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515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女性手指(例如约lcm直 径);但足够大以有利于容易地施用较大的皮肤基底区域(例如,两颊),并保持远离皮肤/ 面部接触表面的使用者可抓取表面(避免不期望的接触和组合物损失)。
[0040] 转到图1-3,描述了本发明的施用器1的合适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当沿水平面 35 (例如,水平桌面)放置时,施用器1的长度为其最长尺寸。与水平面35正交的中心竖直 轴线37穿过施用器1的几何中心(未示出)。
[0041] 沿相同的水平面35垂直于其长度测量施用器1的宽度。根据由本文附图所描述 的施用器1,施用器1的最厚部分在中心竖直轴线37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施用器的长度 为45mm至70mm,优选地50mm至65mm,或者55mm至60mm,或者它们的组合。施用器的宽度 为30mm至60mm,优选地35mm至55mm,或者40mm至50mm,或者它们的组合。施用器的厚度 为0. 5mm至5_,或者1mm至4_。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中心竖直轴线37处所测量的厚度为 1mm至4mm,或者2mm至3. 5mm,或者3mm至4mm,或者它们的组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施用 的最厚部分为1mm至4mm,或者2mm至3. 5mm,或者3mm至4mm,或者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 施例中,施用器的厚度不超过6mm,优选地不超过5mm,或者不超过4mm。
[0042] 图1是施用器的非限制性例子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施用器的顶视图,并且图2 是底视图。如这些附图中所示,施用器1可具有由不同厚度限定的至少两个区3, 6。外区6 被限定为最靠近施用器1的外侧周边,并具有小于内区3的厚度。内区3包括施用器1的 中心。周围边缘9被限定为施用器9的最外部周边边缘,其一般限定椭圆形状。在一个优 选的实施例中,如附图中所示,外区6整体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厚度。内区3厚于外区6。最 好地如图1和2所示,区间边界13在施用器1的第一表面31上划分了外区6和内区3之 间的交叉部分。区间边界13形成椭圆形状(或任何其它形状,包括曲线形状),其模拟了由 周围边缘9限定的椭圆形状(或任何其它形状)。内区3具有从第一表面31突起的椭球 体部分。内区3的厚度从区间边界13朝向施用器1的中心增加。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区3 的第一表面31的表面积为lcm 2至5cm 2,优选地2cm2至4cm 2。内区3的长度沿长轴(未示 出)可以为15至25mm,优选地18至22mm,或者它们的组合。内区3的宽度沿短轴(未示 出)为9mm至19mm,或者11mm至17mm,或者12mm至15mm,或者它们的组合。在一个非限制 性例子中,内区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0mm和14mm。
[0043] 在另选的实施例中,施用器1具有由周围边缘9限定的总体椭圆形形状(如曲线 形状)。另选地,区间边界13形成椭圆形形状。另选地,内区3具有从第一表面31突起的 卵形部分。
[0044] 优选地,外区6 -般在整个外区中具有0. 5mm至3mm,优选地1mm至2. 5mm,更优选 地1mm至2mm的均勾厚度。在另外优选的实施例中,内区3具有1. 5mm至5mm,优选地2. 5mm 至4. 5mm,更优选地3mm至4mm的厚度。
[0045] 施用器1的第一表面31与第二表面32相对。第二表面32为凹形,然而第一表面 为大致凸形。第二表面被构造成主要与面部基底接触。参考图3,施用器1的第二表面32 具有至少两个相关的半径(当施用器1具有总体椭圆形状时)。R 5 (24)或第五半径是介于 如下位置之间的轴线的最长距离:中心竖直轴线37与第二表面32相交之处;与周围边缘2 与水平面35相交之处。R 6(26)或第六半径是介于如下位置之间的轴线的最短距离:中心竖 直轴线37与第二表面32相交之处;与周围边缘2与水平面35相交之处。
[0046] R5(25)沿长轴的平面且&(26)沿短轴的平面。因此,R 5(25)长于R6(26)。在一 个实施例中,R5 (25)为19mm至39mm,优选地24mm至34mm,或者26mm至32mm,或者25至 30mm,或者28mm至33mm,或者它们的组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 6(26)为12mm至32mm,优 选地17mm至27mm,或者19mm至25mm,或者20至24mm,或者它们的组合。在另一个实施例 中,施用器的第二表面32不含或基本上不含任何突起或纹理。在非限制性例子中,R 5(25) 和 R6 (26)分别为 28. 25mm 和 22mm。
[0047] 图4为图1的施用器沿短轴的横截面前视图。图5为图1的施用器沿长轴的横截 面右视图。施用器1的第二表面32为大致凹形。因此,当将施用器1放置在水平面35上 但不将任何力施加于第一表面31上时,在第二表面32和水平面35之间存在间隙。第二表 面32沿周围边缘9与水平面35接触。最大间隙距离(未示出)为第二表面32和水平面 35之间的最大距离。通常,沿中心竖直轴线37测量最大间隙距离。最大间隙距离为1mm至 5mm,优选地2mm至4mm。在一个非限制例子中,最大间隙距离为3mm,并且施用器1的最厚 部分在中心竖直轴线37处并且为3. 3mm。
