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992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多数药物疗效不肯定,效果不明显;(2)、不能清除病毒感染,停药后易复发;(3)、一些化学合成药和生化制剂有严重的副作用,应用受到限制;(4)、某些药物尚需进口,价格昂贵,国人普遍难以承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该药物为纯中药制剂,它能够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具有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防止肝纤维化功能,价格低于同类疗效药物,适用于乙型、丙型等各型急慢性肝炎。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珠子草 1000g黄芪 200g甘草150g虫草菌丝 50g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是a)、配料按重量比将各原料称量,分别放置;b)、提纯;
①、将珠子草用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3小时,再用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稠膏,在50—6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5号筛得细粉I;②、将黄芪和甘草加重量的6—8倍水浸泡6小时,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5号筛得细粉II;c)、混合在洁净环境下将细粉I、II与虫草菌丝混合制成原料药;d)、成品将原料药装空心胶囊或压成片剂。
本发明是以珠子草为主要成分研制成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通过实验研究和病理观察,该药具有抑制乙肝病毒、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保肝,抗肝纤维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通过临床观察证明,该药物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临床有效率达87%,HBV—DNA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49.4%,HBsAg转阴率为16.5%。并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与其它同类疗效的药物相比,其价格仅为其它抗病毒疗法的1/10以下,因此本发明的药物将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施例以制备1000粒(片)药物为例,取珠子草1000克、黄芪200克、甘草150克、虫草菌丝50克分别放置;将珠子草用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3小时,再用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稠膏,在50—6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5号筛得细粉I;将黄芪和甘草加重量的6—8倍水浸泡6小时,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5号筛得细粉II;在洁净环境下将细粉I、II与虫草菌丝混合制成原料药;将原料药装空心胶囊或压成片剂,每粒(片)200毫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备成的药剂珠子草 1000g黄芪200g甘草 150g虫草菌丝 50g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配料按重量比将各原料称量,分别放置;b)、提纯①、将珠子草用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3小时,再用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稠膏,在50—6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5号筛得细粉I;②、将黄芪和甘草加重量的6—8倍水浸泡6小时,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5号筛得细粉II;c)、混合在洁净环境下将细粉I、II与虫草菌丝混合制成原料药;d)、成晶将原料药装空心胶囊或压成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它是以珠子草、黄芪、甘草、虫草菌丝为原料,经浸泡、煎煮、清液浓缩、干燥粉碎、混合、装胶囊或压制成片等工序制成。该药物具有抑制乙肝病毒、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保肝,抗肝纤维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价格低于同类疗效药物,适用于乙型、丙型等各型急慢性肝炎。
文档编号A61P1/16GK1330954SQ0011926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3日
发明者陈义, 任进余, 李彩东, 马涛, 吴斌 申请人:兰州肝病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