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手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12558阅读:来源:国知局
软性降低,戴用时存在作业性降低的危 险。反之,手套主体1的平均厚度不足上述下限时,手套自身的强度欠缺,有耐久性降低的危 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手套主体1的平均厚度,是使用基于JIS L1086/L1096的定压厚度测 定器(例如株式会社TECL0CK的"PG-15"),对未形成多孔质层2的区域的任意5个部位进行测 定后得到的值的平均值。
[003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手套主体1可以采用例如柔软剂、疏水疏油剂、抗菌剂等进行 各种处理,此外,还可以通过涂敷或浸渗紫外线吸收剂等而赋予抗紫外线功能。此外,也可 以对纤维本身混入具有这种功能的药剂。
[0037](多孔质层)
[0038]上述多孔质层2由以聚氨酯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浸渗和层压在上述手套 主体1的手掌侧和手的指甲侧的一部分区域上。如图1所示,遍及手掌侧的手掌区域整体浸 渗和层压有多孔质层2,在除了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之外的区域的外表面利用冲压 加工形成有凹凸形状。指尖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的多孔质层2未经冲压加工而具有平坦 面。另一方面,在上述手套主体1的手的指甲侧,如图3所示,仅仅在各指部的前端部的区域 浸渗和层压有多孔质层2,层压在手的指甲侧的多孔质层2,未经冲压加工而具有平坦面。可 是,由于冲压加工时需要按压手的指甲侧,所以也可以对在手的指甲侧上层压的多孔质层2 实施冲压加工。
[0039] 上述凹凸形状是俯视下正六边形状的多个凸部3配置成蜂窝状而形成。即,如图5A 所示,俯视下相同正六边形状的凸部3,在相同朝向以等间隔配置。而且,多个凸部3之间的 部分,形成有多孔质层2的凹部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除外一部分(指甲区域5和手指 分叉区域6等),凸部3遍及手套主体1的手掌区域的整体配置成蜂窝状。
[0040] 作为多孔质层2的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区域中凸部3的占有率(形成有多孔质层2的 区域中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区域内全部凸部3的合计俯视面积相对于形成有所述凹凸形状的 区域的俯视面积的比例)的上限,优选80%,进一步优选78%。此外,作为凸部3的占有率的 下限,优选30%,进一步优选50%。在上述凸部3的占有率超过上述上限时,存在所述防滑手 套变得容易磨损的危险。另一方面,通过使上述凸部3的占有率在上述下限以上,所述防滑 手套可以发挥良好的透湿性。也就是说,上述凸部3的占有率不足上述下限时,存在防滑手 套得不到足够的透湿性的危险。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凸部3的合计俯视面积,如图2所示,在 俯视下将所述防滑手套的截面中包含从凹部4开始立起的部分的凸部3的区域作为凸部的 俯视区域7,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区域中这些俯视区域7的面积的合计。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凹 部的俯视区域8,是在俯视下除了从凹部4开始立起的部分之外的凹部4的区域。
[0041] 此外,作为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从防滑手套的最内表面至凸部3的表面的平 均距离)的上限,优选I. 2mm,进一步优选1mm。另一方面,作为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的下 限,优选0.5mm,进一步优选0.7mm。在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超过上述上限时,存在凸部3 变得容易脱离的危险。反之,在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不足上述下限时,存在不能得到充 分的夹紧力的危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是采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例 如,日本电子株式会社的"JSM-6060A")观察防滑手套的手掌区域的截面,针对从防滑手套 的最内表面至凸部3的表面的距离对任意5个部位进行测定得到的值的平均值。
[0042] 此外,作为上述凹凸形状的凹凸差h(把从防滑手套的最内表面至凹部4的表面的 平均距离作为凹部4的平均厚度t2时凸部3的平均厚度tl与凹部4的平均厚度t2的差)的上 限,优选0.7mm,进一步优选0.6mm。另一方面,作为上述凹凸差h的下限,优选0.2mm,进一步 优选0.3mm。在上述凹凸差h超过上述上限时,存在凸部3变得容易脱离的危险,进而存在透 湿性也变差的危险。反之,在上述凹凸差h不足上述下限时,存在不能充分得到柔软性和夹 紧力的危险。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凹部4的平均厚度t2,是采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例如,日 本电子株式会社的"JSM-6060A")观察防滑手套的手掌区域的截面,针对从防滑手套的最内 表面至凹部4的表面的距离对任意5个部位进行测定得到的值的平均值。
