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69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到前针床时不发生偏移,即与本来一样不形成线圈,再摆回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导致与本来一样形成一个线圈,这样既实现前后布片的相互连接又保证了其编织的织物与三分裤裆X其他位置布面组织结构相一致,实现无缝连接。
[0070]在上述编织方法中都未提及对本机器的地梳梳栉(前针床GBl和后针床GB2)的应用,因为本发明三分裤裆的编织可以在不使用地梳梳栉的情况下仅利用前后针床的贾卡梳栉即可完成。当然为了增加三分裤裆的牢固度和厚度,我们也可以应用地梳梳栉,但地梳梳栉只能使用经编织物组织中的编链组织或者衬纬组织。
[0071]根据三分裤裆实际设计尺寸所需,结合纱线实际厚度、张力等因素,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即可织造出没有传统三分裤裆的车缝工序及其造成的接合车缝线的一体成型三分裤裆。
[0072]图1-4本发明的连裤袜的裤腿平面示意图。采用四路进线的丝袜机使用20D以下的氨纶包覆纱编织平针组织,根据腿形,横拉伸由大到小,从大腿部开始编织,一直脚部完成编织。
[0073]然后将两个裤腿(t)的上口与裤裆(d)的腿部T拼接缝起来,将裤腰(y)缝在裤裆(d)上部,最后将两个裤腿(t)的下口按弧形缝合起来;经过染色,套上腿形定型板定型,完成所述的一种薄型无缝连裤袜。
[0074]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也有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0075]附图标记说明列表
[0076]F:前布片;
[0077]B:后布片;
[0078]X:本发明三分裤裆;
[0079]1:通过G2、G4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腿外侧位置,SP前后两块布片的右侧分缝接合位置;
[0080]2:通过Gl、G3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腿外侧位置,SP前后两块布片的左侧分缝接合位置;
[0081]3:通过G2、G4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左腿内侧位置;
[0082]4:通过G1、G3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右腿内侧位置;
[0083]6:位于臀部的腰腹裆部底端前后布片连接位;
[0084]Fl:左腿的前布片;
[0085]F2:右腿的前布片;
[0086]B2:右腿的后布片;
[0087]B1:左腿的后布片;
[0088]T:腿部;
[0089]D:腰腹裆部;
[0090]21:前针床贾卡梳栉Gl、G2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0091]21-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0092]22: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0093]22-1: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0094]24:圆筒织物右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前针床贾卡梳栉G2的贾卡针编织方法;
[0095]23:圆筒织物左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后针床贾卡梳栉G3的贾卡针编织方法;
[0096]6F1:前针床贾卡梳栉Gl、G2既在前针床编织二针经平组织又在后针床成圈的前后布片布面缝接的编织方法。
[0097]7B1: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既在后针床编织二针经平组织又在前针床成圈的前后布片布面缝接的编织方法。
[0098]FN:前针床及织针;
[0099]BN:后针床及织针;
[0100]M:双针床带贾卡梳栉拉舍尔经编机器;
[0101]GBl:前针床地梳梳栉;
[0102]Gl:前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第一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0103]G2:前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第二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0104]G3:后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第一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0105]G4:后针床匹艾洲(Piezo)贾卡梳柿中第二把半机号贾卡梳柿;
[0106]GB2:后针床地梳梳栉;
[0107]S:纱线。
【主权项】
1.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该连裤袜由裤腰(y)、裤裆(d)、裤腿(t)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裤裆(d)为无缝三分裤裆(X),其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由前布片(F)和后布片(B)经过编织工序连接而成,所述的前布片(F)和后布片(B)在分缝接合位置(1、2、3、4)上采用分缝接合技术无缝地连接起来;所述的裤腿(t)用四路进线丝袜机以20D以下的氨纶包覆纱编织的平针组织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编织该连裤袜的三分裤裆X时,前针床的贾卡梳栉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不形成线圈,然后前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回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最后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然后后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到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形成位于前针床的一个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上不形成线圈,从而完成分缝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裤裆(d)和裤腿(t)是用包缝机拼缝起来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裤腰(y)用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的1*1假罗纹组织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针数相同,织物组织结构也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裤袜,其特征在于:该连裤袜的三分裤裆(X)的布面组织为经编针织技术中的二针经平组织。
7.—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八路进线无缝内衣机采用1*1假罗纹组织编织裤腰(y);利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采用贾卡针偏移技术一体编织裤裆(d);利用四路进线丝袜机编织絹感裤腿(t);裤裆(d)由三分裤裆(X)构成,分为前布片(F)和后布片(B),其特征在于以下方面: O设置经编机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即二针经平组织,前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0-11/12-11//(21),后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1-12/11-10//(22); 2)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1、2、3、4)时,在分缝接合位置的具体针位上同时控制该位置的前后贾卡针的偏移以实现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分缝接合; 3)在编织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时,利用贾卡针的偏移实现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分缝接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的步骤中,前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线圈的针位不形成线圈,然后前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回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最后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在前针床编织第一个线圈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然后后针床的贾卡梳栉摆动到后针床时,后针床的贾卡梳栉的在分缝接合位置的贾卡针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到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形成位于前针床的一个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的线圈的针位上不形成线圈,从而完成分缝接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两个裤腿(t)的上口与裤裆(d)的腿部拼接缝起来,将裤腰(y)缝在裤裆(d)的上部,最后将两个裤腿(t)的下口按弧形缝合起来;经过染色,套上腿形定型板定型。
【专利摘要】一种薄型无缝天鹅绒连裤袜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裤腰、三分裤裆、裤腿;裤腰是由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而成,三分裤裆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裤腿由丝袜机编织而成。该连裤袜美观大方,保暖舒适,同时由于不存在任何接缝,所以也就避免了传统非一体成型连裤袜接缝处因脱丝而破口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连裤袜的耐穿性。
【IPC分类】D04B21-20, D04B21-18, A41B11-14
【公开号】CN104687273
【申请号】CN201310661876
【发明人】莫运洪
【申请人】高要市红雨伞服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