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弹性肋材的伞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7417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8]图15a及15b为一具体化为一使用套迭式肋材的伞的剖面图。
[0049]图16a及16b为一具有张力弹簧的示例装置的剖面图。
[0050]图17a及17b为一具有压缩弹簧的示例装置的剖面图。
[0051]图18a至18d为一具有成对肋材示例装置的剖面图,且每一对分别具有一外部肋材连接至内部肋材。
[0052]图19a至19d为一具有张力装置的示例装置的剖面图。
[0053]图20a至20d为一具有锥形联轴器的示例装置的剖面图。
[0054]图21a至21c为一具有铰链以减小装置闭合状态的体积的示例装置的剖面图。
[0055]附图标号:
[0056]容器5 滑动环10、115内基座15 弹性线或弹簧28
[0057]肋材20 紧固环24连接器17内部弹性织物55
[0058]底盖22 中心肋材70 孔洞26内部肋材111、211
[0059]环30限制线40罩篷50外部肋材25、112、210
[0060]通道60 按钮92弹簧机构102 止动销机构94、96
[0061]容器114 外部绞车110 锁定机构90 压缩弹簧或弹簧机构104
[0062]轨道150 内基座140 连结机构113 滑轮116、118
[0063]拉绳155 螺纹机构160 外部曲柄130 张力设备125、175
[0064]桌170 储存器180 耦合椎体270 鼓轮或线轴120
[0065]枢纽215张力弹簧机构220
【具体实施方式】
[006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揭示的装置使用数个弹性肋材,该肋材因受到较短的限制构件所产生的力而弯曲,以支撑一罩篷。各该肋材可由长丝线、一内织物或任何其他可以限制该肋材的物体所限制。由于限制构件的长度(或内织物之半径)小于该弹性肋材的长度,使该肋材受力成为弧状。该弧之大小受到限制构件(或织物之半径)的长度、肋材的长度以及其相连接或交会的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图1a至3c显示使用此种线的个人伞装置由关闭至开启状态的进程,而图12揭示利用内织物取代线的例子。
[0067]可预想得到的是,有许多方法可用于在装置中操作该弹性肋材。例如,该机构可包括一纤维、绳索、细线或金属线,连接至一常态为直的弹性构件。通过拉动一穿过固定于弹性构件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的环的绳,将使得该弹性构件因此弯曲(图6)。通过调整该弹性构件的刚度、环的位置、数量以及拉动该绳的距离,皆可能使得该装置具有不同的形状。在装置中不同群组的肋材亦有可被独立操控的潜力,进而可由用户进行无限制的配置。若将传感器及马达设置于该装置内,其可使得该装置能够调整风以及可以抗翻折。
[0068]很明显的,上述使用线及弹性肋材的方法可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另一种变化为不使用环,而使用一成形织物套管。该弹性肋材可被固定于一成形套管中,且当拉动该绳时,该弹性肋材将会依套管的形状而弯曲。
[0069]其他的变化为,可使该绳穿过数个刚性并作为枢纽的容器,当张力作用于该绳时,该容器于该枢纽位置旋转。
[0070]另一种变化为,当使用一半径与该线相近的内部弹性织物时,通过在肋材被推到开启的位置时,取代该线,作为施力于肋材的机构。该内织物可作为一种使得于装置下获取的空气散去的一种手段。不仅由于该内织物相对于风之角度小于该罩篷,罩篷与内部弹性织物组合的整体亦可随着风力而弯曲。
[007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能的应用为提供一易于背包客使用的遮蔽物,如图13所不O
[007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4所示,具有农业用途。在部分开启状态下,该装置可在降雨过程中收集雨水并储存于此容器中供以后使用。其他时间,该装置在其完全开启的状态时可以保护农作物及花园以避免阳光强烈的照射,同时该容器中的水可用来灌溉植物。
[0073]于另一实施例中一为了使装置呈现更紧密的闭合状态一本实用新型利用多对弹性肋材,使之弯曲以支撑该罩篷,而不是将刚性构件推出使之相互抵住以支撑该罩篷。
[0074]于闭合位置使用的套迭式肋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多对肋材,其包含一中空下部肋材及位于其内的上部肋材。当装置开启时,该上部肋材由下部肋材间抽出。一耦合的套筒滑过上部及下部肋材之间的接合处以形成一刚性的单元。图示内容揭示此机构之一实施例,利用该线的定位,开启的动作将上部肋材由下部肋材中抽出。该下部肋材的基座连接于一滑动基座上。
[0075]使用一蝴蝶机构,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多对肋材,该肋材包含一上部肋材及一下部肋材,其在该装置执行开启动作时与一张力-弹簧蝴蝶型的组份耦合。该组份可为一简单的拉伸弹簧或可为任何其他装置,其中的两个例子显示于图示中。
[0076]每一对肋材中,上部及下部肋材的耦合可以许多方式实现。其中两个可能的方法显示于图示中。其中,一耦合的套筒滑过该上部及下部肋材之间的结合点。此外,如图16所示,该下部肋材具有一尖端点,该尖端点可插入该上部肋材的可插入端。
[0077]每对上部及下部肋材皆受到一线或一内织物所限制。由于该线的长度(或该内织物的半径)小于该成对弹性肋材的长度,因此该成对肋材受力形成弧状。该弧的大小受到线的长度(或内织物之半径)、延伸的成对肋材的长度及其结合或交会的点所决定。
