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氟米特一种新适应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960阅读:1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来氟米特一种新适应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抑制及调节剂,更具体地说免疫抑制及调节剂来氟米特(Lef)在治疗红斑狼疮药物中应用。
由于红斑狼疮(SLE)的病因目前医学界还众说不一,据临床的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免疫学观点来解释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更为合理,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失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免疫反应有关,红斑狼疮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可采用免疫抑制剂、增强、调节、补充或重建等方法,使免疫状态趋向正常,促使病情缓解、好转、治愈或减少复发的疗法,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原体或病灶,例如抗菌素直接抑制或杀灭细菌,中医治疗主要从中医理论针对发病的不同类型,例热盛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再根据不同类型对针下药,虽然医学界人士作了大量研究对红斑狼疮的治疗也有很多药物和各种的治疗方法,但到目前对此病仍未找到一种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理想治疗方法。
本发明目的寻找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和调节剂,利用它的免疫抑制和调节作用在由免疫系统问题而引起的(系统)红斑狼疮疾病药物中应用。
来氟米特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剂,它的化学结构如下
分子式C12H9F3N2O2化学命名为ααα三氟-5-甲基异噁-N-酰基-对甲苯胺,它为白色薄膜衣片。
来氟米特口服吸收后于肠壁和肝脏内迅速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它在体内发挥所有主要的药理作用,来氟米特在血浆中的浓度非常低,在最初来氟米特药代动力学研究中,主要检测活性代谢物的血浆浓度。它达峰时间在0.558±0.506天,半衰期8.79±0.77天。多剂量给药(20mg,pd)连续30天,其活性代谢物血药浓度接近稳态。据文献报导,在临床应用中使用三天(100mg/天)负荷剂量可以快速达到稳态浓度。来氟米特口服的生物利用度80%,高脂饮食对活性代谢物血浆浓度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活性代谢物于肝、肾和皮肤组织内分布浓度较高,脑组织中含量低。游离浓度较低,并且广泛和血浆蛋白结合(99.3%),结合蛋白量在治疗浓度时呈线性关系。来氟米特吸收后被代谢为主要活性代谢物及许多微量代谢物,这些微量代谢物中只有三氟甲基苯胺(TFMA)能被检测,在血浆中很少测到母体化合物。目前不知道来氟米特代谢的确切脏器,但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发现肝脏和胃肠壁具有代谢作用。来氟米特初始代谢所需的酶也不清楚,但肝细胞质和细胞的微粒体已经被确定为是药物代谢的部位。活性代谢物,从肾肝排泄以及直接从肝汁排泄。43%从尿中排泄,48%从粪便中排泄,样品分析显示最初在尿中的代谢物是葡萄糖苷酸和活性代谢物的苯胺羰酸衍生物,粪便的主要代谢物是活性代谢物。在两个代谢途径中,最初96小时主要是肾脏排泄,以后粪便排泄占主导地位。文献报导,静脉给药研究中,清除率大约31ml/h。活性炭或消胆胺可促进药物代谢,使体内代谢物的半衰期从大于1周减少到大约1天,肠肝循环是导致活性代谢物半衰期较长的主要因素。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研究表明活性代谢物是不可透析的。
来氟米特的药理作用来氟米特通过活性代谢物在体内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抑制酪酸激酶的活性和细胞粘附来氟米特可抑制酪酸激酶的活性,而酪酸激酶是细胞生成和分裂中的信息传导的关键酶。此外,来氟米特可明显抑制激活的白细胞粘附到血管内皮上,减缓炎细胞进入关节,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影响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信息传导有关。因此,来氟米特可以逆转已经发生的排斥反应而环孢酶素却无此作用,这点已在动物试验中证实。
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来氟米特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的活性,阻断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来氟米特对不同种类的细胞的抑制作用取决于该细胞利用补救途径合成嘧啶的能力,依赖从头合成途径的细胞(增生活跃的细胞,如活化的淋巴细胞,骨髓结构、肝细胞、上皮细胞等)是来氟米特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活性被活性代谢物抑制,防止嘧啶的过度产生,使肿瘤抑制蛋白细胞翻译转录中的一种因子(P53)增加,活化的P53可调节P21WAF-1的转录,抑制细胞周期依赖蛋白酶(cdk(cyclin-dependent-kinase))的活性,防止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Rb(retinoblastoma protein))的高磷酸化合失活。Rb是转录因子E2F的负性调节剂,而E2F是S期特异性基因表达所必需的因子,从而影响DNA和RNA的合成,使活化的细胞体眠在细胞周期的DNA合成前期G1S静止期交界处或S期。活性代谢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不会引起细胞凋亡。抑制作用解除后,休眠的细胞可以恢复正常,这种抑制作用可被外源性的嘧啶所逆转。
