伸缩杆上,而不是安排在弯曲的伸缩杆附近。为此。改变了伞顶杆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一个有弯曲的伸缩杆和在伸缩杆旁受引导的滑块单元的自动伞。
图2是图1中伞的上部。
图3是图1的前视图。
图4是滑块单元在伸缩杆旁受引导的伞的手柄。
图5是滑块单元安装在伸缩杆上时的伞,图6是图5中伞的上部。
图1所示的具有弯曲的伸缩杆1的伞,含有可以在伸缩杆1上推移地安装的引导滑块1.3,它在伸缩杆旁引导滑块单元5;含有安装在弯曲的伸缩杆上部的连接件3,它的形状向伸缩杆1不同的方向弯转,并且经伞帽头2与伞顶杆系统和伞顶面4连接;还含有一个安装在弯曲的伸缩杆下部的手柄6。
由伞顶杆4.1及撑和辅支杆4.2及4.3组成的伞顶杆系统经撑和辅支杆4.2及4.3连接滑块单元5。
伸缩杆1可以由两或者三根弯曲的杆组成。伸缩杆1的杆可靠旋转地受引导,并且在其拉出的位置上由止动机构1.1相互卡定。利用压缩弹簧1.2把这些杆相互压出。
如图2所示,连接件3处在弯曲的伸缩杆1的上端,伞帽头2安装在连接件3上,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有限角度的偏转,此处,伞帽头2的偏转轴高于伞顶杆4.1与伞帽头2连接点所处的水平面E1。此外,连接件3具有一个在伞打开时滑块5固定在其上面的连杆3.1,还有一个与连杆3.1平行的衔接件3.2。
图2中还可见,可推移地安装在伸缩杆1上的引导滑块1.3借助于一个圈环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偏转地与滑块单元5的辅滑块5.1连接。引导滑块1.3可以是单件的也可以是两部分的,此处所示的两部分的实施例中,这两个部分是对接的,并且是可偏转地连接在一起的。
滑块单元5是一个闭合单元,由主滑块5.2、辅滑块5.1和压缩弹簧5.3组成,此处,辅滑块5.1经一个安装在其上的圈环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偏转地与引导滑块1.3连接。辅滑块以两个张开的尖头5.5(图3)构成一个连杆3.1的导槽5.5,并且实现滑块单元5与连接件3的连杆3.1的可靠旋转地连接。辅滑块5.1还有一个导杆5.4,其上可动地安装压缩弹簧5.3和主滑块5.2。
伞顶杆系统4.2的撑支杆5.3和辅支杆4.3可偏转地安装在辅滑块5.1和主滑块5.2的表面上。在另外的末端,撑支杆4.2与伞顶杆4.1,及辅支杆4.3与撑支杆4.2分别铰链连接。
图3中,在滑块单元5处,靠近构成连杆3.1的导槽的两个张开的尖头5.5,示出导杆5.4在下端有两个侧向设置的凹陷5.4.1。它们与手柄6中的锁定机构相适应。
图4所示的手柄6有一个用于滑块单元5的滑块5.4的下尖的导槽C,其中安装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由一个释放键6.1和一个张力弹簧6.2构成,在伞的收合状态下,张力弹簧嵌接在导杆5.4的凹陷5.4.1中,从而固定滑块单元。
打开伞时,按下释放键6.1。这样锁定机构的张力弹簧6.2从导杆5.4的凹陷5.4.1弹出。如此释放的滑块单元5在伞帽头方向弹出,直至伸缩杆达到一个确定的平面,此面由引导滑块1.3与滑块单元的辅滑块5.1的偏转连接及伞帽头2与连接件3的偏转连接确定。同时弯曲的伸缩杆1的杆相互向外拉出。
到达连接件3时,滑块单元5打开伞顶杆系统及伞顶面4,并且附着在连接件3的连杆3.1上,其中,连杆3.1在辅滑块5.1的导槽中滑动。这里,辅滑块5.1的尖头5.5保证滑块单元5与连接件3的准确连接。
连接件3的结构限制了伞帽头2的偏转角度,并且使滑块单元5能够附着在连接件3的连杆3.1上,因此在打开的状态下伞的上部构成一个硬挺的单元。从而尽管在有风压的时候伞顶杆系统也能保持稳定并且承受伞顶面4。
图2中所示的引导滑块1.3分开的实施例中,风力不仅由滑块单元5和连杆3.1的撑支杆4.2承受,而且也由连接撑支杆4.2、辅滑块5.1、引导滑块1.3和与连杆3.1平行的连接件3的衔接件3.2传递到伸缩杆1上。风压升高时,连接件3的衔接件3.2还阻止滑动块5自行与连杆3.1脱钩。
收伞时,向手柄6的方向下拉主滑块5.2。此处,通过撑支杆4.2和辅支杆4.3的协同作用,把伞顶杆系统和伞顶面4一起均匀地围绕弯曲的伸缩杆1折叠起来。滑块单元5与连杆3.1脱钩,滑动收拢,并且连带压紧压缩弹簧5.3。此过程中,辅滑块5.1的导杆5.4下端从主滑块5.2外伸出约2厘米。
主滑块再向下拉时,滑块单元5和引导滑块1.3一起沿伸缩杆1向手柄6方向滑动,从而引导滑块1.3压在止动装置1.1上。由此伸缩杆1的各杆解除了稳固的连接,这些杆重新交互内收。这时把压缩弹簧1.2进行压缩。