[007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包含在成对的构件间可以铰链互相合并,当该肋材由该容器中抽出时,该线使得该外部肋材向外延伸,如图21a至21c所示。
[0079]很明显的,这些线以及弹性肋材可具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另一种变化为,将一线通过包含一套迭肋材对的两中空肋材。此线可延伸上部肋材亦可使得该耦合的套筒移动到位。
[0080]实施例
[0081]图1a 至 Ic
[0082]图1a至Ic为一实施例,显示一使用弹性肋材的伞状装置的剖面图。
[0083]图1a显示一始于紧闭状态的装置,其具有一管或一容器(5)包含多个弹性的肋材或轴(20)。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5)可为一由塑料或金属所组成的中空管。在一实施例中,容器的长度可为约24英吋且直径可为约两英吋。
[0084]该弹性的肋材(20)可由碳纤维所构成。如图1a所示,各肋材的第一端可连接至内基座(15)。而图1a至Ic说明以2弹性肋材表示使用多个弹性的肋材(20),无论使用2至10个或更多个弹性肋材皆可被包含在图示所述的装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弹性的肋材(20)(及任何下列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肋材)可具有I至约8英吋或2至约4英吋的直径。除此之外,每一个肋材(20)(及任何下列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肋材)的长度可为I英尺至约15英尺或2英尺至10英尺。各肋材可具有一固定于各肋材(20)的第二端点的限制线(40),该第二端点可为距离内基座(15)或壳体最远的端点,用于将限制线(40)穿过位于该肋材上的环(30),而后该线接触于该容器。在一实施例中,限制线(40)(及其他任何下列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线)可为一丝状体(例如:单丝纤维)织物、金属、绳索、电缆或其他类似物。另一实施例中,限制线(40)(及其他下列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线)可具有张力强度约500MPa至约6000MPa或1500MPa至约3000MPa。另一实施例中,该限制线(40)(及其他下列实施例所描述的线)的长度可为0.5英尺至约10英尺或约I英尺至约5英尺且半径可为1/64英吋至约1/2英吋。
[0085]在一些实施例中,于各肋材(20)上的环(30)可在该环所在的位置与该肋材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环的材料可由实质上类似于该肋材的材料所组成(例如:碳纤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各环可为金属(例如:不锈钢)环附着或固定于各肋材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环(30)可经由玻璃纤维包裹或黏胶固定于其对应的肋材之上。
[0086]罩篷(50)可固定于各该肋材的一部分上。例如,罩篷(50)可连结至各该肋材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罩篷(50)(及其他下列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罩篷)可以由织物所组成,例如聚酯或Goretex?。
[0087]图1b显示用户可通过沿着该容器(5)滑动或其他方式操作一外部或内部的滑动环(10),使得各该多个肋材(20)的第二端延伸出该容器(5)。该外部的滑动环(10)可经由一通道(60)连接至一内基座(15),将配合图4a及4b说明如下。
[0088]图1c显示该装置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一锁定机构(90)将该外部的滑动环(10)固定于该容器(5)时,该外部滑动环(10)固定于该通道(60)的一端。各肋材(20)的第一端将由于所对应的长度较短且通过该环(30)的限制线(40)而受力向下,而该罩篷(50)将因肋材(20)完全延伸为弧形而被拉紧。
[0089]图2a 及 2b
[0090]图2a及2b分别揭示该装置具体化为一伞时的闭合及开启状态的透视图。
[0091]图2a显示该装置始于闭合状态,具有一容器(5),其中包含多个弹性的肋材(20)。该外部的滑动环(10)可依该通道(60)向上滑动。
[0092]图2b显示该装置的开启状态。该外部的滑动环(10)位于该通道(60)的末端。该肋材的较远的一端受到穿过环(30)的限制线(40)的力量而向下,该罩篷(50)则因该肋材(20)完全延伸且弯曲而被拉紧。中心肋材(70)连接至该罩篷(50)的中心,由该罩篷(50)的中心上推,促使水由该罩篷(50)排出。如图所示,该中心肋材(70)可由该罩篷伸出。在其他实施例中,然而,该中心肋材(70)可设置于与该罩篷(50)的下方或内侧的接触面。
[0093]图 3a 至 3c
[0094]图3a至3c显示一具体化为一具有中心肋材(70)的伞的示例装置的剖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中心肋材(70)可被连接至一罩篷(50)的一部份上。
[0095]图3a揭示一始于关闭状态下的装置,包含一具有多个弹性肋材(20)的容器(5),各该肋材的第二端皆固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