[0048] 图4示出或第一半径21 ;以及R2或第二半径22。这些未按比例绘制。M21) 和馬(22)的外心各自沿中心竖直轴线37和施用器1的短轴的平面定位。& (21)是沿短轴 的施用器1内区3的第一表面31的弧的半径。R2(22)是沿短轴的施用器1外区6的第一 表面31的弧的半径。在一个实施例中,& (21)为9mm至19mm,优选地11mm至17mm,更优选 地12mm至16mm,或者它们的组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 2 (22)为53mm至93mm,优选地63mm 至83mm,或者67mm至79mm,或者70至76mm,或者它们的组合。
[0049] 图5示出:R3或第三半径23 :以及R4或第四半径24。R3(23)和&(24)的相应外心 各自沿中心竖直轴线37和施用器1的长轴(未示出)的平面定位。R 3(23)是沿长轴的施 用器1外区6的第一表面的弧的半径。R4(24)是沿长轴的施用器1内区3的第一表面的弧 的半径。在一个实施例中,R 3 (23)为21mm至33mm,优选地23mm至31mm,或者25mm至29mm, 或者它们的组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4(24)为120至200mm,优选地130mm至190mm,优选 地140mm至180mm,或者150mm至166mm,或者152mm至164mm,或者它们的组合。
[0050] 图6是最靠近周围边缘9的施用器1的分解和剖视图。图6示出R7或第七半径 27。R 7(27)是从其外表面测量的周围边缘9的弧的半径。优选R7同样周向围绕施用器1。 在一个实施例中,R 7 (27)为0? 01mm至2mm。
[0051] 施用器的质量为l.Og至500g。
[0052] 不受理论的束缚,使内区3厚于外区6具有潜在的有益效果。较大的厚度可提供 改善的模塑加工。此外,从施用器1的第一表面31的内区3的椭球体形突起(或任何其它 形状的突起)可帮助新手在其手指的正确取向下使用并且可避免使用期间他们的手指打 滑。突起可有助于施用器在其中心处的刚度,从而最终有助于分布向下的力到周围边缘9。 突起的尺寸可帮助使用者可视化应投配的皮肤护理组合物的量。最后,加工可利用突起通 过使施用器更容易分离来改善,所述施用器在散装包装期间可发生任何共粘附。
[0053] 弯曲力:
[0054]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具有弯曲力的良好平衡的施用器。为了提供毛发铺平有 益效果,需要足够的弯曲力,但不太多以使提供的柔韧性不足以适应人类面部的复杂轮廓。 表la和lb概述了十个施用器的尺寸(以及标准偏差)。表2a和2b概述了得自表1和lb 中所述施用器的弯曲力测试的结果。
[0055] 表la :图1的祁i圆形施用器的尺寸(mm)
[0056]
[0057] 4卩,最长尺寸。
[0058] 2外区6的厚度,其中外区6的厚度在整个外区6中基本上是均匀的。
[0059] 3 "高度"是沿中心竖直轴线35从水平面35到施用器1的第一表面31所测量的 距离。换句话讲,其是沿中心竖直轴线37的最大间隙距离加上内区3的厚度。应当理解, 给定的材料特性、施用器的质量以及施用器面向下的凹形表面、以及施用的总体几何形状 是可影响本文"高度"尺寸的变量。
[0060] 4半径R R2、R3、R4、馬和1?6如先前在上文所定义。
[0061] 表lb :图1的祁i圆开$施用器的尺寸(mm)(续)
[0062]
[0063] 在她用益的合柙直处,评佰共令上衣ia和ib干指疋的K可的T个她用器中每 一个的弯曲力。平均力值(牛顿)和标准偏差概述于下表2a和表2b中。INSTR0N品牌型号 是评估弯曲力的合适的仪器。所述仪器具有不锈钢探针,所述探针具有圆形且平坦的(1cm 直径)接触区并且附接于仪器的负荷传感器上。探针在向下方向上压下(即,正交向下至 水平工作台顶部)。在周围边缘9、椭圆形施用器1的相应长轴和短轴、以及相应的第一表 面31和第二表面32处评估弯曲力。引导探针的接触区承载在周围边缘9上,使得探针的 中心与周围边缘9的最外边缘(在相应表面31,32处)接触。将施用器1固定在C形夹具 中用于力测量,其中所述C形夹具在施用器的几何中心处在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上 夹持施用器。在相应表面31,32上的每个夹具而言,C形夹具具有0. 25cm2的接触表面积。 每个夹具的接触区是圆形且平坦的。
[0064] 在施用器1的长轴和短轴处进行力测量。在一组测量中,使第二表面32面向下, 即凹形表面面向下,其中使探针的接触区承载在长轴和短轴处的第一表面31上。在另一组 测量中,使第二表面32面向上,即凹形表面面向上,其中使探针的接触区承载在长轴和短 轴处的施用器1的第二表面32上。将相应轴线处的相应表面31,32的弯曲力的差值百分 比进行比较。表2a涉及短轴,并且表2b涉及长轴。
[0065] 表2a-而向下的第二表而32相对于而向h的第二表而32之间的在短轴处的施 用器的弯曲力(N)的差倌。
[0066]
[0067] 1探针接触施用器的第一表面31。
[0068] 2探针接触施用器的第二表面32 (即,凹形表面紧贴探针)。
[0069] 就短轴而言,在施用器的向外边缘处,用于使材料向内并且通过施用器的后缘并 分布到皮肤上的对皮肤的向下阻力的优选范围应当在〇? 01804牛顿力至0? 20224牛顿力的 宽范围内。对侧面或短轴的阻力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