[0043] 此外,作为上述凹部4的平均厚度t2相对于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之比(t2/tl) 的上限,优选75%,进一步优选60%。此外,作为上述凹部4的平均厚度t2相对于上述凸部3 的平均厚度tl之比的下限,优选30%,进一步优选40%。在上述凹部4的平均厚度t2相对于 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之比超过上述上限时,存在防滑手套的柔软性降低的危险。此外, 在上述凹部4的平均厚度t2相对于上述凸部3的平均厚度tl之比不足上述下限时,存在防滑 手套变得容易磨损的危险。
[0044]此外,作为上述多孔质层2的平均透湿度的下限,优选6000g/m2 · 24h,进一步优选 8000g/m2 · 24h。当上述多孔质层2的平均透湿度不足上述下限时,在长时间戴用所述手套 的情况下,存在手因为汗而发生闷蒸或发粘的危险。
[0045] 如图5A、图5B和图5C所示,上述凹凸形状优选俯视下相同正六边形的凸部3在相同 朝向等间隔配置而形成。而且,作为连接凸部3的正六边形的相对顶点的直线(以下称蜂窝 图案方向11 )、与连接手套主体1的底摆部中心和中指中心的直线(以下称中指方向1 〇)所成 的最小角度Θ的下限,优选0°。此外,作为上述最小角度Θ的上限,优选30°,进一步优选25°。 这里,蜂窝图案方向11与中指方向10所成的角度,以向中指方向10的中指前端的朝向作为 基准,向拇指侧(图5A中朝向右侧,由箭头A所示的一侧)的倾斜设为正,向小指侧(图5A中朝 向左侧,和箭头A相反的朝向)的倾斜设为负。在上述最小角度Θ超过上述上限时,由凹部14 形成的沟槽状的朝向与使手指容易弯曲的朝向的角度差变大,存在所述防滑手套的柔软性 降低的危险。此外,在上述最小角度Θ不足上述下限时,由凹部14形成的沟槽状的朝向与使 手指容易弯曲的朝向的角度差也变大,存在所述防滑手套的柔软性降低的危险。
[0046] 此外,作为连接上述凸部3的正六边形的相对的顶点的对角线的长度的上限,优选 7mm,进一步优选5mm。此外,作为连接正六边形的相对的顶点的对角线的长度的下限,优选 1mm,进一步优选2mm。在上述对角线的长度超过上述上限时,存在所述防滑手套的柔软性降 低的危险。此外,在上述对角线的长度不足上述下限时,存在凸部3变得容易脱离的危险。
[0047] 上述多孔质层2也形成在上述手套主体1的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但在所述 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中,多孔质层2的外表面未形成凹凸形状。即,在指甲区域5和手 指分叉区域6上层压的多孔质层2的外表面是没有凹凸的平坦面。
[0048] 通常,防滑手套的形成有凹凸形状的部分的柔软性提高,但强度降低。对此,所述 防滑手套通过在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上形成多孔质层2,且不在这些区域形成凹凸 形状,提高了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的强度。
[0049] 上述多孔质层2除了作为主成分的聚氨酯以外,还可以含有聚氯乙烯、天然橡胶、 异戊二烯、氯丁二烯、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NBR)、丁基 橡胶、聚丁二烯橡胶、硅酮橡胶、或者具有10质量%以下的羧基改性基等的共聚物等。此外, 可以在添加公知的交联剂、硫化促进剂、防老化剂、增粘剂等的同时,添加起泡剂、整泡剂。 作为起泡剂,可以利用磺基琥珀酸烷基酯单酰胺二钠、油酸钾、蓖麻油酸钾、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等。作为整泡剂,可以利用硬脂酸铵、肽、烷基二丙酸钠等。这里烷基表示月桂基、辛基、 硬脂基。
[0050] (防滑手套的制造方法)
[0051 ]所述防滑手套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制造,以下表示其中一例。
[0052]准备将由纤维形成的丝线编成手套状的手套主体1,将套在浸渍加工用手模型上 的手套主体1浸渍在含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溶液中。随后,通过使DMF与水置 换析出聚氨酯,在手套主体1上形成浸渗和层压的多孔质层2。需要说明的是,DMF中可以混 合甲基乙基酮(MEK)等已知的有机溶剂而使用。
[0053]接着,将所述手套主体1套在平模上,把凹凸板设置在手掌区域的上方,通过按压 在手套的外表面形成凹凸形状。此时,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的部分未进行所述按压, 或者略微按压,其按压程度是上述部分上层压的多孔质层2的厚度不发生变化。其结果,按 压后的所述防滑手套的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中的平均厚度,变得与凸部3的平均厚 度大体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当按压手套时,优选通过加热凹凸板并按压等边加热 边按压。通过边加热边按压,变得容易在手套的外表面形成凹凸形状。此外,未进行按压的 指甲区域5和手指分叉区域6,通过被凹凸板加热而强度提高。
[0054]作为上述溶液中的聚氨酯的固体成分浓度的上限,优选14质量%,进一步优选13 质量%。此外,作为上述溶液中的聚氨酯的固体成分浓度的下限,优选10质量%,进一步优 选11质量%。当聚氨酯的固体成分浓度超过上述上限时,存在所述防滑手套的柔软性受到 损害的危险。此外,聚氨酯的固体成分浓度不足上述下限时,存在基于上述多孔质层2的被 膜的强度受损、所述防滑手套的耐久性降低的危险。
[0055] 通常,当增加上述溶液中的固体成分时,浸渗和层压在手套主体1上的树脂的密度 升高,树脂被膜的强度增加,但是手套变硬,柔软性受损。可是,上述防滑手套通过在上述多 孔质层2的外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而柔软性提高,所以即使上述溶液中的固体成分增加,所 述防滑手套也能保证足够的柔软性。
[0056] (优点)
[0057] 按照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