抑制抗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来氟米特抑制嘧啶的合成,可以阻断活化的B细胞增殖,从而减少抗体的生成;此外,来氟米特还可直接抑制抗体的分泌。 来氟米特可抑制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淋巴因子分泌、抑制淋巴细胞再生、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炎症及关节炎全身反应。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物对大鼠胸膜炎渗出液细胞分泌白三烯B4的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非特异性(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T辅助细胞(Th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小鼠热板法及辐射甩尾法试验显示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利用患先天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MRL/lpr小鼠模型,来氟米特可抑制SLE的进展,防止肾小球肾炎的发生,降低抗双旋DNA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来氟米特能预防治疗SLE及并发的肾小球肾炎,停药后观察,SLE及肾小球肾炎均无复发。在器官移植试验中来氟米特有效抑制大鼠、狗、猴等动物多种器官的急、慢性排异反应,并克服了异种移植排异反应,成功地延长了仓鼠至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来氟米特的毒理作用来氟米特小鼠单次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观察14天测得LD50分别为258.9mg/kg及166.9mg/kg。SD大鼠6个月口服来氟米特(1.8、3.5、6.6mg/kg)长期毒性试验显示高剂量组有厌食、体重减轻现象,雌性大鼠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有增高现象,高剂量组中7只(23%)于给药期死于感染。低、中剂量组无动物死亡。应用移植模型,口服高剂量来氟米特20m/kg及30mg/kg治疗大鼠112天,显示其靶器官为再生活跃的器官如骨髓、脾脏、小肠粘膜,以及免疫器官如胸腺及脾脏,与国外资料吻合。Lewis大鼠出现肝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Beagle狗6个月口服来氟米特(2、10、16、20mg/kg)长期毒性试验显示,仅高剂量组使红系细胞总数略下降及血球压积降低。来氟米特的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啮齿动物微核试验结果均无致突变作用。来氟米特于中、高剂量10、20mg/kg有致畸作用。
实施例1来氟米特对MRL小鼠自发系统红斑狼疮的抑制作用采用MRL/lpr小鼠(由美国Jackson实验室提供)体重25-30g/只,鼠龄10-20周雌性鼠各组动物数为8只,给含量大于99%的来氟米特细颗粒粉末混悬于1%羧甲基纤维素中,给药剂量为20、35、65mk/kg;环孢素50mg/kg组,给药周期63天,给药63天后采集血分离血清0.3ml,然后检测抗双链DNA(ds DNA)抗体,从检测出的数据说明来氟米特可有效地控制非T细胞依赖型B细胞功能,降低MRL/lpr小鼠自发性产生的高水平抗ds DNA抗体并有效地控制了IgG介导的免疫复合物于肾小球中的沉积,进一步验证来氟米特有效的抗B细胞功能作用,因此来氟米特对MRL/lpr小鼠自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较明显缓介作用,对抗ds DNA抗体的产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缓介并发的淋巴结肿大,能明显减轻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表现,减少lgG免疫复合物于肾小球内的沉积。
应用酶联反应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酰联反应法平板以10μg/ml多聚左旋谷氨酸为阴性对照。与小牛胸腺ds DNA 10μg/ml于4℃培养20小时。检测血清自1∶1000稀释度开始,双倍稀释置入酶联反应法平板内培养,结合的抗体以联有辣根氧化酶的抗小鼠lgG或lgM经酶联反应法检测仪检测,见表1A表1B。
表1A、MRL/lpr小鼠ds DNA lgM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1B、MRL/lpr小鼠dsDNA lgG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给药63天后,将动物于麻醉下处死,取所有直视下可发现的淋巴结以电子秤秤出重量、未治疗组及环孢素治疗组均可见大量肿大淋巴结,分布于背部、颈部及腹腔内、淋巴结总重量比较见表2表2、来氟米特抑制MRL/lpr小鼠淋巴结增生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病理检查结果来氟米特35及65mg/kg剂量对MRL/lpr小鼠治疗9周后明显减少受累肾小球的数量,明显逆转受累肾小球的炎症损害。LgG免疫复合物肾小球中的沉积明显减轻,而环孢素50mg/kg及来氟米特20mg/kg未能明显减缓肾小球炎症损害及1gG沉积。在各组中lgM沉积无明显变化。
Lef(35mg/kg/天)对MRL/lpr小鼠自身免疫性肾疾病的作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A)未治疗组显示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增大、高细胞性(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浸润)B)CsA(50mg/kg/天)治疗并未明显减轻肾炎病变;C)Lef治疗(明显减少受累肾小球数量、明显逆转受累肾小球损害)组绝大多数肾小球组织学正常;D)未治疗组显著的lgG沉积于受累肾小球;
权利要求
1.来氟米特一种新适应症,其特征在于在治疗红斑狼疮药物中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来氟米特新适应症,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调节剂、利用它的免疫抑制、调节作用对由免疫系统故障问题引起的红斑狼疮疾病有治疗作用,来氟米特在制备治疗红斑狼疮药物中应用。
文档编号A61P37/02GK1286086SQ00125108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8日
发明者肖飞 申请人:欣凯医药化工中间体(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