为了结束收回过程,把导杆5.4的下端推入手柄6的导槽C中,直到锁定机构的张力弹簧弹入凹陷5.4.1中。收伞的过程就此结束。
为了简化具有弯曲伸缩杆1的自动伞的生产,图5和6提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这时,其滑块单元5象常规的自动伞那样可以滑动地设置在伸缩杆上,而不是设置在弯曲的伸缩杆旁。为此,改变了伞顶杆系统。
如以上所述的那样,图5所示的伞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弯曲的伸缩杆1,一个带有一幅伞顶面4的伞顶杆4.1,一个滑块单元5和一个手柄6。这里伸缩杆1可以是由两或者三节弯曲的杆组成的。
伸缩杆1的杆可靠旋转地受引导,并且在其拉出的位置上由止动装置1.1相互卡定。利用压缩弹簧1.2把这些杆相互拉出。
连接件3处在弯曲的伸缩杆1的上端,它具有与伸缩杆1方向不同的转折的形状。伞帽头2安装在连接件3上,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有限角度的偏转,此处,伞帽头2的偏转轴高于伞顶杆4.1与伞帽头2连接点所处的水平面E1。
滑块单元5可滑动地安装在伸缩杆1上,由主滑块5.2、辅滑块5.1和压缩弹簧5.3组成。
在辅滑块5.1和伞顶杆4.1之间产生铰链连接的撑支杆4.2不同于图1到图4所述的实施例的是,它们是以不同的长度制造的,并且从伞帽头2起以不同的距离安装到到伞顶杆4.1上。
为了保证滑块单元5的功能,可使彼此偏转的附加支杆4.4和4.5的多个单元这样设在伞顶杆4.1及辅滑块5.1上,即在打开的伞上,附加支杆4.5与辅滑块5.1的夹角β与对侧的撑支杆4.2与辅滑块5.1之间的夹角相同。
借助附加支杆4.5与辅滑块5.1及在各自对侧的撑支杆4.2与辅滑块5.1之间的夹角β,在伞打开的状态下,压缩弹簧5.3均匀地作用在辅滑块5.1上,从而防止把滑块单元卡住在伸缩杆1上。
此外,附加支杆4.5背向辅滑块5.1的末端向上弯。从而使与附加支杆4.4的连接轴线不能形成尖锐的棱线。
附加支杆4.5及对侧的撑支杆4.2借助辅支杆4.3与主滑块5.2铰链连接。
安装在伸缩杆1的下端的手柄6在人体工程学方面是这样成型的,即在舒适抓持情况下,打开的伞就会自动地导向正确的位置。
要开伞时,按下手柄6内的释放键6.1。如此,被释放的滑块单元5在伸缩杆1上向伞帽头方向弹出。同时弯曲的伸缩杆1的杆相互向外拉出。到达连接件3时,滑块单元5打开伞顶杆系统及伞顶面4。
要收伞时,向下拉主滑块5.2。此时,通过撑支杆4.2和辅支杆4.3的协同作用,把伞顶杆系统和伞顶面4一起均匀地围绕弯曲的伸缩杆1折叠起来。滑块单元5滑移收拢,并且压紧压缩弹簧5.3。
主滑块5.2压到止动装置1.1上时,伸缩杆1的各杆解除了稳固的连接,这些杆重新交互内收。这时压缩弹簧1.2被压缩。主滑块5.2到达手柄6处时,锁定机构被松开,从而结束收伞的过程。
标号说明1伸缩杆1.1止动装置1.2压缩弹簧1.3引导滑块2伞帽头3连接件3.1连杆3.2衔接件4伞顶面4.1伞顶杆 4.2撑支杆 4.3辅支杆 4.4附加支杆5滑块单元 5.1辅滑块 5.2主滑块 5.3压缩弹簧5.4导杆5.4.1凹陷 5.5尖头6手柄 6.1释放键 6.2张力弹簧C引导通道E1水平面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伞,具有一个弯曲的伸缩杆(1);伞顶杆(4.1)和一幅用来形成伞顶的伞顶面(4);一个安装在伸缩杆(1)的下端的手柄(6);一个连接件(3),此处,伸缩杆(1)与手柄相背离的末端终止在一个与连接件(3)分枝的衔接件(3.2)上;一个伞帽头(2),它连接在连接件(3)上,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有限角度的偏转,还与伞顶杆(4.1)铰链连接;一个在伞打开时可脱开地与连接件(3)连接的由主滑块(5.2)和辅滑块(5.1)组成的滑块单元(5);一个用于撑开伞顶的,张紧在主滑块(5.2)和辅滑块(5.1)之间的压缩弹簧(5.3);其末端与辅滑块(5.1)及伞顶杆(4.1)铰链连接的撑支杆(4.2);其末端与主滑块(5.2)及撑支杆(4.2)铰链连接的辅支杆(4.3);一个可以沿伸缩杆(1)推移地在其上面移动并且与辅滑块(5.1)铰链连接在一起的引导滑块(1.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其连接件(3)有一个连杆(3.1),用于在伞打开时可脱开地固定辅滑块(5.1)。
3.以上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其辅滑块(5.1)有两个张开的尖头(5.5),用于在伞打开时容纳连杆(3.1)并通过一个导杆(5.4)起作用,压缩弹簧(5.3)和主滑块(5.2)可活动地安装在该导杆上。
4.以上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其手柄(6)有一个导槽(C),用以在伞顶收合并且伸缩杆(1)缩短时容纳和止动导杆(5.4),还有一个锁定机构,由释放键(6.1)和一个绕导槽(C)设置的张力弹簧(6.2)组成。
5.以上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其辅滑块(5.1)借助一个圈环与引导滑块(1.3)连接,并且只能在一个平面内偏转。
6.以上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辅滑块(1.3)做成两件的,其中,这两部分彼此对接并可彼此偏转地连在一起。
7.与权利要求1所述有所不同的自动伞,其特征在于,具有伞顶杆(4.1)和一幅用来形成伞顶的伞顶面(4);一个弯曲的伸缩杆(1);一个安装在伸缩杆(1)的下端的手柄(6);一个连接件(3),处在伸缩杆(1)与手柄相背离的末端上;一个伞帽头2,连接在连接件(3)上,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有限角度的偏转,还与伞顶杆(4.1)铰链连接;一个可滑动地设在伸缩杆(1)上的滑块单元(5),由主滑块(5.2)和辅滑块(5.1)组成;一个用于撑开伞顶的,张紧在辅滑块(5.1)和主滑块(5.2)之间的压缩弹簧(5.3);撑支杆(4.2),其末端与辅滑块(5.1)及伞顶杆(4.1)铰链连接;多个相互铰链连接的附加支杆(4.4)和(4.5)的单元,其末端与辅滑块(5.1)及伞顶杆(4.1)铰链连接;还有辅支杆(4.3),其末端与主滑块(5.2)及撑支杆(4.2)或者附加支杆(4.5)铰链连接。
8.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撑支杆(4.2)具有不同的长度,并且从伞帽头(2)起以不同的距离与伞顶杆(4.1)铰链连接。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在多单元中,附加支杆(4.4)和(4.5)这样设在伞顶杆(4.1)上,即伞打开时,附加支杆(4.5)与辅滑块(5.1)的夹角β与对侧的撑支杆(4.2)与辅滑块(5.1)之间的夹角相同。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附加支杆(4.5)的背离辅滑块(5.1)的末端向上弯。
11.以上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其手柄(6)在人体工程学方面是这样成型的,即在舒适抓持情况下,打开的伞就会自动地导向正确的位置。
12.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伞帽头(2)的偏转轴高于伞顶杆(4.1)与伞帽头(2)连接点所处的水平面(E1)。
13.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其连接件(3)有与向伸缩杆(1)不同的方向折弯的形状。
14.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其伸缩杆(1)至少由两根弯曲的,可靠旋转地相互引导的杆,以及在拉出的位置锁卡它们的装置(1.1)组成。
15.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伞,其特征在于,压缩弹簧(1.2)在伸缩杆(1)内移动。
全文摘要
常规的自动伞打开时,直的伸缩杆恰在伞的中间。由于伞打开时伸缩杆的位置不利,伞的面积只有约三分之一得到有效利用。本发明的任务是提高面积的利用率。本发明的伞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有一个连接件(3)的弯曲的伸缩杆(1)、伞帽头(2)、一个带有一幅伞顶面(4)的伞顶杆系统,滑块单元(5)和手柄(6)。由于连接件(3)、滑块单元(5)和可偏转的伞帽头(2)的作用,弯曲的伸缩杆(1)在打开的伞的侧面并且躲开了伞的中间。与伞顶面(4)一起打开的伞顶杆系统的稳定是通过连接件(3)、引导滑块(1.3)、伞帽头(2)、滑块单元(5)、撑支杆(4.2)和辅支杆(4.3)的协同作用达到的。
文档编号A45B9/00GK1290138SQ99802845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0日
发明者加尔巴德拉赫·普恩扎克 申请人:加尔巴德拉赫·普恩扎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